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30节
舒仪细密的睫毛轻轻一颤,说道:“你说的我都懂,可是,姐姐,他对身边的人尚且有防范,对我的信任却来得直接又坦荡……这让我不安。”
——————
到了傍晚依然没有任何音讯。舒仪开始坐不住了。她走到帐外,看见不少宫人提着灯来去,御帐的周围很安静,侍卫却多了许多,按惯例第一天狩得猎物最多的将士会被御前赐酒,可今夜静悄悄的,只留一轮明月俯瞰大地。
站久了惹人起疑,舒仪回到帐内,从行囊中取出一本簿册,那是舒老弥留之际交给她的,面有许多的人名和官职——用这本册子的时候到了。
舒仪命下人将帐帘卷起,并扣上长长的丝穗。这个举动让下人不解,还以为她突然来了什么古怪兴致。
她耐心地等着。
有一个宦官路过行帐外,看到了长长飘荡的丝穗,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从行帐后绕了过来,见左右无人,就窜进帐子内。
“小姐有什么吩咐?”
舒仪略有些惊奇地看着他,这声音似乎听过,等看清他的脸,她露出微笑:“是你!你就是廖明?”这是那一日在宫中为她引路的宦官。
他点了点头,没有做声。
舒仪也不待寒暄,直接问道:“怎么御帐那里没有动静,莫非已经确定了疑犯?”
“还没有,”他垂着头,让人看不清表情,“太子回来后找了宰相。随行司正和典正有两人是太子一系的。”
舒仪心头一阵阵寒意侵了上来。他在暗示她,太子想要尽快推出一个替罪羊了结这件事,这个人不会正好是她吧?
站起身,她在帐内来回踱了几步,回头又问:“宫里其他人呢?”
他抬起头,缓缓道:“明日周公公和典正会召见小姐,随行的还有刘妃的亲信。”说完他作揖就走了。不亏是舒老留下的人,行动谨慎,言语间没有半句废话。
舒仪心事重重的半卧在胡床(chuang)上,没有一丝睡意,夜风灌进帐中,让她感到清寒,凉意似一件外衣罩在她身上,渗透肺腑。
京郊的夜竟如此寒冷。
她不禁缩了缩身子,就在此时,帐外忽然有呜咽的乐声传来,非箫非笛,曲声优柔婉转,如有人在月下悲叹。
舒仪立刻起身披衣,走出帐外,避人而走,一路寻着乐声,绕过好几个行帐,渐渐走到密林边。可乐声还在深幽处,她走入林中,与白日的树木葱茏截然不同,夜雾缭绕着森森树木,说不出的阴森可怖。
裙裾染上湿气,她不管不顾地走着,终于在一棵杨树下看见了他。
第46章
他长身而立,身姿挺拔,一身灰色的衣袍不显黯然,反而衬出他气度高华非同一般。
舒仪刚才还有些慌乱的心,反而渐渐平静了下来。
“我是应该称呼你师父,还是郡王殿下?”
安阳郡王——郑穆转过身来,面色平静,看向她的方向,黑沉沉的一双眼,若非眼神空洞,寻常人很难发现他是眼盲之人。
“你已经知道了。”他喟叹。
舒仪苦笑,“如果不是来京城一次,真没有想到,自幼在江陵教导我的人竟然是身份尊贵的安阳郡王。”
他沉默了片刻,淡淡道:“眼盲之人谈何尊贵,”话锋一转,语气里略有些惊异,“你是不愿意叫师父了?”
舒仪双目低垂,许久没有开口。面上再如何平静无事,也掩不住她内心纷乱嘈杂。
她自幼跟随他习武,蒙他指点功课,在暗潮汹涌的舒家有了立命保身的手段,心中对他既敬且畏,等到了懂人事的年纪,又暗自生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每到了约定见面的日子,她总是暗自欣喜,把他说话的神态语气仔细记下来,夜深人静的时候再拿出来反复回味。
可自从在猎场得知他的身份,她才幡然醒悟,恍若一盆凉水兜头浇下,直凉到了心底。
比起当年她隐晦告知情谊,他避而不见更为绝望和惊悸。
他从不避讳,对舒家始终抱着深深的厌恶和仇恨,都有了明确的答案。
他的父亲,云州申王,传闻在当年朱耀礼一案中暗中作用,导致舒老寄予厚望的第三子横死。舒老一直心中存疑,查明幕后真相后隐忍不发,几年后终于寻到机会,联合云州官员弹劾申王谋逆。申王满门皆被毒杀,唯一被救下的就是郑穆。皇帝念他尚年幼,双目已盲,再者申王谋逆一案疑点重重,便让他在京中留下,成年之后敕封为郡王。
郑穆与舒家,有不解的血海深仇。
知道了这一段往事,舒仪瞬间也明白了他收自己为徒的目的——借着培养她来打击舒家。当年拜师之时,他就要她发誓,不为舒家谋事。如果不是舒老已死,她大胆猜测,他一定是要她扰乱舒家家主继承的大事。
唇微微翕动,她的声音艰难地堵在喉咙。
“你知道了也好,”郑穆说,“之前你还年幼,没到时间告诉你。”
舒仪看着他,“师父,你可知道我家太公是怎么死的?”
