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她忽而抬眸,眼神里疑惑更浓:“若奴婢没记错的话,那好像是裴夫人第一次当众责罚了裴公子。”
“可是,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吗?”
虞晚不咸不淡地补充:“后来是裴承砚阻拦下来,此事才平息的。”
自亲眼见裴瑾尸骨之后,她便不再唤裴侯爷,而是直呼其名。
夏蝉更疑惑了,她视线在虞晚平静的面庞上扫过,又落在一旁乖顺坐着看书不曾抬头的苏子衿身上,自己则苦思冥想了一会。
下一刻,她眼神亮起一些:“奴婢明白了。”
“您是想彻底坐实苏公子的身份?”
“裴侯爷一直希望庶子继承侯府爵位却屡次被您拦下,若是让众人确认了苏公子为裴公子,以他的性子定会恼羞成怒。”
见虞晚没说话,夏蝉只好继续推断:“您是想让他恼怒中露出一些什么马脚?好以此寻找更多的证据?”
毕竟虽没有证据,可是让裴瑾身死的最大嫌疑人,便是裴侯爷了。
虞晚又拨弄一根弦,弦音清脆,纵是多年未响,但在细致保养下,音色仍是极好。
她的手掌按在震响的弦上,将声音压下去,偏头看向听得云里雾里的苏子衿。
“证据?”她抬眸,对视上苏子衿,“我不需要证据,我要他自己亲自来确认。”
“公主的意思是……”夏蝉瞪大了眼睛,愣是没敢把后面的话说完,结结巴巴地将话头转移:“可是,裴侯爷远在京城,他会亲自来扬州城吗?”
“他会。”
虞晚道:“谋害嫡子,本是死罪。”
夏蝉只是稍微想想便懂了,震惊到瞳孔微缩,“奴婢明白了,他既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必然是为了隐藏更重要的事情……”
“而您让苏公子抚琴……”她继续说道:“因为无论是真是假,他都会来,且不敢假手于他人。”
虞晚没回复,而是靠近苏子衿,挑起他的下巴,“三日后,扬州刺史不是要大办一场赏雪宴么,苏子衿,到时你随我一同前去。”
苏子衿缓慢地眨着眼,顺从地依着她的手指点了点头。
“届时,弹什么不重要,你只需要拨响后说一句……”
她顿了顿,在他耳边轻声道:“娘亲的琴,音色依旧。”
在苏子衿愣神时,虞晚收回手,转身看向门外,门外多日大雪已转为零星的小雪。
夏蝉终是忍不住了,她面色煞白一片,声音都稳不住了:“可是,可是公主……”
“这般直接,会不会太冒险了?还是好生谋划为上……”
虞晚勾唇,侧首看向夏蝉:“母妃说过,我们武将之后,没有怂的。”
“那些细致的谋划,一环扣一环的算计,或许更体面。”她眸中多了几分看不懂的意味,似有团压抑许久的火在里面灼灼而烧。
“可体面杀不了人。”
“我要的,是刀刀见血。”
第36章
栖雪台。
扬州城最佳赏景地, 春可赏花,夏可游船,秋可对诗, 冬可赏雪。
有临水的亭台楼阁和成片的湖景,穿插着碎石小道, 走过便是一片开阔的庭院。
“听说了吗?那位四公主来扬州了。”
“四公主?”
“你不知道?便是体弱多病的那位,常年窝在京城, 来扬州也是足不出户,听闻今日会前来, 咱们总算能一睹这位的真容了。”
庭院中, 三三两两的人群聚集在一块议论纷纷。
扬州城民风开放,常有男男女女共同对弈诗句,或是辩驳不同观点,乃是常事。
湖边, 一身翠裳的官家小姐语气颇为感慨与身边几名女子说道:“四公主实是痴情,寻那不见下落的未婚夫婿多年,当真是重情重义。”
正说着,一书生摇着折扇路过, 面上浮出不赞同之色:“痴情?嘿, 诸位姑娘心地真好, 管这叫痴情。依我看, 这哪是痴情,是魔怔了!怕不是……”
他摇头晃脑,指了指太阳穴处:“这里有问题。”
“你!”翠裳女子不忿,刚欲开口辩驳又见与其同行的书生们一脸赞同。
书生将折扇一收,敲着手心继续道:“你说她图什么?啊?为一个生死不知的人,找这么多年?说句大不敬的, 她寻的那人怕是坟头草都几丈高了吧?”
