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林谨言应了一声,又和秦武说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秦武回到会议室,心情大好,开会语气也柔和了不少。会议室里紧张的众人有些疑惑,但心里也松了口气。
  感谢这通救急的电话,要不然他们被压抑的都不敢呼吸了。
  林谨言挂完电话一身轻松,就和大卫一起回了赵家庄。
  时间匆匆,三天过去了,林谨言正纳闷周校长怎么还没有话音的时候,当天下午就见他骑着自行车,后面还带着赵凤娟匆匆找来了。
  不只是他,周校长把资助的事情上报了之后,上面的领导极度惊讶和重视。
  毕竟不用他们出钱,又能给他们的业绩上增添一笔,这种事情他们当然得重视。
  所以来的人除了周校长之外,后面还跟着一辆汽车。
  他们进了村子,更是又热闹了一回,村子闲着的人都围上了赵家。
  “哎,你说国栋家是走了什么好运,怎么几天来了两辆汽车,还都是上他家的?”
  “那谁知道,上一次那个老板不是经常在他家吃饭吗,说不定这辆车里的人去找人家大老板的。”
  “你说的也是。”
  “那不是周校长吗,他自行车后面坐的是娟儿吧?看样子他也是去国栋家的,不会有什么事儿吧?”
  “走走走,咱去看看。”
  赵母听见外面乱哄哄的,赶紧开门走了出来,一眼就看见了他们家娟儿被周校长带着回来了。
  她赶忙迎上去:“周校长,这是咋回事儿?是不是我们家娟儿闯什么祸了?”
  看着从后面汽车里陆续下来几位衣着体面的人,为首是个中年男子,表情严肃,穿着像是个领导,心情更慌了。
  周校长笑着解释:“赵婶儿,您别紧张,是好事,赵凤娟同学只是给我领路的,我来你们家是找林老板的。”
  赵母听周校长说是好事,紧绷的神经顿时放松,脸上露出了笑容:“哎呀,可把我吓一跳。找阿言的啊,他正在屋里呢,快请进,几位领导也快请进。”
  把人迎进来之后,赵母赶紧关上了大门,隔绝了所有人的视线。
  林谨言听见动静走了出来,正好与外面的人相视。几位没有见过林谨言的人头一次见他别提心里有多震撼了。
  这小门小户的农村人家,还有如此矜贵的人?
  为首的中年男子看向林谨言的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他是听周校长说过林谨言的样貌的,只是一开始觉得有些夸大其词,没想到还真是这么风光卓越的一个年轻人。
  周校长见状,连忙为两人介绍,“林老板,这位是县教育局王局长,专门为资助学校的事儿来和您商议。”
  “王局,这就是我说的林老板。”
  王局长回过神,笑着伸出手:“林同志,久仰大名,这次你对咱乡村教育的慷慨资助,局里上下都十分钦佩,我们也希望能全力配合,把好事办好。”
  林谨言微笑着握住王副局长的手,谦逊道:“王局长客气了,我只是想尽点绵薄之力。”
  王局长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赏:“林同志不仅年轻有为,还心系教育,这份情怀难能可贵。我们来就是想跟您好好商讨下,这个资助的事宜。”
  林谨言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那咱们屋里详谈,请。”
  堂屋里,赵大龙和大卫见状,站起身把座位留给他们,自然的走到林谨言身后站定。
  王局长看着赵大龙和大卫的气势,微微一愣,林谨言笑着解释道:“他们是我的保镖,不是外人。”
  王副局长恍然大悟,笑着点头:“原来如此。”心里却暗自对林谨言的身份背景多了几分猜测。
  众人落座后,王局长开门见山:“林同志,我就不拐弯抹角了。再次感谢您慷慨的大义,您的捐赠我们保证会落实到该有的地方,但就是您说的助学金,我想问一下您的想法。”
  “因为助学金这方面我们现在暂时分为两个类,贫困生助学和优等生助学。”
  林谨言点点头,“这个我知道,我一开始说的是一个年级三个名额,当初我想的全都是贫困助学,但我考虑了一下,周校长学校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周围村里的,大家都不富裕,如果全是贫困助学的话,太片面。”
  “所以……?”
  “所以我决定设置两个优等生助学名额和一个贫困生助学名额,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希望孩子们最起码把九年义务上完。”
  第186章 皆大欢喜
  王局长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颔首道:“林同志考虑得很周全,优等生会为了名额更加努力,贫困生也会为了能得到优等助金名额努力学习。”
  周校长在一旁也跟着连连点头,感慨地说:“是啊,咱们学校的孩子都很懂事,也很努力,就是条件有限。有了林老板这样的安排,相信孩子们学习的劲头会更足。”
  王局长接着说道:“只是这评定标准,还得仔细斟酌。贫困生评定,要确保真正困难的孩子能得到资助,还有优等生名额要确保没有人作弊。”
  林谨言思索片刻,说道:“贫困生评定,或许可以让村里和学校共同把关,以家庭收入、实际困难等为依据。至于优等生,就以学期成绩、平时表现等综合考量,您觉得这样可行吗?”
  王局长赞同道:“可行,后续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评定细则,确保助学金能真正发挥作用,不辜负林同志的一番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