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听这话,满燕立刻仰起头发问:“我爹犯了什么罪?”
那个院督突然看向他,眼神冷冰冰的,“什么罪,州府会有断定。”
满燕被吓了一跳,紧紧抓着小宝的手,还要坚持道:“我爹是好县尉,大家都这么说。”
徐明看也不看他,一招手,“好好安置他们。”
踏进居室,两个小孩就愣在门口。
屋里黑洞洞的,只有一扇很小的窗,唯一的一束光中飞舞着厚重的灰尘。
小宝掩住口鼻,闷声说:“好臭……”
院卫很不耐烦地催促道:“最里面还有两个位置,你们快点,待会儿出去干活。”
“干活?”
“你们就是知府的儿子,来了这里也得干活!”
床是大通铺,起码能睡下二十个人。院卫把分来的被褥一丢,说:“你们爹要是能洗清罪名,你们就能回家去。洗不清,就等到十四岁放出去做学徒。”
小宝想安置他的小枕头,但是这里太脏了,掀开床铺爬出去一堆不认识的虫。
满燕把自己的包袱放在他的位置上,拍了拍自己的包袱,说:“放这里。”
“小燕,”小宝有点伤心,看着他说,“爹会没事的吧。”
“当然了!”满燕信心满满,“爹一定是冤枉的。”
救济寺原本是个废弃庙宇,官府收地改建,成了收孤之所。
临安本就穷苦,没有那么多钱供应,救济寺开辟荒田,种菜种药、织布染布,分配寺内孩童上街叫卖,以此支撑。
他们初来乍到还不会做别的,就背了个竹筐,分到后山背柴。
毕竟只是十岁孩童,竹筐快要比他们还高,空的背起来都直不起腰,装满了根本不能走路。
砍柴工不耐烦地捡出一些,催促他们快走。
两个人走得踉踉跄跄,小宝气喘吁吁地拉住满燕的手,说:“小燕,你肩膀疼不疼?”
满燕看着他,说:“你疼不疼?”
小宝点点头,抬头看了一眼坑坑洼洼的山路,说:“我们能不能歇一会儿?”
满燕拉着他走到一块山石边,示范了一下,说:“你这样,把筐垫在上面,肩膀就没有那么痛了。”
两个人就挨着坐在杂草中,垂着脑袋长长叹了口气。
“哎,是新来的。”几个比他们年纪稍大些的男孩也背着竹筐,从他们身旁经过。
“是满县尉的儿子?”
“满县尉的身手很厉害,儿子这么没用啊,一筐柴就累倒了。”
小宝怒视他们,蹭的就想站起来,一下子没带动竹筐,又一屁股摔坐下去。
满燕用手撑着地爬起来,又去扶他,说:“不要理他们,我们也走吧。”
他们一整天来来回回地背柴,肩膀实在痛得不能触碰,只能用手去拖拽。
那些大些的男孩子,每每从他们身边经过,都要发出讥笑声。
最后一筐柴拖到半路,怎么也走不动了,两个人脑袋上都是汗,挤在一起,藏在石头后面偷偷抹眼泪。
夏衫单薄,肩膀上的布料都已经磨破。
天色越来越暗,晚风穿过山林,发出簌簌的响声,让人心里发毛。
满燕爬起来,把小宝背篓里的柴往他的竹筐里捡。
小宝还在抹眼泪,立刻也爬起来,很愤怒地又捡回来。
满燕眼睛也红红的,说:“我练武比你练得多一点,可以帮你背一点。”
“我才不要!”小宝咬着牙背起竹筐,“我没有你练武多,但是也比你厉害。”
他们返回时已经错过了吃饭的时辰,粥桶已经撤掉,还剩下几个冷透的馒头。
两颗脑袋挨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馒头。
巡视的院卫催促道:“动作快点,到时辰还不去睡觉,小心挨打。”
两个人匆匆忙忙地打水冲澡,这才看见两边的肩膀都红肿破皮,碰都碰不得。
小宝苦着脸说:“明天还要背柴,会痛死的。”
满燕小声说:“爹给了我一盒药膏,回去我们擦擦,就不会那么痛了。”
小宝反而又伤心起来,说:“爹会不会和我们一样,也要背柴啊?
他自己托着腮想了会儿,“不过爹力气那么大,应该不会这么辛苦。”
他们回去时,其他床铺上都已经睡满了人,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他们走过去。
有人突然挡住了他们的路,那几个人比他们高一头,手里竟然拎着他们的包袱。
满燕立刻上手去抢,对方对着他的肚子就是一脚,他痛得躺在地上翻滚了几下,一时爬不起来。
那人作势又要踹,小宝扑在满燕身上,瞪着他们喊道:“不准打他!”