同行的书生们哄笑着,有人附和着:“兄台话糙理不糙。”
见有人附和他,他说得更来劲了,他一抖手中折扇张开,自诩风流地摇了摇:“再说她那身子骨,一天天药都喝不停。不好好在皇城里将养着,非要折腾,这不是给宫里贵人们添堵吗?”
他朝京城的方向遥遥抱拳:“当今圣上治理天下,还成天为她提心吊胆,咱且不论孝道了,若是干扰了圣上心绪,简直就是弃天下于不顾,祸国殃民了!”
“诸位,我说得在不在理?”
周围一片赞同之声。
翠裳女子气结:“你……你这是强词夺理!”
那书生却逼近了一步,刻意压低了声音,面上带着讽笑:“姑娘,你细想。她要真像贵妃娘娘那样貌若天仙,还愁嫁?”
“京城里王孙公子那么多,求圣意的都数不胜数,怎得就无人上门?偏要守着个死鬼?该不会是……有些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疾吧?”
站在他身后始终附和的书生忍不住插嘴,挤眉弄眼地说着:“许是气力大,毕竟武将门第出来的,各个身强力壮,胸口可碎石呢。”
“诶!可如今病成这副模样,怕是走路都带喘,唯一的长处也没了。可不就只剩那点痴情的故事可讲了么?”
翠裳女子眉头紧皱,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跺脚气极:“各位兄台实在枉为读书人,怪不得年年上考,年年落榜。”
此言一出,书生们仿若被戳了肺管子,一个个脸色憋得涨红。
摇折扇的那名书生,连声音都变得异常高亢:“我等落榜,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总好过某些人,除了会投胎一无是处!”
“一个病秧子,倒被你们这些女子捧成了痴情种?”
“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
此时,瑶台处传来官员们的敬酒恭维之声。
那个摇着折扇的书生话音登时一收,余光扫过去,面色上的不忿收了几分。
他眯起眼朝被气得俏脸通红的翠裳女子说道:“今日这栖雪台当真是热闹,瞧瞧,那不是裴侯爷么?”
“你既心疼这四公主殿下,咱今儿个便与你好生说道说道。”
不待她回话,他便续上话:“你瞧那裴侯爷,人家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位公主殿下偏要满天下地寻,这不就是一遍遍地掀人家的伤疤,往裴侯爷心窝子里捅刀子吗?”
他故意提高音量:“所以说嘛,这哪里是痴情!简直完全不顾及生者的感受嘛!”
远处,裴承砚刚饮下一杯酒,满脸红光。
他将那边闹哄哄的议论声听在耳中,面上多了几分满意之色。
又一杯酒敬来:“裴侯爷此行辛苦了,您夫人名下的那些铺子红火着呢,实在无需您这特意跑一趟。”
裴承砚笑得眼角皱纹炸成花:“夫人生前常说,这些营生所获,总得分些去助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她心善,见不得人间疾苦。如今……”
他似是说不下去,摇摇头:“我操持这些,也不过是全他们生前一点念想,聊以藉慰罢了。”
“侯爷大善!下官敬您一杯。”
栖雪台酒意正浓,议论、作诗,一时间将气氛推向高潮。
似是主人公皆已到场,连一旁准备在雪中起舞的舞女们也已在等候。
扬州刺史刚敬完裴承砚,此时有些拿捏不定。
正犹疑时,那摇着扇的书生,声音不高不低,却恰好能清楚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怕不是病重……来不了了吧?”
“亦或是当真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话未说完,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异常整齐地踏在碎石小道上。
众人下意识地循声望去,那拿扇书生硬是憋回自己的话语,悻悻瞧去。
两队锦衣卫无声地涌入,瞬间将整个庭院包围其中。
他们的手搭在腰间的佩剑上,剑尚未出鞘,却散发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气势。
方才还热闹的庭院霎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后面走出的一行人身上。
两道身影出现,身后跟着几名侍女,缓缓步入庭院中。
为首两人穿着同样色调的雪青色棉夹袄,几乎要与周边的雪景融为一体,可在光线下,衣摆处用暗金色绣出的龙纹若隐若现。
“可是,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吗?”
