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39节
郑衍挑了挑眼皮,示意舒仪“怎么办?”
舒仪斜他一眼,大喇喇地走出去,两个宫人见了她又喜又惊,还未说什么,舒仪先发制人,斥责两人道:“寻套衣裳要那么长时间,我睡了一觉都找不到人伺候,还要自己出来找茶喝,你们是哪个宫的,我定要与太子分说。”
两个宫人吓得连忙请罪,谁也没有心思去问舒仪去了哪里。
等舒仪换好衣裙回到正殿,酒已过三巡,饭菜都冷了。舒陵朝两人看过来,舒仪炸了眨眼,舒陵明白事已成功,心中大喜,按捺住神色不动。
第61章
展、沈两家在席间对太子多有迎合,世家名门之人,口若悬河,引经论典,奉承的话说起来烟火不沾,不着痕迹,太子不由喜笑颜开。等到宫人来提醒天色已晚,郑信才收起笑容,领着四阀去太极殿请安。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太极殿前,看到甲胄分明,持戟如林的府卫,众人脸色都有些不好。原先就知道太子紧闭宫门,现在一看,实实在在就是逼宫篡位,连陛下都困了起来。
除了展阀,其余三阀的人心思各异,甚至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郑信还不知道众人心里所想,对太极殿内宫人喊话,说四大阀门的人前来拜见。
不一会儿,殿门打开,安阳郡王郑穆和太极殿宫监许谷走了出来。宫监送他走下阶梯,含笑道:“郡王有闲多来看看陛下,陛下心里高兴。”
郑穆道:“公公莫送了,陛下身边还要人伺候。”
旁边跑来一个小太监,正是之前郑衍舒仪去时开门的那个,走到郑穆身边,为他指路,两人慢慢离开。
此次宫禁时安阳郡王正好留在宫中,所以一并禁在宫中,只因郑穆时常入宫,太子对他比较熟悉,再加上眼盲,太子也就不曾提防,其他人都被禁足宫中,郑穆来去倒没有多大限制。
郑信见他从太极殿出来,只认为他是来陪皇帝说话解闷,并不做多联想。
许谷送走郑穆,这才转身面对太子一行,语气比之刚才不知道冷淡了多少,“诸位稍等,容小人去通禀。”
郑信脸色一沉。
许谷去了一趟殿内,过了一会儿出来,身后带着一个小太监,手上捧着木盘。
“陛下疲了,诸位在这里叩个头就行了。”
郑信大怒,心想自己带着四阀的人来拜见,就是想告诉皇帝自己是众望所归,天下归心,门阀都已经被自己收服。谁知连殿门都不让进,天寒地冻,就在殿前行跪。让他太子的尊严全然扫地。
可不等郑信发作,舒、沈、刘三阀听到许谷的话,毫不犹豫立刻跪倒行礼,对着太极殿三呼万岁。
展仲打了个激灵,慢了一步,看了太子一眼,跟着跪倒。
郑信满眼不敢置信,方才在临江宫对他还百般奉承的人,现在对着太极殿,一句微词也没有,反而将他冷落在旁。冷风簌簌,将他刚才饮酒微酡的脸瞬间吹凉了。
郑信站在台阶上不言不语,脸色渐沉。
许谷(gu)道:“陛下说了,今天进宫的大都是门阀氏族里的小辈,这里有些赏赐,给诸位赏玩。”
郑信暗道,被困在太极殿,居然还能知道今天宴请的是谁,听这话里的意思,分明是指四阀来人都是小辈,不起作用。想到这里,郑信森寒的目光朝许谷看去,许谷却浑然不惧。
四阀先后上去领赏,皇帝真把他们当成了小辈,赏赐的物品还有笔墨纸砚。沈家兄弟得了一套。郑信担心其中有夹带字样,示意府兵上前查看。
笔墨纸砚被由内而外,仔仔细细查看。
到了舒仪舒陵,得到的是珠花和玉佩。府兵仅仅望了一眼就放过。
舒仪拿过玉佩,心道:成了!
