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最绝的是,丁磊在班里弄了个奖励制度。要是孩子带家长一起参加远足,给孩子加十分,两个家长加二十。他们平时辛苦一周都不一定能干到十分,现在只要爸妈来就稳赚不赔。
回来温馨就在地上打滚了,“爸爸,爸爸,你陪我去远足嘛。别人家小孩子都有家长陪着,就我没有吗?”
“可是爸爸要上班啊。”温馨爸试图跟女儿说理,“你看,爸爸去上班才能赚到钱给宝贝花是不是,爸爸保证,等下班肯定第一个在校门口接你好不好。”
“可是马俊说他爸爸放着厂里生意不谈都要跟他一起去远足,走累了就直接上车休息,带他回家吃大餐。”女儿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仿佛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整个人都焉了吧唧的,“爸爸,所以赚钱比我重要吗?”
“去去去!”当爸的一口答应下来,哪怕天上下刀子都去。
他还能怎么办?自己宝贝女儿怎么会有问题,千错万错都是那些举报的家伙错。跟脑子瓦特了似的,举报家委,现在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自己买,举报研学。
现在好了,好好的空调不吹,大家都得下去走路。
那些念叨研学不好的家伙最好明天参加远足,否则——真想让这些搅事精转班。要是没有这些家伙,现在班里不知道多和谐。
无论他们想不想,远足这事已经成定局,再也改变不了。
一大早,所有孩子都背着书包在校门口集合,这一次,他们二年级十二个班全都要去一个地方远足,现在排队都觉得队伍浩浩荡荡。每个班旁边都至少站着十几个家长,他们也跟孩子一样背着小包。
此外还有几个开车的家长做为应急车辆,可以让中暑的孩子上去暂时休息一下。
对,休息完了还得一块儿跟到终点,除非你是真的残了,伤了,拿着医院开的证明才能真的休息,否则全都老老实实一块儿到终点,谁也别想逃。
今天是正常上学,按照考勤来算的。
闻明也开着店里运货车跟在后头,他就不一样了,前面可以坐三学生,后头还塞了两冰箱,雪糕,饮料一样一个柜,再加上超大移动电源——车门一开,秒变小卖部。
前两天丁磊和他提起这件事的时候,闻明就知道了地点,一路往山里走。最后停在荒无人烟的的溪流浅滩边。这地方好是好,还就在大路边上,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最近的小卖部都得开车4公里。
他要是带点东西过去卖,岂不是解了大家燃眉之急?
专门给孩子们准备的得和一般的有点区别。太便宜的不要。都出来了,肯定是要来点贵牌子,什么某哈根都可以,就是不要2块钱的色素棒冰。碳酸饮料就来个经典的几款,多的不用,剩下多来点nfc果汁,各种各样的牛奶酸奶。琳琅满目,总能在里头找到家长同意购买的一款。
大家计划地挺好,早上八点半就出发,走一个小时中间休息会儿,坐在草坪上看看风景,此时日头还没太猛,凉风轻拂,仿佛每一丝都浸满了安逸。
家长们体力不行,坐在地上有点不想起来,倒是小孩子个个都活力无限,还有力气在草坪上撒欢。
丁磊还有功夫关心下闻明的生意,“小闻老板,你这生意估计难开张。他们可都带了不少东西呢。”小小的书包几乎塞爆了。
“没事,现在还不到时间,等日头升高一点。”闻明半点不操心,甚至还觉得自己带的雪糕有点少,正给郑晖发消息,让他等会儿再送些来。
第30章 糕的诱惑
小学生嘛,只要兜里有点钱,会想着马上花掉的。更何况现在是大家一块儿出来,不要看轻小学生的购买能力。而且他们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但凡有个人过来买雪糕了,其他人肯定也得有。
一块儿出来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这钱哪怕你再不乐意,也得结结实实地掏出去。这就叫阳谋。
休息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他们感觉自己还没干什么呢,那边老师又喊了集合。大家排好队,背起书包继续出发。
此时被孩子骗过来的几个家长才感觉不对。“这里不是终点?”
“不是呀。”孩子认认真真地拿出地图给爸妈解释,“老师说了,我们先在草坪上休息一下,然后12点前到目的地,是在河滩边上,我们还可以抓小鱼呢。”
刚刚已经走了一个小时,等会儿还要再走一个多小时?天塌了。
太阳越升越高,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他们是觉得步伐无比沉重,就连腿脚好像也开始不听使唤起来。不是,那时候也没说过远足真的要走那么远啊。
不应该就是走几步意思一下吗?
