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这是自然。”陈照夜知道卫茉慈悲心肠又作祟了,笑着摇摇头,“娘娘不必多想,她们能平平安安地当十几年世家小姐,必然会有些旁人不知道的本事。您只管按照太后娘娘说的,将她引荐给陛下。对了,陛下不是想弥补与太后娘娘之间的嫌隙么?这位王小姐兴许就是个机会。”
第二日景帝来望舒宫用午膳时,卫茉找了个理由,带淑宁一同离开。
偌大的轩厅中宫女忽然悄无声息地全部退下,景帝尚来不及反应,只见外面施施然走来一道清瘦人影。
“你是……”
“给陛下请安。”少女今日着意打扮过,一袭鹅黄色宫装衬得容貌清丽婉约,微微抬眸,飞快地与景帝对视一眼。
“王姝?”景帝这才从记忆中拾起这个人名。
陈照夜与宫人都在后殿,并不知道前面景帝和王姝之间发生了什么,只没过多久,景帝忽然唤人进去。她连忙端着茶水点心入内,见王姝低着头,泪水盈盈于睫,景帝倒是神色如常,问她:“你家贵嫔呢?”
“娘娘在后殿更衣,很快就会回来。”
“嗯。”景帝瞥过王姝,把玩着手中茶盏,“朕在这里等贵嫔。外面起风了,你带上伞,亲自送王小姐回寿康宫吧。”
午后阳光晴朗,长空无云,哪里有落雨的意思?
陈照夜依言取来伞,替王姝引路,恭敬将她送到寿康宫外。
“陈姑娘,你说,我是有哪里做得不够好吗?”于无人时,王姝低着头问她,嗓音都有些发颤。
“陛下的意思,奴婢实在不好揣摩,兴许是怕委屈了小姐吧。”
陈照夜望着寿康宫殿顶熠熠夺目的琉璃瓦,安慰话滴水不漏。
王姝沉沉叹了口气,她明明是对景帝无意的,却因为被拒绝一事显得沮丧不已。陈照夜送她到正殿外,感觉到王姝身体忽然一颤,她抬起头,隐约看见王观在里面。
陈照夜心道这位庶出小姐多半要受训斥了。
然而自己爱莫能助。
于是她福了福身,告辞道:“小姐请进去吧。”
王姝咬咬牙,提起裙摆,起身入内。
果不其然,陈照夜刚离去没几步,就听见殿内传来国丈训斥女儿的声音。
第100章
辨尊卑
原本要在宫中待一段时日的王家小姐忽然就收拾行囊走了,来去匆匆,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除了知情的望舒宫人,无人知道这位王姝小姐对景帝起过心思。陈照夜再三吩咐下去务必守口如瓶,因此,王姝虽哭过几场,到底还是保住了颜面。
卫茉专程去太后那里请罪,太后倒是没说什么,似乎也知道男女之事勉强不得,反倒安抚卫茉,让她注意休息,别为了大皇子生辰宴太过操劳。
“她们走了,有什么事直说吧。”
阳光斜穿过蓖麻帘落在书案上,卫茉走后,太后搁下书册,看向后殿走出的那人。
“太后娘娘。”王观在她右侧的圈椅坐了。
他来得比卫茉还早一刻,说是来请安,顺道有些关于大皇子生辰宴的细节想向太后请教,东拉西扯许久还没切入正题,正巧莲禾进来禀报说定贵嫔来了,王观便主动走到后殿暂避。
“你不是为了怀彻的事。”太后睨着自己这位亲弟弟,下了论断。
这些年来,王观所作所为整体差强人意,可就觉得少了那么一股气,遇事还是不够稳重,太后眉宇间隐隐不耐:“都当祖父的人了,吞吐什么?”
王观的视线与太后对上。
他别过脸,有些刻意地游移过室内古雅的瓷器、墨迹半干的砚台、拖曳及地的厚重帷幔,最后落至太后绣金万字纹裙摆下一双镶宝珠的翘头履,开口:“近来……陛下可来看望过您?”
“陛下国事繁忙。”太后淡淡道。
景帝实际来过几次,她均称病不见罢了。
王观咳嗽两声:“阿姝的事,有劳娘娘费心,只是听说陛下对阿姝似乎并不感兴趣,直接从定贵嫔那边把人赶了出来,阿姝还是头一次这样丢脸面,回去之后不住地哭……”
“你自己教出来的女儿是个什么模样,你心里没点数么?”太后低斥,“不是哀家说你,这一步棋走得实在有些急了!陛下尚未下定决心废后,你便急匆匆地要将女儿往宫里送,你让凤仪宫的人看了作何感想?更何况论出身、论才学,阿璃都胜过阿姝百倍,阿璃陪伴陛下多年尚不得欢心,你那个妾室所生的庶女又能讨得多少好处?”
