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可是,我不想责怪哥哥。”尤痴儿撇了撇嘴,觉得这不是好主意。
尤痴儿已经十四岁了,不好忽悠了,继续扯这件事不知道要说多久,陆行舟不动声色地岔开话题:“红蝶教院子里那站着的雕塑,你知道是谁吗?”
“知道,那是葛洪前辈。”
“那你知道他说过的一句话吗?‘瞻山识璞,临川知珠’。我考考你,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会观察的人,在山川边能发现玉石和珍珠。”
陆行舟说:“对了,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多观察、多学习,才能洞悉事物本质。”
“哥哥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个?”
“想让你多观察周边的事物,注重当下,少去想过于遥远的过去和未来,少忧虑,少哀愁。”尤痴儿还这么年轻,跟他当初穿进《三尺青锋》时一样大,陆行舟望着尤痴儿,很难想象他二十四岁的模样。
尤痴儿握紧拳头:“我努力吧……”
陆行舟撑开他的掌心:“不是要努力,是要顺其自然,所以不要握紧,要放松。”
尤痴儿问:“哥哥,你离开之后要去哪里?”
“我想去更北的地方,找一个人。”
“那个人对哥哥很重要吗?”
“很重要。”
“那哥哥快去找他吧。”尤痴儿眼睛亮堂,“重要的人,可是要牢牢抓住的,不然,就会被风吹跑了。”
陆行舟眼神幽幽:“可我既想快点找他,又不敢快点找他。”
“为什么啊?”
“因为、因为我问心有愧。”个中细节就不能跟尤痴儿说了,陆行舟想,当初他以为自己有回到现实世界的可能,便执着得把宁归柏赶走,待到确信自己回不去的时候,又巴巴地去将人找回来。天啊,陆行舟脸庞一热,他是有多厚的脸皮啊。
“哥哥是做错了事情吗?”
“嗯。”
“没关系的呀。”尤痴儿自己有一关过不去,但安慰别人却很容易,“做错了事情道歉就好了,一次没有用,那就多说几次,几次也没有用,那就多做些事情。我觉得只要人还活着,别的事都很容易。以前,朱师父不是打断了我的腿骨吗?那时候我又气又怕,我觉得我是恨他的。但后来……后来他走了,我就想,如果他还活着,我一定原谅他,就算他把我另一条腿打断,我也原谅他。只要他活着,只要他和师娘都活着。”
陆行舟揉了揉尤痴儿的头:“痴儿,别想了。”
尤痴儿抓住陆行舟的手:“所以哥哥一定要抓住那个人,一定要把你想说的话都告诉他。”
陆行舟胸口一紧:“我会尽力的。”
陆行舟回了燕归堂,收拾好包袱,他得快点去登龙城。
郑独轩送他一程,这才发现陆行舟换了一匹马,他问:“小舟,你之前的马去哪了?”
陆行舟拖着尾音说:“它老了……走了。”剑断了,马死了,陆行舟也不怕郑独轩怀疑什么,再坚硬的剑也有被折断的可能,再威风的马也会跑到生命的尽头,只是他运气比较差,两件事碰在了一块。
郑独轩没说话,陆行舟侧目看他。郑独轩张了张嘴,陆行舟已经明白了:“不要再送我一匹马,这匹马虽然普通,但它是活生生的,我跟它有感情,我不急着赶路,不需要更好的马。”
郑独轩翘起嘴角:“你怎么知道我想送你马?”
陆行舟说:“直觉。”他想,他们毕竟也认识很多年了。
“我不送便是。”
陆行舟牵着马走,郑独轩走在他身侧:“什么时候会再来关州?”
“你问了一个让我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换个问法,你还会想来关州吗?”
