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助借书机在他面前滴滴作响,几本书一本一本的被识别,机器仿佛也在为他的“亡羊补牢”默默记录证据。
  林序南正巧从隔壁办公室出来,一眼就看到了他那堆几乎要等身的书。
  “……补课?”他挑眉,似笑非笑地开口。
  “补牢。”裴青寂一本一本认真扫着条形码,神色如常。
  林序南闻言微顿,似是认真想了想,然后忽而轻声笑出,带着点慵懒的温柔,“只是,不知道这只羊,是什么时候悄悄跑丢的。”
  这时,沈玉和顾然然一前一后从书区转出来,一看到林序南站在那儿,两人的肩膀几乎同时松弛下来,笑着迎了上,连步子都轻快了。
  “林师兄!”
  “好巧呀!你什么时候来的?我们刚还说要去实验室找你呢。”顾然然一边笑一边快步走近,语气带着发自心底的亲近。
  “顺路。”林序南温声应了,语调不疾不徐,又自然地把话题带回来,目光落在那摞书上,唇边仍挂着笑,“你们是跟他一块来的?”
  沈玉和顾然然疑惑地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见裴青寂正站在借书机器旁,慢条斯理地把最后一本放进帆布袋里,气场沉静得像周围的光都收束了几分。
  两人心里一紧,下意识地收了笑,语气也正经了点,“啊,不是,是我们刚好在里面碰到裴博士。”
  顾然然的眼神在裴青寂和林序南的脸上扫了一圈,看到两个人的表情都没什么异样,才放心开口,但音量却不自觉地压低了,“裴博士站在基础书架前盯了好一会儿,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哪位本科新生,正焦头烂额赶报告呢。”
  裴青寂:不怪你,我自己都以为我是在参加“新生图书馆导览”。
  沈玉也捂着嘴低声感叹,“是啊,我们原本还在一旁小声吐槽来着,结果他一开口就直接叫我们名字,说自己材料基础薄,问我们有没有推荐的书目。”
  裴青寂:我只是想低调地问个问题,结果收获了三秒的群体性静默。
  “我们直接愣了。”顾然然边说边摇头,像是现在想起来都还有些难以置信,“那可是裴博士!怎么可能基础弱!堂堂博后跑来看《材料学导论》,还这么认真……说实话,比我们自己入组前那阵卷得多了。我那会儿还自诩特别努力,现在一对比,立马清醒。”
  裴青寂:我上辈子见过的最薄的书,是汉简;这辈子见过最厚的,是你们这本导论。
  林序南听着,嘴角的笑意没散,一如既往地不动声色,却将话接得滴水不漏,“这说明咱们裴师兄要求高,沉得住气打磨自己,踏实做科研。”
  裴青寂轻哼一声,只当没听见那头的耳语,自顾自提着鼓囊囊的帆布袋回了办公室。
  门合上的瞬间,世界终于安静下来。
  裴青寂抬手慢悠悠地解开扣到领口的那颗扣子,动作不紧不慢,随后懒洋洋地呼出一口气,像是在从一场伪装的端庄里解脱出来。
  然后将一摞厚书一字铺开在桌上,沉甸甸的封皮砸出一声闷响,像是某种无声的宣告。
  他随手抽出最上面那本《材料分析导论》,落座的动作一如既往地稳,眉眼平静,甚至带着点习以为常的熟稔,他翻开书页,纸张摩擦声在空荡的房间里细碎又清晰。
  他向来痴于修书,沉心定性,哪怕是断字残卷,也能一笔笔补全,如今修的,却是自己这段漏洞百出的“科研人生”。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书页他熟,手感他灵,图谱再晦涩,也终有一页一页啃下去的办法。
  天赋不够,那就靠熬,一笔一划,像修残卷一样,把自己补完整。
  只要方向没错,从哪一页开始读,又有什么关系?