她气息略急,胸口剧烈起伏,莲禾忙端来茶水,又替太后缓缓舒气,方好了些。
“是,是我心急,但……”王观当众被训斥,面上微微挂不住,“我也是为了咱们王家着想啊。若阿璃不能翻身,阿姝又入不了陛下的眼,难不成真要眼睁睁看到后宫落到祁家那对母子手里?太后娘娘……阿姐,您想想办法吧。”
“文妃是姓祁,可怀彻更是正统皇室血脉的孩子,怎谈得上落入外人手里?更何况祁家早就人丁寥落,担心他们,倒不如担心朝堂上那些个新提拔的寒门。陛下还年轻,往后还会有更多皇子,不必急于一时。”
王观脸涨得通红,手心汗涔涔的,几番迟疑,终是咬牙将这些天压在心里已久的话说出口:“只是……李允堂终究不是阿姐的亲生儿子,他若不顺阿姐的意,以世家之力也并非不能另立……”
“住嘴!”
太后霍地拍案起身:“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她所坐的位置高出厅堂约一级台阶的高度,直起身,便能居高临下地睨着厅中人。
王观怔住,在他面前的是他嫡亲的姐姐,亦是大周尊贵的皇室,凤纹锦袍昭显着对方地位,头顶沉重繁复的金凤冠更在提示他彼此身份有别。
“臣失言……”王观按捺住眼底晦暗,诚惶诚恐地躬身。
此刻他终于意识到,作为太后的姐姐,不愿完全站在王家利益考虑,竟然弃王家而选择李允堂。
可李允堂又是什么东西!
他恨得牙痒痒。
一位被生母弃若敝履的皇子罢了!是他姐姐心胸开阔,才让他和三殿下一起在凤仪宫中养着,悉心教导,又是他们王家看着太后的面子愿意支持相助,保他登上帝位。
若李允堂不听话,他也不介意换个扶持对象。
“臣告退。”
王观收敛怒容,装作无事
发生地告辞。
很快便是大皇子生辰宴。
有过先前接待辰国使臣的经验,卫茉应付各类琐事已得心应手许多,不必等陈照夜帮忙,便自行吩咐宫人去做了。陈照夜因此得了清闲,多在青芜宫各处走走,漫步在似曾相识的庭院里,阳光照得浑身暖洋洋的,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初与宣贵妃前后走在花池边的时候。
“在想什么?”
文妃令婢女替她添茶,袅袅烟气模糊了女子略带英气的容貌。
凉亭里,无外人在侧,又有纱帘遮挡,陈照夜便心安理得地与她面对面坐着。
“那些就是这次民间筛选进宫的戏班子么?”陈照夜轻啜一口茶水,眼睛瞄着远处小径几个小碎步跑过的小旦——看上去都是些十三四岁的孩子,眉眼青涩,对宫中满眼好奇,说说笑笑的,手里抱着戏服与道具。
“嗯,其实怀彻并不喜好这些,他性子冷清,宁愿躲在书斋里看书,不像我与兄长小时候,总是想方设法翻墙出去看戏逛市集。”文妃笑着摇头,“你一定想不到吧,别看兄长现在是个正经人,从前那会他可没少淘气,进了崇贤馆也不知收敛,带着陛下把老太傅气得吹胡子瞪眼,若不是后来……”
“后来如何?”陈照夜猜到她会提到老国公下狱一事。
“算是有惊无险吧,兄长运气好,遇到了贵人,虽然这位贵人也着实让他栽了个大跟头。”文妃看了一眼陈照夜,简单带过,“我原本以为兄长这辈子都要打光混了,幸亏他遇见了你。等他回来,挑个好日子,就把婚事定了吧。”
文妃说话向来直白。
陈照夜笑着睨她:“听娘娘的意思,是赞同祁大人以正室之礼迎奴婢出宫了?娘娘不觉得奴婢出身卑微么?”
