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可近日朝政事情繁多,陛下深感自己体乏头疼,命臣为其改良了药方,按理来说,陛下的病症并不会如此爆发才对。”
  “可能……可能是有什么突发事件,才令陛下惊怒交加,导致病发。”
  郑皇后缓缓走至床榻边坐下,看着成惠帝熟睡的面容,缓声道:
  “导致陛下突然病发的原因,本宫会命人查个水落石出,可是,陛下病症深浅之事,还请诸位太医万不可在外胡言乱语,扰乱朝纲。”
  “扰乱朝纲,动摇国本,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众位太医应当知晓吧?”
  郑皇后嗓音不高,却有着无比惊心的气势,骇得所有太医全都跪着低下头来连声道:“臣知晓轻重,一切以陛下龙体安康为重。”
  郑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待御书房内人尽散尽,只剩下苏培英时,郑皇后才微微一笑,冷声道:
  “苏总管,事到如今陛下因何而病,还不快如实招来?”
  “呀哟皇后娘娘,您说得那是哪儿的话哟!”
  苏培英依旧“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道:“日前陛下日日头疼难忍,命王太医换了方子,这才好受许多,今日陛下命奴才外出办事,只是奴才刚走没多久,就听闻陛下不适。”
  “等奴才千赶万赶赶回来时,陛下刚好病发,奴才也并不知晓究竟是为何。”
  郑皇后冷声一笑,扬声道:“本宫只是想知道,陛下究竟是为何突然急火攻心导致病发,难不成苏总管的意思,是王太医的药有问题?”
  “这药有没有问题,奴才并不知道,只不过陛下病情已久,并非一夕之间成这般,皇后娘娘若是疑心陛下病发之事另有隐情,奴才只能考虑是太医院治病方法失之偏颇。”
  苏培英是个阉人,自幼在皇宫之中摸爬滚打,为人甚是圆滑。
  眼见成惠帝病重,不知何时才能醒过来,苏培英知道自己不能被人抓住把柄。
  郑家虽然握有兵权,可郑将军多年之前便已经回朝不再带兵,郑家带兵之人才能平平,郑皇后膝下又无子,成惠帝才能一直没有对郑家下手,郑家也就一直和成惠帝相安无事。
  可他苏培英却是实实在在跟在成惠帝身边多年,若没有成惠帝的庇护,他的小命恐怕也难保。
  “皇后娘娘,奴才一定尽心服侍陛下,让陛下早日康复。”
  郑皇后看他一眼,起身道:“陛下病重,后宫嫔妃都会前来伺疾,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苏总管心里清楚。”
  “是,娘娘。恭送皇后娘娘!”
  回到坤宁宫的郑皇后屏退左右,之前离开的掌事姑姑悄声靠近。
  “娘娘,奴婢暗查后得知,那位的确是不见了。”
  “哦?”郑皇后惊讶万分,“我们这些年费尽心机才查明那院子里的真相,就连死毫不相干陈太妃都送了命,这才将她的事情勉强送到谢家的眼前。”
  “到底是什么人这般厉害,能在皇宫后院,将她藏匿?”
  “回皇后娘娘的话,奴婢没能查到任何线索,想来,除了陛下谨慎之外,将她藏匿到别处的人也甚为谨慎。”
  郑皇后冷笑连连:“她那样身份的人留在宫中,不尴不尬的,谁敢戳破?”
  “娘娘,那眼下咱们该怎么办?陛下昏迷未醒,可国不可一日无君,娘娘不如……”
  “不急,再等等,不用我们出手,总有人会先给我们递橄榄枝。”
  ——————
  尽管太医院各位太医守口如瓶,可每日来到御书房探望皇帝病情的各位后宫嫔妃都不是傻子。
  很快,成惠帝重病昏迷不醒的消息不胫而走。
  膝下有皇子的嫔妃全都起了心思,开始在群臣之间走动,联络家族旧部,希望能让大臣在朝堂之上为自己的皇子美言几句。
  于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人选未定,可仍旧可先选一名皇子代为监国”的说法,开始在大梁众臣之间流传。
  谢愉恩作为丞相,本无可推脱选择皇子人选的重任,可他因为皇帝囚禁他夫人之事,内心深处五味杂陈,再也不能做一名纯臣,一直不作表态,任由众人议论。
  六皇子本就病弱,素来又不得成惠帝的喜爱,呼声倒是小一些。
  而二皇子性子肖似成惠帝,本就受他的宠爱,再加上他母族在暗处的走动撺掇,朝中呼声最高。
  因此,二皇子最先找上了郑皇后,表达了待自己他日登基之后,愿意将她奉为皇太后的想法。
  “母后乃出身将门,自是不愿看到江山动荡。”二皇子奉上自己的诚心,“若是母后舍得,儿愿意娶郑家姑娘为妻,尊她为后,他日继续光耀郑家门楣,为母后分担家族重任。”
  二皇子性子高傲,成惠帝只给他指了一名小门户文官之女为侧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暂时还没有正妃。
  郑皇后自失去幼子之后,伤痛欲绝,身子没能调养好,便一直没能再有孩子。
  郑家曾经私下送了医馆进宫为她诊治,说是心病难医,身伤难愈,再难有子嗣。
  所以,其实无论哪位皇子继位,对郑皇后来说,都是一样的结果。
  但是,郑家后继无人,昔日荣耀再难重现。
  可,若在侄女辈中还能再出一位皇后,三十年之后,说不定郑家还能再现昔日荣耀之景。
  因此,二皇子开出的条件,对郑家来说,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