对方把他们的包袱打开,装在里面的衣物全都掉了一地,那些人还很嫌弃地踢了一脚,说:“好歹也是当官的,这么穷酸。”
两个人紧紧贴在一起,很警惕地盯着他们。
胖些的那个拎着小宝的领子,把他拽起来,说:“你们刚来,还不认识大哥。”
那个踹了满燕的人黑瘦,脸上长满了麻子,用鼻孔哼了一声。
“你们身上带了什么值钱的没有?拿出来,以后在这里大哥罩着你们,别说一点馒头,能让你们顿顿都有肉吃。”
这间居室里那么多人,没有一个敢说话,所有人噤若寒蝉。
满燕爬起来,把小宝挡在身后,说:“我们没有值钱的东西,我爹是最清廉的好官,你们都不知道吗?”
那群人顿时大笑起来,“你不知道吗?你爹是被人从京城踹出来的,他是罪臣!是犯官!来到临安县还扮上青天大老爷了,笑死人了。”
“你胡说!”
满燕和他们撕打起来,他人小小的,劲却很巧,看着那几个人摔了个狗吃屎,小宝在旁边很用力地鼓起掌来,哈哈笑个不停。
麻子脸骂了两句,那几个小喽啰也不和他们纠缠了,凭借蛮力捉住他们,死死地把他们按在地上,一挣扎脸上就挨了两下,很快半边脸都肿了起来。
巡查的院卫听见动静,拎着竹条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抽,怒斥道:“刚来就惹事!再有下次,等着关柴房吧!”
在救济寺的这几天,挨打又挨饿,他们人小,却总被分去干很重的体力活,到时辰总是赶不回来,时常没有饭吃。
这天一早,又被分去擦洗大堂,快到吃午饭的时辰,听见院卫吆喝,“满鱼满燕出来,有人找。”
冷大夫带着儿子来看望他们,正在给守门的院卫塞钱。
米阿婆带着文织也来了,提了几个食盒,一见他们,眼泪就掉下来了。
两个孩子坐在门口,光顾着埋头吃东西,感谢的话都来不及说。
“这才来几天,把孩子打成这样。”米阿婆抹着眼泪,把他们的袖子捋起来,全是青紫的伤痕。
冷听竹没说话,让天冬拿了药来,拉着他们涂药膏。
文织叉着腰站在旁边,突然闷着头要往里冲。
“你干什么去?”米阿婆拉住她。
“谁打的!我要放蛇咬他们!”
“行了行了。”阿婆抹了抹眼泪,说,“他们也太不近人情,这么小的孩子,我们也能喂大,为什么非要扔到这里来受苦。”
满燕抬起头,问:“他们为什么要抓我爹?”
冷听竹摸了摸他的脑袋,说:“朝廷要推行淳丰新法,其中的一些新章程本来是好意,但是有些人要拍宰相的马屁,他们就逼迫百姓去向官府借钱,借了还不起,就要卖屋卖田。你爹不愿意做这种事情,被人说是藐视新法。”
“他们……他们说我爹以前在京城当官,是真的吗?”
“是,你爹在京城也是好官。他就是因为反对新法施行,才从四品大官,变成了九品芝麻官。”
满燕听不懂官大官小,他只知道爹一直都是好官,就咧开嘴笑了。
他们这些天太累了,吃饱后就一左一右趴在阿婆的腿上睡着了。
冷天冬站在一边偷偷抹眼泪,文织愤怒地来回乱走。
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一直乐乐呵呵的两个小孩都变得眼泪汪汪,全是伤痕的小手紧紧拉着阿婆的衣角。
冷大夫忍不住叹气,给他们一个钱袋,说:“你们拿点钱,给院卫们。”
他们拒绝了,说:“会被抢走的。”
回去睡觉要轻手轻脚,不被那些人发觉,就不会来找他们的麻烦。
“你们挺舒服啊,出去偷懒这么大半天,活都让别人帮你们干了。”
还是没躲过。
对方人多势众,还是不要吃眼前亏为好。
满燕紧紧拉着小宝的手,怕他忍不住冲上去骂人,说:“我们明天会多干点活的。”
麻子脸在他们身上乱摸,说:“还有人来看望,这么好命,他们没有给你们一点钱吗?”
小宝往后躲他的手,“没有钱!”
