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看了她半晌,也没动李一一下。
“看着我干嘛?动啊!你今儿不把他扔出去,你也给老娘滚蛋!”
第三十八章 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
朱东花一把将李一扛在肩上,嘴里不停道着歉,将人丢出门去。
末了,还抵着门继续道歉:“李一别怪我,我跟着娘就能好好活下去。可跟着你,我真的看不到以后。我只是、只是想好好活下去。”
悄无声息的一大家子人,要么闭眼不看,要么差点把眼珠子瞪爆了。
抵着门的朱氏,直至没了李一的声音,才又坐回台阶上。
一顿饭在诡异的安静中吃完,林桃又让朱氏和李二,再把二老送回去。
开门时,李一就横躺在门前。
“他要是进门,就把人给我扔出去!”
二老离开后,许氏把门关了。
李四追着林桃进了堂屋。
“有事?”
“娘,您真打算不管大哥啊?”
“我为什么要管他?”林桃问。
“再怎么说,大哥不也是您儿子嘛!”
“没错啊!人都是自私的,我想生的,是我悉心抚养他小,他大了懂得感恩为我养老的儿子。而不是只会依附在我身上,不停吸血的大虫子。”
李四忽然不吭声了,点头表示明白后,转身离开。
回到东屋排房,李四在炕角上靠着。
生平头一回,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脑子里是老太太刚才最后说的那句话。
“老四,出啥事了?”李三问。
“三哥,我以前是不是也像大哥一样,在家除了吃和睡,啥事也干不了啊?”
“嗯。”
李四嘴角抽抽。
“哥,你是不是我亲哥?没看出我已经很难过了吗?你就不能说点安慰我的话?”
“喔,我当然是你亲哥,娘生你的时候,我看见了。我也看出你难过了,可我不能为了安慰你说假话。你以前在家,啥事不干都算是好的,你忘记了?娘给你还了多少债。”
李四疯狂揉搓着自己的脸,离开了屋子。
他再和李三说下去,估计得被活活气死。
而李三也是挑起了眉头,自言自语道:“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 \"
***
这时的山腰上,破旧的小院里,两位老人面对面而坐。
“老头子,你说林氏咋就和以前不一样呢?”
“我今天仔细看过她的模样,没变啊。”
“我咋觉着,她在救老大呢?”
“这可不好说,万一林氏真是觉着养不动老大了呢?”
***
李家小院里。
朱氏在灶棚里熬着猪油。
油香味,弥漫在整个院子里。
两小只趴在灶棚的竹竿上,呼哧呼哧的不停吸气。
那可爱的小模样,更是把林桃看笑了。
“想吃吗?”林桃问。
两小只齐刷刷摇头。
明明都馋得流哈喇子了,还不肯承认。
拿了两块油渣,硬塞进两小只嘴里。
“真好吃。”
别看小李干七岁了,在这里已经是个半大的娃。
可这些年,原主把他关在家里,少与人交流。
以至于七岁的孩子,心智只同四五岁的差不多。
“嗯嗯。”小玲兰和以前一样,无论哥哥说啥,她都嗯嗯两声。
淘洗着鱼鳞的许氏,问:“娘?这些没人要的鱼鳞有啥用啊?”
听她男人说,这还是老太太花钱买的,她就更好奇了。
“这世上,哪有没人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出现,那就有它存在的意义。你以为它们没用,只是因为你知道得太少!”
许氏尴尬笑笑:“您还是直接告诉我,它能做啥吧。”
老太太说的那些话,她的耳朵听懂了,脑子却不明白。
油熬好了,鱼鳞也淘洗干净了。
林桃把鱼鳞摊在簸箕里,放着阴干。
夜风吹过,只着一身单衣的林桃,打了个喷嚏。
不知不觉的,天就凉了。
收拾妥当,便打发道:“都早点睡。明天咱还得去镇上做买卖呢!”
院子里响起无数哀嚎。
许氏看着自家男人笑笑,领着娃回屋了。
台阶上坐着发呆的李四,哀嚎过后,抓着头发回了屋。
林桃拍着大儿媳妇的肩:“老大的事,你别管。好好在家做事就行。”
朱氏点头。
回了堂屋,林桃也早早入睡。
亥时睡下,子时四刻就起来了。
零辰一点起床,哪里睡得够。
出了门,林桃洗漱过后,忙活起来。
许是动静大了,西屋门开,许氏扯着衣裳出来。
“娘今儿咋这个点起来了?”
