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说着,大爷凑近看了看气急败坏的书生,他总觉得这书生眉眼间带着恶意。
于是大爷就说道:“肯定是你先动的手,不然它们不会伤你。”
第79章
因为衙役与大爷等人的帮忙, 导致书生最后也没有打到猫。
事实上没有他们的帮忙,富顺和小猫也不会被打到的。
它们是猫,不是人, 可以飞檐走壁的。
书生就是个文弱书生,想要抓住它们还是很难的。
不过这样也好,这样大家都知道了书生打猫,就知道了他的人品不怎么好。
省得他以后会读点书, 就靠着这一点继续哄骗无知姑娘或者哥儿。
现在秋平县的风气不错, 有不少未出阁的姑娘与哥儿开始走出去家门。
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 一辈子能接触的男人没有几个,是很容易被一些男人给哄骗的。
富顺帮助家里出了一口恶气, 之后就不怎么往外面跑了。
不是它变乖巧了, 而是它的年纪大了。
它现在已经十岁了,十岁在猫里算是老年猫了。
虽然它的身手依旧灵活, 看起来也十分的健康活泼。
但是年纪大了,就是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小时候那样爱出去玩了。
这一年的秋天, 秋平县的水泥路, 一路修到了府城。
从秋平县到府城之间,本来就有一条官道的。
云长歇用水泥重修一遍,路修得要比以前更宽一些。
这里面的银子,府城与县城各出一半。
因为有不少商户,要经常使用官道运送货物,当地的商户也捐了不少银子。
等到县城的路都修好, 云长歇没有把修路的民工都解散了。
如今水泥工场,由朝廷那边管控。
绣坊这边招收的,大多数是女人与哥儿。
云长歇就又弄了个农场, 他把汐林山上旁边的一个小山包了下来。
这个农场主要是用来养殖的,他在芥子空间里翻东西时翻出来了不少生子丹。
生子丹的作用,可以让人或者是动物怀上多胎,并且保证母体与孩子能够平安。
这东西云长歇,不想用在女人与哥儿身上。他想着留着也是占地方,不如拿出来一些用来养殖。
到时候他在农场里面,多养一些马牛羊之类的。
让它们生多胎,还能保证它们的安全,对于农场的发展会很不错。
农场建造起来,要比工场轻松多了。
云长歇把修路的民工,全部调集过去建农场,不到两个月就建好了。
农场修建好了,农场这么的大,也需要很多人来管理。
云长歇就带着陈猎户,亲自挑选了一些老实勤快的农户,让他们以后在这个农场里干活。
农场这样的活计,是非常适合最底层的农户来做的。
只要勤快肯吃苦,在农场里面都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
云长歇这样的官,与其他地方的官完全不一样。
有不少当官的,都会拼了命的往自己家里贪钱。
云长歇却是贴着自己的钱,给县里的百姓弄绣坊,建农场。
之前皇帝奖赏他的金子,如今差不多都被他花完了。
因为他在实实在在为了百姓生活考虑,百姓也确实因为他的关系富裕了起来。
很多以前家里吃不上饭的人家,如今家里都能盖上新房子了。
很多秋平县的百姓见状,纷纷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总觉得云长歇这样能干,这样的有本事,应该很快就要被调走了。
事实上,他们还真的猜对了。
从云长歇剿匪成功时,皇帝就想要给他升官了。
后来他又弄出水泥,绣坊,现在又来了一个农场。
皇帝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想要把他调回京城,给他一个工部的职位。
工部,顶头老大是工部尚书,正三品。
下面是工部侍郎,四品。
然后是工部郎中,从五品。
还有工部员外郎,以及各部的主事。
皇帝给云长歇的职位,是从五品的工部郎中。
工部主要负责的是,水利工程,水木土工,器物制造,炼铁,纺纱,铸造等等问题的部门。
是个很重要,事物很多很杂的地方。
云长歇接到调任的时候,是建好农场的第二年。
这个时候他们的农场,已经有模有样了起来。
他找了个不错的负责人,之后就要从这里离开了。
听说他要走的时候,秋平县的百姓都很不舍得。
一来害怕下一任的县令不好,到时候把云长歇的心血毁了;二来是真的觉得云长歇是好官,但是又没有办法强行把人留下来。
云长歇留下来的话,那就只是一个七品小官,能够造福的也就一个县城。
只有让他往上爬,他才能做大官,才能有话语权,才能做出更多的贡献来。
云长歇带着家人离开的时候,那一天刚好是一个雨天,有不少百姓过来送他。
为了不徒增伤感,云长歇就没有下车与他们多做道别。
道别,道别,只会越道别越伤感。
这一年的七月末,云长歇一家终于回到了京城。
他一回来就忙着赴任,都没有什么时间去跟云家人团聚。
去年的时候,云家二房的人也从外面回京了。
如今云家大房,二房,与云长歇一家都在京城。
若是等到哪一天,云老三也带着家人来到这边,云家三房就能够真正的团聚了。
如今云长歇的祖母,老人家什么都不期盼,就只期盼所有孩子都在身边。
只可惜了,云老三去了南边当官,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