只看玉佩上的宫绦,她就知道这是件旧物,宫中赏赐岂会给件旧物,玉佩质地平常,雕刻更是粗劣,绝非宫中常品。舒仪猜想这就是皇帝要给寇易的信物。
赏赐完毕,许谷带着小太监返回太极殿。
太子站在台阶上一言不发。
众人眼见气氛僵硬,赶紧请辞。别说那三家,就是展仲也有一丝尴尬。
太子冷哼一声,甩袖即走,不再理会众人。
舒仪舒陵今日已达成目的,没必要再留着,和众人告辞后迅速离开。郑衍扮作侍卫紧跟在后。
到了宫门口,舒家姐妹正要上自己马车离开,忽听到身后有人喊“留步”。舒仪回头,杨臣疾步走来。
“杨公子有什么事吗?”舒陵问道。
“此处说话不便,两位姑娘且先行,我让马车跟在后面,到了安静的地方再说。”杨臣笑着道。
他穿着文士服,一派温文尔雅,叫人生不出恶感。舒陵也好奇他要说些什么,于是答应。
马车开动,舒仪靠在靛蓝引枕上托着腮,一脸若有所思。
舒陵道:“信物已经到手,你怎么反而不高兴了?”
舒仪半眯着眼,轻轻摇头,“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妥。”
等舒陵问什么不妥,舒仪又不能详尽说出。这种不妥的感觉在宫里有就有了,直到杨臣追上来变得越发强烈起来。仿佛有什么关键被遮盖了,她几乎快要触摸到,却又隔了层模模糊糊的烟雾。
舒陵笑她多心。
从皇宫出来,过长桥,经太微街,路上行人稀少。杨家的马车赶了上来,和舒家并行。杨臣隔着门帘对舒家姐妹道:“我今日进宫时,听说太子前两日训斥了右卫率张昭,刚才在永安门看到张昭正在值守,脸色果然不怎么好。太子性情难测,你们姐妹在筵席上可有感到异常之处?”
舒仪舒陵面面相觑,脸色乍变。
舒陵道:“太子殿下性情温和,我们姐妹并未察觉有何异常。”
杨臣笑道:“那就好。天色已晚,我且先行一步。”
杨家快马加鞭,车轮辘辘,很快消失在街头。
“他……是什么意思?”舒陵神色微凝。
舒仪冷笑了一声道:“这是催着我们动手呢。”
舒陵吃了一惊,“果然不是我的错觉,他提起张昭,分明是暗示他与太子不是一条心,又说张昭今日在永安门当值,难道杨臣知道我们要有动作?他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我们刚才在宫里露了馅?”
舒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舒陵才算冷静下来。
“怎么办?”舒陵眉头皱得死紧,“机事不密反为所害,我们被识破了。”
舒仪道:“他要是太子一系,我们只怕连宫门都无法走出,姐姐先且安心,他是趁机来卖个好。”
舒陵心下稍安,细想了一圈,觉得杨臣卖好的可能更大,有些奇怪道:“杨老是太子师,现在却故意来卖个人情,看来太子真是应了那句失道寡助,现在唯一死心塌地的只有展阀了。”
“展阀给给刘阀吧。”舒仪道,对着车门外喊道,“速速回府。”
舒陵明白她的心意,事到临头,反而有些唏嘘,“当真要今夜动手?”
