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娘子 第1095节
  傅清明顿时面红耳赤,对马车里的红姨道了声‘我进去了’,脚步匆匆的就进去了。
  红姨心头叹口气,如此一来,欠魏楹和沈寄的就更多了。
  原本只是寄住此地、保得平安,同时有个名正言顺的出身好科举入仕。
  可如今小包子为了让清明不陷进去,得罪了太子。谁知道将来会如何?总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的。
  小权儿哈哈一笑,“他还知道很臊皮啊。您不进去?”
  “不了。”
  傅清明进去便问有没有给他的信,有一封魏楹写给他的。又问不是说小豆沙还有信么?
  小厮说四姑娘的信是写给二少爷的,问起他的事而已。
  他展开魏楹的信看过,大哥倒是开解了他几句,又说这事并没有太严重。
  他坐了半晌一直没有言语,直到小厮说二少爷回来了才起身迎出去。
  “小包子,怎么样?”
  小包子停下脚步,“认了错,到后来还算融洽。你们都过于担心了,还是父亲更了解太子,说他并不是气量狭小之辈。一时的气恼肯定是有的,毕竟他是上位者。但在心头记恨多年,这么件小事不至于。你、我将来也是要给他做事的。又不是一味推拒。”
  顿了一下道:“总之看过父亲的信,太子气色好了不少。他开始疾言厉色的冲我发作出来,我心头就是一松。既然发作了,应该也是不会再记在心头的了。”
  傅清明道:“就这么过了?”
  “他还要用父亲。在平王和苏相夹击下,可以作为助力的洛王也出海了。父亲就是很难得的有生力量了。我听话风,他如今对我娘其实意见挺大。不过再怎么地,他总不至于和我娘过不去。”
  傅清明还是觉得不能完全放心。也只能日后多留个心眼了。
  小包子又道:“太子暗地里派人去靠山王封地了。这事儿怎么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吧。”
  千里之外的华安,汪氏牵着小豆沙,沈寄和魏楹一人抱一个小的,一家子都是比较素淡的打扮。
  身后挽翠带着丫鬟,挎篮里装着祭品和香蜡纸钱等。他们这是去给沈父上坟去。
  一切的开端就是沈父在镇上咽了气,然后沈寄的前身卖身葬父。
  小亲王也和娴姐儿一道跟在后头。毕竟是大嫂亲爹,就算他们的身份不方便拜,一道去看看也好。
  而且山上景致不错,趁着太阳还没有升得太高,去走走也好。
  这一趟出游让小亲王觉得天地实在广大,难怪大嫂一直就想出门。
  娴姐儿就笑他,活了十五年其实就在京城内外打转。
  要不是去温泉庄子和半山寺,搞不好就在魏府和皇宫以及附近的公主府、郡主府、王府打转。
  那就只有方圆二十里了。这回出门就是带他开眼界来的。
  这会儿田间已经很多人在劳作了。
  这夏日村民通常起个大早,一早晨就干完了一半的活,然后再回去吃早饭。
  不然下午出来太热了。
  魏家人的回归,也只是让村中的女眷忙活着招待十里八乡来客。
  男丁却是没什么事儿,照旧做家里的农活。到了饭点还能直接去流水席那边吃饭,有鱼有肉。
  不但不耽误事儿,反而方便无比。
  二狗子的青砖大瓦房,预备等到农忙过了,村里壮丁都有了空闲再动土。
  到时候都去搭把手很快就可以修好。他只需要提供饭菜和一些工钱就好。
  农闲的时候去搭把手,大家也是很乐意的。
  而且,的确有不少人家打算把儿子交托给二狗子,带去京城的主意。能对他家的事搭把手肯定更高兴。
  小亲王看着很高兴,“真是好一派劳作的景象啊。我这趟回去,皇兄也不能再说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会听戏了。”
  这是有一回他去二狗子的农庄,一时兴起下了田,将谷子当杂草拔掉。
  被小豆沙说给皇帝听之后的事儿。
  因为是去给‘亲爹’上坟,沈寄不好在路上说笑。
  就没有提小亲王昨天在田坎边,问王二叔那个几岁的小胖孙,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事儿。
  他是不知道他已经被小胖娃鄙视惨了。
  要不是王二叔叮嘱过,小胖娃就要出去告诉小伙伴们,京城来的贵客、魏家的姑爷啥都不认得了。一点都不晓得藏拙!
  小豆沙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嘴上问道:“外公跟娘长得像不像啊?”
  沈寄道:“肯定像啊。你不像你爹么?”