虞晚不咸不淡地补充:“后来是裴承砚阻拦下来,此事才平息的。”
自亲眼见裴瑾尸骨之后,她便不再唤裴侯爷,而是直呼其名。
夏蝉更疑惑了,她视线在虞晚平静的面庞上扫过,又落在一旁乖顺坐着看书不曾抬头的苏子衿身上,自己则苦思冥想了一会。
下一刻,她眼神亮起一些:“奴婢明白了。”
“您是想彻底坐实苏公子的身份?”
“裴侯爷一直希望庶子继承侯府爵位却屡次被您拦下,若是让众人确认了苏公子为裴公子,以他的性子定会恼羞成怒。”
见虞晚没说话,夏蝉只好继续推断:“您是想让他恼怒中露出一些什么马脚?好以此寻找更多的证据?”
毕竟虽没有证据,可是让裴瑾身死的最大嫌疑人,便是裴侯爷了。
虞晚又拨弄一根弦,弦音清脆,纵是多年未响,但在细致保养下,音色仍是极好。
她的手掌按在震响的弦上,将声音压下去,偏头看向听得云里雾里的苏子衿。
“证据?”她抬眸,对视上苏子衿,“我不需要证据,我要他自己亲自来确认。”
“公主的意思是……”夏蝉瞪大了眼睛,愣是没敢把后面的话说完,结结巴巴地将话头转移:“可是,裴侯爷远在京城,他会亲自来扬州城吗?”
“他会。”
虞晚道:“谋害嫡子,本是死罪。”
夏蝉只是稍微想想便懂了,震惊到瞳孔微缩,“奴婢明白了,他既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必然是为了隐藏更重要的事情……”
“而您让苏公子抚琴……”她继续说道:“因为无论是真是假,他都会来,且不敢假手于他人。”
虞晚没回复,而是靠近苏子衿,挑起他的下巴,“三日后,扬州刺史不是要大办一场赏雪宴么,苏子衿,到时你随我一同前去。”
苏子衿缓慢地眨着眼,顺从地依着她的手指点了点头。
“届时,弹什么不重要,你只需要拨响后说一句……”
她顿了顿,在他耳边轻声道:“娘亲的琴,音色依旧。”
在苏子衿愣神时,虞晚收回手,转身看向门外,门外多日大雪已转为零星的小雪。
夏蝉终是忍不住了,她面色煞白一片,声音都稳不住了:“可是,可是公主……”
“这般直接,会不会太冒险了?还是好生谋划为上……”
虞晚勾唇,侧首看向夏蝉:“母妃说过,我们武将之后,没有怂的。”
“那些细致的谋划,一环扣一环的算计,或许更体面。”她眸中多了几分看不懂的意味,似有团压抑许久的火在里面灼灼而烧。
“可体面杀不了人。”
“我要的,是刀刀见血。”
第36章
栖雪台。
扬州城最佳赏景地, 春可赏花,夏可游船,秋可对诗, 冬可赏雪。
有临水的亭台楼阁和成片的湖景,穿插着碎石小道, 走过便是一片开阔的庭院。
“听说了吗?那位四公主来扬州了。”
“四公主?”
“你不知道?便是体弱多病的那位,常年窝在京城, 来扬州也是足不出户,听闻今日会前来, 咱们总算能一睹这位的真容了。”
庭院中, 三三两两的人群聚集在一块议论纷纷。
扬州城民风开放,常有男男女女共同对弈诗句,或是辩驳不同观点,乃是常事。
湖边, 一身翠裳的官家小姐语气颇为感慨与身边几名女子说道:“四公主实是痴情,寻那不见下落的未婚夫婿多年,当真是重情重义。”
正说着,一书生摇着折扇路过, 面上浮出不赞同之色:“痴情?嘿, 诸位姑娘心地真好, 管这叫痴情。依我看, 这哪是痴情,是魔怔了!怕不是……”
他摇头晃脑,指了指太阳穴处:“这里有问题。”
“你!”翠裳女子不忿,刚欲开口辩驳又见与其同行的书生们一脸赞同。
书生将折扇一收,敲着手心继续道:“你说她图什么?啊?为一个生死不知的人,找这么多年?说句大不敬的, 她寻的那人怕是坟头草都几丈高了吧?”