要以前可能就意思一下,但现在不一样。目标是要培养具有一定身体素质的学生,之前的那些训练强度不够。家长举报这事,刚好给了学校一个改变的契机,他们能够让孩子有一个锻炼的机会。
总之就是——继续走吧。
或许是大家都想要早点到达,还真提早点到了踩好点的河滩边。这个季节的河滩算枯水期,只能看到浅浅一汪水,甚至没过人脚踝都困难。
这条溪上游也没有水库,河滩上的沙子肯定也挺干净,旁边还有矮山树木可以遮去一部分阳光,就选择来说,简直是上上之选。
如果他们不是靠着自己双脚走过来那就太完美了。
二年级小朋友让他们野炊动火大家都不放心,所以主题还是野餐。每个小组都带了块野餐布,再把自己家里带出来各种吃的往上一摊。看着也相当丰富。
可是——太阳越来越高,把原本凉爽的饮料晒得温温的,完全不是之前的口感。不知怎么说,大家的兴奋劲儿还是打了折扣。这天气实在太热,有几个家长已经开始商量着去帮孩子买冷饮了。
就在这时,闻明把冰箱从箱车上推了下来,两个大冰柜在阳光底下简直闪闪发光。烈日,冰饮料,冰雪糕?!
不在遥远的几公里,就在你面前。自己带钱的小孩子没有丝毫犹豫,里面窜到了闻明面前,高高举起自己手中的钱,“老板,我要吃这个!”
这变化来得实在太快,跟班的老师们都没反应过来,好几个小孩就已经跑到闻明面前了。拦?他们好像也没理由,人家买的都是正儿八经大厂出来的品牌货,好些他们自己也会买来吃。
就这等一等的功夫,有几个跟着的家长也帮孩子在排队。
算了算了,出来玩,难道还拦着学生消费吗?而且闻明也没涨价,原来自己小卖部里卖多少,这里还是卖多少。冰冰凉凉的饮料进肚,让暑气一扫而空。
哪怕有些家长一直觉得小孩子在外面不应该多喝饮料这些,这不还有冰的牛奶酸奶嘛,都是超市里大家常喝的牌子。你要再说这些也不行,多少是有些扫兴了。
闻明是做惯了这些的,收钱算账麻利得很,没一会儿就看见队伍明显短了很多。也是,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这时候还想吃雪糕,过会儿可能觉得吃点自己带的零食也挺不错。
不过就这一会儿功夫,他带来的两大柜子明显少了许多。闻明又赶紧从车子里头拿一些出来补货——这饮料不冰可没人要。
只是这次,除了饮料之外,他还拿了点别的东西——包装好的挖沙套装。也就是最简单的桶铲勺组合,但那缤纷的颜色立刻吸引了不少人注意力。
本来闻明想着在溪边,甚至考虑过要不要弄点玩水的玩具。但转念一想,不对,这两天虽然说气温升高,但早晚还是凉的,要是有个小孩在他这买了这种玩具,互相把水呲身上弄感冒了怎么办。
他这小店估计都要被搅和黄了。
算了算了,他势单力薄就是个破开店的,总不能凭他一己之力去挑战家长们的愤怒吧。多少小店,就是因为看不清自己的位置,直接被家长举报倒闭。
要是孩子生病了,家长们可不跟你讲这些所谓的因果关系,你直接洗干净等着赔钱吧。所以闻明在利润率更高的水木仓玩具和挖沙里头,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这些小沙桶虽然一套只能卖十块,但实在是稳妥卖买。就这些塑料货,家长总不能说他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吧。
多年经验已经让闻明迅速成长为家长心理学精通者,能够从他们的言语中找到自己最应该关注的点。
就像他明明知道家长已经看上了他放在旁边的挖沙桶,他还得仔仔细细介绍一遍,“这边河滩很干净的,要不要挖点小螃蟹什么的。别看这东西不起眼,全都是大厂,你看看这质量,相当好。绝对没有任何毒害,有问题我帮你去找厂家去。都是老熟人了,不开价,十五一份。”
这话可没有半点作假,全都是闻明自己特意找来的货源,送他小侄子的也是同样牌子。他可是想着跟这些家长长长久久地做生意,肯定不会弄次品砸了自己招牌。
买东西这事,真的还学生干脆。这边家长还在犹豫,已经有个小男生走过来,利落递给闻明三十,“老板,我要两份。”一份他自己留着,另一份——他特意挑了份粉色的,转手送给了同班一个扎小辫的女生。
回来温馨就在地上打滚了,“爸爸,爸爸,你陪我去远足嘛。别人家小孩子都有家长陪着,就我没有吗?”