窗外有灯火闪过,麻子脸一招手,其他人很迅速地钻回了床上,他抬手把水盆扔在地上,发出巨大的一声响。
那个院督突然看向他,眼神冷冰冰的,“什么罪,州府会有断定。”
满燕被吓了一跳,紧紧抓着小宝的手,还要坚持道:“我爹是好县尉,大家都这么说。”
徐明看也不看他,一招手,“好好安置他们。”
踏进居室,两个小孩就愣在门口。
屋里黑洞洞的,只有一扇很小的窗,唯一的一束光中飞舞着厚重的灰尘。
小宝掩住口鼻,闷声说:“好臭……”
院卫很不耐烦地催促道:“最里面还有两个位置,你们快点,待会儿出去干活。”
“干活?”
“你们就是知府的儿子,来了这里也得干活!”
床是大通铺,起码能睡下二十个人。院卫把分来的被褥一丢,说:“你们爹要是能洗清罪名,你们就能回家去。洗不清,就等到十四岁放出去做学徒。”
小宝想安置他的小枕头,但是这里太脏了,掀开床铺爬出去一堆不认识的虫。
满燕把自己的包袱放在他的位置上,拍了拍自己的包袱,说:“放这里。”
“小燕,”小宝有点伤心,看着他说,“爹会没事的吧。”
“当然了!”满燕信心满满,“爹一定是冤枉的。”
救济寺原本是个废弃庙宇,官府收地改建,成了收孤之所。
临安本就穷苦,没有那么多钱供应,救济寺开辟荒田,种菜种药、织布染布,分配寺内孩童上街叫卖,以此支撑。
他们初来乍到还不会做别的,就背了个竹筐,分到后山背柴。
毕竟只是十岁孩童,竹筐快要比他们还高,空的背起来都直不起腰,装满了根本不能走路。
砍柴工不耐烦地捡出一些,催促他们快走。
两个人走得踉踉跄跄,小宝气喘吁吁地拉住满燕的手,说:“小燕,你肩膀疼不疼?”
满燕看着他,说:“你疼不疼?”
小宝点点头,抬头看了一眼坑坑洼洼的山路,说:“我们能不能歇一会儿?”
满燕拉着他走到一块山石边,示范了一下,说:“你这样,把筐垫在上面,肩膀就没有那么痛了。”
两个人就挨着坐在杂草中,垂着脑袋长长叹了口气。
“哎,是新来的。”几个比他们年纪稍大些的男孩也背着竹筐,从他们身旁经过。
“是满县尉的儿子?”
“满县尉的身手很厉害,儿子这么没用啊,一筐柴就累倒了。”
小宝怒视他们,蹭的就想站起来,一下子没带动竹筐,又一屁股摔坐下去。
满燕用手撑着地爬起来,又去扶他,说:“不要理他们,我们也走吧。”
他们一整天来来回回地背柴,肩膀实在痛得不能触碰,只能用手去拖拽。
那些大些的男孩子,每每从他们身边经过,都要发出讥笑声。
最后一筐柴拖到半路,怎么也走不动了,两个人脑袋上都是汗,挤在一起,藏在石头后面偷偷抹眼泪。
夏衫单薄,肩膀上的布料都已经磨破。
天色越来越暗,晚风穿过山林,发出簌簌的响声,让人心里发毛。
满燕爬起来,把小宝背篓里的柴往他的竹筐里捡。
小宝还在抹眼泪,立刻也爬起来,很愤怒地又捡回来。
满燕眼睛也红红的,说:“我练武比你练得多一点,可以帮你背一点。”
“我才不要!”小宝咬着牙背起竹筐,“我没有你练武多,但是也比你厉害。”
他们返回时已经错过了吃饭的时辰,粥桶已经撤掉,还剩下几个冷透的馒头。
两颗脑袋挨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馒头。
巡视的院卫催促道:“动作快点,到时辰还不去睡觉,小心挨打。”
两个人匆匆忙忙地打水冲澡,这才看见两边的肩膀都红肿破皮,碰都碰不得。
小宝苦着脸说:“明天还要背柴,会痛死的。”
满燕小声说:“爹给了我一盒药膏,回去我们擦擦,就不会那么痛了。”
小宝反而又伤心起来,说:“爹会不会和我们一样,也要背柴啊?
他自己托着腮想了会儿,“不过爹力气那么大,应该不会这么辛苦。”
他们回去时,其他床铺上都已经睡满了人,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他们走过去。
有人突然挡住了他们的路,那几个人比他们高一头,手里竟然拎着他们的包袱。
满燕立刻上手去抢,对方对着他的肚子就是一脚,他痛得躺在地上翻滚了几下,一时爬不起来。
那人作势又要踹,小宝扑在满燕身上,瞪着他们喊道:“不准打他!”
