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菱角熟悉他,一看那滴溜溜的眼珠子,就知道这小子肯定探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了,只是人还不齐,这小子一定不会张嘴往外吐。
  后头葫芦和盼弟也扛着稻草和芦苇回来,盼弟看着瘦瘦小小一个,干起活来很拼命。葫芦胜在对工具的熟练掌握,盼弟则真的是干活磨出来的速度。
  再之后是柳承兄妹,这附近虽然大水不严重,但是灾民聚集这几天,还是把附近的东西啃得啥也不剩。他们都没有收获,最后回来的竹叶青自然也是空手而回。
  汤圆将大家凑在一起,排队领粥的功夫,将听来的信息说了。
  “再往北也还是发了水,听说这场是百年一遇的洪灾,死了不少人,也冲丢不少人,整个南地差不多都被淹了。
  听说,现在还没收到朝廷赈灾的消息,而且流民太多,有的地方都敢抢粮仓了。”
  人饿疯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人吃人都见过了,抢粮仓,这还算个事儿?若真被抓了下大狱,只要不直接打死,好赖一天两顿的牢饭能混个饱死鬼。
  洪灾波及范围之广,不是他们几个小孩子能想象的。就连朝堂上的皇帝和大官都想象不到,没有亲眼见到满地的淤泥和死尸,一般人怎会刻意想着那副惨状?
  县令说是一天一顿,就真的改成一顿,不止衙役和捕快出城盯着排队的人,城中还出来好些个青壮,应该是临时被衙门征调的百姓。
  有资格留在富平县的,早在文书筛选过后就被放进县城中,还有想闹事或者混上两碗粥的,被带着家伙的捕快教训一顿也老实不少。
  不过老实都是暂时的,既然从粥棚混不上多一口,那就专挑弱者下手。孝子给老爹老娘端回去的粥,走不了几步就会被抢走。
  骨瘦如柴的妇人,也守不住留给孩子的米汤。哭嚎、惨叫、怒骂,钻入耳,扎入肺。
  看着不太圆的月亮,柳承心中很难受,呼吸的气都带着灼痛。
  竹叶青自然知道兄弟想的什么,但是什么都没说,只是用肩膀撞了撞他的。
  月色很好,偶尔飘过几片云,也挡不住那圣洁的光华。
  几人借着月色编席子,盼弟难得开了口,声音还带着嘶哑。
  “要是有石磙子,把苇杆碾了泛光才好。”
  众人一愣,实在是这丫头不吭声,有时候都忘了他们加了个人。
  还是汤圆反应快,接声道:“还有这说法呢?咱们都没人教过,胡乱编上能挡点风雨也是好的,是不是芽儿?”
  柳芽儿回神,笑笑道:“咱先对付用着,以后咱们找个好地方落脚,哥哥们上山凿个石碾子,我们姐仨肯定编一张又结实、又光滑的席子。”
  多单纯的向往啊?竹叶青心道:就这点出息,将来哥哥怎么也得想办法让你们一人一床被子呀~
  几人在月色下畅想未来,无拘无束的坐着睁眼梦。手上动作没停,等困意袭来,几人互相依靠着,披上不多的旧衣裳互相取暖。
  中秋这天,县令应该是吩咐了,领到的粥比平时稠了许多,七个人紧紧护着粥碗,终究没舍得在粥棚附近喝掉。
  不怀好意的目光总是落在他们几个身上,竹叶青阴毒的目光,和葫芦手中泛着光的柴刀,让大部分人退步。
  有三个一伙的懒汉截在他们面前,竹叶青斜着嘴角冷笑,这是看他们年纪小好欺负呢?
  粥碗递给汤圆,菱角的递给柳承,两人活动了下手腕子,三下五除二将人放倒。
  第13章 前路
  若是吃喝的好,竹叶青还真不敢上手。这都骨架子撑人皮了,怕他个娘腿!
  解决了这三个,周遭再没人敢上前,眼中的贪婪藏不住,胆子也饿瘦了而已。
  三人找了处小空地,将板车用石头倚住放平,菱角拿出锅,盼弟生火。葫芦他们在河边掐了点水蓼的嫩芽,只有两小把。
  对于他们来说,难得能吃到有味道的东西。长期油盐不进,他们都快忘了世上是五味,而不止有苦。
  中秋过后的夜晚会更加寒凉,等不及月亮升起,七人几下喝光粥和汤,身上暖和起来,开始商量接下的路程。
  衙役那边,汤圆打听不到太多,能确定他们要走出去很远,才能逃离这片灾区。
  柳承道:“再往北,就该进泰州了,黄河穿泰州而过,就是不知道黄河两岸的灾情如何。”
  柳承心里是愁的,一个州府啊,那是多广阔的地方,就这四百里,都走了十几天。
  竹叶青不在乎远近,只想带着这几个,找个安稳地方落脚,那时候他长大一些,可以去码头扛包,可以给地主收秋,也可以上山砍柴走街串巷卖,只要,这贼老天能让他们活下去。
  汤圆看着大家都不说话,沉闷的烦躁,于是站起身,本想慷慨激昂的来一番说辞,奈何肚子里没墨水,最后只能道出一句“大不了走遍这东陌国”。
  菱角双手向后撑地,爽朗笑了。
  “汤圆说得对,咱们饭也讨的,难也逃的,还有什么能困住咱们呢?”
  盼弟悄悄抬头,所有人都在仰头等着月亮升起,菱角身上,是她羡慕的,得不到的洒脱。
  当月亮悬在头顶的时候,竹叶青道:“早点休息吧,明天上路。接下来,咱们遇山翻山,遇河过河,可准备好了兄弟们!”
  “哎!”
  六个孩子嘻嘻哈哈的应和,引来各种复杂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