同行的书生们哄笑着,有人附和着:“兄台话糙理不糙。”
见有人附和他,他说得更来劲了,他一抖手中折扇张开,自诩风流地摇了摇:“再说她那身子骨,一天天药都喝不停。不好好在皇城里将养着,非要折腾,这不是给宫里贵人们添堵吗?”
他朝京城的方向遥遥抱拳:“当今圣上治理天下,还成天为她提心吊胆,咱且不论孝道了,若是干扰了圣上心绪,简直就是弃天下于不顾,祸国殃民了!”
“诸位,我说得在不在理?”
周围一片赞同之声。
翠裳女子气结:“你……你这是强词夺理!”
那书生却逼近了一步,刻意压低了声音,面上带着讽笑:“姑娘,你细想。她要真像贵妃娘娘那样貌若天仙,还愁嫁?”
“京城里王孙公子那么多,求圣意的都数不胜数,怎得就无人上门?偏要守着个死鬼?该不会是……有些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疾吧?”
站在他身后始终附和的书生忍不住插嘴,挤眉弄眼地说着:“许是气力大,毕竟武将门第出来的,各个身强力壮,胸口可碎石呢。”
“诶!可如今病成这副模样,怕是走路都带喘,唯一的长处也没了。可不就只剩那点痴情的故事可讲了么?”
翠裳女子眉头紧皱,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跺脚气极:“各位兄台实在枉为读书人,怪不得年年上考,年年落榜。”
此言一出,书生们仿若被戳了肺管子,一个个脸色憋得涨红。
摇折扇的那名书生,连声音都变得异常高亢:“我等落榜,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总好过某些人,除了会投胎一无是处!”
“一个病秧子,倒被你们这些女子捧成了痴情种?”
“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
此时,瑶台处传来官员们的敬酒恭维之声。
那个摇着折扇的书生话音登时一收,余光扫过去,面色上的不忿收了几分。
他眯起眼朝被气得俏脸通红的翠裳女子说道:“今日这栖雪台当真是热闹,瞧瞧,那不是裴侯爷么?”
“你既心疼这四公主殿下,咱今儿个便与你好生说道说道。”
不待她回话,他便续上话:“你瞧那裴侯爷,人家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位公主殿下偏要满天下地寻,这不就是一遍遍地掀人家的伤疤,往裴侯爷心窝子里捅刀子吗?”
他故意提高音量:“所以说嘛,这哪里是痴情!简直完全不顾及生者的感受嘛!”
远处,裴承砚刚饮下一杯酒,满脸红光。
他将那边闹哄哄的议论声听在耳中,面上多了几分满意之色。
又一杯酒敬来:“裴侯爷此行辛苦了,您夫人名下的那些铺子红火着呢,实在无需您这特意跑一趟。”
裴承砚笑得眼角皱纹炸成花:“夫人生前常说,这些营生所获,总得分些去助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她心善,见不得人间疾苦。如今……”
他似是说不下去,摇摇头:“我操持这些,也不过是全他们生前一点念想,聊以藉慰罢了。”
“侯爷大善!下官敬您一杯。”
栖雪台酒意正浓,议论、作诗,一时间将气氛推向高潮。
似是主人公皆已到场,连一旁准备在雪中起舞的舞女们也已在等候。
扬州刺史刚敬完裴承砚,此时有些拿捏不定。
正犹疑时,那摇着扇的书生,声音不高不低,却恰好能清楚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怕不是病重……来不了了吧?”
“亦或是当真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话未说完,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异常整齐地踏在碎石小道上。
众人下意识地循声望去,那拿扇书生硬是憋回自己的话语,悻悻瞧去。
两队锦衣卫无声地涌入,瞬间将整个庭院包围其中。
他们的手搭在腰间的佩剑上,剑尚未出鞘,却散发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气势。
方才还热闹的庭院霎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后面走出的一行人身上。
两道身影出现,身后跟着几名侍女,缓缓步入庭院中。
为首两人穿着同样色调的雪青色棉夹袄,几乎要与周边的雪景融为一体,可在光线下,衣摆处用暗金色绣出的龙纹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