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71节
  墙上的箭矢像雨点般落下都没有打退攻势。
  萧铭看着连绵不断的攻势,面色阴沉。过了许久,他对左右副将道:“准备开城门,两军对垒。”
  副将大惊失色,茫然失措,“将军。我们有城墙之固,何必和他们拼野战。”
  “你没看到吗,矩州军中军两翼距离一里,就是在等我们。”
  “将军,不要冲动,这是矩州军的诡计。”
  “不是诡计,”萧铭叹道,“从根本来说,我军不是要守住这里,而是要守住皇城,就必须要击溃叛军,听说袁州大军已经动了,再拖下去,形势对圣上会更加不利。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就是朱雀旗的使命。就在今天!此刻!必须全军进发,击败叛军。”
  他说到最后一句,声如洪钟,周边将领士兵全都听见了,心头热血涌动,齐声高喝。
  城门缓缓打开,门外正要撞门的士兵全愣住了,门内忽然涌出无数红衣士兵,长枪如林,在城门外鲜血喷涌,转眼又死了一批攻城的士兵。
  大批红衣士兵从城中有序奔出,随后又有骑兵如云,从远处观望,犹如一条红色的暗河从城中喷涌而出,声势浩大,如虎下山。
  “好,”明王身着戎装,见到朱雀旗全军出动,翻身上马,哈哈大笑一声道,“不愧是萧铭,不躲不避,有魄力。”
  左右亲卫拦住他道,“殿下不宜亲身犯险,有欧阳将军和莫将军在呢。”
  “萧铭是传授我领兵本领的人,虽无师徒名分,却有师徒之实,今日一战,就让我们来做个了结。”
  明王一马当先,众士兵见了,顿时士气大增,一时呼喊声如雷响动。
  两军调整阵型,遥遥相对。
  萧铭隔空看着矩州军中军位置的一名将士,被众多骑士包围守卫,离的距离有些远,看不清面目,但是他知道,那就是名震天下的藩王——明王郑祐。
  萧铭已经想不起十几年前明王到他营下报到时的模样了。同一个营中,皇帝的儿子与一般的军士当然是不同的,他例行公事,重点还是保护住皇子,谁知这个皇子并不安分,时常在军中走动,在行军打仗上更是有惊人的天分,不需要人来教,自己摸索就学会了许多。萧铭也有爱才之心,见状不时指点几句,不知不觉就教出了一个名将,更是一位皇子。
  他思绪飘飞,不禁又想到了另一位更为年轻的皇子,年纪轻轻就被推上御座。两人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他却能看见年轻帝王的飞快成长。有时候萧铭都有些怀疑,皇家的孩子莫非都是天赋异禀,才华过人。
  年轻的帝王虽然不懂军事,政事上也还在摸索,但是自有一股折人的风范,诚挚待人之处原胜过多疑的先帝。萧铭觉得,只要给他时间,郑衍一定会成为优秀的帝王,在史书上留下光彩的一笔。
  一腔热血在胸膛中涌动,萧铭提起手中长枪,手腕一抖,划了一个漂亮利落的枪花。
  他闭上眼,再次睁开的时候,双目电闪雷芒——
  “为京城,为陛下而战。”
  第115章
  另一边,明王抬头遥望京城雄伟的黑色城墙,一阵长笑,身形仿佛钢铁般不可动摇,“来吧,让本王踏碎朱雀旗,再去见郑衍。”
  此时太阳升起,把大地照的一望无垠,两军摇旗呐喊,兵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军交击在一起,仿佛巨龙撕咬,气势骇人。
  明王双脚夹击,飞马奔出,身后亲卫赶紧跟上,众士兵知道明王事先士卒,神勇过人,又亲眼见到他身形高大雄伟,奔马如龙,路上有来阻拦的士兵都被他一枪挑杀,鲜血淋漓中透露出一往无前的气势,沿途的士兵不由喝彩,士气渐渐累积起来。
  欧阳玄和莫炎各带一路骑兵拼杀。战马所到之处,无不是人仰马翻,杀伤无数。
  萧铭一边杀敌一边注意战场,不时还要调整攻击,一心三用,对敌时就没有那般专心,幸好周围将领和士兵保护周全。
  两军对垒都已豁出性命。
  从上午一直厮杀直傍晚,太阳西斜,只留下一缕余晖,战场上早已被血染红一片,两军留下的尸体堆满城外这片土地上,犹如一个巨大的绞杀场,没有人能幸免没有人能逃脱,只能沦为战争中的一员。
  士兵们挥刀挥得手都麻了,有些人,就这样一刀刀挥着,突然累极倒下,就再也没有起来。
  两军胶着,死伤都已过半,却没有人敢在此时放弃。
  萧铭满眼所见都是红色,手沉重的几乎举不起来,身边不断有人喊着“将军”,他却已经有些反应不过来,毕竟上年纪了,他脑中忽然闪过这个念头。
  就在相隔不足百米的距离,两军的主帅竟然几乎碰面。郑祐先一步发现萧铭的身影,眼睛一眯,对追随最紧的亲卫喊:“弓。”亲卫立刻从马鞍后取来一张长弓。
  郑祐用手指弹了弹弓弦,估计这是张二石弓,往常对他来说太轻,现在战了大半日,身上力气不足平时一半,用此弓正好。
  他搭上箭,对准萧铭。
  ——————
  萧铭一枪挑翻一个矩州军的骑士,身边不远处有士兵表情扭曲地对着他大喊。
  发生了什么?
