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萧少爷,客气了。”
思铭在一旁好奇的问道:
“五爷,这是您做的?听韦先生的意思,做这木船之人的手艺很是厉害呢。”
萧河摇摇头,“不是我做的,是四殿下的东西。”
思铭当即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
“四殿下的东西?那…….”
那五爷怎么会假手于人呢?
但到底这句话他不敢说,说一半便咽下去了。
以往只要关于四殿下,无论是物件还是其他什么,五爷都是要亲力亲为,从不让旁人插手。
难道是这木雕修补起来太复杂了?
萧河没察觉他面色有异,便嘱咐道:
“回头修补好了,你给四殿下送去。”
思铭:“是……那修补好了,可要再告知您一声?”
听到这话萧河忍不住皱眉:
“告诉我做什么?你只管让人送去,不过顺带着送个人情罢了,你莫要多事。”
说到后一句,似有警告之意。
思铭连忙点头说知道了,不敢多言。
第14章 人总是这般作茧自缚
这一日小雨霏霏,稀稀落落地下着。
天虽不沉,却也令人心里觉得不够敞快。
有一男子正撑着一把油纸伞,走在那蜿蜒的幽静小道上。
伞上汇集而下的雨水打湿了他墨绿色的长衫,步伐却依旧未曾放慢。
楼榭小阁之上,有两人一坐一立,静默地听着雨落嘀嗒的声音。
站着的那人,身形偏瘦,个子不高,身着月白色长袍,不蓄长发,仅留一狼尾辫发梳于身后。
面白却不红润,耳上坠有羽环,时而随风摇动。
坐着的那人,身罩轻薄的纱衫,乌黑的长发并未束起,随性的散落。
他的眉眼极为冷淡,似在观雨却眸色漠然,屈起的长指轻点椅面,似有不耐。
“他是叫…..方长恒对吗?”
站着的那人突然开口,声音柔软有磁性。
坐着的并不搭话,那人也不恼。
直到墨绿色长衫走至阁楼之下,抬头向上示意,坐着的那人才淡淡道:
“上来。”
方长恒收起油纸伞,抖落了不少雨滴。
又接过下人递来的手帕,将身上的潮湿处仔细擦过,这才走了进去。
方长恒走至那两人身后,隔有两米左右的距离,作揖道:
“殿下,我有事要报。”
“嗯。”时钊寒闭上眼按了按眉心。
方长恒道:
“您前些日子让我去办的事…..没办妥。”
时钊寒睁开眼:“为何。”
方长恒神色沉稳,斟酌好用词后说道:
“我按照您的意思去西集见了孟忍冬,说明来意之后,他虽不说反对让利让权,但私下里却不配合。”
“哦?竟然还有这种事?”白袍之人微微挑眉,“方大人不如说说看呢。”
见时钊寒不语,方长恒便接着说道:
“孟忍冬手里掌控着西集十店九庄的生意,万农庄、鸟兽集、奴人阁等十多位老板都听命于他。”
“原本这些老板每两月上交一次账簿,由孟忍冬仔细核对过后再向上汇报。”
“但此事由我接手之后,只知几庄几店盈亏多少,却不知本钱几何,我便向孟老板要过近半年的账簿,要了几次都所求无果。”
“又过三日,孟忍冬才将其中三庄的账簿交于我,我一一核对过并无不妥,但其中有一批货的货款按常理来看,却少了足足有三成。”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
说到这,方长恒明显停顿了一下。
时钊寒轻敲椅背的手停了,淡声道:
“继续。”
方长恒神情较之刚刚,更为慎重道:
“我自觉得信不过孟忍冬的为人,便私下派人去跟了他几天。”
“我的人发现……孟老板在东城亦有私宅,来往停驻的人员里,好像看到了二皇子时寻夜的人。”
“至于货款的问题,我也让人去查了,那批货压根没有售往凉州,只是在凉州一个驿站稍作停留,便被人分批转走。”
“如果咱们的孟老板没贪,也定是他将这批货低价转于他人之手。”
“孟忍冬那里,我的人一直在蹲守,想来用点法子也是能问出一二的。”
说到这,方长恒迟疑了片刻,这才开口道:
“这是您头一次让下官办事,虽说让下官放开手去做,但我唯恐手里没个轻重,这人就…….所以今日特来请示。”
白袍之人脸上的神情收敛了不少,看向两人的主子道:
“孟忍冬不过在这位子上才坐了两年有余,想来也是殿下平日里过于宽容与信任了。”
方长恒下意识抬眼看了那人一眼,面生的很。
但此人竟能在时钊寒的面前说上几句,必然是其身边的亲信。
两人都在等一个答复,时钊寒却神情寡淡的摆摆手,开口道:
“雀宁,帮他去办。”
白袍之人心领神会,道:
“是。”
孟忍冬是活不成了,那几个听命于他的老板,倘若有识时务者,或许能有一条生路。
方长恒尚未清楚时钊寒的意思,却在听到那熟悉的名字时,脸上闪过一丝错愕,下意识看向那人。
雀宁却挑眉回望,“请吧,方大人。”
思铭在一旁好奇的问道:
“五爷,这是您做的?听韦先生的意思,做这木船之人的手艺很是厉害呢。”
萧河摇摇头,“不是我做的,是四殿下的东西。”
思铭当即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
“四殿下的东西?那…….”