郑穆表情波澜不兴,“听说是重病不治。”
“中毒。”舒仪声音发冷,“用毒的人很有耐性,用了三年的时间,等舒家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药石罔顾了。”
让她失望的是,听到这里郑穆脸上依然没有动容,平静的就像在听一件完全无关的事,他的眼珠黑极浓极,犹如夜色。
“你怀疑我?”郑穆低沉着声音问。
“应该不是,”舒仪轻声说,“如果师父有这样的手段,也不必来教导我了,早就应该自己动手报仇了。”
郑穆皱眉,似乎不满意她的话,“舒家世居高位那么多年,得罪的人不知凡几,就是中了什么阴私暗算也不稀奇。”他一句说完,脸色有些沉,“怎么?他一死,你倒是忘记了以前受的苦,一心向着舒家了?”
舒仪并不辩驳,想到舒轩、舒陵还有舒老那一句“孩子,过去种种,别记恨我”,思绪杂乱,一时说不出话来。
郑穆叹了一声,“还是容易心软。”
不愿意在舒家的问题上多做纠缠,舒仪道:“今天师父把我叫来,不是单纯只为叙旧吧。”
远处有禁军梭巡行走的动静声,于寂静的夜色中清晰可闻。
郑穆倾耳听了一会儿,说道:“郑衍遇刺一事,你怎么参和进去了?”
舒仪眉梢微抬,“凑巧而已。”
“皇家任何事扯上舒家,没有人会觉得凑巧。”他说道,又恢复了见面时淡漠如水的模样。
“总有人想要做文章,太公一死,都觉得舒家成了一块软骨头,没人不想有咬一口。舒家上下早有心理准备。”舒仪道。
郑穆听她语气中与舒家密不可分,心中沉郁,脸上也显露出几分来,“记得你小时候总想要摆脱舒家,现在正是机会。”
舒仪没有一口答应。
郑穆道:“你不愿意嫁给三皇子,我能明白,”他稍一顿,又说道,“你也该心理清楚,容不下舒家继续强大的人是陛下,没有他的表态,舒老怎会心甘情愿面对毒杀。这个道理多简单。皇子宗亲身边皆有舒氏辅佐,相同形势已经连续三代,若非现在的舒氏子弟并无出类拔萃的,对皇家影响渐渐式微,只怕陛下会立刻动手铲除舒家。”
说着他不经意朝舒仪方向看了一眼。
虽然明知他目不视物,舒仪仍不由自主心生警惕。
郑穆淡然一笑,“今天猎场遇袭,是刘家自编自演的一场戏。只要你下定决心与舒家断绝,为师自有办法帮你洗脱嫌疑。”
听到他前半句,舒仪心头一跳,听完后半句,心却凉了下来。她笑笑,“进京之时就听说,陛下年事已高,龙体衰弱,各大门阀都暗自择皇子为主,看来三皇子才华横溢,韬略过人,连师父都愿意为其驱使。”
“现在说的事关你性命前途,你该慎重考虑。”
舒仪只沉吟了一瞬,摇头道:“我不会这样选。”
郑穆面沉似水,“你忘记了舒老拿你当挡箭牌,立你为传人,你遭受了多少暗算,背地里吃了多少苦。”
“我没忘。”舒仪道,“舒家有人对我坏,有人对我好……我不能因为受过的苦难,就抛下对我好的人。”
她的声音有些苦涩,想起过去种种,百种滋味在心头,舒家的一切犹如藤蔓,纠缠在她生命里的方方面面,纵然是过去最恨的舒老,亲眼见他毒发身亡的那一刻,她依然感到凄凉和伤心,人死如灯灭,每每回忆起,记忆最深的画面,居然是幼年时他对她露出的和蔼慈祥的笑。
