第300章
  虽然场面很热闹,但是热闹的都是别人,他们两个主角一个比一个尴尬。
  想想年轻的新君面容严肃实际上却如坐针毡,好像也没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他觉得“劝进”的活儿不好干,荀氏那些武将却一个个的抢着想干,要不是这种事情最好由前朝老臣来做,那些武将们肯定已经为这个出头的机会打破头。
  吕奉先那小子自己想不出来文绉绉的话,私底下让帐中长史帮着把说辞都写好了。
  ——昔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唯将军视民如子拯救苍生,今天下初定,末将请将军登基称帝以正朝纲。
  词儿不错,就是不太合适。
  真要让那家伙在大庭广众之下来这么一出,好好的禅位也能变成篡位。
  汉室气数已尽,但有些事情非得他们这些汉室旧臣来做才行。
  吕布:……
  吕大将军很生气,然后嘟嘟囔囔的走远了。
  没关系,劝进轮不到他,禅位大典那天前头开路还有机会。
  他的新甲已经准备妥当,赤兔也洗刷干净养足了精神,就等九月初六那天迎头开路了。
  张辽:……
  孙策:……
  曹昂:……
  开路也是个抢手活儿,一群武将最终还是没能逃得过打破头的下场。
  荀晔刚开始紧张的一个人干五个人的活儿,紧张着紧张着慢慢就调理好了,没有人真正做好过准备,紧张点儿才更有感觉。
  “一个人干五个人的活儿”中的四位阿飘陛下:……
  他们怀疑臭小子根本不紧张,就是找借口好让他们干活。
  算了,看在就剩最后几天的份儿上,原谅他。
  猪猪陛下兴奋了那么多天,只剩最后几天了终于开始惆怅,“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崽,满招损谦受益,不要骄傲自满,要谦虚。”
  荀牛牛乖乖受教,“爹,我虚。”
  阿飘陛下们:……
  多说个“谦”字能怎样?
  始皇陛下也难得话多,“从今以后这天下是你的天下,你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来改变它。身为帝王,你需要乾纲独断,但要注意不要被虚假的繁华蒙蔽双眼。从今往后不会再有那么多人说你是错的,所以你必须更加注意分辨是非。”
  荀牛牛小鸡啄米般点头,“遵命,我非。”
  李世民啧了一声,“小子,这话可不能乱说。”
  当皇帝得有个好运气,不能上赶着说自己非。
  赵匡胤撑着脸,“相处了那么久,还怪舍不得的。”
  荀晔吸吸鼻子,站起身来右手握拳,目光坚定,“我志愿加入千古一帝大家庭,拥护帝王纲领,遵循帝王章程,履行帝王义务,执行千古一帝大家庭的决定,严守千古一帝大家庭的纪律,保守千古一帝大家庭的秘密。对百姓忠诚,积极工作,为百姓吃饱穿暖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百姓牺牲一切,永不背叛千古一帝大家庭。”【1】
  他也不知道他能做到什么地步,也不知道陛下们离开之后他是变好还是变坏,他只能保证他会竭尽全力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
  海晏河清,国泰民安,老有所依,幼有所育。
  牛牛想要!牛牛得到!牛牛能行!
  阿飘陛下们:……
  刚刚攒起来的那点儿伤感,被臭小子一通坚定的誓词弄的一点儿不剩。
  “千古一帝没有大家庭。”
  “千古一帝也没有秘密。”
  “不需要你牺牲一切。”
  “也没有什么可供你背叛。”
  荀晔叹气,“爹,你们才是真正的气氛杀手。”
  好歹配合一下呢?
  ……
  河内郡,临近两郡界碑,一队人马在官道旁安营扎寨。
  已经进入九月,沿途的农田早已收割完毕,入眼只能看到农夫在抢抓农时翻整土地。
  公孙瓒抹了把额头的汗,好好一个杀伐果断的将军,愣是学会了忍着脾气求爷爷告奶奶,“初六就是禅位大典,这都初二了,祖宗咱能不能着急一下?”
  戏志才掩面轻咳,走一步晃三晃,好像下一刻就能吐血而亡,“焕这身子不争气,将军实在着急可先行一步。”
  “前头就是京城,一路上都磨蹭过来了,老子至于现在把你扔下吗?”公孙瓒啧了一声,“都说了多少遍了老子不会捣乱,就你不放心,都这个时候了老子疯了才会和荀明光争皇位?”
