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可是他手里有锐器。”
  “意外随时可能再……”
  经年的噩梦里头,失去宛如一个诅咒。
  江暮白当然明白她的担忧。
  安抚般的吻落下,细细密密地,止住了她的话。
  “我知道,我知道。”他说,“朝朝,现在,你,我,我们,好好的在一起。”
  “并且会一直在一起。”
  她缓缓回过了神来,知道此刻与从前并不相同。
  在满地的花瓣上,在警笛声中,江暮白下定了决心。
  计划偏离就偏离吧。
  “花、万众瞩目”,两个条件以奇异的方式达成。
  他握住了她的手,单膝跪地。
  一枚戒指躺在黑色的天鹅绒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朝朝,你愿意让我成为你一生的伴侣吗?”
  朝笙破涕而笑,珍而重之地点头。
  市刑警队的人绷着脸处理现场,互相使着眼色——
  江队的求婚作战,成功。
  第277章 番外 郡主x马奴(平行世界1)
  【郡主x马奴??女帝x将军】
  【设定是和亲公主回朝篡位后】
  建昭二十二年冬,洛都天翻地覆。
  被嫁至草原的“历阳公主”与霖州的铁骑一同归来,夺得了天下的权柄。
  “宗室女子,区区和亲之身!”有老臣高呼,“宿朝笙,牝鸡司晨,祸之伏兮!”
  朝笙看向这忠心持节的大臣。
  卢登善,出身于范阳卢氏,有名的望族。
  狄人前来求娶时,他还曾与陆氏一道上言,言她比城阳更适合那个草原。
  她确实很适合草原。
  杀了索仁,杀了那日钦,烈马长刀,旧年遗憾都被劈开。
  母亲若在天有灵,当欣慰她的女儿没有重蹈覆辙。
  “卢大人言之有理。”
  朝笙露出笑来。
  卢登善神情轻蔑,对这试图颠倒阴阳的女子不屑一顾。
  然后,他高贵的头颅滚落在地。
  “但我的刀,也许更有道理。”
  昭阳殿下,李树打了个冷颤,又想起三年前初见朝笙的场景。
  霖州的铁骑杀入了狄人的婚礼,新郎已经死去,而他看到了一双被火焰淬洗过的眼睛。
  李树以为是跟随池暮来救一位落难的公主,没有想到公主先掀翻了狄人的棋局。
  美貌不过是野心的装饰,谋略与武力才是她最好的獠牙。
  建昭二十三年春,宿朝笙君临天下,改元天圣,国号为“燕”。
  *
  洛都的权力重新洗牌,旧贵族与世家谨慎观望局势,自霖州而来的官员跻身朝堂。
  霖州一系里最为特殊的,是从前永安侯府的马奴,位列燕朝武将之首骠骑将军池暮。
  因为只有他没有封侯。
  霖州来的功臣皆有爵位,张筠更是成为了燕朝第一位女郡王。无论她的父亲沛国公张平安之后是否还有其他孩子,她都会是罔替的王侯。
  贵族与世家揣测,这是一种近似警告的态度。
  这个马奴出身的将军战功太过显赫,已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虽不知他与当年和亲的女帝达成了什么协议,以至于他们能够里应外合踏破狄人的王庭。
  但江山已定,曾经的同盟便不再稳固。
  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最后竟要屈居女子之下,他真的甘心吗?
  *
  “池将军。”
  女帝最信任的女官站在殿外,神情冷漠。
  宫女内监都露出紧张的神情。
  池暮略一点头,在接引女官的带领下踏入了御书房。
  御书房的大门开启又合上,女官退了出来,高高的门扉挡住了所有窥探的目光。
  “露葵姐姐,就任大将军这么进去么?”有内监上前来,眼神闪烁,“虽说陛下赐他剑履上殿,可奴方才瞧见了,他来御书房竟然都未曾解剑。未免太——”
  露葵看了他一眼,微微叹息:“慎言。且当你的差。”
  这话放在内监耳中,便仿佛是一种赞同,他掩去眼底的精光,陷入了思索中。
  *
  “那帮老臣果然忘性很大。”朝笙正在看折子,知晓是池暮来了,头也没抬。
  青年站在她身侧,看着她在某个弹劾他的折子上写下朱批。
  “也不一定是忘性大。”池暮露出笑来,“‘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便如此。”
  明黄衣袍的女子轻点了点一侧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都是弹劾你的,你自己回了吧。”
  旧臣没有杀尽,有用处没用处的都留了些,皇帝登基两年,天下已定,海内承平,人心自然又活络起来了。
  奏折翻来覆去的说池暮“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威福莫比,功高震主”,又暗戳戳阴阳几句她“妇人之仁”。
  朝笙不耐烦看这个,她比较关心霖州的农耕,青州的商埠。
  于是,传言中“已有不和”女帝与将军相对而坐,各自看起来折子。
  朝笙回完了要紧的几封,探身看去,青年正低着头,认认真真在弹劾他的那些奏折上留下一句“知道了”。
  池暮察觉到她的目光了,抬起眼来,问道:“乏了?”
  “朕于政务上一向勤勉。”朝笙肃容,“爱卿说什么呢?”
  “陛下恕罪。”青年那副桃花眼弯了弯。
  “不过,这些确实无聊。”朝笙坐到了他身旁,指尖随意点了点那几道弹劾他的折子。年轻的女帝陛下面上浮现出她常有的懒散笑意,“且先纵着,看看他们什么时候露出底。。”
  “宿从笙倒有意思,把折子当家书写。”朝笙思及那个还在念书的小屁孩,笑意终于真切。
  “天圣神皇敬启,臣弟于题蒲书院念书,颇有所得……”
  此处省略一千字宿从笙的读书日常。
  “陛下登位业已三年,当广开恩科,纳天下读书人。臣弟不愿以家世明天下,欲凭诗书取功名……”
  接下来是宿从笙向朝笙发问,他打算明年下场,到时候考个状元还是当探花?状元如探囊取物,但他的脸若不当个探花似乎暴殄天物。
  “姐姐陛下,什么时候来书院看我?当然,我回洛都也成,恰好还有四个月便夏休。”
  写到后面,索性略去了那些尊号,宛如寻常人家弟弟同姐姐撒娇。
  池暮略扫一眼,宿从笙的折子后面都写好了回复。
  嬉笑怒骂,无一不用心。
  朝笙还在那儿点宿从笙的折子,便听得她家大将军慢吞吞道:“从前,你写给我的信,我许多都没有收到。”
  朝笙不假思索地答:“怎么没有?宿从笙去霖州时不是……”
  池暮看向了她。
  朝笙理不直气也壮:“当时情况特殊。”
  那双漂亮的桃花眼便垂了下来,青年的指尖拂过宿从笙的奏折,什么话都没再说。
  朝笙:“……”
  怎么回事,怎么良心有点痛。
  “好吧。”女帝陛下要当一代明君,因此立刻反躬自省,“那确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爱卿,朕重新将信回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