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孟宁书有点无奈,但还是耐心解释:“真不是打架伤的。”
“哎呀!你们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跑得飞快,”李叔也挤上前来,挨个打量着他们,“怎么回来就都成这样了?”
七大姑八大姨,凡是认识他们的乡亲都围过来问了个遍。
甚至有人问是不是孟建民派人把他们伤成这样的,嚷嚷着要去县里集体告状,替他们讨回公道。
孟宁书说得口干舌燥,这才把大家安抚下来。
“泛舟的叔伯们……不知道这事吧?”程延序低声问。
“看样子是都知道了。”孟宁书扫了眼周围渐渐让开的乡亲。
“那完了。”程延序叹了口气。
“是啊。”孟宁书也叹了口气。
有人忧愁,自然也有人欢喜,比如某位格外兴奋的家伙。
“哈哈!想我没?”祁让之一手揽着一位大叔的肩膀,“我可想死你们了,想得饭都吃不香了!”
“他有病吧?”陈飞洋小声嘀咕。
“可能吧。”孟宁书表示赞同。
程老爷子还在车上,迟迟没有下来,不知在思索什么。
“你喊他一声。”孟宁书朝车内扬了扬下巴,对陈飞洋示意。
陈飞洋愣了一下,随即会意,深吸一口气喊道:“程伯伯!程董事长!快下车吧!”
随着他话音落下,原本散开的乡亲们再次涌了上来,热情地朝车里的老爷子打招呼。
镇上的乡亲大多没见过什么大公司,大董事长,但他们都知道程延序和祁让之身份不简单,是能办大事,在上头说得上话的人物。
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程延序年纪轻轻就能当大老板,肯定和他父亲脱不开关系。
综合分析下来,小镇能够开发建设,主要功劳就得算在这位老爷子头上。
以孟宁书对程老爷子的观察,这位肯定招架不住乡亲们这般朴素的热情。
他推测,最多不超过两分钟,老爷子就会下车,而且必定是整理好衣襟,端着一副从容体面的姿态,在众人的注视中“隆重”登场。
孟宁书下意识去摸自己的手腕,才想起表早就摔坏了。
他顺手抓起程延序的胳膊,将他的袖口往上推了推,手腕上也是空荡荡的。
“我的也摔坏了。”程延序笑了笑。
“亏大了这趟。”孟宁书撇撇嘴,“损失惨重。”
“问题不大。”程延序语气轻松,“我多上半天班就挣回来了。”
“啧!”孟宁书在他胳膊上轻拍一记,“你本来根本不用加这半天班的。”
“那半小时?”程延序改口。
“你本来连半小时都……”孟宁书说到一半自己先笑了,“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抠门了?”
程延序也低低地笑了起来。
“哎!咱们这石膏到底啥时候才能拆啊?”陈飞洋按着电动轮椅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转悠。
孟宁书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又环顾这间被搬得只剩四面墙的屋子:“看这情况,年前是别想了。”
这间原本最宽敞的卧室,为了方便他俩活动,昨天程延序和祁让之愣是把所有家具都搬去了楼下仓库。
如今屋里就剩一张床和一张小沙发,那沙发是程延序非要留着睡的,说是怕挤着他的伤腿。
孟宁书好几次邀请程延序一起睡床上,都被拒绝了,害得他这些天变着法子逗程延序,就想看他破功。
说起来,前两天老爷子陪程延序去医院复查时,外婆拉着他闲聊他才反应过来,老太太一直都清楚这回事。
老太太嘱咐他:“感情这事不分男女,要谈就好好谈。”
她后边还板着脸补了一句:“你要是敢学那些个花花肠子,看我不把你轰出这个家!”
第102章 正文完
他曾不止一次问外婆, 是什么时候察觉的。
可老太太总是抿嘴笑笑,把话头轻巧地带过去。
他也问过,会不会对他失望,会不会觉得遗憾。
外婆每次都拍着他的手背说:“你们开心就好。”
可他却好几次撞见, 外婆独自待在书房里, 对着老妈的照片出神。
等她从书房出来时, 眼角总是红红的, 还总强撑着对他露出笑容。
那一刻他才明白,外婆不是不难过,只是对他的爱太深,深到足以将所有的失落与遗憾,都温柔地包裹了起来。
“真是憋屈死了!”陈飞洋在屋里转了半圈,滑到孟宁书跟前,“每天上楼下楼都得让人抬着,跟祭祖似的!”