  ——三分钟后,他趴在桌上面朝书页,面无表情地盯着那行小字——“本章主要介绍布拉格定律和晶体衍射。”
  裴青寂:“……”
  作者有话说:
  ----------------------
  第5章 民族图谱(一)
  刚入初秋,窗外的法国梧桐悄然染上一圈浅黄的边,阳光透过半开的百叶窗洒进来,落在淡黄木纹的办公桌上,浮尘在光柱中缓慢游动,映出一室尘光。
  微信群突然震动,一条置顶消息弹了出来,简洁明了地砸进所有人眼底。
  【紧急通知:文保中心发来合作请求,位于川南山区的某少数民族村寨,有一批民族文化图谱因潮湿、虫蛀等原因出现结构性损坏,需要修复与数字化录入,任务周期为两周。】
  【方砚:青寂带队,序南、思翊一起去,另外抽两位硕士组员,沈玉和明叙准备一下吧,行程初定后天出发。】
  消息一出,群里顿时安静了几秒,仿佛空气都凝固了。然后才是一连串“收到”、“马上准备”的回复,迅速刷屏。
  科研人对突发任务从不陌生,但当看到“青寂带队”四个字时,许多人还是下意识地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
  “这不是考古组该干的活儿吗?”顾然然第一个发出声音,小声地在电脑后方嘀咕,“我们材料学课题组是搞微观结构修复的,怎么还要下乡去修纸本图录?而且川南那边不都断网吗?幸好我没被点名。”
  江思翊手指在鼠标上敲了敲,像是努力回忆什么,“大概是因为这批图录材料特殊吧,听说有些纸张混合了非传统植物纤维,还掺杂过某种金属矿物处理……要检测微量元素残留,目前只有我们组能做。”
  “可就算真有技术含量,也不至于连裴博士都派去吧?”叶明叙悄悄用手肘捅了捅沈玉,语气藏着些难得的紧张,“他上次不是因为合作作者数据不规范,直接把对方从名单里删了吗?这次野外任务……要是再出了什么岔子,我们不是都要被记一笔?”
  沈玉一边低头翻看文件,一边安慰,“还好林师兄也一起,他在就不会让气氛太僵。”
  “你是没看过他们俩吵架,”叶明叙突然压低声音,回忆起某次组会激烈交锋,“裴博士怼人一针见血,林师兄嘴皮子又利,那天实验楼差点起雾。”
  正说着,实验室门“咔哒”一声被推开了。
  林序南走进来,手里抱着一叠刚打码完的任务拆解文档,阳光打在他身上,连那身清晨刚换的白衬衫都带着一股温热的味道。他身上是淡淡的柚子香,干净舒服,笑容软乎乎的,像玻璃杯里刚倒满的温牛奶。
  “别背后议论啦。”他熟稔地把资料一份份分给大家,声音柔和又有些无奈,像是在哄小朋友,“任务拆解我已经整理好啦,快来看——”
  他一边递还一边用下巴点了点裴青寂那边,眼里带着点坏笑,“这次带队的可是裴博士哦,大家不想被他冰回原形的,赶紧收拾东西,别迟到。”
  一阵哀嚎顿时爆发出来,氛围像水滴进了油锅似的热闹起来。
  “完了完了,我是不是要带齐人生中所有的备用设备?”
  “求林师兄一路多发言,缓和低气压!”
  顾然然抱着文件抬头一看,刚好对上林序南那张笑意盈盈的脸,整个人都快化进去了,眼底的小星星几乎从眼眶里飞出来,“真不知道林师兄这样的人会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
  沈玉淡定地翻了一页资料,头也没抬,“可能是会做饭的、脾气好的、不怕裴博士的。”
  “……那我们全组都没戏。”顾然然哀叹一声,瘫在椅子里。
  林序南笑着转过头来,听到她们说话却没接茬,只是抬手给叶明叙理了理没压好的文件夹角,语气一如既往地温和,“设备清单今晚发,记得早点打包,后天上午集中调试。”
  他不动声色地收起每一寸涌动的情绪,将气氛控制得刚好,不居高、不刻意,却总能在大家的潜意识里,稳稳划出一条安全界线。
  但没有人注意到,他在看到任务安排那一刻,眉心曾轻微地蹙了一下。
  ***
  出发当天,天刚蒙蒙亮,学校南门口就已经聚起了几个人影。早秋的清晨透着一丝早发的凉意,路边的咖啡店还没开门,石板路上还有前一夜的潮湿痕迹。
  一辆银灰色中型小巴静静停在梧桐树下,车门半敞。
  沈玉和叶明叙最早到,两个大号行李箱并排靠着车轮放着。清晨略带湿气,地面上还残留着一夜薄雾。
  沈玉蹲在地上整理设备箱,动作一丝不苟,连每根数据线都依照颜色和接口顺序分门别类地整理好。
  “你说,”叶明叙抱着手臂站在一旁,压低声音,“这次任务……裴博士真的会来吗?”
  沈玉没抬头,只回了句,“带队名单上是他。”
  “可你不觉得不太像他的风格吗?”叶明叙语气带了点狐疑,“这根本不是他会接的活儿啊。那种人……就适合待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里做数据和建模,这种野外任务——潮湿、多变、设备不全,他肯定觉得是折磨。”
  他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再说了,以前只要一提到要出外勤,他不都是立马找理由推掉?这次怎么突然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