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项如蓁尚未开口问询,关山月拱了拱手,相尊大人,皇上在吗?
项如蓁道:皇上已经睡了,什么事跟我说吧。
相尊大人、太尉大人和皇上的关系有多铁,谁都知道。所以来人也毫不迟疑,忙将密件呈上。
项如蓁打开一看,逐渐拧起了眉。这件事,她还真不如该如何应对。
她虽是百官之首,身居相尊之位,处理家国大事井井有条,但她本质上是个实干家,而非谋略家。
项如蓁骨子里就生不出弯弯绕绕的想法,涉及韬略之事,还得让陆锦澜来拿主意。
项如蓁正犹豫着要不要强行把人叫醒,里面忽然传来陆锦澜的声音:外面什么事啊?
关山月忙道:回皇上,姜国急报。
第157章 朕可没答应
陆锦澜又问:是齐凛回来了吗?
齐凛猛然抬起头,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她受先皇委派,潜伏在姜国做密探总管。只在五六年前,陆锦澜来姜国的时候见过一面。
那时陆锦澜已经是靖安侯了,而齐凛只是一个小小的密探总管。
那年靖安侯权倾朝野名满天下,炙手可热。刚一到姜国,想见她的人便排起了长队,一眨眼便摞起了几摞拜帖。
齐凛跟在常驻姜国的嬅国官员队伍里,被安排着和十几个人一起,同陆锦澜吃了顿饭。
她个性沉闷,不善言辞,席间也没什么说话的机会,只好闷头吃饭。
最后倒是陆锦澜主动问了她几句,在姜国习不习惯?家里有没有什么照应的?公事有困难,你找相尊大人。私事有困难,你写信给我。
寥寥几句,让齐凛诚惶诚恐,颇为感动。
去年陆锦澜登基,所有外派异国的人员在新年时都收到了一份大礼,有银两、衣物、草药,一些家乡风味特产。
还有陆锦澜亲笔手书的一句话:保重自己,勿忘初心,有困难找朕。
齐凛想到此番种种,听到陆锦澜唤她的名字,让她进去说话,不由得眼眶一热。
她咚咚咚快步进去,恭敬地行了大礼,臣齐凛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锦澜温声道:你从姜国一路赶过来,风尘仆仆,辛苦了,快平身吧。
是。齐凛抬头瞥了一眼,陆锦澜似是宿醉刚醒,头发散乱着,脸上还带着醉酒的红晕,可那双眼睛却是极清极明,幽深如许。
不在宫中,她并没有穿皇帝的衣裳,只是一身简单的月牙白寝衣。
她坐在床边,身上随手披了一件褂子,看尺寸也不像是她的,更像是相尊大人的外袍。身后还躺着一个醉妇,睡得昏天黑地。
她只是慵懒随意地坐在那里,便让齐凛蓦然想起了先皇。
她记得那年她送急报进宫,先皇也是这样随意披着衣裳发髻散乱的坐在床边。
她们竟然真的是母女?
一样的帝王气度,一样的从容镇定,敏锐的目光超凡的洞察力,让人觉得天大的事儿,也不过是她的眉头拧起又舒展,一切皆在她眉宇之间。无需惊,无需怕。
说是急报,陆锦澜却丝毫不急。
关山月将急报递过去,陆锦澜拿在手里,目光却又看向齐凛,朕记得去年有人说你入宫探消息伤了腿,如今可完全好了吗?
齐凛刚把激动的心绪强压下去,听见这话噗通一声跪倒,哽咽道:回皇上,臣那一点小伤早就好了,不敢劳皇上惦记。
陆锦澜感慨道:国家国家,国也是家。你们在外牵挂着家里,朕在家中,也牵挂着你们。算起来,你在姜国快十年。若受够了漂泊在外之苦,尽管上折子,朕会准你回来,另行安排差事。
齐凛抹了把眼泪,回皇上,臣受得住。家中老幼夫孺都有您照顾着,臣在外面很放心。能为皇上效力是臣的福气,臣万死不辞。
陆锦澜笑道:不用那么严重,快起来吧。
寒暄过后,她才开展开书信。
关山月在一旁道:您离宫前叮嘱说,有关姜国新皇拥立的事宜,要立刻报告给您。齐大人亲自送来,臣便带着她来面圣了。
只是臣不明白,这新皇拥立和咱们有什么关系?臣看,让姜国人争去吧,人脑打出狗脑,咱看笑话就好。
陆锦澜勾了勾嘴角,抬眸看了她一眼,你不知道赫连央朕的女儿吗?