对方把他们的包袱打开,装在里面的衣物全都掉了一地,那些人还很嫌弃地踢了一脚,说:“好歹也是当官的,这么穷酸。”
两个人紧紧贴在一起,很警惕地盯着他们。
胖些的那个拎着小宝的领子,把他拽起来,说:“你们刚来,还不认识大哥。”
那个踹了满燕的人黑瘦,脸上长满了麻子,用鼻孔哼了一声。
“你们身上带了什么值钱的没有?拿出来,以后在这里大哥罩着你们,别说一点馒头,能让你们顿顿都有肉吃。”
这间居室里那么多人,没有一个敢说话,所有人噤若寒蝉。
满燕爬起来,把小宝挡在身后,说:“我们没有值钱的东西,我爹是最清廉的好官,你们都不知道吗?”
那群人顿时大笑起来,“你不知道吗?你爹是被人从京城踹出来的,他是罪臣!是犯官!来到临安县还扮上青天大老爷了,笑死人了。”
“你胡说!”
满燕和他们撕打起来,他人小小的,劲却很巧,看着那几个人摔了个狗吃屎,小宝在旁边很用力地鼓起掌来,哈哈笑个不停。
麻子脸骂了两句,那几个小喽啰也不和他们纠缠了,凭借蛮力捉住他们,死死地把他们按在地上,一挣扎脸上就挨了两下,很快半边脸都肿了起来。
巡查的院卫听见动静,拎着竹条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抽,怒斥道:“刚来就惹事!再有下次,等着关柴房吧!”
在救济寺的这几天,挨打又挨饿,他们人小,却总被分去干很重的体力活,到时辰总是赶不回来,时常没有饭吃。
这天一早,又被分去擦洗大堂,快到吃午饭的时辰,听见院卫吆喝,“满鱼满燕出来,有人找。”
冷大夫带着儿子来看望他们,正在给守门的院卫塞钱。
米阿婆带着文织也来了,提了几个食盒,一见他们,眼泪就掉下来了。
两个孩子坐在门口,光顾着埋头吃东西,感谢的话都来不及说。
“这才来几天,把孩子打成这样。”米阿婆抹着眼泪,把他们的袖子捋起来,全是青紫的伤痕。
冷听竹没说话,让天冬拿了药来,拉着他们涂药膏。
文织叉着腰站在旁边,突然闷着头要往里冲。
“你干什么去?”米阿婆拉住她。
“谁打的!我要放蛇咬他们!”
“行了行了。”阿婆抹了抹眼泪,说,“他们也太不近人情,这么小的孩子,我们也能喂大,为什么非要扔到这里来受苦。”
满燕抬起头,问:“他们为什么要抓我爹?”
冷听竹摸了摸他的脑袋,说:“朝廷要推行淳丰新法,其中的一些新章程本来是好意,但是有些人要拍宰相的马屁,他们就逼迫百姓去向官府借钱,借了还不起,就要卖屋卖田。你爹不愿意做这种事情,被人说是藐视新法。”
“他们……他们说我爹以前在京城当官,是真的吗?”
“是,你爹在京城也是好官。他就是因为反对新法施行,才从四品大官,变成了九品芝麻官。”
满燕听不懂官大官小,他只知道爹一直都是好官,就咧开嘴笑了。
他们这些天太累了,吃饱后就一左一右趴在阿婆的腿上睡着了。
冷天冬站在一边偷偷抹眼泪,文织愤怒地来回乱走。
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一直乐乐呵呵的两个小孩都变得眼泪汪汪,全是伤痕的小手紧紧拉着阿婆的衣角。
冷大夫忍不住叹气,给他们一个钱袋,说:“你们拿点钱,给院卫们。”
他们拒绝了,说:“会被抢走的。”
回去睡觉要轻手轻脚,不被那些人发觉,就不会来找他们的麻烦。
“你们挺舒服啊,出去偷懒这么大半天,活都让别人帮你们干了。”
还是没躲过。
对方人多势众,还是不要吃眼前亏为好。
满燕紧紧拉着小宝的手,怕他忍不住冲上去骂人,说:“我们明天会多干点活的。”
麻子脸在他们身上乱摸,说:“还有人来看望,这么好命,他们没有给你们一点钱吗?”
小宝往后躲他的手,“没有钱!”
窗外有灯火闪过,麻子脸一招手,其他人很迅速地钻回了床上,他抬手把水盆扔在地上,发出巨大的一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