“有机会的话,当然。”他们走出了关州城,陆行舟顿住脚步,“就送到这里吧。”
斜风过去,撩起二人的衣摆,郑独轩衔着很淡的笑:“此次一别,不知何日才会相见,让我再陪你一段路吧。”
陆行舟也笑:“那便再走走吧。”
走啊走,陆行舟找话题:“你知道胜寒派灭了崔家的事吧。”
郑独轩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点头:“对不起。”
“这件事不是你做的,受害者也不是我,你不必跟我说对不起。”
“我知道你姐姐跟崔寻木的关系。”
“……胜寒派这样做,你留在胜寒派,不会觉得膈应吗?”他们的关系确实不复从前了,可陆行舟相信,郑独轩不会是冷眼旁观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我更要留在胜寒派,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也能第一时间知道。崔家那件事发生的时候……我不在关州,并不知情。”
“那……注意安全,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保全自身。”
“嗯。”郑独轩望着前方,“小舟,我就送到这儿了。”
今日黄汤似的天,云都被煮碎了,远处是混沌的一大团,他们于此地离别,没折柳也没挥手,目光交汇过后便分开了。
第200章 心若死灰-2
前往登龙城的最短路线会经过京城,但陆行舟特意绕过了京城。他害怕听到太子被刺杀的消息、王羡鱼的名字,他还没有强大到能接受任何事情的发生,逃避跟故作坚强比起来,谁又能算得上更差。
陆行舟现在骑的马跟千里马比起来,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这匹马跑累了就会停,陆行舟不是手拿鞭子逼着马往死里跑的人,所以他一天能走多远的路,完全取决于马的体力。
一路走走停停,又绕了远路,过了半个多月,陆行舟终于到了登龙城。
阴灰色涂满了天空,俨然要酝酿一城的雪,很快碎珠似的雪沫旋着打转,灌进陆行舟的脖颈中,陆行舟缩了缩脖子,跳下马,只牵着马缓慢前行。
太冷了,若是骑马,这种冷会扑得人更加麻木。自从陆行舟的武功上去之后,就没那么怕冷了,但登龙城的冷还是超出了他的忍耐程度。他不知登龙城是年年都这么冷,还是今年格外冷,毕竟他只来过一次,实在猜不出来。他不知道,有人肯定知道,等见到宁归柏之后,陆行舟要问问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
不过,以宁归柏的体质,他估计会觉得都差不多——都不怎么冷。
想到这,陆行舟不由得咧嘴一笑,他这一笑,风雪就不客气地溜进嘴中。冷得冻牙,陆行舟连忙闭上了嘴,不敢再笑。在现代社会,看牙是一项花钱如流水的项目,在《三尺青锋》中,也不知道针对牙齿的医疗水平如何,陆行舟可不想冻掉了牙。
他还记得宁家的位置,他一路不停,直奔宁家。他已经慢慢悠悠走得太久了,如今他到了登龙城,再也不想磨磨蹭蹭,他迫切渴望见到宁归柏,就像是在寒冷中的人盼望春天。
但马冷得不行,浑身在颤,不愿意再往北走,陆行舟便带马进了一家客栈,把马送进有瓦遮头的马厩里,又开了一个房间,把自己的行李都放下,卸下包袱后轻装前行。
他走到宁家之时,雪停了,天上像是蒙了一层密不透风的黑纱,夜色深重而凄厉,乌糟糟的。陆行舟眼皮一跳,他敲门,没人应。陆行舟再敲门,这回敲的时间长了些,总算听到里头传来脚步声了。
开门的还是上次那名老人,乐旭的眼睛依旧浑浊如白豆腐汤,他眯着眼认出了陆行舟:“公子?你……是来找少爷吗?”
陆行舟礼貌微笑:“是的,他在家么?如果在的话,可否帮我通传一声?”
乐旭侧开身子:“少爷在家里,公子先进来吧,外头冷,你进来坐着,我这就去找少爷。”
“那就麻烦了。”陆行舟跟着乐旭穿过回廊,进了厅堂,室内隔绝风雪,生着炭火,温暖极了。乐旭给陆行舟倒了杯热茶,陆行舟捧着茶说谢谢,乐旭转身出去了。
陆行舟静静等着,这里太安静,他能清楚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扑通扑通,心里仿佛有许多个小人,高举着手臂合起掌心,一个个扎进心河中,发出相似但不太规律的声音。扑通扑通。
他口干舌燥,喝尽了杯中的茶,抬起头时,才发现门后有半个黑黢黢的影子。
“小柏?”陆行舟倏然起身,“怎么不进来?”
宁归柏推门而入,他罕见地穿了一身黑衣,脸色却十分苍白,他好像瘦了些,轮廓更显冷峻。他没有笑,也没有皱眉,没有眨眼,五官像是被螺丝钉固定住了,有种精致的假人感。
他掩上门,站在门边没动了。陆行舟觉得他离自己很远,于是走近去,他说:“小柏,你怎么了?”宁归柏的变化使他害怕。
宁归柏说:“我……”话一开口,他便觉得自己的嗓音有些哑,于是他住了嘴,闷声清了清嗓子,重新说:“我没事。”
陆行舟本能地想拉宁归柏的手,面对宁归柏,在不知道怎么处理问题的时候,先用肢体接触缓和情绪是绝不会出错的方法。可是宁归柏反应极快,避开了陆行舟的触碰,陆行舟怔住了,他缓缓收回手。
尤痴儿已经十四岁了,不好忽悠了,继续扯这件事不知道要说多久,陆行舟不动声色地岔开话题:“红蝶教院子里那站着的雕塑,你知道是谁吗?”