此话一出,齐凛更觉诚惶诚恐,心想:这等机密之事,皇上都不瞒我,这是把我当做心腹重臣啊!
关山月迟疑了一下,臣隐约知道,但这事儿姜国人也隐约知道。所以,她们最终拥立谁,也不会拥立十九皇女啊。
陆锦澜笑道:她们会的。这急报上不是提了吗?索红珠提议拥立十九皇女,被否。
关山月诧异道:是啊,索红珠刚一提就被顾命大臣乌而泰给否了。而且她们已经确定了,要拥立刚殡天的赫连述的女儿赫连益为新皇,不会在十九皇女那一辈选了。
陆锦澜摇头,这是她们一厢情愿,朕可没答应。
关山月一愣,皇上的意思是
陆锦澜道:除了朕的女儿,谁都不行。
齐凛忙问:皇上是否要除了赫连益?
陆锦澜摇头,一个八岁小孩儿,成不了什么事。但乌而泰可不是小孩儿了,先诛乌而泰,剩下的三个顾命大臣自会重新商议皇储之事。
齐凛,朕许你全权处置此事。手里的人若不够,可以去皇太夫那里借用几个,就说是我的意思,他会明白的。原则很简单,谁反对拥立十九皇女,谁就要死。
项如蓁担忧道:这是不是太明显了?她们一想,就能猜到是你派人做的。
陆锦澜道:这正合我意,免得我还得自己四处宣扬此事。她们知道了是我做的,我看她们敢不敢和我对着干。
陆锦澜说着看向齐凛,你回去的时候路过赤州城,和赤州守备凌照人说一声。让她联合曲国的业州守备,搞一次两国联合演练,地点就在姜国的边境旁边,一定要紧挨着。
关山月听着都觉得悬,皇上,没听说过什么叫两国联合演练啊,曲国人会答应吗?
陆锦澜:你这不就听说了吗?这有什么?我亲自写信给萧承英,她胆子可比你们大多了。
众人连忙铺纸研墨,陆锦澜写了封信,又吩咐了诸多细节,叮嘱齐凛休息两天再行折返。
告退时关山月才想起来,黎大人来信说她要到姑苏一带办事,问皇上要不要给您带些什么东西来。
陆锦澜想了想,倒没什么要带的,只不过好好地,她要到姑苏做什么?
关山月道:听说姑苏一带有人私开金矿,黎大人掌管户部,自然要调查此事。
陆锦澜道:那你回信给她,让她不必急着来了。咱们距姑苏不到两日路程,明日就动身。反正闲来无事,咱们顺手把这事办了。
关山月领命去了,陆锦澜躺到床上,晏无辛被吵得直嘟囔,大半夜的,还要处理政事,你们累不累啊?
陆锦澜叹了口气,发展中国家是这样的,等什么时候百姓都富得流油,版图辽阔边境安稳,自然就没有这些事了。我一直想着,等我上了岁数,我就把皇位传给安北。
那时候咱也老了,事儿都丢给年轻人去办。咱就像少年时那样,终日四处游荡,赏花斗酒,游戏人间。
晏无辛忙附和道:好啊好啊,那咱要等什么时候?
陆锦澜:你说呢?
晏无辛想了半天,现在吧,我看现在安北也能独当一面。
项如蓁忙道:别胡说了,咱们现在这么年轻,时常出来还不够你玩的?要丢开正事,怎么也得等到七八十岁。
七八十岁?晏无辛原本支着身子,听见这话,立马咚一声倒了下去,哀怨道:我还要再干六十年吗?天呐!