“姻缘自有天定,身份背景又算得了什么。”文妃掩唇笑,“更何况兄长要娶嫔妃身边的宫女,这件事我是早就做好准备的,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原点,也算不得惊讶。”
陈照夜知道她话中所指,故意装作懵懵懂懂地应了一声。
“陈姐姐……”木樨办完事回来找陈照夜,嘴里嘟哝着,“生辰宴的烟花爆竹早就备好了,这些戏班子还要弄那么多爆竹做什么,弄得乱糟糟的,满地是灰。”
“太后上了年纪,爱看热闹的戏文,再说这些戏班子有赵王把关,必不会差的。你只管做好分内事就行,明日若没出岔子,娘娘会有重赏。”
陈照夜顺着木樨目光看去,青芜宫临时搭建的戏台上,身手矫健的少年正在聚精会神操练,有两个少年身手尤为灵活,动作干脆利落,像是有功夫在身。
第二日景帝来望舒宫用午膳时,卫茉找了个理由,带淑宁一同离开。
偌大的轩厅中宫女忽然悄无声息地全部退下,景帝尚来不及反应,只见外面施施然走来一道清瘦人影。
“你是……”
“给陛下请安。”少女今日着意打扮过,一袭鹅黄色宫装衬得容貌清丽婉约,微微抬眸,飞快地与景帝对视一眼。
“王姝?”景帝这才从记忆中拾起这个人名。
陈照夜与宫人都在后殿,并不知道前面景帝和王姝之间发生了什么,只没过多久,景帝忽然唤人进去。她连忙端着茶水点心入内,见王姝低着头,泪水盈盈于睫,景帝倒是神色如常,问她:“你家贵嫔呢?”
“娘娘在后殿更衣,很快就会回来。”
“嗯。”景帝瞥过王姝,把玩着手中茶盏,“朕在这里等贵嫔。外面起风了,你带上伞,亲自送王小姐回寿康宫吧。”
午后阳光晴朗,长空无云,哪里有落雨的意思?
陈照夜依言取来伞,替王姝引路,恭敬将她送到寿康宫外。
“陈姑娘,你说,我是有哪里做得不够好吗?”于无人时,王姝低着头问她,嗓音都有些发颤。
“陛下的意思,奴婢实在不好揣摩,兴许是怕委屈了小姐吧。”
陈照夜望着寿康宫殿顶熠熠夺目的琉璃瓦,安慰话滴水不漏。
王姝沉沉叹了口气,她明明是对景帝无意的,却因为被拒绝一事显得沮丧不已。陈照夜送她到正殿外,感觉到王姝身体忽然一颤,她抬起头,隐约看见王观在里面。
陈照夜心道这位庶出小姐多半要受训斥了。
然而自己爱莫能助。
于是她福了福身,告辞道:“小姐请进去吧。”
王姝咬咬牙,提起裙摆,起身入内。
果不其然,陈照夜刚离去没几步,就听见殿内传来国丈训斥女儿的声音。
第100章
辨尊卑
原本要在宫中待一段时日的王家小姐忽然就收拾行囊走了,来去匆匆,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除了知情的望舒宫人,无人知道这位王姝小姐对景帝起过心思。陈照夜再三吩咐下去务必守口如瓶,因此,王姝虽哭过几场,到底还是保住了颜面。
卫茉专程去太后那里请罪,太后倒是没说什么,似乎也知道男女之事勉强不得,反倒安抚卫茉,让她注意休息,别为了大皇子生辰宴太过操劳。
“她们走了,有什么事直说吧。”
阳光斜穿过蓖麻帘落在书案上,卫茉走后,太后搁下书册,看向后殿走出的那人。
“太后娘娘。”王观在她右侧的圈椅坐了。
他来得比卫茉还早一刻,说是来请安,顺道有些关于大皇子生辰宴的细节想向太后请教,东拉西扯许久还没切入正题,正巧莲禾进来禀报说定贵嫔来了,王观便主动走到后殿暂避。
“你不是为了怀彻的事。”太后睨着自己这位亲弟弟,下了论断。
这些年来,王观所作所为整体差强人意,可就觉得少了那么一股气,遇事还是不够稳重,太后眉宇间隐隐不耐:“都当祖父的人了,吞吐什么?”
王观的视线与太后对上。
他别过脸,有些刻意地游移过室内古雅的瓷器、墨迹半干的砚台、拖曳及地的厚重帷幔,最后落至太后绣金万字纹裙摆下一双镶宝珠的翘头履,开口:“近来……陛下可来看望过您?”
“陛下国事繁忙。”太后淡淡道。
景帝实际来过几次,她均称病不见罢了。
王观咳嗽两声:“阿姝的事,有劳娘娘费心,只是听说陛下对阿姝似乎并不感兴趣,直接从定贵嫔那边把人赶了出来,阿姝还是头一次这样丢脸面,回去之后不住地哭……”
“你自己教出来的女儿是个什么模样,你心里没点数么?”太后低斥,“不是哀家说你,这一步棋走得实在有些急了!陛下尚未下定决心废后,你便急匆匆地要将女儿往宫里送,你让凤仪宫的人看了作何感想?更何况论出身、论才学,阿璃都胜过阿姝百倍,阿璃陪伴陛下多年尚不得欢心,你那个妾室所生的庶女又能讨得多少好处?”