  “大姨说娘长得更像外婆,很像很像。”
  “是啊,可是也有一两分像外公啊。”她可能真的长得偏向外家吧。
  不然当初也不会被误认是穆王之女了。
  那些人就以为她像芙叶亲娘,不太像穆王。就连凌先生都这么认为的。
  “哦。”
  汪氏问道:“小豆沙还能走么?听说你外公的墓上山头上呢,那儿地势开阔看得远。”
  沈父的墓是他们离开之后,由府里庞管事带着人来修的。具体在哪里汪氏也是听小芝麻回去讲的。
  不过那块好地头她知道,就在这座山顶上。正好可以望见他们的青砖大瓦房。
  所以说,庞管事做事还是用了心的。
  小豆沙点头,“我可以的,祖母。”
  要走山路,她穿的不是碍事的长裙子,裤子也打了绑腿。
  这说是山,其实就是一个小山坡,她没问题的。
  东山书院那座山可比这高多了,她都自己走上去过。
  小饺子和小莲蓉趴在父母肩头看着小姐姐。
  小豆沙道:“小姐姐昨晚教了你们叫外公的,还记得么?”
  “外公——”两小叫给她听。他们已经会说不同的两个字了。
  汪氏指指前方,“朝那边喊,外公在那边呢。”
  两小扭头看过去,没看到人,左顾右盼的。
  小豆沙指指修得比较气派的坟山,“外公在里头睡觉觉呢。”
  这儿本来就一直被历任里正安排村民在照看。去年小芝麻回来又特意打理过,还在碑石上添上了六姐弟和徐赟这个外孙女婿的名讳。
  两小一脸的迷茫,外公怎么在这儿睡觉觉啊?
  下人摆好了祭品、点燃香辣,又摆上蒲团。
  魏楹和沈寄跪在前头,后排小豆沙居左,小饺子居中,小莲蓉居右。
  当然,两小是被丫鬟扶着。
  他们看小姐姐也跪着,便笑呵呵的跟着跪了下去。
  小饺子还把小屁屁撅起来,小豆沙在旁边打着手势让他把小屁屁缩回去。
  他左右看看,嘿嘿一笑跪好。
  小亲王站在一旁道:“要是当年沈伯父不是带着闺女逃难到这里,又在这里闭眼。也就没有大哥和大嫂的姻缘了。更加不可能有你我的姻缘。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要是泉下有知这后面三十年的发展,沈伯父怕是也会觉得自己死得其所吧。
  娴姐儿道:“还得感谢大娘把大嫂买下了。”
  祭拜完毕,魏楹把沈寄扶起来。看她也颇多感慨的样子便没有说话。
  当年他刚当上丞相,就问过要不要送岳父返乡的话。
  不过沈寄当时思忖良久道:“不要打扰他的安宁了吧。那会儿出来逃难的,多少人死在了路上,尸骨都没人收啊。这样就很好了。皇上不是说过么,我娘家没人了。”
  小豆沙站起来,两小也被半抱半扶起来。小莲蓉指着供果道:“果果!”
  很明显小丫头是渴了,记得吃过这样的果果解渴。
  带他们出来自然是带了吃的、喝的。乳母喂小莲蓉喝了点水,挽翠又另拿了一个洗净的小果子给她拿着啃。
  她只有小牙几颗,解了渴便捧着果子努力啃。
  被沈寄抱着下山还在努力啃着,虽然上头只是留下了几个牙印,浅浅的啃了两个凹处。
  小饺子趴在魏楹肩头,朝‘外公’挥手做了个‘再见’。
  小姐姐告诉他们外公在那里头睡觉觉呢。
  看小豆沙说得一本正经的,沈寄听了也不知道她自己到底知道不知道。
  第806章
  小亲王问小豆沙:“你还能走?”
  “可以的啦, 姑父。我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哦,人家是习武之人。”
  小豆沙抬起头,走得雄赳赳、气昂昂的, 汪氏还有些跟不上她。
  娴姐儿笑笑, 上前牵住小豆沙,“大娘, 我来好了。”
  汪氏摇摇头,“这孩子, 跟个男娃娃似的。这到乡下来玩一阵,更野了。回头去了淮阳, 怕是要被人说。”
  汪氏回到华安呆得很是惬意, 她私心里其实不想回淮阳。
  回华安有旧日相识,而且村里的人对她都很敬重。
  但回淮阳,在魏家她是已经改嫁出去的侍妾, 魏家那帮以书香门第自居的是不和她往来的。
  在沈家她虽然是有养子做靠山的续弦正室, 却也被认为出身不够高。
  那些人当面是不敢对她怎样, 但背地里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