  别说他本来就没敢往改朝换代上面想,就是他敢想,本事配不上野心也没用。
  他连幽州的内政都搞不来,大汉十三州都交给他那是大汉的劫数。今年交给他一个破破烂烂的大汉,明年还给天下人一个更破更烂的大汉。
  他又不是刘表,他有自知之明。
  幽州的内政尽数由戏先生掌控,比刘虞在幽州的时候攥的还紧,军需马匹粮草的调度都得他发话才行,压根就没留造反作乱的机会好不好?
  天子的禅位诏书七月末送到蓟县,他们从蓟县到京城走了足足一个月!
  苍天啊,就算信不过他也不用这么卡着时间到吧?
  幽州很偏很远他知道,但是他平时快马来去如风,按照他的速度从蓟县到中原只需要三五天。
  他们那地方所有人都皮糙肉厚,身体不好根本长不大,他活了那么多年其实是第一次和这种风一吹就倒的文弱书生打交道。
  打不得骂不得,干什么都得温声细气的讲道理,差点没把他给憋死。
  人不可貌相,他们戏先生看上去风一吹就倒实际上能撑的很,如果不把心眼儿都使在他身上就更好了,这打不敢打骂还骂不过的日子真的不是人过的。
  还好他机智能自我排解,受不了的时候就想想军中新换的盔甲武器以及堆满稻谷的粮仓,去粮仓转两圈就感觉又能忍了。
  其他事情就算了,但是新帝的登基大典真的不能等啊!
  戏志才拢拢外袍,虽有些憔悴但依旧坐的端正,“焕自颍川至幽州,路上花了两个月。”
  公孙瓒:……
  “对不住。”
  第180章 天命所归牛
  *
  秋韵渐浓。
  城外的树叶已经染上些许赤色, 清晨天边紫气尚未散去,路边的草叶上凝着薄薄的霜。
  受禅台建在城外的风水宝地上,据说那儿落过凤凰走过麒麟, 最适合当做王朝更替的见证之地。
  荀晔不知道洛阳附近什么时候落过凤凰,也不知道是几百年前出现过麒麟,反正太史令是这么说的, 民间也是这么传的。
  阿飘陛下们对这些传言的反应出奇的一致:不知道, 没见过, 也许有过吧。
  鉴于这个小世界除了他们四个以外没有别的不科学的生物, 所谓落过凤凰走过麒麟应该是编的, 甚至可能在禅位大典之后还会多一个出现神龙的传言。
  龙凤麒麟齐全, 那地方就更祥瑞了。
  九月初六,万事俱备。
  提前一个多月发布禅位诏书足够让天南海北的人都赶到京城,现场除了汉臣还有南匈奴、乌桓、鲜卑、羌人等各族单于首领前来朝贺。
  巍巍皇城历经风雨,城门外旌旗猎猎, 禁军将士昂首立于道旁,戟杖之后则是早早便等在城外的司隶百姓。
  亲眼见证皇位更迭是他们皇城附近百姓独有的特权, 倒不是不让其他地方的百姓来, 而是山高路远别地儿的人想来也赶不过来。
  这可是禅位,上一次禅位还是两百年前,人一辈子能有几个两百年?
  几辈子才能见到一次的大场面,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上一个受禅的王莽是什么情况他们不知道,但是他们知道他们这位即将受禅的陛下是个爱民如子的好陛下。
  能干农活、能改良农具、还被认作是神农再世的能是什么坏人?肯定是大大的好人。
  如果王莽能让他们每亩地种出来的粮食都变多他们也夸王莽, 但是他们没见过王莽, 他们眼前的再世神农只有即将登基的新陛下一个人, 自然要把所有的赞美之词都留给陛下。
  旭日东升,天下安澜。
  吉时选在辰时, 也就是后世的七点到九点。
  这个时间点可以让参加受禅大典的所有人都安安生生吃过早饭再去,但是除了荀晔没有一个人能沉得下心吃饭。
  行吧,一顿不吃饿不坏,等大典结束这群人知道饿了再吃饭也不迟。
  牛牛陛下咽下最后一口饼子,“阿父,您真的不吃?”
  荀悦摇头,“吃不下。”
  牛牛陛下喝下最后一碗汤,“陛下,您也不吃?”
  小皇帝也吃不下,他不光吃不下,还见不得他们家小将军这时候还在吃,“龙袍的尺寸不好改,将军待会儿穿不下衣裳该如何是好?”
  唉,愁。
  荀晔无奈,这一个个的都忧心忡忡,显得他这个能吃能喝的很不合群。
  和紧张到吃不下饭的荀悦等人相比,四位阿飘陛下就淡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