舒仪也没有想到,年幼时心心念念离开舒家,当真的有这样的机会,她自己却犹豫了……心里一浪又一浪翻江倒海的念头,每个念头都乱糟糟的,她心中几度沉浮,垂在身侧的双手微微颤抖,难掩心中的挣扎和彷徨,最后狠狠捏了拳。
“我姓舒,天下皆知,要割也割不断。”
第47章
郑穆吃了一惊,没想到说到这地步,她居然还是坚定选择了舒家。
他双目无神,此刻却透出一丝厉色,“你该记得,你拜师的时候我说过什么。”
舒仪当然记得,她当下一撩衣袍,原地跪倒,“任凭师父处置。”
郑穆真气鼓荡,衣角无风自动。
不可为舒家做任何事,如果让我发现你为舒家效力,自当回来废了你——两人同时想到了当年这句誓言。
郑穆于夜色中伫立半晌,神色凝重,却始终没有动手。
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滞不动。
舒仪头抵在地上,鼻尖闻到泥腥土气,身体动也不动,背上却渗出一身冷汗。不知过了多久,想象中的重击并未来到。耳边只听见郑穆一声长叹,于夜色中似有若无。
舒仪倏然抬头,只见郑穆灰色衣袍一闪,整个人已经如流星般飞身离去。
“师父。”
舒仪脱口而出一声惊呼。
郑穆并不回头,身影眨眼间就消失在暮色中。
舒仪起身,望向远方林丛,树影重重,景色幽深,不过片刻,凉风习习,染了她一身寒凉。却比不上她心中的森寒:师徒缘分,终是走到了尽头。
——————
是夜,舒仪回到营帐,舒陵从睡梦中醒来,并未多问什么,只是微微露出些许担忧,亲自打了水,给舒仪解了衣裳,绞了热毛巾,擦洗一番才重新休息。
没睡几个时辰,清早天刚亮,就有御前宦官带侍卫前来传召。
四皇子郑衍猎场遇袭,一晚上不知道多少人没有睡好。舒仪精神也差,但是看在宦官和侍卫眼里,倒不算稀奇。
舒仪换了衣裳,和舒陵说了两句,不用宦官和侍卫多等,就出了营帐。
一行人默默在众多营帐中穿梭,很快来到御帐附近,舒仪见了眼皮一跳,原以为只是周公公或者典正寻她核实昨天的情况,现在看来却不同一般。
宦官与侍卫来到紧连御帐旁边的一座营帐复命,口中称呼娘娘。舒仪立刻明白这是后帐。当今皇后与前皇后展氏截然不同,出于清流之家,据传在宫中,前有宠妃刘氏,后有大量出自门阀世家的宫妃,她性格谨慎,瞻前顾后,中宫大权旁落,民间也只闻刘妃,不闻皇后。只有重大庆典帝后出席,众人才能想起这位皇后。
舒仪在帐前跪拜。有宫女前来引路,将她领进营帐内。
皇后营帐宽敞,四角有雕花镂空木柱连接屋顶,帷帐垂地,床榻隐在八扇屏风之后,另还有镜台,箱柜,香炉等物,华丽绮丽仍如在宫中,众多宫女来去,隐隐绰绰都在屏风后。
舒仪不敢多看,熏香飘飘,从屏幕后依次走出三个盛装女子,隔着一张方几,三人坐在椅上,左右居中各一席,宫女环绕在侧,占了大半个营帐的空间。有司仪唱和,居中是皇后,左侧是刘妃,右侧是宁妃,舒仪再次拜倒在地。
皇后招呼一声,舒仪起身,低垂着眼,不在帐内张望,只作老实乖巧的模样。
皇后与两妃,只有宁妃事先见过舒仪,端坐着不动声色。皇后与刘妃都是上下将她打量了一番。才由皇后先开口,询问昨天猎场发生的事。
舒仪没有什么可隐瞒的,照实直说。说到与四皇子郑衍相遇的经过,更是细节也没有放过。皇后没有什么疑问。倒是刘妃开口:“你是舒阀之后,怎么不带侍从,孤身一人在猎场行走?”