舒仪道:“宜快不宜迟,迟则生变。”
郑衍在车旁把两姐妹的话听在耳里,心里也疑惑杨臣怎么站到了自己这边,面对即将要办的大事,他反而更沉得住气,按辔徐行,神色肃穆,脸上棱角分明,分明已褪去了少年的模样。
第62章
皇帝的信物既已到手,按舒家之前定议,先持信物让寇易出兵,如杨臣所说,最佳的选择就是永安门。按路程计算,顺利无误的话一个时辰可以进入宫门。
携皇帝信物不容有失,只能是郑衍或者舒家人,舒仪舒陵女儿身多有不便。舒仪回到家中就换了一身男装,头发束起,鬓旁无发,露出光洁的脸蛋,看起来十足一个翩翩少年公子。舒轩从她手上拿过玉佩,说道:“寇易手下军士众多,姐姐出入不便,还是我来。”
舒轩带着侍卫离去。
舒陵舒仪把府中卫士分了几路,一路保护郑衍,另几路却是去京中各家报信。刘阀,沈家都要打招呼,防止他们不明就里,听到动静采取什么举动扰乱计划。两阀在京中根基深厚,家将众多,用的好是两股好助力,用的不好添乱也够呛。
舒仪甚至留了两个侍卫在羽林军入宫后给展阀报信。
舒陵道:“如果顺利,今日过后展家必然倾覆,你怜悯他们?”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这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舒仪道,“今日过后,只要刘妃娘娘安好,刘阀必然一飞冲天,你说以后他们要把矛头对准哪家?留着展阀,就是给刘阀找点事做。还有沈阀,这次也该给他们留点功劳。门阀林立才能共存,一家独大是找死之道。刘阀是新阀,难免狂妄以为自己能独大,这么多年,我们家岂能不懂这个道理。”
舒陵和几个舒家主要管事听了,久久无语,心下却佩服,舒仪年纪小小,计谋与眼光在门阀年轻一辈中堪称皎皎,犹如舒家明珠,已经开始展现光彩。
————————
郑衍卸了伪装,换回自己的衣裳,留在书房内等音讯。事情进展到这一步,他这才信服自己当初做的决定,舒家行事机密,动作迅速,才短短一日,就已经掌握了改变大局的关键。今夜行动是关键,他坐了一会儿就觉得闲闷,度日如年,索性推开门,让冷风吹进房内冷静头脑。
窗外正对着舒家后院,廊上点着几盏灯,照的园中景致萦回曲绕,树影婆娑,园中一小片梅林,正是花开时节,清香盈鼻,随风飘来。
郑衍抬眼一瞧,几个人影从边门穿园而过,当中一人身量纤长,穿着一袭玄色夹絮襕袍,身姿挺拔,面容白净,明明是女儿身,却做了男子打扮,事实上,她没有十分颜色,但眉似远山,齿白唇红,韵格非常,与一般女子截然不同。郑衍见过的女人里,各色各样,如千娇百媚,如矜贵雅致,如冷若冰霜者不知有多少,可谁也不及舒仪这般风采端妙,令他时不时会想起她的样子,心口也跟着微微发热。
舒仪在园中如有感应,抬眼朝书房方向看来,对上郑衍探究的目光,她微微一笑。
郑衍心里砰砰直跳,动作快如闪电合上窗户。
——————
过了大半个时辰,侍卫前来报信,玉佩果然是皇帝的信物。原来皇帝前些年乔装出行,寇易陪伴在旁。君臣两人路上打趣,都以身上玉佩为赌注,最后是皇帝获胜,寇易取下身上玉佩交给皇帝。他家境贫寒,身上所带旧物都是寻常。这就成了君臣两人之间的一桩趣事。
舒轩拿出玉佩,寇易虽吃惊却立刻下令调齐羽林军,连夜行动。
舒家闻讯立刻配合。舒陵留在家中以防有变。舒仪带着一队侍卫护送郑衍前去宫门。
初更刚过,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雪,簌簌如撒盐。
