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龙”仍专注调整位置防止逆鳞被攻击,飓风攻向沈何的时刻于它而言正是放松的好时候——不料危机突发,脑后的冷意提醒了“龙”大事不妙,但它回身想要制止时为时已晚,银戟先是一刃刺进他脑后与身体相连之处,随后毫不犹豫地拔出,血滴倾洒,正正被挥进了“龙”的眼睛。
啪——
巨龙的身形消失地太轻易又太简单,随之散去的还有离沈何仅有半里的寒风。沈何失力跌跪在沙地上,直到银戟归位,他才有了一处可供支撑的倚靠。
“这……”灵幕上几息便使出的招数让龟灵圣母不禁感慨,话到嘴边又词穷起来,只得道,“当真有天赋。”
能坐在藤萝殿论道的都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因此龟灵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未来师弟”还算有所听闻——
敖光为化敖丙的杀劫做了一招偷天换日,满打满算敖丙魂归苏醒也才一月有余,竟能如此熟练地控制银戟,还对“龙”的弱点了若指掌。
不说他刺向“龙”的巧招,单论他的定力和术法,这么短的时间内已是惊绝。
通天教主却道:“还不够。”
话音刚落,一只与先前别无二样的巨龙再次幻化出形,血盆大口直冲少年而去。
*
“你心不静,这几日便歇息吧。不必勉强。”
莲花藕座上,赤色衣袍的男人缓缓睁开双目,并未反驳太乙真人的话。
从东海回到乾元山,至今已有七日了。
这七日里,除去处理翠屏山行宫之事,哪吒几乎每日都在修炼,可以说是捣了一种“走火入魔”的地步。
他什么也未向太乙交代,哪吒不是稚子了,太乙自然不好强行追问,只好抽出时间为他护法,以免他用力过猛出了岔子。
即便哪吒神魂足够强大,不意味着他就可以乱来。响应民间百姓的祷告已然消耗了他大部分精力,再这般不分昼夜的强行运转修行,迟早会弄垮才塑的躯体。
就算哪吒不说,太乙也能猜到他这是为什么。
一个清心寡欲千年的神,竟然在轮转重生后为情所困,倒是稀奇。偏生此时谁都没有立场去阻挠责怪哪吒——毕竟他既没有因情坏事,也没有忘却本该有的责任,任谁能指摘出一二?
总之敖丙已入截教道门,通天教主早已下明令不允门下弟子出山,倘若敖丙是个明白事儿的,必然不会搅进封神这蹚浑水里。届时大战结束,他们再想说什么做什么,自然自由多了。
只是要稍忍几时思念之苦。
哪吒沉默地垂着眼皮,视线中正是手背上黯淡无光的红莲印记。
他有意将此记显在随时可见之处,就是为了能时刻观察到法印的变化。一连七日,他和沈何相连相通的法印都无半点动静,不仅是沈何没有主动找过他,就连他甚至都无法感应到沈何的状况。
大抵是碧游宫的原因。
但只要印记还在,至少说明法印仍在沈何体内,通天教主还未“赶尽杀绝”。
他很清楚那日在东海海面,碧游宫迟迟不见踪影是有他在的影响。据他记忆,此时封神大战尚未完全揭开帷幕,阐教截教还没到水火不容之时,通天教主却仍对他抱有警惕。
要么是通天教主本就不喜他教弟子闯入自己的道场,要么……
哪吒猛地攥紧了拳头,身体却未从藕座上离开半分。
如今世道乱了,秋汝生等人似乎对前世一切事件的轨迹十分了解,那么截教内风气是否会因此发生改变,他无从得知。
最坏的结果,不过是通天教主已意识到了问题,将借此做出反击。
忽然间,哪吒眉心飞速闪烁过几缕金光。男人脸色微变,转眼从莲花池上消失。
翠屏山中,数名官兵衣着的人策马握剑,手无寸铁的百姓被赶到行宫外的一隅,像一群六神无主的鸡仔,惶惶然缩在包围圈里。
官兵们横冲直撞,毫不怜惜地毁坏着宫内陈设,梁柱砖瓦一一倒塌,有人想出声抗议,却在目及他们手中的刀剑后哑了嗓,胆小者已然控制不住抽泣。
“总兵,殿内确实塑着一尊神像……应是三太子。”副兵翻身下马,沉声禀报。
李靖浑浊的眼睛狭起,仰头注视着这座朴素却宏大的庙宇,冷笑道:“砸,将这妖物的栖身之处毁了,我看他还有什么能耐。”
副兵不敢反驳,领命再次进入庙中。
离魂症事了后,哪吒庙的信众越来越多,每日来往的人数不胜数——有从陈塘关来的,也有附近村镇慕名而拜,本是求个心安,不料竟会碰上官兵砸庙这种事。
李靖紧攥着手拐,他的伤始终好不全,哪吒虽没要他的命,却基本毁了他的脸面和威信。若不是有道人相助,眼下他恐怕还躺在四方狭小的卧房里等死。
一个妖异的怪物,附身在他李家三子身上,年仅七岁便祸事不断,甚至一朝一夕长成了成年男子模样,可不是妖物么?
