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你给我回来!”成惠帝喝止,“姜宗林的踪迹呢?寻得如何了?”
苏培英再次“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诚惶诚恐道:“还未得到消息。”
“还不快去!”成惠帝只觉得血液冲上头脑,额角一跳一跳的疼。
苏培英连声应道,连滚带爬地跑出去。
成惠帝瘫坐在座椅上,从手边的多宝格中抽出一只锦盒,从中捏出一粒黑色药丸送入口中服下。
“王太医重新开得方子,入口甜了不少。”成惠帝不由自主嘀咕了一声。
“陛下!陛下!”
刚刚跑出去的苏培英去而复返,慌慌张张,面色惊恐,汗如雨下:“不好了,不好了!”
成惠帝吃了治头疼的药丸,正昏昏欲睡,闻言心生怒意,呵斥道:“做什么慌慌张张?”
“陛下!不好了!”
苏培英再一次“扑通”一声滑跪在地上。
“陛下!杜……”苏培英声音一顿,没敢说出那个人的名字,“那位宫里的贵人,不见了!”
成惠帝猛然站起身来,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往脑子里冲去,心中一片冰凉:“你说谁不见了?”
“陛下,那位不见了!”苏培英重新整理了说话方式,生怕惹得皇帝不高兴,“陛下那位心中人不见了!”
成惠帝只觉得胸口一闷,喉头一阵腥甜气息涌了上来。
“噗——”
“啊!陛下!”苏培英尖叫着扑向成惠帝。
成惠帝突然喷出一大口鲜血,翻着双眼往后仰倒,后脑勺“哐当”一声嗑在了龙椅上。
“来人啊!快来人啊!”
苏培英双手捂着成惠帝汩汩冒血的伤口,尖声叫道:“快来人啊!陛下晕倒啦!”
御书房呼呼啦啦涌入了许多宫人,有拿帕子的,有去取水的,有去叫太医的,还有帮着苏培英抬人的,自然还有人悄声隐匿在人群里偷偷往旁处溜的。
正在用午膳的郑皇后得到消息,瞬间跌碎了手中的瓷碗:
“你说什么?陛下吐血并且晕过去了?”
“王太医呢?陛下的头疼已经是老毛病了,为何会突然这般严重?身子一直都是由他来调理的,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快叫太医院的太医前去会诊,务必要把陛下给酒醒!”
郑皇后顾不得刚吃了两口的午膳,带着人坐上轿辇就往御书房赶去。
“陛下眼下虚弱,不易挪动,让众人直接去御书房听命。”快和我说说,今日陛下昏迷之前,究竟还发生了什么事?”
郑皇后一边坐在颠簸不已的轿辇上赶路,一边询问更细致的消息。
“回据说今日众臣在朝堂上因为定远将军的事情争论不休,陛下就以头疼为由早早下了朝。”
“后来召了苏公公陪同用了饭,苏公公领命出去办事儿,陛下便一人在书房中批阅奏折。”
“后来,苏公公突然又步履匆匆地跑了回来,不多一会儿,御书房里就传来苏公公的尖叫声。”
“好像,似乎,苏公公是说什么人不见了。”
第124章 谋权
郑皇后眸光一闪,看向身边掌事姑姑的目光更是透着寒光。
此时人多口杂,郑皇后不便说什么,只是道:“这些都不重要,先把陛下救醒再说吧。”
掌事姑姑得了目光,转身往相反的方向而去。
等到了御书房,等候在门口的苏培英便迎了上来。
“皇后娘娘恕罪,是奴才没能及时察觉陛下身体有恙,陛下近日忙于朝政,睡眠又少,前几日得知定远将军失踪的事情之后更是又惊又怒。”
苏培英擦着眼泪继续道:“近日朝堂上众位大臣为定远将军的事情争论不休,陛下就觉得不太舒坦,没想到……没想到陛下还是牵动了旧疾。”
苏培英没敢同任何人提那位贵人不见踪影的事情,只能把成惠帝病发的事情往定远将军叛国之事上引。
“先不说病因了,陛下眼下如何?”郑皇后满面焦急。
“王太医正在里面为陛下扎针,陛下一时怒火攻心昏迷过去,牙关紧闭,任何药物都塞不进去,王太医只能用针灸并药浴的法子为陛下疏解心痛郁结。”
郑皇后点了点头,抬脚迈了进去。
御书房内人头攒动,药味浓重。
成惠帝以一身明黄色寝衣躺在床榻上双目紧闭,悄无声息,脸色发白,唇瓣铁青。
“王太医,如何了?”郑皇后待为首施针的王太医停下动作后,这才问道。
“这……”王太医面色凝重,额头全是汗珠,“回皇后娘娘的话,陛下怒火烧心,心口郁结难散,一时之间血涌于头颅,致使陛下内血外散。”
“恐怕……”王太医哆嗦着嘴巴,看了看太医院正及其他所有面色凝重的太医,继续道,“恐怕陛下一时之间难以转醒。”
王太医跪在地上,颤抖着嗓音回答。
一时之间,御书房内落针可闻,静谧无声。
许久之后,郑皇后才道:“陛下的头疼之疾已有数年,这些年陛下的龙体一直都由王太医照料,为何突然会昏迷不醒,内血外散,王太医,可能解释得清楚?”