此时已是春季,这雪来的有些异常。
郑衍双手平摊,感觉到丝丝冷意,在脸上搓了几下,整个人立刻警醒。等他看见舒仪走近,身上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站在园门口,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他。郑衍不知从何处就生出无限勇气,仿佛眼前就是有刀山火海,他也有胆去闯一闯。
他翻身上马,拔出佩剑朝天一指,“诸位,随我进宫救驾。”
舒家侍卫众声应诺,一行人飞马赶鞭,朝永安门奔去。
铁骑铎铎,一夜不知惊碎多少京城人的美梦。
————————
郑衍舒仪来到永安门,羽林军已抵达。领头之人正在和永安门值守将领张昭对话。此人年约四十,眼窝深陷,鼻阔嘴厚,腰背宽厚,看起来铁塔似的一座,正是羽林军统领寇易。
宫墙上张昭离得远,看起来却清瘦许多。寇易劝说一阵,张昭已是意动,对是否开宫门却总是犹疑。
舒轩冷眼旁观,对身后侍卫道:“拿箭来。”
侍卫递上箭,舒轩拉弓上弦,嗖的一声,一支箭直冲宫墙之上,擦着张昭的帽子而过。张昭尖叫一声,坐倒在地。
寇易大吼一声:“张昭,尔等还不清醒,附从谋逆,你张家有几个脑袋够砍,还不快点开宫门。”
张昭被一箭下破了胆子,再被寇易这一句话惊吓,如醍醐灌顶一般清醒过来。太子所做他岂能不知道,再看墙下黑压压一片羽林军,刀剑粼粼反映着雪光,暗藏杀机。
张昭一身冷汗,带着两个心腹干将亲自去将宫门打开。那一边早有人疾奔朝东宫通风报信去了。
寇易这边一夹马腹,朝宫内去,身后士兵跟随,脚步声震动了整个宫廷。
“舒少爷箭法惊人。”寇易一边行一边说,对舒轩不吝赞赏。他是泥腿子出身,官场升迁犹如夹缝求生一般艰难,对门阀之人向来敬而远之,心里多少带着看不起的情绪,这些年在官场所见,不知道多少纨绔子弟,身无长物窃居高位,只是他没有想到,舒家这个年轻少年,不到弱冠之年,处事冷静,武功高超。按说这个年纪,他年轻时也没有这般了得。
舒仪斜他一眼,大喇喇地走出去,两个宫人见了她又喜又惊,还未说什么,舒仪先发制人,斥责两人道:“寻套衣裳要那么长时间,我睡了一觉都找不到人伺候,还要自己出来找茶喝,你们是哪个宫的,我定要与太子分说。”
两个宫人吓得连忙请罪,谁也没有心思去问舒仪去了哪里。
等舒仪换好衣裙回到正殿,酒已过三巡,饭菜都冷了。舒陵朝两人看过来,舒仪炸了眨眼,舒陵明白事已成功,心中大喜,按捺住神色不动。
第61章
展、沈两家在席间对太子多有迎合,世家名门之人,口若悬河,引经论典,奉承的话说起来烟火不沾,不着痕迹,太子不由喜笑颜开。等到宫人来提醒天色已晚,郑信才收起笑容,领着四阀去太极殿请安。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太极殿前,看到甲胄分明,持戟如林的府卫,众人脸色都有些不好。原先就知道太子紧闭宫门,现在一看,实实在在就是逼宫篡位,连陛下都困了起来。
除了展阀,其余三阀的人心思各异,甚至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郑信还不知道众人心里所想,对太极殿内宫人喊话,说四大阀门的人前来拜见。
不一会儿,殿门打开,安阳郡王郑穆和太极殿宫监许谷走了出来。宫监送他走下阶梯,含笑道:“郡王有闲多来看看陛下,陛下心里高兴。”
郑穆道:“公公莫送了,陛下身边还要人伺候。”