他一心想除了这小子,不想明面上有太乙相护。因此他求之过急,明明好一手祸水东引,反倒中了哪吒的奸计落了病根。如今遭他知晓了哪吒有复生之意,他哪能放过大好的机会,彻底抹杀此祸患。
庙中动静嘈杂纷乱,李靖只觉心中畅快,巴不得他们砸得再用力些。被赶出庙的信众有官兵看管,进不了庙也脱不了身。李靖咳了几声,拄着拐缓步上前,缓缓道:“这庙里供奉的并非神仙,而是妖物,借了一点天生地养的妖力迷惑百姓以吸取香火。吾乃陈塘关总兵李靖,闻讯特地率人拆除此庙,以免妖物趁机害人,还请诸位谅解。”
他自亮出总兵身份,谈吐却未有高高在上的凌驾之意,反而向平民百姓致歉。人人面面相觑片刻,不敢多说什么,只连连点头,露出些许感激的神色。
愚民么是最好哄的。李靖不免心下得意,哪吒费尽心思积攒的信众被他三言两语就瓦解,日后他再想以此做什么可就难上加难了。
“这行宫内供奉的,貌似是总兵您的三儿子,哪吒。”人群中有人突兀道,“既是您亲子的庙宇,您为何要说他是妖物呢?”
李靖面色僵凝一瞬,目光不动声色逡巡过包围圈内的每一张小心翼翼的脸——最终停留在一角一个书生打扮的青年身上。
青年盘腿坐在地上,不避不躲地对上李靖阴沉的眼睛,甚至神态轻盈地冲对方弯了下唇。
……看他的服饰打扮,并非大富大贵之人,偏生此人神情镇定自若,似乎完全不怕惹怒李靖,反叫人难以轻易小看。
李靖皮笑肉不笑道:“不知阁下是何方神圣,竟对吾的家事了如指掌。”
青年道:“李总兵不必在意,只需回答小生的问题便好。”
一个想尽办法也要树立仁爱慈善形象的人,绝不允许有任何人忤逆他的说辞。李靖撑直手拐,垂眼居高临下地看着青年,依旧是平和近人的语调,“道友所言极是,这庙中供奉的神像,的确是吾第三子。”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哪吒犯了大错,如今已魂归西天。岂料竟有人冒充仙道,借他之名建了这么座行宫。不论是作为总兵,还是吒儿的父亲,吾都必须拆了它。”
滴水不漏,面面俱圆。
信口雌黄。
第44章
砰!
突兀而巨大的响声仿佛能穿透云霄。李靖瞳孔骤然缩紧, 只听那青年语速飞快道——
“陈塘关人人皆知,您为了一己之私陷害哪吒,导致哪吒年仅七岁便割肉剔骨, 自刎当场。哪吒乃阐教至宝灵珠子转世, 道中有言,修庙馈民, 可塑金身。哪吒庙究竟灵不灵验,您一问便知,如今您却不分青红皂白再一次要毁去哪吒重生的机会。李总兵,您究竟意欲何为呀?”
“抓住他!”
传言的风向是最好改变的,只要有人脉有权力, 给足人们理由, 人们自然而然会逐渐倒戈, 不堪在意。李靖脸色狰狞, 像是想在惶惶嘈乱中拉住那个口出妄言的人,却见一阵白雾散去, 方才伶牙俐齿的青年消失得无影无踪。
陡然间,所有吵闹似乎在眨眼中消失殆尽, 李靖猛地意识到什么, 来不及转身, 尖锐的尖刃悄无声息抵在他颈侧, 冰寒的凉意几乎让他发不出声响。
“大胆!这可是陈塘关……”有官兵壮着胆子紧握着长矛,颤声开口,下一瞬触到来者扫来的眼神却刹那噤声。
“陈塘关总兵李靖。”哪吒慢悠悠接完他没说完的话,随意扯了扯唇角,“不知您大驾,有失远迎了。”
火尖枪近在毫厘, 李靖大伤未愈,几乎没有和哪吒一战的能力,更不能在此刻寄希望于哪吒的仁心,索性强作镇定反将一军,“妖孽,你冒充我儿名姓在此建庙欺骗百姓,我作为总兵自然不能放任你胡作非为!”
