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93节
  她停下来看着郑穆不语。
  郑穆凝神细听,等待她说下文的模样。
  “钜州都传言,是亲侍英宗的太医将遗诏藏起,躲过刘阀的追击,将遗诏传出。我们都知道这根本不可能。那是戏文里才有的桥段,糊弄百姓用的。郑信闯入太极殿前,英宗身前只有一个人。”
  “德王的那份遗诏,是我给他的。”郑穆坦然承认。
  “英宗生性多疑,遗诏不会给太医——当然也不会给他曾下过毒的人。”
  郑穆笑笑,似乎他们谈论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舒仪心中却像潮浪一样翻腾,声音不自觉地变低,“宗正府的人判断,德王手中的遗诏是英宗的亲笔。”
  郑穆道:“这些话你对任何人说都不适合,对我可以畅言,无论你想说什么。”
  “遗诏来历不明,笔迹,玺印却丝毫不错,若英宗身体无恙,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有人这么做,照此推论,英宗当日昏厥,未必是为了废太子的事。”
  郑穆一路听得认真,直到这一刻微微侧目,“若你是男儿,门阀之中当无人能及。”
  舒仪的推断不过是根据以往存疑的蛛丝马迹大胆猜测,自己都无法当真,却被他这样隐晦地承认,她一时失语,赫然发觉,为了争这个天下,他到底做了多少事,人前的,人后的,明谋的,暗取的。
  郑穆感觉到她的手指发凉,拢起手掌,道:“陈年旧事,现在已经不算紧要,你何必多想,不过徒添忧思罢了。”
  “你……”
  舒仪说不下去,弑君两字太过沉重。
  两人都陷入沉默。
  “小仪,京城最权贵的门阀都已今非昔比,舒、展、刘、沈还有谁能主事,就算你知晓所有的隐秘也不能再有什么作为,既然是毫无意义的事,就不要去想它。”
  舒仪发白的脸色渐渐恢复些血色,“郡王所为,越想越让人害怕。”
  郑穆执起她的手,放到唇边轻轻吻了一下,“有的事,想象比作为更可怕,说穿了反而不值一提,历来皇城中发生的事都是如此。”
  舒仪抿起唇,似笑又非笑,“过去的事不用多想,以后的事呢?”
  郑穆略有疑惑。
  舒仪看着他的眼睛道:“好不容易京城四大门阀都已失势,下一任帝王不会立舒家的女子为后。”
  郑穆凛然,脸色一沉。
  第156章
  舒轩回房,百无聊赖,拿起兵书翻看两页却全然看不进去,扔回书案,他站起来在房中来回踱了两圈,召来下人,问安阳郡王走了没有,下人回道,丫鬟刚上过茶,现在郡王和七小姐在正堂议事。
  舒轩心头有无名燥火浮动,想起刚才舒仪神色谨慎,才勉强压下这股燥意。
  他因为暗中回京不方便露脸,问了下人三四次,都说安阳郡王还在正堂。已经近一个时辰,舒轩心想,到底什么事要议这么久。
  下人轻轻敲门,舒轩猛地坐直身体唤人进来。却不是他意料之中的安阳郡王离开的消息,下人拿着一张封蜡的信笺,道:“方才有人从角门递来,说要交给公子。”
  舒家隐秘的事向来不少,来人藏头遮脸,匆匆放下信笺就走,门房也不如何吃惊,照常往院内送来。舒轩一听来人形状,就猜出是昆州那条线上的。昆州王花了大气力搭建信息往来路线,据他所知京城就有三条,其中两条可以经过舒家中转。
  检查过封蜡,舒轩打开信笺,脸色陡然一变,在书案前坐了许久,下人才来报安阳郡王已离开。
  舒轩将信笺点燃,看着燃为灰烬点滴不剩,这才去找舒仪。
  舒仪并不在正堂,舒轩最后在后院的亭子里找到了她。
  舒府后院楼台亭阁齐全,花草葳蕤,在京中权贵中也排得上号,尤其是假山上最高一处望亭,能望见皇城一角。舒轩顺假山而上,看见舒仪临风而立,宽大的衣袖轻轻随风摆动。
  舒轩走到她的身边,正好挡住风口。
  舒仪仍目视远方,舒轩顺着她的目光望向皇城,“都烧了一半还有什么好看的。”
  “是呀,都烧了一半,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想抢。”
  舒轩被她感慨的口气逗笑,“不管它是辉煌还是破败,在郑家人眼里都象征着天下。”
  舒仪微微侧过脸来,舒仪注意到她目光疏落,蹙眉问道:“安阳郡王说了什么?”让你这么伤心。
  “舒、展、刘、沈曾有多显赫,你还记得吗?”舒仪道,“我们小的时候也在这个亭子里,下面往来的人流从早到晚从不间断。”
  舒轩没想到她突然来这么一句,微微失神,但记忆里深刻的,并不是宾客盈门往来如梭的热闹景象,而是他和她躲在假山石的角落里躲避仆役丫鬟,说着自以为重要的悄悄话,外面再如何热闹,他们的世界总是僻静而美好。
  两人看着同一片景色,却又不尽相同。
  “四姓门阀同争第一,就连市井闲谈,也常讨论谁到底是谁是门阀之首。”
  舒轩好奇,“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舒仪怅然道:“就在刚才,我想明白一件事。”
  “什么事?”
  “门阀之首的争议,”舒仪道,“难道不是郑家?”