“知道,那是葛洪前辈。”
“那你知道他说过的一句话吗?‘瞻山识璞,临川知珠’。我考考你,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会观察的人,在山川边能发现玉石和珍珠。”
陆行舟说:“对了,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多观察、多学习,才能洞悉事物本质。”
“哥哥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个?”
“想让你多观察周边的事物,注重当下,少去想过于遥远的过去和未来,少忧虑,少哀愁。”尤痴儿还这么年轻,跟他当初穿进《三尺青锋》时一样大,陆行舟望着尤痴儿,很难想象他二十四岁的模样。
尤痴儿握紧拳头:“我努力吧……”
陆行舟撑开他的掌心:“不是要努力,是要顺其自然,所以不要握紧,要放松。”
尤痴儿问:“哥哥,你离开之后要去哪里?”
“我想去更北的地方,找一个人。”
“那个人对哥哥很重要吗?”
“很重要。”
“那哥哥快去找他吧。”尤痴儿眼睛亮堂,“重要的人,可是要牢牢抓住的,不然,就会被风吹跑了。”
陆行舟眼神幽幽:“可我既想快点找他,又不敢快点找他。”
“为什么啊?”
“因为、因为我问心有愧。”个中细节就不能跟尤痴儿说了,陆行舟想,当初他以为自己有回到现实世界的可能,便执着得把宁归柏赶走,待到确信自己回不去的时候,又巴巴地去将人找回来。天啊,陆行舟脸庞一热,他是有多厚的脸皮啊。
“哥哥是做错了事情吗?”
“嗯。”
“没关系的呀。”尤痴儿自己有一关过不去,但安慰别人却很容易,“做错了事情道歉就好了,一次没有用,那就多说几次,几次也没有用,那就多做些事情。我觉得只要人还活着,别的事都很容易。以前,朱师父不是打断了我的腿骨吗?那时候我又气又怕,我觉得我是恨他的。但后来……后来他走了,我就想,如果他还活着,我一定原谅他,就算他把我另一条腿打断,我也原谅他。只要他活着,只要他和师娘都活着。”
陆行舟揉了揉尤痴儿的头:“痴儿,别想了。”
尤痴儿抓住陆行舟的手:“所以哥哥一定要抓住那个人,一定要把你想说的话都告诉他。”
陆行舟胸口一紧:“我会尽力的。”
陆行舟回了燕归堂,收拾好包袱,他得快点去登龙城。
郑独轩送他一程,这才发现陆行舟换了一匹马,他问:“小舟,你之前的马去哪了?”
陆行舟拖着尾音说:“它老了……走了。”剑断了,马死了,陆行舟也不怕郑独轩怀疑什么,再坚硬的剑也有被折断的可能,再威风的马也会跑到生命的尽头,只是他运气比较差,两件事碰在了一块。
郑独轩没说话,陆行舟侧目看他。郑独轩张了张嘴,陆行舟已经明白了:“不要再送我一匹马,这匹马虽然普通,但它是活生生的,我跟它有感情,我不急着赶路,不需要更好的马。”
郑独轩翘起嘴角:“你怎么知道我想送你马?”
陆行舟说:“直觉。”他想,他们毕竟也认识很多年了。
“我不送便是。”
陆行舟牵着马走,郑独轩走在他身侧:“什么时候会再来关州?”
“你问了一个让我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换个问法,你还会想来关州吗?”