“可是爸爸要上班啊。”温馨爸试图跟女儿说理,“你看,爸爸去上班才能赚到钱给宝贝花是不是,爸爸保证,等下班肯定第一个在校门口接你好不好。”
“可是马俊说他爸爸放着厂里生意不谈都要跟他一起去远足,走累了就直接上车休息,带他回家吃大餐。”女儿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仿佛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整个人都焉了吧唧的,“爸爸,所以赚钱比我重要吗?”
“去去去!”当爸的一口答应下来,哪怕天上下刀子都去。
他还能怎么办?自己宝贝女儿怎么会有问题,千错万错都是那些举报的家伙错。跟脑子瓦特了似的,举报家委,现在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自己买,举报研学。
现在好了,好好的空调不吹,大家都得下去走路。
那些念叨研学不好的家伙最好明天参加远足,否则——真想让这些搅事精转班。要是没有这些家伙,现在班里不知道多和谐。
无论他们想不想,远足这事已经成定局,再也改变不了。
一大早,所有孩子都背着书包在校门口集合,这一次,他们二年级十二个班全都要去一个地方远足,现在排队都觉得队伍浩浩荡荡。每个班旁边都至少站着十几个家长,他们也跟孩子一样背着小包。
此外还有几个开车的家长做为应急车辆,可以让中暑的孩子上去暂时休息一下。
对,休息完了还得一块儿跟到终点,除非你是真的残了,伤了,拿着医院开的证明才能真的休息,否则全都老老实实一块儿到终点,谁也别想逃。
今天是正常上学,按照考勤来算的。
闻明也开着店里运货车跟在后头,他就不一样了,前面可以坐三学生,后头还塞了两冰箱,雪糕,饮料一样一个柜,再加上超大移动电源——车门一开,秒变小卖部。
前两天丁磊和他提起这件事的时候,闻明就知道了地点,一路往山里走。最后停在荒无人烟的的溪流浅滩边。这地方好是好,还就在大路边上,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最近的小卖部都得开车4公里。
他要是带点东西过去卖,岂不是解了大家燃眉之急?
专门给孩子们准备的得和一般的有点区别。太便宜的不要。都出来了,肯定是要来点贵牌子,什么某哈根都可以,就是不要2块钱的色素棒冰。碳酸饮料就来个经典的几款,多的不用,剩下多来点nfc果汁,各种各样的牛奶酸奶。琳琅满目,总能在里头找到家长同意购买的一款。
大家计划地挺好,早上八点半就出发,走一个小时中间休息会儿,坐在草坪上看看风景,此时日头还没太猛,凉风轻拂,仿佛每一丝都浸满了安逸。
家长们体力不行,坐在地上有点不想起来,倒是小孩子个个都活力无限,还有力气在草坪上撒欢。
丁磊还有功夫关心下闻明的生意,“小闻老板,你这生意估计难开张。他们可都带了不少东西呢。”小小的书包几乎塞爆了。
“没事,现在还不到时间,等日头升高一点。”闻明半点不操心,甚至还觉得自己带的雪糕有点少,正给郑晖发消息,让他等会儿再送些来。
第30章 糕的诱惑
小学生嘛,只要兜里有点钱,会想着马上花掉的。更何况现在是大家一块儿出来,不要看轻小学生的购买能力。而且他们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但凡有个人过来买雪糕了,其他人肯定也得有。
一块儿出来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这钱哪怕你再不乐意,也得结结实实地掏出去。这就叫阳谋。
休息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他们感觉自己还没干什么呢,那边老师又喊了集合。大家排好队,背起书包继续出发。
此时被孩子骗过来的几个家长才感觉不对。“这里不是终点?”
“不是呀。”孩子认认真真地拿出地图给爸妈解释,“老师说了,我们先在草坪上休息一下,然后12点前到目的地,是在河滩边上,我们还可以抓小鱼呢。”
刚刚已经走了一个小时,等会儿还要再走一个多小时?天塌了。
太阳越升越高,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他们是觉得步伐无比沉重,就连腿脚好像也开始不听使唤起来。不是,那时候也没说过远足真的要走那么远啊。
不应该就是走几步意思一下吗?
