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陆祈绵彻底爆发。
  他突然抓起冰帽砸向玻璃,猩红着双眸大吼,“够了!”
  “我说了他有事不得不回去,你为什么不相信,为什么还要挑拨离间?!”
  “你就是不喜欢我跟沈檐修在一起!这些日子都是他在照顾我!你凭什么质疑他?!”
  他情绪激动,心率飙升,血压却在往下降,这是很危险的讯号。
  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陆祈绵胸膛起伏得厉害,喘不上气般,大脑因为缺氧而一阵眩晕。
  医生护士赶过来时,陆祈绵已经瘫软在床,他自嘲道:“你说得对,可现在的我,还有什么值得他骗的……”
  深秋的阳光透过窗户,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两人之间的代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谭菁月说话又向来刻薄。
  这场冲突来得快去得也快,却印证了沈檐修的先见之明。
  他早就安排了专人应对这种情况,谭菁月离开医院不久,沈檐修这边就收到了消息。
  所幸的是,虽然陆祈绵只是情绪激动导致心率失常,其他指标还算稳定。
  但沈檐修还是立即派人盯住谭菁月,禁止她再接近医院。
  沈檐修拨通视频时,国内已经晚上十一点了,陆祈绵那边是中午,这个时间点他本该在吃午饭。
  可陆祈绵此刻却抱着两只玩偶哭成了泪人,连输液管随着他抽泣的动作轻轻晃动。
  病人的情绪本就波动很大,轻飘飘一句话就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伤害。
  大多数病人跟家属都会争吵,有的患者会在剧烈疼痛时,咒骂另一半,逼迫对方跟自己分手。
  有的患者会因为伴侣某一句抱怨的话,在出院以后选择分开……
  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理由,沈檐修看了很多。
  因此,他处处都哄着陆祈绵,顺着陆祈绵。
  除了那天陆祈绵发了脾气,其他时候他都很乖,也很依赖沈檐修。
  沈檐修跟陆祈绵这样,彼此依赖,彼此理解的例子简直少见。
  视频接通,看见沈檐修的脸,陆祈绵再也装不下去善解人意了。
  他声音支离破碎,有些崩溃地说:“沈檐修,我不想在这里面,也不想在m国……”
  “我不怕感染,你带我回家吧……”
  第66章 久违的拥抱
  “绵绵……”沈檐修喃喃出声,低哑的嗓音里是揉着化不开的疼惜。
  他是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陆祈绵了,冰凉的电子屏幕横亘在两人之间。
  隔着远洋,隔着上万公里,他的安慰只能化作无力的电波。
  因为崩溃,陆祈绵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进任何话,泪水模糊他的视线,就这么哭了好一阵。
  他的哭声从手机里传来,如同无形的利刃,凌迟着沈檐修的心脏。
  沈檐修试图转移话题,可陆祈绵听不进去。
  发泄情绪也算一种好事,但陆祈绵哭得令他心碎,令他束手无策。
  “会带你回来的。”沈檐修跟他说起搬家的事,“新住处都弄好了,有单独的小院子。”
  “你的行李我也收拾好了,过段时间就搬过去。”
  “还给你弄了个阳光房,偶尔可以在里面画画,不用总窝在书房跟卧室里。”
  “院子里种的花,目前有爬藤月季跟蔷薇,其他的品种等你来选。”
  这还是沈檐修第一次跟他说起搬家的事,缓慢温柔的语气里,满是对未来的规划。
  “我将你的报告发给国内的医生了,他们评估跟预判了你的身体状况,好几个专家都说还可以。”
  “知道你想回来,国内的医院,还有家庭医疗都安排好了,等你出院后,休养一段时间,复查一次后我们就回来。”
  他将声音放得极轻,仿佛在哄受惊的雏鸟,“所以你会乖乖听话,对吗?”
