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即便人间即地狱,也有人挣扎求生,不肯服输。流亡的这些人,也没有全部麻木无知。
  八月十六,仍然是晴空万里,显然老天爷的哭够了。
  清早,人群开始挪动,行动迟缓,带起阵阵烟尘。抬头碧空如洗,眼前黄土遮路。
  菱角将两个水囊灌满还不算,瓦罐装了八分满。每次用到瓦罐装水,菱角都要念叨一遍被扎破的那个水囊。
  当初在三溪镇找的三个都是能用的,东西放在一起,没注意葫芦什么时候放了把刀进去,挨着的那个直接废掉了。
  葫芦也尝试修补,可惜没成功。最后被扔在路上。
  像他们一样带着盛水家伙的,并不多。所以两个水囊被他们小心护着,生怕被人抢走。
  继续向西北方,他们前后方仍然都是艰难跋涉的人。道路不平,拉着板车速度不快。还是竹叶青和菱角两人换着,走累了就停下歇歇,这期间汤圆他们会散开,三两个一伙的在附近搜寻。
  柳承还是主要采药,盼弟会在附近挖野菜,摘树上的嫩芽,挖草里的蘑菇。
  汤圆跟葫芦两人合伙,浅水滩围上个小水坝,脱了裤子下河赶鱼。
  河边回弯的地方,还残存着不知哪里冲过来的断木,木头斜在一角又勾住了破衣裳,几天之后会生青苔,这种地方总能有意外收获。
  河水里的东西凭本事捞,捞到好东西还得保住才算成功。所以葫芦除了搭在身上的两个水囊,还藏了匕首,敢来惦记他的东西,葫芦不介意帮人放放血。
  今天两人运气不错,五条鱼里,有一条筷子长的,剩下的也有成人巴掌大,足够他们饱饱的喝上一顿鱼汤。
  沙子里抠出来的河蚌也没放过,砸了壳把肉掏出来洗干净,再小也是肉。
  菱角熬汤时,就看见叶子里包着乱七八糟的,蚌肉小河虾什么都有。
  “早知道应该沿着海边走,吃不完的鱼还能晒成咸鱼存起来。”
  竹叶青脸上盖着草帽,嗤笑道:“怕是你到了海边又不这么想了,吃几片树叶子也好过臭鱼烂虾~”
  竹叶青捏着嗓子腔调怪怪的,菱角到现在没觉得男女有什么不同,伸出一脚就要蹬竹叶青,竹叶青两条腿一抬,扔出一句“不禁逗”。
  竹叶青只有对外人,尤其是要抢他地盘的那些人,才会宛如毒蛇。
  只有自己人的时候,他就像寻常人家的兄长一般,会不经意间照顾小的,会偷偷给她挡风。
  锅中咕嘟咕嘟的开着,没有盐,没有干粮,这就是他们续命的东西。
  有富平县那几碗粥的缓冲,总算能拉的出东西。汤圆蹲在不高的蒿草里,准备了一大把的小木棍。
  可惜肚子里存货太少,三四下就揩干净了。
  已经开始刮起秋风,树叶沙沙响着,也不知还有哪活着棵桂花树,小风一吹,隐约有香味传来。
  正午的太阳还灼烤着后背和脖子,但是竹叶青不敢带着他们休息太久。天越来越短,能赶路的时间不多。寒冬来临之前,他们必须找到能落脚的城镇,否则又冷又饿,必死无疑。
  再次启程,路边偶尔能碰到躺倒的人,闭着眼睛的不知道是不是没睡醒,可睁着眼睛不动的,就是再也爬不起来了。
  又是死人!躲过洪灾,也没躲过荒灾。朝廷什么时候才能送粮食来救命?
  晚上歇脚时,竹叶青带人捉了三只大老鼠,两只不大的青蛙。盼弟扯了扯菱角的破烂袖子,撕拉一声,破口更大了。
  盼弟不好的脸色更加灰败,眼神中透着无措和恐惧。菱角看着盼弟颤巍巍的裤管,道:“怎么?我不出声你还想跪下?”
  盼弟缓缓低下头,在家时,下跪是常有的事,爹娘每天都打骂她,干多多的活,吃很少的米,爹娘还是嫌弃她是女娃。
  菱角本来虎着脸开玩笑的,难得中午喝的饱有点力气。伸手揉了揉盼弟枯草一样的脑袋,无奈道:“你啊~说吧,怎么了?”
  “等碰见长麻的地方,我会劈麻线给你缝上的。”
  “嗐!多大个事。几块破布能遮风挡寒就行了,不过是破个口子。再说,你哪来的针呐?
  说吧,拽我干嘛?”
  第14章 别吃老鼠
  菱角搔了搔反味的脑袋,顺手捏出个虱子,两个拇指指甲那么一对,直接夹死再弹向路边。
  盼弟几次张嘴想要说,又不知因为什么难以发出一个字。菱角是个直脾气,见她吞吞吐吐的,就莫名烦躁。
  盼弟是个会看脸色的,紧紧拉住菱角的手腕,眼中带着恐惧道:“老鼠不能再吃了。”
  突如其来一句话,让其他几个人都很沉默。老鼠当然不应该吃。
  就如刚发洪水在山上时,吃蛇也是无奈之举,都要活不下去了,管他是蛇还是老鼠,蜈蚣蝎子的,先吃下去再说。
  后来夹在队伍中,前边的人不留一丝草叶,他们只能把土挖开,蚯蚓吃过,蚂蚁蛋也煮过。
  至于老鼠?十几天的饱餐,除了秃鹫,就老鼠最肥。不吃就饿着!
  菱角没有说话,上前替换竹叶青。竹叶青缓缓揉捏肩膀,脑中过着盼弟的话。
  这丫头老实的很,不会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不让吃?
  “盼弟,你发现什么了是不是?”
  盼弟从小就心细,只是她爹娘不在意。
  “我见过吃老鼠的人,后来嘴里吐着发黄的沫,浑身抽搐着,不多久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