  眼前忽然一亮,胸口剧痛。萧铭想要提起手中长枪,却听见哐当一声,染血的长枪落到地上,副将和士兵围了上来,表情是惊恐和仓皇。
  萧铭身体不受控制地堕下马,震得地上尘土飞扬。
  他艰难地抬手,满手的血迹,这一次,不再是敌人的,而是自己的鲜血。
  萧铭忽然长长出了一口气,战场,朱雀旗,京城,所有的负担恍惚在这一刻都变轻了。
  他没有遗憾,唯一的愧对大概就是:
  “陛下,保重……”
  萧铭背对着京城方向,缓缓合上眼。
  副将抱着他渐渐冷去的尸体,五大三粗的汉子嚎啕大哭,周围的士兵几乎瞬间被抽取了精气神。
  矩州军在上方命令下大声呼喊:“萧铭已死,萧铭已死……”
  喊声响彻天地,刚才还势均力敌的朱雀旗失去主心骨,很快节节败退,溃不成军。红色的军服化成了战场上一个个记号。
  京城城墙上,禁卫统领石闵接到战况急报,以年迈的身体喘着粗气奔跑至墙头,远眺看到朱雀旗溃败的场面,他倒吸一口凉气,又听见遥遥传来的模糊呼喊。他狠狠捶了一下墙头,“速去宫中回报,萧将军以身殉国。”
  将领们闻言面色大惊,“萧将军身亡?或许只是一时战局失利?”
  石闵道:“萧将军若是还有一口气,朱雀旗也不会败成这样。准备好吧,不日明王就将攻城。”
  ——————
  当夜矩州军清点战场,郑祐听闻战报,脸色铁青,手握着白日射杀萧铭的长弓,脸色复杂难辨。营帐中众将领看着他不敢多言。
  “可曾找到萧铭尸首?”
  众将士面面相觑,良久才有一个亲卫道,“萧铭副将拼死护卫,折了好多兄弟才将尸首拿下。”
  郑祐脸色肃穆,沉默片刻才道,“好生收敛,本王攻下京城,给他厚葬。”众将士都有些不解,他忽然长臂一展,双手如铁,“啪”的一声,弓应声而断。把弓重重放在书案上,郑祐道,“把弓一起葬了吧。”
  朱雀旗大败,矩州军胜的也并不容易,清点之后,原先属于云州的降军死伤只剩下一万左右的战力,且士气低迷。而精锐部队玄武旗,也只剩下不到五万的人可以再次投入战斗。
  郑祐夜不成眠,走出营帐,耳边所能听见的只有受伤士兵的哀嚎。在营中走了一圈,发现欧阳玄和莫炎也没有睡,两人坐在军营最角落的地方,地上还摆着一坛酒。郑泰慢慢走近,听见两人议论。
  莫炎的声音依然跳脱,“天下第一将都败了,啧啧,我军必然能横扫天下。”
  “萧铭以一敌三,并不算败,若不是这一箭得手,胜败如何还不一定。”欧阳玄道。
  “听你意思倒是觉得殿下这一箭胜之不武了。”
  “胡说,我只是替萧铭……”欧阳玄听见动静回头看了一眼,声音顿时湮灭。
  郑祐坦然自若笑了笑道:“我也觉得可惜,像萧铭那样的人物,我也是佩服的,可惜……他和我们不是一路人。
  欧阳玄的脸色还有些讪讪的。
  莫炎却笑道:“明日就可攻京城了,我倒要看看,让萧铭都要效死的小皇帝,到底是什么样子。”
  他说的没心没肺,欧阳玄却替他抹一把汗,心想要是明王殿下心胸狭隘一点,你可怎么办?