旁边跑来一个小太监,正是之前郑衍舒仪去时开门的那个,走到郑穆身边,为他指路,两人慢慢离开。
此次宫禁时安阳郡王正好留在宫中,所以一并禁在宫中,只因郑穆时常入宫,太子对他比较熟悉,再加上眼盲,太子也就不曾提防,其他人都被禁足宫中,郑穆来去倒没有多大限制。
郑信见他从太极殿出来,只认为他是来陪皇帝说话解闷,并不做多联想。
许谷送走郑穆,这才转身面对太子一行,语气比之刚才不知道冷淡了多少,“诸位稍等,容小人去通禀。”
郑信脸色一沉。
许谷去了一趟殿内,过了一会儿出来,身后带着一个小太监,手上捧着木盘。
“陛下疲了,诸位在这里叩个头就行了。”
郑信大怒,心想自己带着四阀的人来拜见,就是想告诉皇帝自己是众望所归,天下归心,门阀都已经被自己收服。谁知连殿门都不让进,天寒地冻,就在殿前行跪。让他太子的尊严全然扫地。
可不等郑信发作,舒、沈、刘三阀听到许谷的话,毫不犹豫立刻跪倒行礼,对着太极殿三呼万岁。
展仲打了个激灵,慢了一步,看了太子一眼,跟着跪倒。
郑信满眼不敢置信,方才在临江宫对他还百般奉承的人,现在对着太极殿,一句微词也没有,反而将他冷落在旁。冷风簌簌,将他刚才饮酒微酡的脸瞬间吹凉了。
郑信站在台阶上不言不语,脸色渐沉。
许谷(gu)道:“陛下说了,今天进宫的大都是门阀氏族里的小辈,这里有些赏赐,给诸位赏玩。”
郑信暗道,被困在太极殿,居然还能知道今天宴请的是谁,听这话里的意思,分明是指四阀来人都是小辈,不起作用。想到这里,郑信森寒的目光朝许谷看去,许谷却浑然不惧。
四阀先后上去领赏,皇帝真把他们当成了小辈,赏赐的物品还有笔墨纸砚。沈家兄弟得了一套。郑信担心其中有夹带字样,示意府兵上前查看。
笔墨纸砚被由内而外,仔仔细细查看。
到了舒仪舒陵,得到的是珠花和玉佩。府兵仅仅望了一眼就放过。
舒仪拿过玉佩,心道:成了!
只看玉佩上的宫绦,她就知道这是件旧物,宫中赏赐岂会给件旧物,玉佩质地平常,雕刻更是粗劣,绝非宫中常品。舒仪猜想这就是皇帝要给寇易的信物。
赏赐完毕,许谷带着小太监返回太极殿。
太子站在台阶上一言不发。
众人眼见气氛僵硬,赶紧请辞。别说那三家,就是展仲也有一丝尴尬。
太子冷哼一声,甩袖即走,不再理会众人。
舒仪舒陵今日已达成目的,没必要再留着,和众人告辞后迅速离开。郑衍扮作侍卫紧跟在后。
到了宫门口,舒家姐妹正要上自己马车离开,忽听到身后有人喊“留步”。舒仪回头,杨臣疾步走来。
“杨公子有什么事吗?”舒陵问道。
“此处说话不便,两位姑娘且先行,我让马车跟在后面,到了安静的地方再说。”杨臣笑着道。
他穿着文士服,一派温文尔雅,叫人生不出恶感。舒陵也好奇他要说些什么,于是答应。
马车开动,舒仪靠在靛蓝引枕上托着腮,一脸若有所思。
舒陵道:“信物已经到手,你怎么反而不高兴了?”
舒仪半眯着眼,轻轻摇头,“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妥。”
等舒陵问什么不妥,舒仪又不能详尽说出。这种不妥的感觉在宫里有就有了,直到杨臣追上来变得越发强烈起来。仿佛有什么关键被遮盖了,她几乎快要触摸到,却又隔了层模模糊糊的烟雾。
舒陵笑她多心。
从皇宫出来,过长桥,经太微街,路上行人稀少。杨家的马车赶了上来,和舒家并行。杨臣隔着门帘对舒家姐妹道:“我今日进宫时,听说太子前两日训斥了右卫率张昭,刚才在永安门看到张昭正在值守,脸色果然不怎么好。太子性情难测,你们姐妹在筵席上可有感到异常之处?”