她的两个女儿呢,老大在老家那边,老二远嫁到了边境。
想要真的全部团聚,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云长歇刚刚回到京城,就开始忙碌官场上的事。
苏青箬这边,和柳氏忙着家里。
他们家好久没住人了,就算云家其他人帮忙照顾,房子已经很破旧了。
柳氏就带着苏青箬,里里外外好好打扫修整了一番。
柳氏还记得儿子的话,要给苏青箬找个好大夫。
这些年以来,她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情。
柳氏并不觉得这件事情麻烦,他们家现在有钱,找大夫,打听的事情,也不需要她亲自去。
只要她舍得花银子,自然有很多人愿意帮她跑腿替她辛苦。
然后不等她寻摸到好大夫,云长歇有一次进宫面见皇帝,就亲自跟皇帝讨了个赏赐。
皇帝是个大方且惜才的,对于云长歇这个小小要求并不觉得有什么。
他找了两个不错的太医,让他们跟着云长歇去了家里。
太医与外面的大夫就是不一样,很快就找到了苏青箬哑巴的原因。
他们好好商量了一番,经过了云长歇与苏青箬的同意,这才开始慢慢给苏青箬治疗。
因为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间,他们也没有把握一定能治好。
好在,云长歇和苏青箬心态不错。
后来配合太医的治疗,云长歇又给苏青箬用了不少的灵泉。
然后让他们感到十分惊讶的是,治了没有多久苏青箬就能发出声音了。
能发出声音就是好事,后面只要慢慢的治疗,想要能说话不是难事。
为此苏青箬十分的开心,连带着家里众人也跟着开心了起来。
这一日云长歇从工部回来,跟苏青箬聊起了弟弟妹妹的婚事。
如今又过了两年,不管是艾草还是山樆年岁都不小了。
若是他们继续留着弟弟妹妹不让嫁人,说不定好好的亲人就要留成了仇人。
男欢女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一百个人里面,有九十八个是愿意成婚的。
很明显,艾草和山樆就是这九十八人里面的。
他们自己是想要嫁人的,如今云长歇的官位比以前高了一些,也确实该为了他们的婚事操劳起来了。
山樆想要嫁个读书人,刚好明年又是新一届的会试。云长歇就打算等到那时候,从那些准进士里选一个。
艾草那边没有太大的要求,他只想找一个不纳妾,不爱花天酒地的就行。
他这样的比较好找,云长歇就从以前书院的同窗里,找了一个家境稍微普通点的。
家世太好的人家,不见得会老实不纳妾。
云长歇能稍微压对方家一头,也能靠着这一点让艾草不会受委屈。
于是大爷就说道:“肯定是你先动的手,不然它们不会伤你。”
第79章
因为衙役与大爷等人的帮忙, 导致书生最后也没有打到猫。
事实上没有他们的帮忙,富顺和小猫也不会被打到的。
它们是猫,不是人, 可以飞檐走壁的。
书生就是个文弱书生,想要抓住它们还是很难的。
不过这样也好,这样大家都知道了书生打猫,就知道了他的人品不怎么好。
省得他以后会读点书, 就靠着这一点继续哄骗无知姑娘或者哥儿。
现在秋平县的风气不错, 有不少未出阁的姑娘与哥儿开始走出去家门。
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 一辈子能接触的男人没有几个,是很容易被一些男人给哄骗的。
富顺帮助家里出了一口恶气, 之后就不怎么往外面跑了。
不是它变乖巧了, 而是它的年纪大了。
它现在已经十岁了,十岁在猫里算是老年猫了。
虽然它的身手依旧灵活, 看起来也十分的健康活泼。
但是年纪大了,就是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小时候那样爱出去玩了。
这一年的秋天, 秋平县的水泥路, 一路修到了府城。
从秋平县到府城之间,本来就有一条官道的。
云长歇用水泥重修一遍,路修得要比以前更宽一些。
这里面的银子,府城与县城各出一半。
因为有不少商户,要经常使用官道运送货物,当地的商户也捐了不少银子。
等到县城的路都修好, 云长歇没有把修路的民工都解散了。
如今水泥工场,由朝廷那边管控。
绣坊这边招收的,大多数是女人与哥儿。
云长歇就又弄了个农场, 他把汐林山上旁边的一个小山包了下来。
这个农场主要是用来养殖的,他在芥子空间里翻东西时翻出来了不少生子丹。
生子丹的作用,可以让人或者是动物怀上多胎,并且保证母体与孩子能够平安。
这东西云长歇,不想用在女人与哥儿身上。他想着留着也是占地方,不如拿出来一些用来养殖。
到时候他在农场里面,多养一些马牛羊之类的。
让它们生多胎,还能保证它们的安全,对于农场的发展会很不错。
农场建造起来,要比工场轻松多了。
云长歇把修路的民工,全部调集过去建农场,不到两个月就建好了。
农场修建好了,农场这么的大,也需要很多人来管理。
云长歇就带着陈猎户,亲自挑选了一些老实勤快的农户,让他们以后在这个农场里干活。
农场这样的活计,是非常适合最底层的农户来做的。
只要勤快肯吃苦,在农场里面都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