“有人抬你就不错了。”孟宁书转动轮椅给自己倒了杯水,“总比让你一直困在楼下强。”
他俩腿脚不便, 每天上下楼全靠程延序和祁让之当“人力轿夫”。
陈阳洋看不下去,好几次提议把自己那间一楼的卧室让出来, 省得这么折腾。可每回程延序和祁让之都拒绝得飞快, 还一本正经地说抬他俩上下楼是“每日必修的健身课”。
陈飞洋在屋里转着圈, 嘴里嘟嘟囔囔:“他们自己出去溜达, 把咱俩扔这空屋子里,闷都闷死了!”
“怎么, 你想去工地上吃灰?”孟宁书挑眉。
“那倒不是,”陈飞洋摇头,“我就想去看看咱们的店面。”
“地基都还没影呢,你看什么店面。”孟宁书递了杯水给他, “知足吧你。难不成你想再被当猴看?过阵子想清静都难,趁现在多享受会。”
陈飞洋叹了口气,总算消停了。
从医院回来后,他们几个俨然成了小镇“名人”,那种家长教育孩子时常用的反面教材。
昨天程延序和祁让之推他俩出门透气,就被一群孩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小家伙们绕着轮椅转来转去,天真地问“坐这个好不好玩”,弄得他们哭笑不得。所以今天程延序他们去视察工地,就把他俩留在了家里。
最有意思的还得数程老爷子。
刚来小镇时,他看哪儿都不顺眼,整天挑三拣四。可住着住着,那些抱怨竟渐渐没了声。
现在他不但会自己去茶园散步,到周边转悠,前几天还跟祁大爷在镇口撞见,两人不知怎的竟一路吵到了院门口。
最后还是老太太出面,才把这场“大战”给平息下来。
“你说咱俩的四肢会不会退化掉啊?”陈飞洋盯着自己的腿问。
“你的四肢会不会退化先不说,”孟宁书瞥他一眼,“你的大脑是该去检查检查了。”
陈飞洋没理他,低头瞅着自己完好的那条腿,又抬了抬胳膊,执拗地重复:“你说咱们这两肢会不会萎缩啊?”
“会。”孟宁书回答。
“那咋办啊?”陈飞洋声音扬了起来,“到时候腿一边粗一边细,胳膊也一大一小,那不成了怪人了?”
“嗯。”孟宁书应了一声。
“你不着急吗?”陈飞洋追着问。
“不啊。”孟宁书指了指自己裹着石膏的双腿,“我这样就算萎缩了也看不出来,反正都一样。”
陈飞洋愣了愣,低头看看自己健全的手脚,又扭头瞅了瞅孟宁书那双石膏腿,猛地一拍大腿:“靠!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你这是与众不同。”孟宁书驱动轮椅停在他身旁,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
“谁要这种与众不同啊!”陈飞洋继续嚷嚷。
“快看!”祁让之拎着两个袋子,兴冲冲地从门外蹦了进来,“我给你们带好吃的啦。”
孟宁书和陈飞洋被吓得同时一颤,差点直接从轮椅上跳起来了。
“你他妈!”陈飞洋骂了半句,已经操控轮椅朝祁让之冲了过去。
“喂!活祖宗!”祁让之边躲边喊,“你这可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陈飞洋猛地刹住轮椅,抬了抬下巴示意那两个袋子:“什么东西?”
祁让之将其中一个袋子塞进他手里:“你打开看看。”
孟宁书不紧不慢地摇着轮椅凑到陈飞洋旁边,伸出了手:“我的呢?”
“给。”祁让之这才把另一袋递给他。
“程延序呢?”孟宁书探头往门口张望,没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被老太太叫去置办年货了。”祁让之嘴上答着,眼睛一直盯着陈飞洋。
孟宁书自觉没趣,调转轮椅背对着他们,打开手中还带着温热的袋子,里面是一大包糖炒栗子。
他立即剥了几颗塞进嘴里,又转过头问:“在哪买的?应该有卖雪球山楂的吧,怎么没顺便带点?”
