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但温照原低着头看自己的鞋尖,默默听了一会,只回答了一句:“他不是这样的,其实他对我很好的。”
  余行郡对温照原当然很好,这次休假回来,还特意给他带了礼物。
  是一块巴掌大的石头,不失粗糙的天然质感,但翻过来看背面,却是晶亮的淡蓝色,放在亮处转动,还能闪出五彩柔和的光泽。
  余行郡说,这是陪老妈爬山的时候随手捡的,说一看这破石头就想起你了,又丑又硬的,特衬你。
  说这话的时候,他在收拾自己拖回来的行李箱,故意没去看温照原的表情。
  可这石头明明就很漂亮,被光一照就闪闪发光,温照原很喜欢,小心翼翼收起来,看见余行郡又从行李箱里拿出来许许多多好吃的,都是他老爸老妈亲手做,打包带来的,立刻眼睛更亮了,跑过去一脸期待地看着他把东西理好,该放阴凉处的放阴凉处,该放冰箱的放冰箱。
  这些东西,有家里自制的罐头、辣酱、卤味、果干、咸鸭蛋,还有(n)(f)包子、糕点、馅饼,回来的时候托运行李都超重不少,但老妈就是一个劲塞,一个劲塞,也不管保质期内人来不来得及吃完。
  晚上,两人就吃这些东西,温照原吃得腮帮子鼓鼓,还在赞不绝口,说这个好吃,那个也好吃,辣酱更好吃,比老干妈都好吃,阿姨叔叔简直是厨神降临,太厉害了。
  余行郡不吃晚饭,但一段时间没见面,不得不说还挺想念,就拿了一罐无花果干坐餐桌边假吃,一边嘲笑温照原怎么一见吃的就这幅德行,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平时怎么饿着你了。
  说完,又觉得不对,本来给这小孩做饭吃,明明是出于大发善心的慈悲,怎么现在搞得好像成了自己的义务,必须完成的责任一样。
  回房间后,温照原把那块石头好好地搁在了自己床头,阁楼上斜斜的窗户正对着床,早上打开百叶窗,射进来的阳光就会照在床头柜上,映出一种流光溢彩,静谧梦幻的美。
  有这块漂亮东西陪伴入眠,他觉得,连梦境都变得璀璨、闪亮起来。
  幸好,余行郡这次回来,没有再追究把师兄放进门来的事,而且似乎还对自己更好了一点儿,有来就有往,温照原也想着,什么时候可以给余先生送一份回礼。
  在国庆期间,他基本写好了短片剧本的初稿。自己当局者迷,判断不了写得行不行,想着是不是应该再去联系一下导师,请教老师的意见。
  上学的时候,导师对他作品最多的评价就是:平淡。有想法但无法打动大多数人。因为在他的片子里,看不到有强烈的渴望,没有一种亟待改变现状的动机,故而也就无法调动观众的注意力,吸引人一直看下去。
  他还记得,导师在看过自己毕设初稿之后,找他去办公室,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不是从小到大,一直都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
  第30章 你怎么还不来亲我?
  确实,温照原觉得,自己从小是没缺过什么,爱,物质,快乐,这些人类生存所必备的要素,爸爸妈妈一样都没少给。但毕业之后就不太一样了,现在他也算是挨过饿的人,至少对食物,会有种天然的喜欢和渴望。
  不过其实,清心寡欲,不是挺好的事吗,拥有说“我不要了”的勇气,就是拥有了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虽然在自己选的道路上,也不乏有与现实磕碰产生的阵痛,但至少心情是舒畅的,不会有做全日制螺丝钉时那种浑浑噩噩,浪费生命的绝望。
  不知道毕业之后,导师对自己的作品还会不会有新的看法,怀着忐忑的心情,他还是写了一封邮件,附件放上15分钟短片的脚本,问老师,如果送去参加电影节的创投大赛,有没有机会能拿到一点点资助。
  他的导师是个四十多岁,在生活和工作上都兢兢业业的中年人,人很好,就算面对已经毕业的学生,只要有专业上的问题,一定有问必回。但在多少沾点传统师徒关系的体制中,他作为“老父亲”,在私事上却很有边界感,除非学生有相关的指点迷津的需求,一般都不会主动问起学习以外的个人情况。
  温照原很敬重老师,一直也为自己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有点惭愧。
  这一回收到老师的回信,是在隔天晚上十点半,导师说:“照原同学,来信已悉,关于剧本的问题,有几点想与你探讨。”
  下面的具体意见有详有略,技术问题讲得不多,主要的观点还是说,这个故事,如果是拍出来自己欣赏,就还不错,我很支持你用电影作为手段来向自身内部探求,但要拿出去参赛,是要好好考虑一下,评估你关心的东西,和大众的价值观、痛点到底能不能匹配得上。