云长歇这样的官,与其他地方的官完全不一样。
有不少当官的,都会拼了命的往自己家里贪钱。
云长歇却是贴着自己的钱,给县里的百姓弄绣坊,建农场。
之前皇帝奖赏他的金子,如今差不多都被他花完了。
因为他在实实在在为了百姓生活考虑,百姓也确实因为他的关系富裕了起来。
很多以前家里吃不上饭的人家,如今家里都能盖上新房子了。
很多秋平县的百姓见状,纷纷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总觉得云长歇这样能干,这样的有本事,应该很快就要被调走了。
事实上,他们还真的猜对了。
从云长歇剿匪成功时,皇帝就想要给他升官了。
后来他又弄出水泥,绣坊,现在又来了一个农场。
皇帝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想要把他调回京城,给他一个工部的职位。
工部,顶头老大是工部尚书,正三品。
下面是工部侍郎,四品。
然后是工部郎中,从五品。
还有工部员外郎,以及各部的主事。
皇帝给云长歇的职位,是从五品的工部郎中。
工部主要负责的是,水利工程,水木土工,器物制造,炼铁,纺纱,铸造等等问题的部门。
是个很重要,事物很多很杂的地方。
云长歇接到调任的时候,是建好农场的第二年。
这个时候他们的农场,已经有模有样了起来。
他找了个不错的负责人,之后就要从这里离开了。
听说他要走的时候,秋平县的百姓都很不舍得。
一来害怕下一任的县令不好,到时候把云长歇的心血毁了;二来是真的觉得云长歇是好官,但是又没有办法强行把人留下来。
云长歇留下来的话,那就只是一个七品小官,能够造福的也就一个县城。
只有让他往上爬,他才能做大官,才能有话语权,才能做出更多的贡献来。
云长歇带着家人离开的时候,那一天刚好是一个雨天,有不少百姓过来送他。
为了不徒增伤感,云长歇就没有下车与他们多做道别。
道别,道别,只会越道别越伤感。
这一年的七月末,云长歇一家终于回到了京城。
他一回来就忙着赴任,都没有什么时间去跟云家人团聚。
去年的时候,云家二房的人也从外面回京了。
如今云家大房,二房,与云长歇一家都在京城。
若是等到哪一天,云老三也带着家人来到这边,云家三房就能够真正的团聚了。
如今云长歇的祖母,老人家什么都不期盼,就只期盼所有孩子都在身边。
只可惜了,云老三去了南边当官,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
她的两个女儿呢,老大在老家那边,老二远嫁到了边境。
想要真的全部团聚,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云长歇刚刚回到京城,就开始忙碌官场上的事。
苏青箬这边,和柳氏忙着家里。
他们家好久没住人了,就算云家其他人帮忙照顾,房子已经很破旧了。
柳氏就带着苏青箬,里里外外好好打扫修整了一番。
柳氏还记得儿子的话,要给苏青箬找个好大夫。
这些年以来,她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情。
柳氏并不觉得这件事情麻烦,他们家现在有钱,找大夫,打听的事情,也不需要她亲自去。
只要她舍得花银子,自然有很多人愿意帮她跑腿替她辛苦。
然后不等她寻摸到好大夫,云长歇有一次进宫面见皇帝,就亲自跟皇帝讨了个赏赐。
皇帝是个大方且惜才的,对于云长歇这个小小要求并不觉得有什么。
他找了两个不错的太医,让他们跟着云长歇去了家里。
太医与外面的大夫就是不一样,很快就找到了苏青箬哑巴的原因。
他们好好商量了一番,经过了云长歇与苏青箬的同意,这才开始慢慢给苏青箬治疗。
因为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间,他们也没有把握一定能治好。
好在,云长歇和苏青箬心态不错。
后来配合太医的治疗,云长歇又给苏青箬用了不少的灵泉。
然后让他们感到十分惊讶的是,治了没有多久苏青箬就能发出声音了。
能发出声音就是好事,后面只要慢慢的治疗,想要能说话不是难事。
为此苏青箬十分的开心,连带着家里众人也跟着开心了起来。
这一日云长歇从工部回来,跟苏青箬聊起了弟弟妹妹的婚事。
如今又过了两年,不管是艾草还是山樆年岁都不小了。
若是他们继续留着弟弟妹妹不让嫁人,说不定好好的亲人就要留成了仇人。
男欢女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一百个人里面,有九十八个是愿意成婚的。
很明显,艾草和山樆就是这九十八人里面的。
他们自己是想要嫁人的,如今云长歇的官位比以前高了一些,也确实该为了他们的婚事操劳起来了。
山樆想要嫁个读书人,刚好明年又是新一届的会试。云长歇就打算等到那时候,从那些准进士里选一个。
艾草那边没有太大的要求,他只想找一个不纳妾,不爱花天酒地的就行。
他这样的比较好找,云长歇就从以前书院的同窗里,找了一个家境稍微普通点的。
家世太好的人家,不见得会老实不纳妾。
云长歇能稍微压对方家一头,也能靠着这一点让艾草不会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