那五爷怎么会假手于人呢?
但到底这句话他不敢说,说一半便咽下去了。
以往只要关于四殿下,无论是物件还是其他什么,五爷都是要亲力亲为,从不让旁人插手。
难道是这木雕修补起来太复杂了?
萧河没察觉他面色有异,便嘱咐道:
“回头修补好了,你给四殿下送去。”
思铭:“是……那修补好了,可要再告知您一声?”
听到这话萧河忍不住皱眉:
“告诉我做什么?你只管让人送去,不过顺带着送个人情罢了,你莫要多事。”
说到后一句,似有警告之意。
思铭连忙点头说知道了,不敢多言。
第14章 人总是这般作茧自缚
这一日小雨霏霏,稀稀落落地下着。
天虽不沉,却也令人心里觉得不够敞快。
有一男子正撑着一把油纸伞,走在那蜿蜒的幽静小道上。
伞上汇集而下的雨水打湿了他墨绿色的长衫,步伐却依旧未曾放慢。
楼榭小阁之上,有两人一坐一立,静默地听着雨落嘀嗒的声音。
站着的那人,身形偏瘦,个子不高,身着月白色长袍,不蓄长发,仅留一狼尾辫发梳于身后。
面白却不红润,耳上坠有羽环,时而随风摇动。
坐着的那人,身罩轻薄的纱衫,乌黑的长发并未束起,随性的散落。
他的眉眼极为冷淡,似在观雨却眸色漠然,屈起的长指轻点椅面,似有不耐。
“他是叫…..方长恒对吗?”
站着的那人突然开口,声音柔软有磁性。
坐着的并不搭话,那人也不恼。
直到墨绿色长衫走至阁楼之下,抬头向上示意,坐着的那人才淡淡道:
“上来。”
方长恒收起油纸伞,抖落了不少雨滴。
又接过下人递来的手帕,将身上的潮湿处仔细擦过,这才走了进去。
方长恒走至那两人身后,隔有两米左右的距离,作揖道:
“殿下,我有事要报。”
“嗯。”时钊寒闭上眼按了按眉心。
方长恒道:
“您前些日子让我去办的事…..没办妥。”
时钊寒睁开眼:“为何。”
方长恒神色沉稳,斟酌好用词后说道:
“我按照您的意思去西集见了孟忍冬,说明来意之后,他虽不说反对让利让权,但私下里却不配合。”
“哦?竟然还有这种事?”白袍之人微微挑眉,“方大人不如说说看呢。”
见时钊寒不语,方长恒便接着说道:
“孟忍冬手里掌控着西集十店九庄的生意,万农庄、鸟兽集、奴人阁等十多位老板都听命于他。”
“原本这些老板每两月上交一次账簿,由孟忍冬仔细核对过后再向上汇报。”
“但此事由我接手之后,只知几庄几店盈亏多少,却不知本钱几何,我便向孟老板要过近半年的账簿,要了几次都所求无果。”
“又过三日,孟忍冬才将其中三庄的账簿交于我,我一一核对过并无不妥,但其中有一批货的货款按常理来看,却少了足足有三成。”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
说到这,方长恒明显停顿了一下。
时钊寒轻敲椅背的手停了,淡声道:
“继续。”
方长恒神情较之刚刚,更为慎重道:
“我自觉得信不过孟忍冬的为人,便私下派人去跟了他几天。”
“我的人发现……孟老板在东城亦有私宅,来往停驻的人员里,好像看到了二皇子时寻夜的人。”
“至于货款的问题,我也让人去查了,那批货压根没有售往凉州,只是在凉州一个驿站稍作停留,便被人分批转走。”
“如果咱们的孟老板没贪,也定是他将这批货低价转于他人之手。”
“孟忍冬那里,我的人一直在蹲守,想来用点法子也是能问出一二的。”
说到这,方长恒迟疑了片刻,这才开口道:
“这是您头一次让下官办事,虽说让下官放开手去做,但我唯恐手里没个轻重,这人就…….所以今日特来请示。”
白袍之人脸上的神情收敛了不少,看向两人的主子道:
“孟忍冬不过在这位子上才坐了两年有余,想来也是殿下平日里过于宽容与信任了。”
方长恒下意识抬眼看了那人一眼,面生的很。
但此人竟能在时钊寒的面前说上几句,必然是其身边的亲信。
两人都在等一个答复,时钊寒却神情寡淡的摆摆手,开口道:
“雀宁,帮他去办。”
白袍之人心领神会,道:
“是。”
孟忍冬是活不成了,那几个听命于他的老板,倘若有识时务者,或许能有一条生路。
方长恒尚未清楚时钊寒的意思,却在听到那熟悉的名字时,脸上闪过一丝错愕,下意识看向那人。
雀宁却挑眉回望,“请吧,方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