陆锦澜笑道:或许没那么久,你再坚持一下。我无所谓,主要是得等如蓁厌倦了。
她能厌倦?晏无辛又支棱起来,她看见奏折比看见美貌少男都亲,天天看啊看啊的。说不定咱看不着的时候,她真能抱着奏折亲几口。
项如蓁道:皇上已经睡了,什么事跟我说吧。
相尊大人、太尉大人和皇上的关系有多铁,谁都知道。所以来人也毫不迟疑,忙将密件呈上。
项如蓁打开一看,逐渐拧起了眉。这件事,她还真不如该如何应对。
她虽是百官之首,身居相尊之位,处理家国大事井井有条,但她本质上是个实干家,而非谋略家。
项如蓁骨子里就生不出弯弯绕绕的想法,涉及韬略之事,还得让陆锦澜来拿主意。
项如蓁正犹豫着要不要强行把人叫醒,里面忽然传来陆锦澜的声音:外面什么事啊?
关山月忙道:回皇上,姜国急报。
第157章 朕可没答应
陆锦澜又问:是齐凛回来了吗?
齐凛猛然抬起头,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她受先皇委派,潜伏在姜国做密探总管。只在五六年前,陆锦澜来姜国的时候见过一面。
那时陆锦澜已经是靖安侯了,而齐凛只是一个小小的密探总管。
那年靖安侯权倾朝野名满天下,炙手可热。刚一到姜国,想见她的人便排起了长队,一眨眼便摞起了几摞拜帖。
齐凛跟在常驻姜国的嬅国官员队伍里,被安排着和十几个人一起,同陆锦澜吃了顿饭。
她个性沉闷,不善言辞,席间也没什么说话的机会,只好闷头吃饭。
最后倒是陆锦澜主动问了她几句,在姜国习不习惯?家里有没有什么照应的?公事有困难,你找相尊大人。私事有困难,你写信给我。
寥寥几句,让齐凛诚惶诚恐,颇为感动。
去年陆锦澜登基,所有外派异国的人员在新年时都收到了一份大礼,有银两、衣物、草药,一些家乡风味特产。
还有陆锦澜亲笔手书的一句话:保重自己,勿忘初心,有困难找朕。
齐凛想到此番种种,听到陆锦澜唤她的名字,让她进去说话,不由得眼眶一热。
她咚咚咚快步进去,恭敬地行了大礼,臣齐凛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锦澜温声道:你从姜国一路赶过来,风尘仆仆,辛苦了,快平身吧。
是。齐凛抬头瞥了一眼,陆锦澜似是宿醉刚醒,头发散乱着,脸上还带着醉酒的红晕,可那双眼睛却是极清极明,幽深如许。
不在宫中,她并没有穿皇帝的衣裳,只是一身简单的月牙白寝衣。
她坐在床边,身上随手披了一件褂子,看尺寸也不像是她的,更像是相尊大人的外袍。身后还躺着一个醉妇,睡得昏天黑地。
她只是慵懒随意地坐在那里,便让齐凛蓦然想起了先皇。
她记得那年她送急报进宫,先皇也是这样随意披着衣裳发髻散乱的坐在床边。
她们竟然真的是母女?
一样的帝王气度,一样的从容镇定,敏锐的目光超凡的洞察力,让人觉得天大的事儿,也不过是她的眉头拧起又舒展,一切皆在她眉宇之间。无需惊,无需怕。
说是急报,陆锦澜却丝毫不急。
关山月将急报递过去,陆锦澜拿在手里,目光却又看向齐凛,朕记得去年有人说你入宫探消息伤了腿,如今可完全好了吗?
齐凛刚把激动的心绪强压下去,听见这话噗通一声跪倒,哽咽道:回皇上,臣那一点小伤早就好了,不敢劳皇上惦记。
陆锦澜感慨道:国家国家,国也是家。你们在外牵挂着家里,朕在家中,也牵挂着你们。算起来,你在姜国快十年。若受够了漂泊在外之苦,尽管上折子,朕会准你回来,另行安排差事。
齐凛抹了把眼泪,回皇上,臣受得住。家中老幼夫孺都有您照顾着,臣在外面很放心。能为皇上效力是臣的福气,臣万死不辞。
陆锦澜笑道:不用那么严重,快起来吧。
寒暄过后,她才开展开书信。
关山月在一旁道:您离宫前叮嘱说,有关姜国新皇拥立的事宜,要立刻报告给您。齐大人亲自送来,臣便带着她来面圣了。
只是臣不明白,这新皇拥立和咱们有什么关系?臣看,让姜国人争去吧,人脑打出狗脑,咱看笑话就好。
陆锦澜勾了勾嘴角,抬眸看了她一眼,你不知道赫连央朕的女儿吗?