“哎呀!你们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跑得飞快,”李叔也挤上前来,挨个打量着他们,“怎么回来就都成这样了?”
七大姑八大姨,凡是认识他们的乡亲都围过来问了个遍。
甚至有人问是不是孟建民派人把他们伤成这样的,嚷嚷着要去县里集体告状,替他们讨回公道。
孟宁书说得口干舌燥,这才把大家安抚下来。
“泛舟的叔伯们……不知道这事吧?”程延序低声问。
“看样子是都知道了。”孟宁书扫了眼周围渐渐让开的乡亲。
“那完了。”程延序叹了口气。
“是啊。”孟宁书也叹了口气。
有人忧愁,自然也有人欢喜,比如某位格外兴奋的家伙。
“哈哈!想我没?”祁让之一手揽着一位大叔的肩膀,“我可想死你们了,想得饭都吃不香了!”
“他有病吧?”陈飞洋小声嘀咕。
“可能吧。”孟宁书表示赞同。
程老爷子还在车上,迟迟没有下来,不知在思索什么。
“你喊他一声。”孟宁书朝车内扬了扬下巴,对陈飞洋示意。
陈飞洋愣了一下,随即会意,深吸一口气喊道:“程伯伯!程董事长!快下车吧!”
随着他话音落下,原本散开的乡亲们再次涌了上来,热情地朝车里的老爷子打招呼。
镇上的乡亲大多没见过什么大公司,大董事长,但他们都知道程延序和祁让之身份不简单,是能办大事,在上头说得上话的人物。
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程延序年纪轻轻就能当大老板,肯定和他父亲脱不开关系。
综合分析下来,小镇能够开发建设,主要功劳就得算在这位老爷子头上。
以孟宁书对程老爷子的观察,这位肯定招架不住乡亲们这般朴素的热情。
他推测,最多不超过两分钟,老爷子就会下车,而且必定是整理好衣襟,端着一副从容体面的姿态,在众人的注视中“隆重”登场。
孟宁书下意识去摸自己的手腕,才想起表早就摔坏了。
他顺手抓起程延序的胳膊,将他的袖口往上推了推,手腕上也是空荡荡的。
“我的也摔坏了。”程延序笑了笑。
“亏大了这趟。”孟宁书撇撇嘴,“损失惨重。”
“问题不大。”程延序语气轻松,“我多上半天班就挣回来了。”
“啧!”孟宁书在他胳膊上轻拍一记,“你本来根本不用加这半天班的。”
“那半小时?”程延序改口。
“你本来连半小时都……”孟宁书说到一半自己先笑了,“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抠门了?”
程延序也低低地笑了起来。
“哎!咱们这石膏到底啥时候才能拆啊?”陈飞洋按着电动轮椅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转悠。
孟宁书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又环顾这间被搬得只剩四面墙的屋子:“看这情况,年前是别想了。”
这间原本最宽敞的卧室,为了方便他俩活动,昨天程延序和祁让之愣是把所有家具都搬去了楼下仓库。
如今屋里就剩一张床和一张小沙发,那沙发是程延序非要留着睡的,说是怕挤着他的伤腿。
孟宁书好几次邀请程延序一起睡床上,都被拒绝了,害得他这些天变着法子逗程延序,就想看他破功。
说起来,前两天老爷子陪程延序去医院复查时,外婆拉着他闲聊他才反应过来,老太太一直都清楚这回事。
老太太嘱咐他:“感情这事不分男女,要谈就好好谈。”
她后边还板着脸补了一句:“你要是敢学那些个花花肠子,看我不把你轰出这个家!”
第102章 正文完
他曾不止一次问外婆, 是什么时候察觉的。
可老太太总是抿嘴笑笑,把话头轻巧地带过去。
他也问过,会不会对他失望,会不会觉得遗憾。
外婆每次都拍着他的手背说:“你们开心就好。”
可他却好几次撞见, 外婆独自待在书房里, 对着老妈的照片出神。
等她从书房出来时, 眼角总是红红的, 还总强撑着对他露出笑容。
那一刻他才明白,外婆不是不难过,只是对他的爱太深,深到足以将所有的失落与遗憾,都温柔地包裹了起来。
“真是憋屈死了!”陈飞洋在屋里转了半圈,滑到孟宁书跟前,“每天上楼下楼都得让人抬着,跟祭祖似的!”