  老师建议他,写故事,不要只从自己的经历、经验取材,还可以观察生活,观察其他人,跳出围着自己打转的思维,看看别人都在怎样活着,看看大多数人内心的渴望和冲动都有些什么。
  读完邮件,温照原躺在阁楼小床上,陷入了沉思。
  他不觉得自己是个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但“别人都在怎样地活着”,说实话他过去都并不关心。只是自从在“你的恋人”上做了虚拟恋人,为了揣度客户的想法,有用心体会过一段时间。后来,和余行郡熟了,因为每天吃饭要聊天,而余先生实在有点喜怒无常,也是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了很久。
  但后来就发现,对方只是嘴上厉害,并不能真把自己怎么样,也就松懈下来,言行举止都放肆很多。
  总而言之,这两个人,应该是目前和自己关系最近的人类,要深入观察,或许可以从他们俩来入手。
  温照原想到做到,拿出手机,打开app,给y先生发了一条消息。
  闻小元:“主人,晚上好。”
  y不知道是正在做什么,没来找人聊天,一发消息却是秒回。
  y先生:“哟。今天怎么主动找我了?”
  闻小元:“没,就想问问,主人,你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吗?”
  y先生火柴人嘴吐不出象牙,一见这个问题,就答:“还用问吗?我特别想要和你xx啊。”
  闻小元:“……对不起,我不能和你聊这个话题。”
  温照原瘪嘴,丢开手机翻身下床,下楼去找余行郡。
  余行郡正在在料理台边,倒牛奶,听见有人踢踢踏踏下来了,一矮身子,蹲下来在柜子里找给温照原专门准备的那个杯子。
  温照原跑下来,没看见人,探头探脑找了一圈,连卧室门口都看了几眼,没找见,摸着脑袋回到沙发边的时候,被从身后冒出来的大个儿吓了一跳。
  余行郡:“干吗呢?找我?”
  温照原:“……你是不是故意的,要吓我?”
  余行郡:“谁那么无聊,自己眼神不好不要怪别人。”
  说着,他递出去一杯牛奶,说这是公司重点产品my牛乳最近计划换用的牛奶原料,让温照原尝几口,试试味道怎么样。
  说起为什么要换奶源,又是一件头疼事。
  本来,my牛乳自上市以来,合作了几十年的供应商奶厂老板,最近突然破产跑路了,好几笔预付金被吞了不说,my牛乳还要正常生产,原料突然断供,得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要质量稳定,相关人员靠谱,口感风味上还不能有明显变化,确实比较困难。为了这事儿,郑总都快急出焦虑症,每天不分日夜地在发消息问进展。
  余行郡倒是冷静,他知道,本来这种重点产品就不应该长期依赖单一供应商,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只是因为两家的合作关系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当年开创品牌时,奶厂老板和公司董事是大学同学,毕业后约好了相互扶持,合作创业。后来产品真的做大做强,当然也有奶源品质、口味好的功劳,奶厂和my签了长期合作协议,把这大单子垄断到现在。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这桩合作是董事长的意思,公司里中高层管理人员,根本没人敢提出异议。
  余行郡最初接手这项目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其中风险,平时在与其他奶厂接触时,一直有留心观察,筛选潜在的合作对象,现在果真出了事,也有几个备选方案,不至于心里太没底。
  选择什么样的合作对象,签什么样的合同,是大领导说了算,余行郡自己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在职责范围内考虑得更加周全周到,为领导的抉择减少后顾之忧。
  温照原从他手里接过牛奶,喝了几口,咂咂嘴细品,说:“这是你们的新品吗?感觉有点儿淡,是不是偷工减料兑水了?”
  余行郡无语:“想喝浓的应该去泡奶粉,少加水,要多浓就能有多浓。”
  温照原撇撇嘴:“不是你问我味道怎么样的吗,我实话实说而已。”说完,瞧见茶几上有几包小饼干,就把牛奶搁下,去拿小饼干吃。
  正吃着,他看见余行郡拿出一张便利贴,在记他刚才说的话。
  他忽然想起自己下楼是干什么来的,于是踢掉拖鞋往沙发上一躺,侧过来,手撑着脸,装作随便聊聊的样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