舒仪道:“我不精骑术,不擅射术,只是图个热闹,打算在猎场周围走走。何况此次家中只有五姐和我两人随驾,所带侍从不过六人。”
——————
到了傍晚依然没有任何音讯。舒仪开始坐不住了。她走到帐外,看见不少宫人提着灯来去,御帐的周围很安静,侍卫却多了许多,按惯例第一天狩得猎物最多的将士会被御前赐酒,可今夜静悄悄的,只留一轮明月俯瞰大地。
站久了惹人起疑,舒仪回到帐内,从行囊中取出一本簿册,那是舒老弥留之际交给她的,面有许多的人名和官职——用这本册子的时候到了。
舒仪命下人将帐帘卷起,并扣上长长的丝穗。这个举动让下人不解,还以为她突然来了什么古怪兴致。
她耐心地等着。
有一个宦官路过行帐外,看到了长长飘荡的丝穗,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从行帐后绕了过来,见左右无人,就窜进帐子内。
“小姐有什么吩咐?”
舒仪略有些惊奇地看着他,这声音似乎听过,等看清他的脸,她露出微笑:“是你!你就是廖明?”这是那一日在宫中为她引路的宦官。
他点了点头,没有做声。
舒仪也不待寒暄,直接问道:“怎么御帐那里没有动静,莫非已经确定了疑犯?”
“还没有,”他垂着头,让人看不清表情,“太子回来后找了宰相。随行司正和典正有两人是太子一系的。”
舒仪心头一阵阵寒意侵了上来。他在暗示她,太子想要尽快推出一个替罪羊了结这件事,这个人不会正好是她吧?
站起身,她在帐内来回踱了几步,回头又问:“宫里其他人呢?”
他抬起头,缓缓道:“明日周公公和典正会召见小姐,随行的还有刘妃的亲信。”说完他作揖就走了。不亏是舒老留下的人,行动谨慎,言语间没有半句废话。
舒仪心事重重的半卧在胡床(chuang)上,没有一丝睡意,夜风灌进帐中,让她感到清寒,凉意似一件外衣罩在她身上,渗透肺腑。
京郊的夜竟如此寒冷。
她不禁缩了缩身子,就在此时,帐外忽然有呜咽的乐声传来,非箫非笛,曲声优柔婉转,如有人在月下悲叹。
舒仪立刻起身披衣,走出帐外,避人而走,一路寻着乐声,绕过好几个行帐,渐渐走到密林边。可乐声还在深幽处,她走入林中,与白日的树木葱茏截然不同,夜雾缭绕着森森树木,说不出的阴森可怖。
裙裾染上湿气,她不管不顾地走着,终于在一棵杨树下看见了他。
第46章
他长身而立,身姿挺拔,一身灰色的衣袍不显黯然,反而衬出他气度高华非同一般。
舒仪刚才还有些慌乱的心,反而渐渐平静了下来。
“我是应该称呼你师父,还是郡王殿下?”
安阳郡王——郑穆转过身来,面色平静,看向她的方向,黑沉沉的一双眼,若非眼神空洞,寻常人很难发现他是眼盲之人。
“你已经知道了。”他喟叹。
舒仪苦笑,“如果不是来京城一次,真没有想到,自幼在江陵教导我的人竟然是身份尊贵的安阳郡王。”
他沉默了片刻,淡淡道:“眼盲之人谈何尊贵,”话锋一转,语气里略有些惊异,“你是不愿意叫师父了?”
舒仪双目低垂,许久没有开口。面上再如何平静无事,也掩不住她内心纷乱嘈杂。
她自幼跟随他习武,蒙他指点功课,在暗潮汹涌的舒家有了立命保身的手段,心中对他既敬且畏,等到了懂人事的年纪,又暗自生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每到了约定见面的日子,她总是暗自欣喜,把他说话的神态语气仔细记下来,夜深人静的时候再拿出来反复回味。
可自从在猎场得知他的身份,她才幡然醒悟,恍若一盆凉水兜头浇下,直凉到了心底。
比起当年她隐晦告知情谊,他避而不见更为绝望和惊悸。
他从不避讳,对舒家始终抱着深深的厌恶和仇恨,都有了明确的答案。
他的父亲,云州申王,传闻在当年朱耀礼一案中暗中作用,导致舒老寄予厚望的第三子横死。舒老一直心中存疑,查明幕后真相后隐忍不发,几年后终于寻到机会,联合云州官员弹劾申王谋逆。申王满门皆被毒杀,唯一被救下的就是郑穆。皇帝念他尚年幼,双目已盲,再者申王谋逆一案疑点重重,便让他在京中留下,成年之后敕封为郡王。
郑穆与舒家,有不解的血海深仇。
知道了这一段往事,舒仪瞬间也明白了他收自己为徒的目的——借着培养她来打击舒家。当年拜师之时,他就要她发誓,不为舒家谋事。如果不是舒老已死,她大胆猜测,他一定是要她扰乱舒家家主继承的大事。
唇微微翕动,她的声音艰难地堵在喉咙。
“你知道了也好,”郑穆说,“之前你还年幼,没到时间告诉你。”
舒仪看着他,“师父,你可知道我家太公是怎么死的?”