舒仪舒陵面面相觑,脸色乍变。
舒陵道:“太子殿下性情温和,我们姐妹并未察觉有何异常。”
杨臣笑道:“那就好。天色已晚,我且先行一步。”
杨家快马加鞭,车轮辘辘,很快消失在街头。
“他……是什么意思?”舒陵神色微凝。
舒仪冷笑了一声道:“这是催着我们动手呢。”
舒陵吃了一惊,“果然不是我的错觉,他提起张昭,分明是暗示他与太子不是一条心,又说张昭今日在永安门当值,难道杨臣知道我们要有动作?他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我们刚才在宫里露了馅?”
舒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舒陵才算冷静下来。
“怎么办?”舒陵眉头皱得死紧,“机事不密反为所害,我们被识破了。”
舒仪道:“他要是太子一系,我们只怕连宫门都无法走出,姐姐先且安心,他是趁机来卖个好。”
舒陵心下稍安,细想了一圈,觉得杨臣卖好的可能更大,有些奇怪道:“杨老是太子师,现在却故意来卖个人情,看来太子真是应了那句失道寡助,现在唯一死心塌地的只有展阀了。”
“展阀给给刘阀吧。”舒仪道,对着车门外喊道,“速速回府。”
舒陵明白她的心意,事到临头,反而有些唏嘘,“当真要今夜动手?”
舒仪道:“宜快不宜迟,迟则生变。”
郑衍在车旁把两姐妹的话听在耳里,心里也疑惑杨臣怎么站到了自己这边,面对即将要办的大事,他反而更沉得住气,按辔徐行,神色肃穆,脸上棱角分明,分明已褪去了少年的模样。
第62章
皇帝的信物既已到手,按舒家之前定议,先持信物让寇易出兵,如杨臣所说,最佳的选择就是永安门。按路程计算,顺利无误的话一个时辰可以进入宫门。
携皇帝信物不容有失,只能是郑衍或者舒家人,舒仪舒陵女儿身多有不便。舒仪回到家中就换了一身男装,头发束起,鬓旁无发,露出光洁的脸蛋,看起来十足一个翩翩少年公子。舒轩从她手上拿过玉佩,说道:“寇易手下军士众多,姐姐出入不便,还是我来。”
舒轩带着侍卫离去。
舒陵舒仪把府中卫士分了几路,一路保护郑衍,另几路却是去京中各家报信。刘阀,沈家都要打招呼,防止他们不明就里,听到动静采取什么举动扰乱计划。两阀在京中根基深厚,家将众多,用的好是两股好助力,用的不好添乱也够呛。
舒仪甚至留了两个侍卫在羽林军入宫后给展阀报信。
舒陵道:“如果顺利,今日过后展家必然倾覆,你怜悯他们?”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这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舒仪道,“今日过后,只要刘妃娘娘安好,刘阀必然一飞冲天,你说以后他们要把矛头对准哪家?留着展阀,就是给刘阀找点事做。还有沈阀,这次也该给他们留点功劳。门阀林立才能共存,一家独大是找死之道。刘阀是新阀,难免狂妄以为自己能独大,这么多年,我们家岂能不懂这个道理。”
舒陵和几个舒家主要管事听了,久久无语,心下却佩服,舒仪年纪小小,计谋与眼光在门阀年轻一辈中堪称皎皎,犹如舒家明珠,已经开始展现光彩。
————————
郑衍卸了伪装,换回自己的衣裳,留在书房内等音讯。事情进展到这一步,他这才信服自己当初做的决定,舒家行事机密,动作迅速,才短短一日,就已经掌握了改变大局的关键。今夜行动是关键,他坐了一会儿就觉得闲闷,度日如年,索性推开门,让冷风吹进房内冷静头脑。