“有人抬你就不错了。”孟宁书转动轮椅给自己倒了杯水,“总比让你一直困在楼下强。”
他俩腿脚不便, 每天上下楼全靠程延序和祁让之当“人力轿夫”。
陈阳洋看不下去,好几次提议把自己那间一楼的卧室让出来, 省得这么折腾。可每回程延序和祁让之都拒绝得飞快, 还一本正经地说抬他俩上下楼是“每日必修的健身课”。
陈飞洋在屋里转着圈, 嘴里嘟嘟囔囔:“他们自己出去溜达, 把咱俩扔这空屋子里,闷都闷死了!”
“怎么, 你想去工地上吃灰?”孟宁书挑眉。
“那倒不是,”陈飞洋摇头,“我就想去看看咱们的店面。”
“地基都还没影呢,你看什么店面。”孟宁书递了杯水给他, “知足吧你。难不成你想再被当猴看?过阵子想清静都难,趁现在多享受会。”
陈飞洋叹了口气,总算消停了。
从医院回来后,他们几个俨然成了小镇“名人”,那种家长教育孩子时常用的反面教材。
昨天程延序和祁让之推他俩出门透气,就被一群孩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小家伙们绕着轮椅转来转去,天真地问“坐这个好不好玩”,弄得他们哭笑不得。所以今天程延序他们去视察工地,就把他俩留在了家里。
最有意思的还得数程老爷子。
刚来小镇时,他看哪儿都不顺眼,整天挑三拣四。可住着住着,那些抱怨竟渐渐没了声。
现在他不但会自己去茶园散步,到周边转悠,前几天还跟祁大爷在镇口撞见,两人不知怎的竟一路吵到了院门口。
最后还是老太太出面,才把这场“大战”给平息下来。
“你说咱俩的四肢会不会退化掉啊?”陈飞洋盯着自己的腿问。
“你的四肢会不会退化先不说,”孟宁书瞥他一眼,“你的大脑是该去检查检查了。”
陈飞洋没理他,低头瞅着自己完好的那条腿,又抬了抬胳膊,执拗地重复:“你说咱们这两肢会不会萎缩啊?”
“会。”孟宁书回答。
“那咋办啊?”陈飞洋声音扬了起来,“到时候腿一边粗一边细,胳膊也一大一小,那不成了怪人了?”
“嗯。”孟宁书应了一声。
“你不着急吗?”陈飞洋追着问。
“不啊。”孟宁书指了指自己裹着石膏的双腿,“我这样就算萎缩了也看不出来,反正都一样。”
陈飞洋愣了愣,低头看看自己健全的手脚,又扭头瞅了瞅孟宁书那双石膏腿,猛地一拍大腿:“靠!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你这是与众不同。”孟宁书驱动轮椅停在他身旁,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
“谁要这种与众不同啊!”陈飞洋继续嚷嚷。
“快看!”祁让之拎着两个袋子,兴冲冲地从门外蹦了进来,“我给你们带好吃的啦。”
孟宁书和陈飞洋被吓得同时一颤,差点直接从轮椅上跳起来了。
“你他妈!”陈飞洋骂了半句,已经操控轮椅朝祁让之冲了过去。
“喂!活祖宗!”祁让之边躲边喊,“你这可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陈飞洋猛地刹住轮椅,抬了抬下巴示意那两个袋子:“什么东西?”
祁让之将其中一个袋子塞进他手里:“你打开看看。”
孟宁书不紧不慢地摇着轮椅凑到陈飞洋旁边,伸出了手:“我的呢?”
“给。”祁让之这才把另一袋递给他。
“程延序呢?”孟宁书探头往门口张望,没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被老太太叫去置办年货了。”祁让之嘴上答着,眼睛一直盯着陈飞洋。
孟宁书自觉没趣,调转轮椅背对着他们,打开手中还带着温热的袋子,里面是一大包糖炒栗子。
他立即剥了几颗塞进嘴里,又转过头问:“在哪买的?应该有卖雪球山楂的吧,怎么没顺便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