  郑祐拍了拍欧阳玄的肩膀,示意他放松,目视远方,暮色低垂,唯有营间火把光亮带来一些暖意。他语气清淡道:“这场战事就快也要结束了。”
  欧阳玄和莫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巍峨壮观的京城在夜色中仿佛一只庞大的异兽,在黑暗中无情地注视着芸芸众生。
  第116章
  郑祐并没有给矩州军太多休整时间,第二日清晨就开始做战前准备。实际上,他剩下的时间也并不多了,袁州大军已经出发,德王意向如何他不想揣测,最有利的局面,是抢在袁州大军到来之前就把京城拿下,确立“清君侧”这个事实,再以京城地利和袁州盘桓。
  而对士兵和将士来说,面对京城,众人心情甚至比面对朱雀旗更为慎重。
  这是王朝的中心,皇权的最高点。
  成功了,大家都是从龙之功,失败了,株连九族,只能化为黄土一杯。
  成败尽在一举。
  这日天色灰蒙蒙的,云层厚重,不见阳光。
  郑祐一挥手,冲撞城门的擂木战车先行进发,云梯和盾牌成列朝着城门前进。
  城墙上,石闵领着几位将领正在观战,脸上露出沉重的神色。
  “明王打算趁胜追击,借着打败朱雀旗的气势一鼓作气攻下京城,要当心了。”
  京城的城墙坚固在天下间可算是数一数二的,云梯甚至没有顺利搭上,就被几次推倒,攻城的士兵伤亡不少,攻城却没有半点进度。
  一整个上午攻势未建寸功。
  郑祐对着身旁将领感叹道:“好一个石闵,守城确实有一套。”
  众将领也感慨,心道看起来也不比萧铭好对付。对朱雀旗一战,矩州军虽然胜了,但损失已经很大,在没有兵源补充的情况下,精锐玄武旗全出,接下来的征战,每一次消耗对明王来说都是负担。
  到了下午,云梯总算搭上,士兵不断从城头上摔落,惨叫声此起彼伏。
  郑祐看着攻城不利,心中也有些烦躁,脸上还算镇定,问左右:“昆州就没有勤王动向?”
  有将领回禀,“昆州苍龙旗有些动静,但是并无出兵迹象。”
  郑祐轻哼一声:“算他识相。”
  攻城三个多时辰,还没有士兵真正攀上墙头,郑祐示意鸣金收兵。
  第二日,又是同样无功而返。
  第三日,郑祐收到探子回报,袁州军距离京城不过三四日行军路程了。当日的攻势又变得更加激烈,无数矩州军士兵攀上墙头,有几个和墙头上的守军厮杀,不是当场被杀就是被扔下墙头。如此反复几趟。
  郑祐唇角崩地死紧。莫炎主动请缨,“让我带一路人马过去,这墙就是铁铸的,我也要给它撕开一个口子。”
  他身穿轻甲,带着一队人,仔细观察了城墙头上各个方位的攻守,选了一个最薄弱处,带着士兵冲上去。莫炎在军中本就有些威望,且他不像欧阳玄那般有距离感,很多士兵都认识他,见他身先士卒参与攻城,士气振奋。
  石闵正在墙头上巡视,见到城墙上有异常动向,往下望了一会儿,对左右道:“拿弓箭来。”
  亲兵递上一把硬弓。石闵一声爆喝,将弓拉至满圆,一旁的士兵见了,不约而同都露出惊容,谁也没想到,这位看着半个脚踏进棺材的老将军居然还有这等臂力。
  箭矢破空而出。
  莫炎听见遥远传来欧阳玄一声惊呼,似乎是叫他的名字,还未反应过来,胸口仿佛受了一记闷拳,云梯、天空、城墙刹那间在眼前飞转,莫炎身体砸落在地,喉中吐出大口大口的鲜血,他看到漆黑斑驳的一脚城墙,心中莫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