“不是要镇上摆摊嘛!路上得走半日,这个点起,辰时就能到坊市。”
许氏醒了瞌睡,去东屋把朱氏叫醒,跑来灶棚接下了她手里大勺。
“娘告诉我,我来做。”
估计油温五成热时,林桃把鱼鳞倒进了油锅里。
鱼鳞在油锅里炸开、卷曲、泛黄。
炸了两分钟时,让许氏把鱼鳞捞了出来。
又把油温烧至七成热,再把鱼鳞复炸,炸到鱼鳞颜色金黄,就给捞进簸箕里。
拿到通风的地方,不停的抖动透气降温。
原本炸鱼鳞,最好是添加玉米淀粉的。
她也没办法,那玉米和土豆,都是外来物种。她逛遍了坊市,也没找着。
只能勉强试试,这种法子了。
好在等鱼鳞完全冷下后,口感依旧酥脆。
“娘,我能尝一块吗?”许氏问。
林桃抓了一小撮喂进许氏嘴里。
“嗯!这是啥啊?好吃!”
“它啊,在娘的家乡,叫黄金甲。”林桃笑着,又拿了簸箕扣在上面。
朱氏那边,把树叶也洗好了。
叫醒老二和老四,林桃牵着牛崽子开门,被地上横着的李一吓了一跳。
梦中惊醒的李一,也是猛的弹坐起来。
“娘、娘……”李一面色憔悴,声音沙哑,神情萎靡。
林桃只当没听见,一脚踢开李一的腿,把牛牵出来套上车架。
老二和老四抱着东西上了车。
林桃头也不回的,撵着牛车离开了。
听着身后李一的叫唤,林桃扯了扯嘴角。
她又不是他们亲娘,还能被他装惨卖哭的喊声影响?不可能的!
牛车足足摇了四个时辰,林桃终于进了清源镇。
要不是拿留下那些银子,租个铺面,她真的想把牛换成马。
进了坊市,林桃还是选在鱼大姐旁边支摊。
一见面鱼大姐就热情的打着招呼。
支摊的事,让两个儿子干,林桃一边看着,一边和鱼大姐拉家常。
“大妹子,你可不知道,昨儿咱这清源镇,可是发生大事了!”
第三十九章 你懂啥 这就叫存在的价值!
原来,那些遭王麻子祸害过的人家,听说王麻子被官府抓了以后,都告去了县衙。
县太爷迫不及待的,就把王麻子的脑袋砍了。
当日被救出来的几个小娃和女人们,也得救归家。
四乡八里的,掀起不小的风波。
说到这,林桃好奇的问:“既然他们的家人,都是清源镇附近的。咋不救他们呢?”
“没人敢惹啊!王麻子开口一两一个人,逼着人家拿钱赎人。有钱人他王麻子不敢惹,他敢欺负的,也都是些可怜人。别说拿银子,就是拿十个钱,也不一定有啊!”
“他们为什么不告官呢?”林桃问。
昨天赶时间,她啥也没问,稀里哗啦一顿揍,然后把柴房里扣着的人放了去告官。她啥也没问。
鱼大姐压低声音说:“告了有啥用?都说王麻子和咱镇上赌坊的掌柜有来往。官老爷们又从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人拧王麻子问官,他们也就不多管。”
“你是不知道,王麻子砍头的时候,好些人沾了血馒头告慰冤魂。昨天这一天,真的,有人哭,有人笑,那叫一个热闹。”
听完,林桃不免庆幸,昨天自己快刀斩乱麻,没有留给王麻子一伙人喘息的机会。不然以后自己一家,指定是在镇上站不住脚了。
拉了会儿家常,林桃就给两儿子,交待了自家小食价钱和份量,把摊子交给二人顾着,打算再去逛逛坊市。
看看买点趁手的家伙式,上山狩猎,先把第一桶金搞出来!
老太太一走,李二就长出了一口气,懒散的坐在边上。
李四叫卖着自家小食,倒是引来不少目光,不过人家看看也就走了。
“老四,你省省力气吧!谁会愿意花钱买这个?”李二垂头丧气的说。
原本还有些精气神的李四,叫卖无果,又被李二一番打击后,也没了信心。
“看着我干嘛?动啊!你今儿不把他扔出去,你也给老娘滚蛋!”