要以前可能就意思一下,但现在不一样。目标是要培养具有一定身体素质的学生,之前的那些训练强度不够。家长举报这事,刚好给了学校一个改变的契机,他们能够让孩子有一个锻炼的机会。
总之就是——继续走吧。
或许是大家都想要早点到达,还真提早点到了踩好点的河滩边。这个季节的河滩算枯水期,只能看到浅浅一汪水,甚至没过人脚踝都困难。
这条溪上游也没有水库,河滩上的沙子肯定也挺干净,旁边还有矮山树木可以遮去一部分阳光,就选择来说,简直是上上之选。
如果他们不是靠着自己双脚走过来那就太完美了。
二年级小朋友让他们野炊动火大家都不放心,所以主题还是野餐。每个小组都带了块野餐布,再把自己家里带出来各种吃的往上一摊。看着也相当丰富。
可是——太阳越来越高,把原本凉爽的饮料晒得温温的,完全不是之前的口感。不知怎么说,大家的兴奋劲儿还是打了折扣。这天气实在太热,有几个家长已经开始商量着去帮孩子买冷饮了。
就在这时,闻明把冰箱从箱车上推了下来,两个大冰柜在阳光底下简直闪闪发光。烈日,冰饮料,冰雪糕?!
不在遥远的几公里,就在你面前。自己带钱的小孩子没有丝毫犹豫,里面窜到了闻明面前,高高举起自己手中的钱,“老板,我要吃这个!”
这变化来得实在太快,跟班的老师们都没反应过来,好几个小孩就已经跑到闻明面前了。拦?他们好像也没理由,人家买的都是正儿八经大厂出来的品牌货,好些他们自己也会买来吃。
就这等一等的功夫,有几个跟着的家长也帮孩子在排队。
算了算了,出来玩,难道还拦着学生消费吗?而且闻明也没涨价,原来自己小卖部里卖多少,这里还是卖多少。冰冰凉凉的饮料进肚,让暑气一扫而空。
哪怕有些家长一直觉得小孩子在外面不应该多喝饮料这些,这不还有冰的牛奶酸奶嘛,都是超市里大家常喝的牌子。你要再说这些也不行,多少是有些扫兴了。
闻明是做惯了这些的,收钱算账麻利得很,没一会儿就看见队伍明显短了很多。也是,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这时候还想吃雪糕,过会儿可能觉得吃点自己带的零食也挺不错。
不过就这一会儿功夫,他带来的两大柜子明显少了许多。闻明又赶紧从车子里头拿一些出来补货——这饮料不冰可没人要。
只是这次,除了饮料之外,他还拿了点别的东西——包装好的挖沙套装。也就是最简单的桶铲勺组合,但那缤纷的颜色立刻吸引了不少人注意力。
本来闻明想着在溪边,甚至考虑过要不要弄点玩水的玩具。但转念一想,不对,这两天虽然说气温升高,但早晚还是凉的,要是有个小孩在他这买了这种玩具,互相把水呲身上弄感冒了怎么办。
他这小店估计都要被搅和黄了。
算了算了,他势单力薄就是个破开店的,总不能凭他一己之力去挑战家长们的愤怒吧。多少小店,就是因为看不清自己的位置,直接被家长举报倒闭。
要是孩子生病了,家长们可不跟你讲这些所谓的因果关系,你直接洗干净等着赔钱吧。所以闻明在利润率更高的水木仓玩具和挖沙里头,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这些小沙桶虽然一套只能卖十块,但实在是稳妥卖买。就这些塑料货,家长总不能说他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吧。
多年经验已经让闻明迅速成长为家长心理学精通者,能够从他们的言语中找到自己最应该关注的点。
就像他明明知道家长已经看上了他放在旁边的挖沙桶,他还得仔仔细细介绍一遍,“这边河滩很干净的,要不要挖点小螃蟹什么的。别看这东西不起眼,全都是大厂,你看看这质量,相当好。绝对没有任何毒害,有问题我帮你去找厂家去。都是老熟人了,不开价,十五一份。”
这话可没有半点作假,全都是闻明自己特意找来的货源,送他小侄子的也是同样牌子。他可是想着跟这些家长长长久久地做生意,肯定不会弄次品砸了自己招牌。
买东西这事,真的还学生干脆。这边家长还在犹豫,已经有个小男生走过来,利落递给闻明三十,“老板,我要两份。”一份他自己留着,另一份——他特意挑了份粉色的,转手送给了同班一个扎小辫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