郑穆表情波澜不兴,“听说是重病不治。”
“中毒。”舒仪声音发冷,“用毒的人很有耐性,用了三年的时间,等舒家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药石罔顾了。”
让她失望的是,听到这里郑穆脸上依然没有动容,平静的就像在听一件完全无关的事,他的眼珠黑极浓极,犹如夜色。
“你怀疑我?”郑穆低沉着声音问。
“应该不是,”舒仪轻声说,“如果师父有这样的手段,也不必来教导我了,早就应该自己动手报仇了。”
郑穆皱眉,似乎不满意她的话,“舒家世居高位那么多年,得罪的人不知凡几,就是中了什么阴私暗算也不稀奇。”他一句说完,脸色有些沉,“怎么?他一死,你倒是忘记了以前受的苦,一心向着舒家了?”
舒仪并不辩驳,想到舒轩、舒陵还有舒老那一句“孩子,过去种种,别记恨我”,思绪杂乱,一时说不出话来。
郑穆叹了一声,“还是容易心软。”
不愿意在舒家的问题上多做纠缠,舒仪道:“今天师父把我叫来,不是单纯只为叙旧吧。”
远处有禁军梭巡行走的动静声,于寂静的夜色中清晰可闻。
郑穆倾耳听了一会儿,说道:“郑衍遇刺一事,你怎么参和进去了?”
舒仪眉梢微抬,“凑巧而已。”
“皇家任何事扯上舒家,没有人会觉得凑巧。”他说道,又恢复了见面时淡漠如水的模样。
“总有人想要做文章,太公一死,都觉得舒家成了一块软骨头,没人不想有咬一口。舒家上下早有心理准备。”舒仪道。
郑穆听她语气中与舒家密不可分,心中沉郁,脸上也显露出几分来,“记得你小时候总想要摆脱舒家,现在正是机会。”
舒仪没有一口答应。
郑穆道:“你不愿意嫁给三皇子,我能明白,”他稍一顿,又说道,“你也该心理清楚,容不下舒家继续强大的人是陛下,没有他的表态,舒老怎会心甘情愿面对毒杀。这个道理多简单。皇子宗亲身边皆有舒氏辅佐,相同形势已经连续三代,若非现在的舒氏子弟并无出类拔萃的,对皇家影响渐渐式微,只怕陛下会立刻动手铲除舒家。”
说着他不经意朝舒仪方向看了一眼。
虽然明知他目不视物,舒仪仍不由自主心生警惕。
郑穆淡然一笑,“今天猎场遇袭,是刘家自编自演的一场戏。只要你下定决心与舒家断绝,为师自有办法帮你洗脱嫌疑。”
听到他前半句,舒仪心头一跳,听完后半句,心却凉了下来。她笑笑,“进京之时就听说,陛下年事已高,龙体衰弱,各大门阀都暗自择皇子为主,看来三皇子才华横溢,韬略过人,连师父都愿意为其驱使。”
“现在说的事关你性命前途,你该慎重考虑。”
舒仪只沉吟了一瞬,摇头道:“我不会这样选。”
郑穆面沉似水,“你忘记了舒老拿你当挡箭牌,立你为传人,你遭受了多少暗算,背地里吃了多少苦。”
“我没忘。”舒仪道,“舒家有人对我坏,有人对我好……我不能因为受过的苦难,就抛下对我好的人。”
她的声音有些苦涩,想起过去种种,百种滋味在心头,舒家的一切犹如藤蔓,纠缠在她生命里的方方面面,纵然是过去最恨的舒老,亲眼见他毒发身亡的那一刻,她依然感到凄凉和伤心,人死如灯灭,每每回忆起,记忆最深的画面,居然是幼年时他对她露出的和蔼慈祥的笑。
舒仪也没有想到,年幼时心心念念离开舒家,当真的有这样的机会,她自己却犹豫了……心里一浪又一浪翻江倒海的念头,每个念头都乱糟糟的,她心中几度沉浮,垂在身侧的双手微微颤抖,难掩心中的挣扎和彷徨,最后狠狠捏了拳。