第三十八章 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
朱东花一把将李一扛在肩上,嘴里不停道着歉,将人丢出门去。
末了,还抵着门继续道歉:“李一别怪我,我跟着娘就能好好活下去。可跟着你,我真的看不到以后。我只是、只是想好好活下去。”
悄无声息的一大家子人,要么闭眼不看,要么差点把眼珠子瞪爆了。
抵着门的朱氏,直至没了李一的声音,才又坐回台阶上。
一顿饭在诡异的安静中吃完,林桃又让朱氏和李二,再把二老送回去。
开门时,李一就横躺在门前。
“他要是进门,就把人给我扔出去!”
二老离开后,许氏把门关了。
李四追着林桃进了堂屋。
“有事?”
“娘,您真打算不管大哥啊?”
“我为什么要管他?”林桃问。
“再怎么说,大哥不也是您儿子嘛!”
“没错啊!人都是自私的,我想生的,是我悉心抚养他小,他大了懂得感恩为我养老的儿子。而不是只会依附在我身上,不停吸血的大虫子。”
李四忽然不吭声了,点头表示明白后,转身离开。
回到东屋排房,李四在炕角上靠着。
生平头一回,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脑子里是老太太刚才最后说的那句话。
“老四,出啥事了?”李三问。
“三哥,我以前是不是也像大哥一样,在家除了吃和睡,啥事也干不了啊?”
“嗯。”
李四嘴角抽抽。
“哥,你是不是我亲哥?没看出我已经很难过了吗?你就不能说点安慰我的话?”
“喔,我当然是你亲哥,娘生你的时候,我看见了。我也看出你难过了,可我不能为了安慰你说假话。你以前在家,啥事不干都算是好的,你忘记了?娘给你还了多少债。”
李四疯狂揉搓着自己的脸,离开了屋子。
他再和李三说下去,估计得被活活气死。
而李三也是挑起了眉头,自言自语道:“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 \"
***
这时的山腰上,破旧的小院里,两位老人面对面而坐。
“老头子,你说林氏咋就和以前不一样呢?”
“我今天仔细看过她的模样,没变啊。”
“我咋觉着,她在救老大呢?”
“这可不好说,万一林氏真是觉着养不动老大了呢?”
***
李家小院里。
朱氏在灶棚里熬着猪油。
油香味,弥漫在整个院子里。
两小只趴在灶棚的竹竿上,呼哧呼哧的不停吸气。
那可爱的小模样,更是把林桃看笑了。
“想吃吗?”林桃问。
两小只齐刷刷摇头。
明明都馋得流哈喇子了,还不肯承认。
拿了两块油渣,硬塞进两小只嘴里。
“真好吃。”
别看小李干七岁了,在这里已经是个半大的娃。
可这些年,原主把他关在家里,少与人交流。
以至于七岁的孩子,心智只同四五岁的差不多。
“嗯嗯。”小玲兰和以前一样,无论哥哥说啥,她都嗯嗯两声。
淘洗着鱼鳞的许氏,问:“娘?这些没人要的鱼鳞有啥用啊?”
听她男人说,这还是老太太花钱买的,她就更好奇了。
“这世上,哪有没人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出现,那就有它存在的意义。你以为它们没用,只是因为你知道得太少!”
许氏尴尬笑笑:“您还是直接告诉我,它能做啥吧。”
老太太说的那些话,她的耳朵听懂了,脑子却不明白。
油熬好了,鱼鳞也淘洗干净了。
林桃把鱼鳞摊在簸箕里,放着阴干。
夜风吹过,只着一身单衣的林桃,打了个喷嚏。
不知不觉的,天就凉了。
收拾妥当,便打发道:“都早点睡。明天咱还得去镇上做买卖呢!”
院子里响起无数哀嚎。
许氏看着自家男人笑笑,领着娃回屋了。
台阶上坐着发呆的李四,哀嚎过后,抓着头发回了屋。
林桃拍着大儿媳妇的肩:“老大的事,你别管。好好在家做事就行。”
朱氏点头。
回了堂屋,林桃也早早入睡。
亥时睡下,子时四刻就起来了。
零辰一点起床,哪里睡得够。
出了门,林桃洗漱过后,忙活起来。
许是动静大了,西屋门开,许氏扯着衣裳出来。
“娘今儿咋这个点起来了?”