王太医吓得趴在地上,颤声道:“请皇后娘娘明察,臣为陛下配了疏解化瘀之药,由陛下一日三次内服,但此种病症不可暴怒,不可惊疑,否则便会有病情爆发的风险。”
苏培英再次“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诚惶诚恐道:“还未得到消息。”
“还不快去!”成惠帝只觉得血液冲上头脑,额角一跳一跳的疼。
苏培英连声应道,连滚带爬地跑出去。
成惠帝瘫坐在座椅上,从手边的多宝格中抽出一只锦盒,从中捏出一粒黑色药丸送入口中服下。
“王太医重新开得方子,入口甜了不少。”成惠帝不由自主嘀咕了一声。
“陛下!陛下!”
刚刚跑出去的苏培英去而复返,慌慌张张,面色惊恐,汗如雨下:“不好了,不好了!”
成惠帝吃了治头疼的药丸,正昏昏欲睡,闻言心生怒意,呵斥道:“做什么慌慌张张?”
“陛下!不好了!”
苏培英再一次“扑通”一声滑跪在地上。
“陛下!杜……”苏培英声音一顿,没敢说出那个人的名字,“那位宫里的贵人,不见了!”
成惠帝猛然站起身来,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往脑子里冲去,心中一片冰凉:“你说谁不见了?”
“陛下,那位不见了!”苏培英重新整理了说话方式,生怕惹得皇帝不高兴,“陛下那位心中人不见了!”
成惠帝只觉得胸口一闷,喉头一阵腥甜气息涌了上来。
“噗——”
“啊!陛下!”苏培英尖叫着扑向成惠帝。
成惠帝突然喷出一大口鲜血,翻着双眼往后仰倒,后脑勺“哐当”一声嗑在了龙椅上。
“来人啊!快来人啊!”
苏培英双手捂着成惠帝汩汩冒血的伤口,尖声叫道:“快来人啊!陛下晕倒啦!”
御书房呼呼啦啦涌入了许多宫人,有拿帕子的,有去取水的,有去叫太医的,还有帮着苏培英抬人的,自然还有人悄声隐匿在人群里偷偷往旁处溜的。
正在用午膳的郑皇后得到消息,瞬间跌碎了手中的瓷碗:
“你说什么?陛下吐血并且晕过去了?”
“王太医呢?陛下的头疼已经是老毛病了,为何会突然这般严重?身子一直都是由他来调理的,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快叫太医院的太医前去会诊,务必要把陛下给酒醒!”
郑皇后顾不得刚吃了两口的午膳,带着人坐上轿辇就往御书房赶去。
“陛下眼下虚弱,不易挪动,让众人直接去御书房听命。”快和我说说,今日陛下昏迷之前,究竟还发生了什么事?”
郑皇后一边坐在颠簸不已的轿辇上赶路,一边询问更细致的消息。
“回据说今日众臣在朝堂上因为定远将军的事情争论不休,陛下就以头疼为由早早下了朝。”
“后来召了苏公公陪同用了饭,苏公公领命出去办事儿,陛下便一人在书房中批阅奏折。”
“后来,苏公公突然又步履匆匆地跑了回来,不多一会儿,御书房里就传来苏公公的尖叫声。”
“好像,似乎,苏公公是说什么人不见了。”
第124章 谋权
郑皇后眸光一闪,看向身边掌事姑姑的目光更是透着寒光。
此时人多口杂,郑皇后不便说什么,只是道:“这些都不重要,先把陛下救醒再说吧。”
掌事姑姑得了目光,转身往相反的方向而去。
等到了御书房,等候在门口的苏培英便迎了上来。
“皇后娘娘恕罪,是奴才没能及时察觉陛下身体有恙,陛下近日忙于朝政,睡眠又少,前几日得知定远将军失踪的事情之后更是又惊又怒。”
苏培英擦着眼泪继续道:“近日朝堂上众位大臣为定远将军的事情争论不休,陛下就觉得不太舒坦,没想到……没想到陛下还是牵动了旧疾。”
苏培英没敢同任何人提那位贵人不见踪影的事情,只能把成惠帝病发的事情往定远将军叛国之事上引。
“先不说病因了,陛下眼下如何?”郑皇后满面焦急。
“王太医正在里面为陛下扎针,陛下一时怒火攻心昏迷过去,牙关紧闭,任何药物都塞不进去,王太医只能用针灸并药浴的法子为陛下疏解心痛郁结。”
郑皇后点了点头,抬脚迈了进去。
御书房内人头攒动,药味浓重。
成惠帝以一身明黄色寝衣躺在床榻上双目紧闭,悄无声息,脸色发白,唇瓣铁青。
“王太医,如何了?”郑皇后待为首施针的王太医停下动作后,这才问道。
“这……”王太医面色凝重,额头全是汗珠,“回皇后娘娘的话,陛下怒火烧心,心口郁结难散,一时之间血涌于头颅,致使陛下内血外散。”
“恐怕……”王太医哆嗦着嘴巴,看了看太医院正及其他所有面色凝重的太医,继续道,“恐怕陛下一时之间难以转醒。”
王太医跪在地上,颤抖着嗓音回答。
一时之间,御书房内落针可闻,静谧无声。
许久之后,郑皇后才道:“陛下的头疼之疾已有数年,这些年陛下的龙体一直都由王太医照料,为何突然会昏迷不醒,内血外散,王太医,可能解释得清楚?”
王太医吓得趴在地上,颤声道:“请皇后娘娘明察,臣为陛下配了疏解化瘀之药,由陛下一日三次内服,但此种病症不可暴怒,不可惊疑,否则便会有病情爆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