窗外正对着舒家后院,廊上点着几盏灯,照的园中景致萦回曲绕,树影婆娑,园中一小片梅林,正是花开时节,清香盈鼻,随风飘来。
郑衍抬眼一瞧,几个人影从边门穿园而过,当中一人身量纤长,穿着一袭玄色夹絮襕袍,身姿挺拔,面容白净,明明是女儿身,却做了男子打扮,事实上,她没有十分颜色,但眉似远山,齿白唇红,韵格非常,与一般女子截然不同。郑衍见过的女人里,各色各样,如千娇百媚,如矜贵雅致,如冷若冰霜者不知有多少,可谁也不及舒仪这般风采端妙,令他时不时会想起她的样子,心口也跟着微微发热。
舒仪在园中如有感应,抬眼朝书房方向看来,对上郑衍探究的目光,她微微一笑。
郑衍心里砰砰直跳,动作快如闪电合上窗户。
——————
过了大半个时辰,侍卫前来报信,玉佩果然是皇帝的信物。原来皇帝前些年乔装出行,寇易陪伴在旁。君臣两人路上打趣,都以身上玉佩为赌注,最后是皇帝获胜,寇易取下身上玉佩交给皇帝。他家境贫寒,身上所带旧物都是寻常。这就成了君臣两人之间的一桩趣事。
舒轩拿出玉佩,寇易虽吃惊却立刻下令调齐羽林军,连夜行动。
舒家闻讯立刻配合。舒陵留在家中以防有变。舒仪带着一队侍卫护送郑衍前去宫门。
初更刚过,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雪,簌簌如撒盐。
此时已是春季,这雪来的有些异常。
郑衍双手平摊,感觉到丝丝冷意,在脸上搓了几下,整个人立刻警醒。等他看见舒仪走近,身上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站在园门口,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他。郑衍不知从何处就生出无限勇气,仿佛眼前就是有刀山火海,他也有胆去闯一闯。
他翻身上马,拔出佩剑朝天一指,“诸位,随我进宫救驾。”
舒家侍卫众声应诺,一行人飞马赶鞭,朝永安门奔去。
铁骑铎铎,一夜不知惊碎多少京城人的美梦。
————————
郑衍舒仪来到永安门,羽林军已抵达。领头之人正在和永安门值守将领张昭对话。此人年约四十,眼窝深陷,鼻阔嘴厚,腰背宽厚,看起来铁塔似的一座,正是羽林军统领寇易。
宫墙上张昭离得远,看起来却清瘦许多。寇易劝说一阵,张昭已是意动,对是否开宫门却总是犹疑。
舒轩冷眼旁观,对身后侍卫道:“拿箭来。”
侍卫递上箭,舒轩拉弓上弦,嗖的一声,一支箭直冲宫墙之上,擦着张昭的帽子而过。张昭尖叫一声,坐倒在地。
寇易大吼一声:“张昭,尔等还不清醒,附从谋逆,你张家有几个脑袋够砍,还不快点开宫门。”
张昭被一箭下破了胆子,再被寇易这一句话惊吓,如醍醐灌顶一般清醒过来。太子所做他岂能不知道,再看墙下黑压压一片羽林军,刀剑粼粼反映着雪光,暗藏杀机。
张昭一身冷汗,带着两个心腹干将亲自去将宫门打开。那一边早有人疾奔朝东宫通风报信去了。
寇易这边一夹马腹,朝宫内去,身后士兵跟随,脚步声震动了整个宫廷。
“舒少爷箭法惊人。”寇易一边行一边说,对舒轩不吝赞赏。他是泥腿子出身,官场升迁犹如夹缝求生一般艰难,对门阀之人向来敬而远之,心里多少带着看不起的情绪,这些年在官场所见,不知道多少纨绔子弟,身无长物窃居高位,只是他没有想到,舒家这个年轻少年,不到弱冠之年,处事冷静,武功高超。按说这个年纪,他年轻时也没有这般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