“我姓舒,天下皆知,要割也割不断。”
第47章
郑穆吃了一惊,没想到说到这地步,她居然还是坚定选择了舒家。
他双目无神,此刻却透出一丝厉色,“你该记得,你拜师的时候我说过什么。”
舒仪当然记得,她当下一撩衣袍,原地跪倒,“任凭师父处置。”
郑穆真气鼓荡,衣角无风自动。
不可为舒家做任何事,如果让我发现你为舒家效力,自当回来废了你——两人同时想到了当年这句誓言。
郑穆于夜色中伫立半晌,神色凝重,却始终没有动手。
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滞不动。
舒仪头抵在地上,鼻尖闻到泥腥土气,身体动也不动,背上却渗出一身冷汗。不知过了多久,想象中的重击并未来到。耳边只听见郑穆一声长叹,于夜色中似有若无。
舒仪倏然抬头,只见郑穆灰色衣袍一闪,整个人已经如流星般飞身离去。
“师父。”
舒仪脱口而出一声惊呼。
郑穆并不回头,身影眨眼间就消失在暮色中。
舒仪起身,望向远方林丛,树影重重,景色幽深,不过片刻,凉风习习,染了她一身寒凉。却比不上她心中的森寒:师徒缘分,终是走到了尽头。
——————
是夜,舒仪回到营帐,舒陵从睡梦中醒来,并未多问什么,只是微微露出些许担忧,亲自打了水,给舒仪解了衣裳,绞了热毛巾,擦洗一番才重新休息。
没睡几个时辰,清早天刚亮,就有御前宦官带侍卫前来传召。
四皇子郑衍猎场遇袭,一晚上不知道多少人没有睡好。舒仪精神也差,但是看在宦官和侍卫眼里,倒不算稀奇。
舒仪换了衣裳,和舒陵说了两句,不用宦官和侍卫多等,就出了营帐。
一行人默默在众多营帐中穿梭,很快来到御帐附近,舒仪见了眼皮一跳,原以为只是周公公或者典正寻她核实昨天的情况,现在看来却不同一般。
宦官与侍卫来到紧连御帐旁边的一座营帐复命,口中称呼娘娘。舒仪立刻明白这是后帐。当今皇后与前皇后展氏截然不同,出于清流之家,据传在宫中,前有宠妃刘氏,后有大量出自门阀世家的宫妃,她性格谨慎,瞻前顾后,中宫大权旁落,民间也只闻刘妃,不闻皇后。只有重大庆典帝后出席,众人才能想起这位皇后。
舒仪在帐前跪拜。有宫女前来引路,将她领进营帐内。
皇后营帐宽敞,四角有雕花镂空木柱连接屋顶,帷帐垂地,床榻隐在八扇屏风之后,另还有镜台,箱柜,香炉等物,华丽绮丽仍如在宫中,众多宫女来去,隐隐绰绰都在屏风后。
舒仪不敢多看,熏香飘飘,从屏幕后依次走出三个盛装女子,隔着一张方几,三人坐在椅上,左右居中各一席,宫女环绕在侧,占了大半个营帐的空间。有司仪唱和,居中是皇后,左侧是刘妃,右侧是宁妃,舒仪再次拜倒在地。
皇后招呼一声,舒仪起身,低垂着眼,不在帐内张望,只作老实乖巧的模样。
皇后与两妃,只有宁妃事先见过舒仪,端坐着不动声色。皇后与刘妃都是上下将她打量了一番。才由皇后先开口,询问昨天猎场发生的事。
舒仪没有什么可隐瞒的,照实直说。说到与四皇子郑衍相遇的经过,更是细节也没有放过。皇后没有什么疑问。倒是刘妃开口:“你是舒阀之后,怎么不带侍从,孤身一人在猎场行走?”
舒仪道:“我不精骑术,不擅射术,只是图个热闹,打算在猎场周围走走。何况此次家中只有五姐和我两人随驾,所带侍从不过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