啪——
巨龙的身形消失地太轻易又太简单,随之散去的还有离沈何仅有半里的寒风。沈何失力跌跪在沙地上,直到银戟归位,他才有了一处可供支撑的倚靠。
“这……”灵幕上几息便使出的招数让龟灵圣母不禁感慨,话到嘴边又词穷起来,只得道,“当真有天赋。”
能坐在藤萝殿论道的都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因此龟灵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未来师弟”还算有所听闻——
敖光为化敖丙的杀劫做了一招偷天换日,满打满算敖丙魂归苏醒也才一月有余,竟能如此熟练地控制银戟,还对“龙”的弱点了若指掌。
不说他刺向“龙”的巧招,单论他的定力和术法,这么短的时间内已是惊绝。
通天教主却道:“还不够。”
话音刚落,一只与先前别无二样的巨龙再次幻化出形,血盆大口直冲少年而去。
*
“你心不静,这几日便歇息吧。不必勉强。”
莲花藕座上,赤色衣袍的男人缓缓睁开双目,并未反驳太乙真人的话。
从东海回到乾元山,至今已有七日了。
这七日里,除去处理翠屏山行宫之事,哪吒几乎每日都在修炼,可以说是捣了一种“走火入魔”的地步。
他什么也未向太乙交代,哪吒不是稚子了,太乙自然不好强行追问,只好抽出时间为他护法,以免他用力过猛出了岔子。
即便哪吒神魂足够强大,不意味着他就可以乱来。响应民间百姓的祷告已然消耗了他大部分精力,再这般不分昼夜的强行运转修行,迟早会弄垮才塑的躯体。
就算哪吒不说,太乙也能猜到他这是为什么。
一个清心寡欲千年的神,竟然在轮转重生后为情所困,倒是稀奇。偏生此时谁都没有立场去阻挠责怪哪吒——毕竟他既没有因情坏事,也没有忘却本该有的责任,任谁能指摘出一二?
总之敖丙已入截教道门,通天教主早已下明令不允门下弟子出山,倘若敖丙是个明白事儿的,必然不会搅进封神这蹚浑水里。届时大战结束,他们再想说什么做什么,自然自由多了。
只是要稍忍几时思念之苦。
哪吒沉默地垂着眼皮,视线中正是手背上黯淡无光的红莲印记。
他有意将此记显在随时可见之处,就是为了能时刻观察到法印的变化。一连七日,他和沈何相连相通的法印都无半点动静,不仅是沈何没有主动找过他,就连他甚至都无法感应到沈何的状况。
大抵是碧游宫的原因。
但只要印记还在,至少说明法印仍在沈何体内,通天教主还未“赶尽杀绝”。
他很清楚那日在东海海面,碧游宫迟迟不见踪影是有他在的影响。据他记忆,此时封神大战尚未完全揭开帷幕,阐教截教还没到水火不容之时,通天教主却仍对他抱有警惕。
要么是通天教主本就不喜他教弟子闯入自己的道场,要么……
哪吒猛地攥紧了拳头,身体却未从藕座上离开半分。
如今世道乱了,秋汝生等人似乎对前世一切事件的轨迹十分了解,那么截教内风气是否会因此发生改变,他无从得知。
最坏的结果,不过是通天教主已意识到了问题,将借此做出反击。
忽然间,哪吒眉心飞速闪烁过几缕金光。男人脸色微变,转眼从莲花池上消失。
翠屏山中,数名官兵衣着的人策马握剑,手无寸铁的百姓被赶到行宫外的一隅,像一群六神无主的鸡仔,惶惶然缩在包围圈里。
官兵们横冲直撞,毫不怜惜地毁坏着宫内陈设,梁柱砖瓦一一倒塌,有人想出声抗议,却在目及他们手中的刀剑后哑了嗓,胆小者已然控制不住抽泣。
“总兵,殿内确实塑着一尊神像……应是三太子。”副兵翻身下马,沉声禀报。
李靖浑浊的眼睛狭起,仰头注视着这座朴素却宏大的庙宇,冷笑道:“砸,将这妖物的栖身之处毁了,我看他还有什么能耐。”
副兵不敢反驳,领命再次进入庙中。
离魂症事了后,哪吒庙的信众越来越多,每日来往的人数不胜数——有从陈塘关来的,也有附近村镇慕名而拜,本是求个心安,不料竟会碰上官兵砸庙这种事。
李靖紧攥着手拐,他的伤始终好不全,哪吒虽没要他的命,却基本毁了他的脸面和威信。若不是有道人相助,眼下他恐怕还躺在四方狭小的卧房里等死。
一个妖异的怪物,附身在他李家三子身上,年仅七岁便祸事不断,甚至一朝一夕长成了成年男子模样,可不是妖物么?
