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就是这个助学奖金您打算设定为多少?”
  林谨言犹豫了,前世他在大学申请了助学金的金额只有一千多,现在肯定是不能给一千多的。
  想了想,说道:“优等生一百五,贫困生一百二,每学期一给,分两个学期,你们觉得怎么样?”
  看着他们突然变得呆愣的表情,林谨言疑惑问道:“怎么?是少了吗?”
  王局长回过神来,赶忙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林同志,不少不少,这个金额在咱们当地已经很可观了。毕竟咱这儿农村孩子多,家庭条件普遍一般,可以说是一大笔钱了。”
  林谨言松了口气,笑道:“那就好,那就这么定了。周校长合同拟好了没有?现在就可以签合同了,过两天我就要走了,如果现在不签订好,后续就会很麻烦。”
  “准备好了,准备好了,这份合同是十年为期,如果林老板十年之后还有意向的话,我们可以继续合作。”周校长赶紧拿出合同,递上笔。
  林谨言仔细看了看,觉得没什么漏洞,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签好名字之后,王局长从包里掏出一个印章印了上去,一式两份,这才算大功告成。
  解决了重要的事,众人心里也松了口气。周校长这才有闲情聊了一些题外话。
  ……
  “还没问过林老板是在哪里高就?听口音不像是本地。”
  林谨言笑道:“我确实不是本地人,我是从香江回来的,我爱人回来考察公司,我就顺便回来看看。”
  王局长和周校长都有些惊讶,“你结婚了?”
  林锦言笑着抬起手,亮出手指上的戒指,“是的。”
  王局长笑着打趣:“真没想到林同志这么年轻就成家了,想必您爱人也是位优秀的人。”
  林谨言想到秦武,眉眼间更柔和了,“确实,他比我优秀。”
  王局长和周校长依着这个话题谈起了自己的家庭,气氛更融洽了。
  好一会儿之后,王局长身边的两个年轻人看了看时间,其中一位说道:“领导时间也不早了,您下午还有会呢,不介意的话几位坐在一起先拍个照吧。”
  林谨言转头看去,“拍照?”
  王局长解释道:“这是我请来的记录员和记者,抱歉一开始没和你说,你知道的,我这个位置有很多流程是需要走的。”
  “这事儿这么有意义,想着宣传出去,也能带动更多人关注乡村教育,给其他地方做个示范。当然,要是你不希望报道,我们不会声张。”
  林谨言微微一愣,旋即展颜笑道:“王局长言重了,我倒没什么顾虑。如果宣传出去,能让更多孩子受益,那是好事。只是别把个人过度宣扬,重点还是放在乡村教育和孩子们身上。”
  王局长哈哈一笑,拍了拍林谨言的肩膀:“林同志境界就是高!放心,我们一定把握好尺度。记者会着重突出资助对教育的推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身教育事业。”
  记者听闻,上前一步,礼貌地对林谨言说道:“林先生,方便做个简短采访吗?主要想了解下您资助的初衷和对未来的期望。”
  林谨言点头同意:“可以。”
  记者情商也很高,也没有问旁外的问题,简短的采访之后,林谨言就把几人送离开了。
  后面两天林谨言就一直在处学校的事情,看着学校发出通告,把他捐赠的钱彻底实行,用来买桌子椅子文具之类的。
  不少学生看到助学奖金这个通告的时候都兴奋极了,不少家长也不那么阻止孩子上学了。
  等采访的报纸一出来,又是惹了一阵风头,王局长也因为这事位置坐得更牢了。
  有赵家村周围的,知道林谨言在赵家村落脚的,都拎了点儿小礼前去拜访,自家种的一些瓜果蔬菜,不值钱也是一份心意。
  倒是让村长家热闹了好一阵。村长脸都快笑烂了,还得到了上级的褒奖,虽然没有实质的奖励。但也算是露过名的,以后真要有什么好事儿,他们村也算挨的上了
  赵大龙这两天也没闲着,他帮着家里买了一大堆的家具家电,赵家可算是在周围几个村子里出了名了,都知道赵国栋家里出了一个有钱的孩子。
  自从赵大龙给家里买了个彩电之后,家里可热闹了,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吃过饭之后,许多人无所事事,都上他家串门,想看一看电视。
  哪怕他们也看不懂什么,但就是满眼的羡慕和惊叹,不要钱的好话一个劲往外说,这几天赵家父母和两个兄嫂,脸都快笑烂了,从来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
  “哎呦,你说电视贵不贵啊,这我也不知道,是我家小儿子买的。”
  “对,那自行车也是他买的,这不是他心疼他妹妹和侄子侄女上学走路太累了吗,不让买非得买,太惯着她们了。”
  “你说这丝巾啊,这丝巾便宜,才两块多,买了好几条呢,给他两个嫂子也拿了几条,你说这孩子就是乱花钱。”
  这是赵父那边也传来隐秘的炫耀的声音:“这烟可是大龙在镇上买的好烟,一盒五块呢,劲儿小,不呛人还回甘,我点一根你们尝尝。”
  赵父小心的点着一根,每人让尝了一口,吸长一点就立马给他夺了下来。
  得意的问道:“咋样?”
  不少老爷们儿沉醉的吧唧了下嘴,“嗯!香!”
  “不止香,还有回甘,润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