此话一出,齐凛更觉诚惶诚恐,心想:这等机密之事,皇上都不瞒我,这是把我当做心腹重臣啊!
关山月迟疑了一下,臣隐约知道,但这事儿姜国人也隐约知道。所以,她们最终拥立谁,也不会拥立十九皇女啊。
陆锦澜笑道:她们会的。这急报上不是提了吗?索红珠提议拥立十九皇女,被否。
关山月诧异道:是啊,索红珠刚一提就被顾命大臣乌而泰给否了。而且她们已经确定了,要拥立刚殡天的赫连述的女儿赫连益为新皇,不会在十九皇女那一辈选了。
陆锦澜摇头,这是她们一厢情愿,朕可没答应。
关山月一愣,皇上的意思是
陆锦澜道:除了朕的女儿,谁都不行。
齐凛忙问:皇上是否要除了赫连益?
陆锦澜摇头,一个八岁小孩儿,成不了什么事。但乌而泰可不是小孩儿了,先诛乌而泰,剩下的三个顾命大臣自会重新商议皇储之事。
齐凛,朕许你全权处置此事。手里的人若不够,可以去皇太夫那里借用几个,就说是我的意思,他会明白的。原则很简单,谁反对拥立十九皇女,谁就要死。
项如蓁担忧道:这是不是太明显了?她们一想,就能猜到是你派人做的。
陆锦澜道:这正合我意,免得我还得自己四处宣扬此事。她们知道了是我做的,我看她们敢不敢和我对着干。
陆锦澜说着看向齐凛,你回去的时候路过赤州城,和赤州守备凌照人说一声。让她联合曲国的业州守备,搞一次两国联合演练,地点就在姜国的边境旁边,一定要紧挨着。
关山月听着都觉得悬,皇上,没听说过什么叫两国联合演练啊,曲国人会答应吗?
陆锦澜:你这不就听说了吗?这有什么?我亲自写信给萧承英,她胆子可比你们大多了。
众人连忙铺纸研墨,陆锦澜写了封信,又吩咐了诸多细节,叮嘱齐凛休息两天再行折返。
告退时关山月才想起来,黎大人来信说她要到姑苏一带办事,问皇上要不要给您带些什么东西来。
陆锦澜想了想,倒没什么要带的,只不过好好地,她要到姑苏做什么?
关山月道:听说姑苏一带有人私开金矿,黎大人掌管户部,自然要调查此事。
陆锦澜道:那你回信给她,让她不必急着来了。咱们距姑苏不到两日路程,明日就动身。反正闲来无事,咱们顺手把这事办了。
关山月领命去了,陆锦澜躺到床上,晏无辛被吵得直嘟囔,大半夜的,还要处理政事,你们累不累啊?
陆锦澜叹了口气,发展中国家是这样的,等什么时候百姓都富得流油,版图辽阔边境安稳,自然就没有这些事了。我一直想着,等我上了岁数,我就把皇位传给安北。
那时候咱也老了,事儿都丢给年轻人去办。咱就像少年时那样,终日四处游荡,赏花斗酒,游戏人间。
晏无辛忙附和道:好啊好啊,那咱要等什么时候?
陆锦澜:你说呢?
晏无辛想了半天,现在吧,我看现在安北也能独当一面。
项如蓁忙道:别胡说了,咱们现在这么年轻,时常出来还不够你玩的?要丢开正事,怎么也得等到七八十岁。
七八十岁?晏无辛原本支着身子,听见这话,立马咚一声倒了下去,哀怨道:我还要再干六十年吗?天呐!
陆锦澜笑道:或许没那么久,你再坚持一下。我无所谓,主要是得等如蓁厌倦了。
她能厌倦?晏无辛又支棱起来,她看见奏折比看见美貌少男都亲,天天看啊看啊的。说不定咱看不着的时候,她真能抱着奏折亲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