“有机会的话,当然。”他们走出了关州城,陆行舟顿住脚步,“就送到这里吧。”
斜风过去,撩起二人的衣摆,郑独轩衔着很淡的笑:“此次一别,不知何日才会相见,让我再陪你一段路吧。”
陆行舟也笑:“那便再走走吧。”
走啊走,陆行舟找话题:“你知道胜寒派灭了崔家的事吧。”
郑独轩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点头:“对不起。”
“这件事不是你做的,受害者也不是我,你不必跟我说对不起。”
“我知道你姐姐跟崔寻木的关系。”
“……胜寒派这样做,你留在胜寒派,不会觉得膈应吗?”他们的关系确实不复从前了,可陆行舟相信,郑独轩不会是冷眼旁观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我更要留在胜寒派,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也能第一时间知道。崔家那件事发生的时候……我不在关州,并不知情。”
“那……注意安全,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保全自身。”
“嗯。”郑独轩望着前方,“小舟,我就送到这儿了。”
今日黄汤似的天,云都被煮碎了,远处是混沌的一大团,他们于此地离别,没折柳也没挥手,目光交汇过后便分开了。
第200章 心若死灰-2
前往登龙城的最短路线会经过京城,但陆行舟特意绕过了京城。他害怕听到太子被刺杀的消息、王羡鱼的名字,他还没有强大到能接受任何事情的发生,逃避跟故作坚强比起来,谁又能算得上更差。
陆行舟现在骑的马跟千里马比起来,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这匹马跑累了就会停,陆行舟不是手拿鞭子逼着马往死里跑的人,所以他一天能走多远的路,完全取决于马的体力。
一路走走停停,又绕了远路,过了半个多月,陆行舟终于到了登龙城。
阴灰色涂满了天空,俨然要酝酿一城的雪,很快碎珠似的雪沫旋着打转,灌进陆行舟的脖颈中,陆行舟缩了缩脖子,跳下马,只牵着马缓慢前行。
太冷了,若是骑马,这种冷会扑得人更加麻木。自从陆行舟的武功上去之后,就没那么怕冷了,但登龙城的冷还是超出了他的忍耐程度。他不知登龙城是年年都这么冷,还是今年格外冷,毕竟他只来过一次,实在猜不出来。他不知道,有人肯定知道,等见到宁归柏之后,陆行舟要问问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
不过,以宁归柏的体质,他估计会觉得都差不多——都不怎么冷。
想到这,陆行舟不由得咧嘴一笑,他这一笑,风雪就不客气地溜进嘴中。冷得冻牙,陆行舟连忙闭上了嘴,不敢再笑。在现代社会,看牙是一项花钱如流水的项目,在《三尺青锋》中,也不知道针对牙齿的医疗水平如何,陆行舟可不想冻掉了牙。
他还记得宁家的位置,他一路不停,直奔宁家。他已经慢慢悠悠走得太久了,如今他到了登龙城,再也不想磨磨蹭蹭,他迫切渴望见到宁归柏,就像是在寒冷中的人盼望春天。
但马冷得不行,浑身在颤,不愿意再往北走,陆行舟便带马进了一家客栈,把马送进有瓦遮头的马厩里,又开了一个房间,把自己的行李都放下,卸下包袱后轻装前行。
他走到宁家之时,雪停了,天上像是蒙了一层密不透风的黑纱,夜色深重而凄厉,乌糟糟的。陆行舟眼皮一跳,他敲门,没人应。陆行舟再敲门,这回敲的时间长了些,总算听到里头传来脚步声了。
开门的还是上次那名老人,乐旭的眼睛依旧浑浊如白豆腐汤,他眯着眼认出了陆行舟:“公子?你……是来找少爷吗?”
陆行舟礼貌微笑:“是的,他在家么?如果在的话,可否帮我通传一声?”
乐旭侧开身子:“少爷在家里,公子先进来吧,外头冷,你进来坐着,我这就去找少爷。”
“那就麻烦了。”陆行舟跟着乐旭穿过回廊,进了厅堂,室内隔绝风雪,生着炭火,温暖极了。乐旭给陆行舟倒了杯热茶,陆行舟捧着茶说谢谢,乐旭转身出去了。
陆行舟静静等着,这里太安静,他能清楚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扑通扑通,心里仿佛有许多个小人,高举着手臂合起掌心,一个个扎进心河中,发出相似但不太规律的声音。扑通扑通。
他口干舌燥,喝尽了杯中的茶,抬起头时,才发现门后有半个黑黢黢的影子。
“小柏?”陆行舟倏然起身,“怎么不进来?”
宁归柏推门而入,他罕见地穿了一身黑衣,脸色却十分苍白,他好像瘦了些,轮廓更显冷峻。他没有笑,也没有皱眉,没有眨眼,五官像是被螺丝钉固定住了,有种精致的假人感。
他掩上门,站在门边没动了。陆行舟觉得他离自己很远,于是走近去,他说:“小柏,你怎么了?”宁归柏的变化使他害怕。
宁归柏说:“我……”话一开口,他便觉得自己的嗓音有些哑,于是他住了嘴,闷声清了清嗓子,重新说:“我没事。”
陆行舟本能地想拉宁归柏的手,面对宁归柏,在不知道怎么处理问题的时候,先用肢体接触缓和情绪是绝不会出错的方法。可是宁归柏反应极快,避开了陆行舟的触碰,陆行舟怔住了,他缓缓收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