  舒轩一怔,随即恍然,是呀,皇家握有四海天下,难道不是最大的门阀。他失笑,再想到四姓的败落,心绪再淡然也不禁生出一丝感伤。他道:“姐姐,刚才德王派人来联系昆州王说已颁下密旨。”
  事关重大,昆州留守京城的人当然不能擅自做主,只能转而来联系舒轩。
  舒仪久久不语,许久才道:“你怎么想。”
  舒轩回答:“密旨是传给昆州王,与我何干?”
  “除了把昆州王拉进京城一滩浑水中,这道圣旨不会有其他意义,接旨之后昆州王也不会有第二个选择,对我来说,他们都不重要,”舒仪道,“你的选择才至关重要。”
  舒轩抿了抿唇,紧绷的下颌线条显露出刚毅,但神态却有些疑惑,甚至隐隐有些不安。
  “以前都是你拿主意的。”他道。
  舒仪口气柔和道:“你才是未来舒家真正的家主。”
  舒轩眉头紧锁,“家里都已经是这样的境况,还谈什么家主。”
  “房岂能无梁,家也不能无主,当年太公尚在,外间再多敌手,家里可有乱过?太公过世,才短短几年,就已经衰败至此,原因没有别的,就是家中人心不齐,各自算盘,内有不安,对外如何御敌。”舒仪道,“你已年长,该到了担负重任的时候。”
  心底那股压着的燥火又窜起来,舒轩侧过身,正对她道:“那你呢?难道已经不拿这里当家了?”
  舒仪轻轻握住他的手。舒轩浑身紧绷,触到她温软的掌心时,他压抑在心中的烦躁和委屈稍稍消散少许,他声音低了些,“我们就像以前不好吗?你说什么,我就去做。”
  “傻瓜。”舒仪喟叹。
  两人对视一笑,像小时候那样牵着手,即使一句话不说,也觉得心头温暖。可这样的时间并不长。
  舒仪道:“这一回要你来拿主意。”见舒轩还要说什么,她轻轻摇头,“我的心有点乱,看不清前途,小轩,这一次要靠你。”
  “你的心为什么而乱?为了安阳郡王?”
  舒仪淡笑一下没有回答。
  舒轩绷着脸,哼了一声,心口仿佛被拧了个结,怎样都不畅快,像和谁较劲一般,他半晌无语。
  舒仪没有半点不耐,仿佛两人只是闲话家常。
  舒轩望着远处厚厚的云层,压着皇城的檐角,看着天都低了几分。他忽然开口道:“我选昆州王。”
  舒仪抬眉,旋即又平静如初,只回了一个字:“好。”
  一盏孤灯,暑气难消的夜里,德王幕僚坐在京城一间平民小院里,等待的过程他额头沁着汗,心却在发凉。
  “引虎拒狼。”他心中反复念着这个词,不知不觉脱口而出,说出口的那一刹那,他吓出一身冷汗,左右四顾,明明没有他人的房间,却让他生出一股浓浓危机感。正思绪纷乱,门外传来敲门声,正是约定的信号。
  他仍谨慎,“谁?”
  “西南来的。”门外回。
  幕僚打开房门,借着灯火看清来人的脸,年轻俊美,如出鞘宝剑般凌厉的气质,在门外卓然而立。别人或许猜不到来人身份,幕僚对昆州方面的人研究过,因此立刻猜出他的身份。
  “八公子。”
  舒轩不疾不徐走进房内,四周环顾一眼,随即坐下,道:“密旨呢?”
  “公子莫急,”幕僚关上房门,坐回桌前,“殿下将大事托付昆州王,就不知昆州王能否担当大任?”
  舒轩看他一眼,清俊的眉目仿若冰雪,让人内外皆被看透的感觉,幕僚一凛。
  “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德王的意思。”
  幕僚道:“有何区别。”
  “若是你的意思,我劝你不要多事,免得画蛇添足误了德王的大事。”舒轩淡淡道。
  幕僚暗惊,唇动了动,却没有辩驳,垂头思索片刻,从怀中摸出黄娟,动作小心翼翼,手指不免有些颤动。
  密旨放到桌上。
  舒轩伸手欲取,幕僚用手掌压住,鼻尖渗出汗珠,“德王殿下圣恩似海,便是国士也没有这般待遇,还望昆州王莫要辜负圣恩。”
  舒轩道:“我自会转达。”
  幕僚这才松手,舒轩不看密旨内容,放入袖袋之中就要离去。
  “八少爷,”幕僚忍不住喊住他,神色张皇,再没有硬撑出的镇定自如,“世子年幼,全托付昆州王了……”
  说到最后声音也有些哽咽。
  舒轩长回头长看他一眼,对他这份赤城忠心颇为动容,点点头,转身离去,不一会儿,那处民居就燃起火来,惊扰了附近好几户人家。舒轩回头望去,感叹一声,今时今日是这样的场景,也许不久之后,德王一系就要换成其他的担忧。
  毕竟世子年幼,昆州王却是手握重兵。
  第157章
  舒轩来时孤身一人,回府时却发现一些麻烦,舒府外有探子看守,虽然装作平民的模样,但左顾右探,又互相掩护,显然是有组织的。舒轩神色凝重观望一会儿,趁着一个空档,轻功一展,飞身跃入府中。
  舒仪夜半被他唤醒,睁眼便看见舒轩守在床前,打着哈欠问道:“密旨到手了?”
  舒轩却说起另一件事,“有一队人马伪装围在府外。”
  舒仪揉揉额角,目光恢复了明亮,“事不宜迟,你快带着密旨出京。”
  舒轩问:“你呢?”
  舒仪道:“昆州王更需要你和密旨,现在比的就是谁更快,德王的身体撑不了太久,世子至今还未入京,或许是路上出了什么事,世子活着,昆州王才能真正介入京城,一定要将世子护住。”
  舒轩仍是问:“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