“不是要镇上摆摊嘛!路上得走半日,这个点起,辰时就能到坊市。”
许氏醒了瞌睡,去东屋把朱氏叫醒,跑来灶棚接下了她手里大勺。
“娘告诉我,我来做。”
估计油温五成热时,林桃把鱼鳞倒进了油锅里。
鱼鳞在油锅里炸开、卷曲、泛黄。
炸了两分钟时,让许氏把鱼鳞捞了出来。
又把油温烧至七成热,再把鱼鳞复炸,炸到鱼鳞颜色金黄,就给捞进簸箕里。
拿到通风的地方,不停的抖动透气降温。
原本炸鱼鳞,最好是添加玉米淀粉的。
她也没办法,那玉米和土豆,都是外来物种。她逛遍了坊市,也没找着。
只能勉强试试,这种法子了。
好在等鱼鳞完全冷下后,口感依旧酥脆。
“娘,我能尝一块吗?”许氏问。
林桃抓了一小撮喂进许氏嘴里。
“嗯!这是啥啊?好吃!”
“它啊,在娘的家乡,叫黄金甲。”林桃笑着,又拿了簸箕扣在上面。
朱氏那边,把树叶也洗好了。
叫醒老二和老四,林桃牵着牛崽子开门,被地上横着的李一吓了一跳。
梦中惊醒的李一,也是猛的弹坐起来。
“娘、娘……”李一面色憔悴,声音沙哑,神情萎靡。
林桃只当没听见,一脚踢开李一的腿,把牛牵出来套上车架。
老二和老四抱着东西上了车。
林桃头也不回的,撵着牛车离开了。
听着身后李一的叫唤,林桃扯了扯嘴角。
她又不是他们亲娘,还能被他装惨卖哭的喊声影响?不可能的!
牛车足足摇了四个时辰,林桃终于进了清源镇。
要不是拿留下那些银子,租个铺面,她真的想把牛换成马。
进了坊市,林桃还是选在鱼大姐旁边支摊。
一见面鱼大姐就热情的打着招呼。
支摊的事,让两个儿子干,林桃一边看着,一边和鱼大姐拉家常。
“大妹子,你可不知道,昨儿咱这清源镇,可是发生大事了!”
第三十九章 你懂啥 这就叫存在的价值!
原来,那些遭王麻子祸害过的人家,听说王麻子被官府抓了以后,都告去了县衙。
县太爷迫不及待的,就把王麻子的脑袋砍了。
当日被救出来的几个小娃和女人们,也得救归家。
四乡八里的,掀起不小的风波。
说到这,林桃好奇的问:“既然他们的家人,都是清源镇附近的。咋不救他们呢?”
“没人敢惹啊!王麻子开口一两一个人,逼着人家拿钱赎人。有钱人他王麻子不敢惹,他敢欺负的,也都是些可怜人。别说拿银子,就是拿十个钱,也不一定有啊!”
“他们为什么不告官呢?”林桃问。
昨天赶时间,她啥也没问,稀里哗啦一顿揍,然后把柴房里扣着的人放了去告官。她啥也没问。
鱼大姐压低声音说:“告了有啥用?都说王麻子和咱镇上赌坊的掌柜有来往。官老爷们又从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人拧王麻子问官,他们也就不多管。”
“你是不知道,王麻子砍头的时候,好些人沾了血馒头告慰冤魂。昨天这一天,真的,有人哭,有人笑,那叫一个热闹。”
听完,林桃不免庆幸,昨天自己快刀斩乱麻,没有留给王麻子一伙人喘息的机会。不然以后自己一家,指定是在镇上站不住脚了。
拉了会儿家常,林桃就给两儿子,交待了自家小食价钱和份量,把摊子交给二人顾着,打算再去逛逛坊市。
看看买点趁手的家伙式,上山狩猎,先把第一桶金搞出来!
老太太一走,李二就长出了一口气,懒散的坐在边上。
李四叫卖着自家小食,倒是引来不少目光,不过人家看看也就走了。
“老四,你省省力气吧!谁会愿意花钱买这个?”李二垂头丧气的说。
原本还有些精气神的李四,叫卖无果,又被李二一番打击后,也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