他一心想除了这小子,不想明面上有太乙相护。因此他求之过急,明明好一手祸水东引,反倒中了哪吒的奸计落了病根。如今遭他知晓了哪吒有复生之意,他哪能放过大好的机会,彻底抹杀此祸患。
庙中动静嘈杂纷乱,李靖只觉心中畅快,巴不得他们砸得再用力些。被赶出庙的信众有官兵看管,进不了庙也脱不了身。李靖咳了几声,拄着拐缓步上前,缓缓道:“这庙里供奉的并非神仙,而是妖物,借了一点天生地养的妖力迷惑百姓以吸取香火。吾乃陈塘关总兵李靖,闻讯特地率人拆除此庙,以免妖物趁机害人,还请诸位谅解。”
他自亮出总兵身份,谈吐却未有高高在上的凌驾之意,反而向平民百姓致歉。人人面面相觑片刻,不敢多说什么,只连连点头,露出些许感激的神色。
愚民么是最好哄的。李靖不免心下得意,哪吒费尽心思积攒的信众被他三言两语就瓦解,日后他再想以此做什么可就难上加难了。
“这行宫内供奉的,貌似是总兵您的三儿子,哪吒。”人群中有人突兀道,“既是您亲子的庙宇,您为何要说他是妖物呢?”
李靖面色僵凝一瞬,目光不动声色逡巡过包围圈内的每一张小心翼翼的脸——最终停留在一角一个书生打扮的青年身上。
青年盘腿坐在地上,不避不躲地对上李靖阴沉的眼睛,甚至神态轻盈地冲对方弯了下唇。
……看他的服饰打扮,并非大富大贵之人,偏生此人神情镇定自若,似乎完全不怕惹怒李靖,反叫人难以轻易小看。
李靖皮笑肉不笑道:“不知阁下是何方神圣,竟对吾的家事了如指掌。”
青年道:“李总兵不必在意,只需回答小生的问题便好。”
一个想尽办法也要树立仁爱慈善形象的人,绝不允许有任何人忤逆他的说辞。李靖撑直手拐,垂眼居高临下地看着青年,依旧是平和近人的语调,“道友所言极是,这庙中供奉的神像,的确是吾第三子。”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哪吒犯了大错,如今已魂归西天。岂料竟有人冒充仙道,借他之名建了这么座行宫。不论是作为总兵,还是吒儿的父亲,吾都必须拆了它。”
滴水不漏,面面俱圆。
信口雌黄。
第44章
砰!
突兀而巨大的响声仿佛能穿透云霄。李靖瞳孔骤然缩紧, 只听那青年语速飞快道——
“陈塘关人人皆知,您为了一己之私陷害哪吒,导致哪吒年仅七岁便割肉剔骨, 自刎当场。哪吒乃阐教至宝灵珠子转世, 道中有言,修庙馈民, 可塑金身。哪吒庙究竟灵不灵验,您一问便知,如今您却不分青红皂白再一次要毁去哪吒重生的机会。李总兵,您究竟意欲何为呀?”
“抓住他!”
传言的风向是最好改变的,只要有人脉有权力, 给足人们理由, 人们自然而然会逐渐倒戈, 不堪在意。李靖脸色狰狞, 像是想在惶惶嘈乱中拉住那个口出妄言的人,却见一阵白雾散去, 方才伶牙俐齿的青年消失得无影无踪。
陡然间,所有吵闹似乎在眨眼中消失殆尽, 李靖猛地意识到什么, 来不及转身, 尖锐的尖刃悄无声息抵在他颈侧, 冰寒的凉意几乎让他发不出声响。
“大胆!这可是陈塘关……”有官兵壮着胆子紧握着长矛,颤声开口,下一瞬触到来者扫来的眼神却刹那噤声。
“陈塘关总兵李靖。”哪吒慢悠悠接完他没说完的话,随意扯了扯唇角,“不知您大驾,有失远迎了。”
火尖枪近在毫厘, 李靖大伤未愈,几乎没有和哪吒一战的能力,更不能在此刻寄希望于哪吒的仁心,索性强作镇定反将一军,“妖孽,你冒充我儿名姓在此建庙欺骗百姓,我作为总兵自然不能放任你胡作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