  陆祈绵缓缓坐起,拿纸巾胡乱擦了擦眼睛,含糊地应了声。
  “吃点东西吧。”沈檐修微笑道:“我不挂视频,你陪我工作,我陪你吃饭。”
  深夜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沈檐修时而低头翻看手中的策划书,时而抬头握着鼠标看着电脑屏幕。
  灯光落在他因为奔波跟缺乏睡眠,而有些憔悴的脸上,但轮廓在光影下依旧俊美,如同艺术家精心雕琢的杰作。
  他每隔一段时间会把目光移到屏幕上,看看陆祈绵在做什么,但视线每次都会跟陆祈绵撞个正着。
  陆祈绵躺在病床上,抱着沈檐修送他的玩偶,也不开口打扰,只是很乖很认真望着。
  陆祈绵进入无菌仓的第49天,也是他移植的第33天。
  这一天,h省内近十来年最大的一个项目启动了,该项目的发布会,官宣了新城区的开发事宜。
  紧随其后的论坛峰会上,不同领域的商界人士,赴会交流参与,建立了许多跨领域的创新合作。
  这些消息霸占着新闻板块头条,就连短视频以及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很多宣传与讨论。
  这些消息,连远在国外的陆祈绵都看到了。
  当晚,沈檐修说自己有很重要的聚会,早早向陆祈绵报备,说不能视频跟语音。
  陆祈绵有些失落,但也理解沈檐修这些日子的忙碌。
  不曾想第二天清晨睁眼时,便看见沈檐修在无菌仓外,正隔着玻璃墙看他。
  那个挺拔的身影逆光而立,有一瞬间,陆祈绵还以为是自己睡懵了。
  分不清此刻是现实还是梦境,陆祈绵就这么侧着脑袋,呆愣愣望着他。
  沈檐修便站在那,一脸微笑看着他不语。
  真是梦境啊……?
  因为这段日子做梦也是噩梦,难得梦见沈檐修,他生怕惊散这易碎的幻影。
  两人就这么一个站着,一个躺着,僵持了好几分钟。
  直到护士进来给陆祈绵抽血,见他呆愣愣望着外面的沈檐修,关心道:“你们吵架了吗?为什么他回来你好像并不激动开心?”
  对方的话,以及抽血的刺痛,让陆祈绵如同触电般弹起,输液架被带得哐当作响。
  他声音抖得不成调慌张喊了喊沈檐修的名字。
  接通视频的瞬间,陆祈绵开心到语无伦次,“你,你不是……你怎么回来了?我以为做梦,你怎么都不说一声?!”
  “抱歉,撒了个小谎。”沈檐修眉眼温和,“答应过你,忙完就回来。”
  沈檐修又解释道:“没跟你说,是想给你一个惊喜,也怕告诉你后,就一直等着不肯好好休息。”
  他的顾虑不无道理,陆祈绵一时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话,只能小声道:“难怪你说不能视频跟语音……”
  聚会当然有,而且非常多,但沈檐修一个都没参加。
  他归心似箭,只想赶紧回来陪着陆祈绵。
  虽然依旧隔着冰冷的无菌仓,他们连一个拥抱都不能给彼此,但离陆祈绵近一点,他就安心一点。
  陆祈绵也是同样的喜悦,分别的折磨,苦不堪言。好在此刻,沈檐修终于回来了。
  他的出现,如同两人具象化的未来,他仅仅只是站在那,就能驱散当下的阴霾。
  陆祈绵进入无菌仓的第52天,也是他骨髓移植成功后的第36天。
  他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连续几天达到了合格标准。
  随着骨髓巨核细胞功能恢复,近一个星期陆祈绵都没有输过血。
  核心生命指标达到可以出仓的标准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感染防疫,以及移植特异性评估与基础功能测试。
  陆祈绵只记得自己做了很多检查,他特别紧张,很怕这些“生存指标”检查没有通过,而继续待在这里面。
  沈檐修面上不显,柔声安慰着陆祈绵别紧张,实际上他自己手心都出汗了。
  嵌合体分析,gvhd评估,肝静脉超声,微生物检测,影像学筛查,腹部超声,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系统……
  一项接一项地检查,全部都符合标准。
  得知结果的那一刻,沈檐修长舒一口气。
  他亲手为陆祈绵撕下无菌仓门上的红色警标。
  《移植后心理康复指南》上写着,研究表明:主动跨出第一步的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依从性提高近一半。
  于是他冷静停下,没有进一步动作,他只是对陆祈绵说:
  “绵绵,我在这等你,你自己推门出来吧。”
  沈檐修的声音传来时,坐在轮椅上的陆祈绵,心跳都漏了一拍,这段日子他多数时候都躺在病床上。
  他太想见到沈檐修了,急促而费力地撑着扶手站起身,病号服宽大的袖管下,他腕骨凸出得令人心惊。
  舱门推开的瞬间,陆祈绵便因为腿软而站不住,但下一秒便落入一个温暖温柔的怀里。
  眼泪瞬间就止不住了,陆祈绵喜极而泣,手指攥着沈檐修的衣服,迟迟不肯松开。
  其实这个阶段,感染风险依旧很高,家属跟患者是不能有过多接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