她气息略急,胸口剧烈起伏,莲禾忙端来茶水,又替太后缓缓舒气,方好了些。
“是,是我心急,但……”王观当众被训斥,面上微微挂不住,“我也是为了咱们王家着想啊。若阿璃不能翻身,阿姝又入不了陛下的眼,难不成真要眼睁睁看到后宫落到祁家那对母子手里?太后娘娘……阿姐,您想想办法吧。”
“文妃是姓祁,可怀彻更是正统皇室血脉的孩子,怎谈得上落入外人手里?更何况祁家早就人丁寥落,担心他们,倒不如担心朝堂上那些个新提拔的寒门。陛下还年轻,往后还会有更多皇子,不必急于一时。”
王观脸涨得通红,手心汗涔涔的,几番迟疑,终是咬牙将这些天压在心里已久的话说出口:“只是……李允堂终究不是阿姐的亲生儿子,他若不顺阿姐的意,以世家之力也并非不能另立……”
“住嘴!”
太后霍地拍案起身:“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她所坐的位置高出厅堂约一级台阶的高度,直起身,便能居高临下地睨着厅中人。
王观怔住,在他面前的是他嫡亲的姐姐,亦是大周尊贵的皇室,凤纹锦袍昭显着对方地位,头顶沉重繁复的金凤冠更在提示他彼此身份有别。
“臣失言……”王观按捺住眼底晦暗,诚惶诚恐地躬身。
此刻他终于意识到,作为太后的姐姐,不愿完全站在王家利益考虑,竟然弃王家而选择李允堂。
可李允堂又是什么东西!
他恨得牙痒痒。
一位被生母弃若敝履的皇子罢了!是他姐姐心胸开阔,才让他和三殿下一起在凤仪宫中养着,悉心教导,又是他们王家看着太后的面子愿意支持相助,保他登上帝位。
若李允堂不听话,他也不介意换个扶持对象。
“臣告退。”
王观收敛怒容,装作无事
发生地告辞。
很快便是大皇子生辰宴。
有过先前接待辰国使臣的经验,卫茉应付各类琐事已得心应手许多,不必等陈照夜帮忙,便自行吩咐宫人去做了。陈照夜因此得了清闲,多在青芜宫各处走走,漫步在似曾相识的庭院里,阳光照得浑身暖洋洋的,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初与宣贵妃前后走在花池边的时候。
“在想什么?”
文妃令婢女替她添茶,袅袅烟气模糊了女子略带英气的容貌。
凉亭里,无外人在侧,又有纱帘遮挡,陈照夜便心安理得地与她面对面坐着。
“那些就是这次民间筛选进宫的戏班子么?”陈照夜轻啜一口茶水,眼睛瞄着远处小径几个小碎步跑过的小旦——看上去都是些十三四岁的孩子,眉眼青涩,对宫中满眼好奇,说说笑笑的,手里抱着戏服与道具。
“嗯,其实怀彻并不喜好这些,他性子冷清,宁愿躲在书斋里看书,不像我与兄长小时候,总是想方设法翻墙出去看戏逛市集。”文妃笑着摇头,“你一定想不到吧,别看兄长现在是个正经人,从前那会他可没少淘气,进了崇贤馆也不知收敛,带着陛下把老太傅气得吹胡子瞪眼,若不是后来……”
“后来如何?”陈照夜猜到她会提到老国公下狱一事。
“算是有惊无险吧,兄长运气好,遇到了贵人,虽然这位贵人也着实让他栽了个大跟头。”文妃看了一眼陈照夜,简单带过,“我原本以为兄长这辈子都要打光混了,幸亏他遇见了你。等他回来,挑个好日子,就把婚事定了吧。”
文妃说话向来直白。
陈照夜笑着睨她:“听娘娘的意思,是赞同祁大人以正室之礼迎奴婢出宫了?娘娘不觉得奴婢出身卑微么?”
“姻缘自有天定,身份背景又算得了什么。”文妃掩唇笑,“更何况兄长要娶嫔妃身边的宫女,这件事我是早就做好准备的,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原点,也算不得惊讶。”
陈照夜知道她话中所指,故意装作懵懵懂懂地应了一声。
“陈姐姐……”木樨办完事回来找陈照夜,嘴里嘟哝着,“生辰宴的烟花爆竹早就备好了,这些戏班子还要弄那么多爆竹做什么,弄得乱糟糟的,满地是灰。”
“太后上了年纪,爱看热闹的戏文,再说这些戏班子有赵王把关,必不会差的。你只管做好分内事就行,明日若没出岔子,娘娘会有重赏。”
陈照夜顺着木樨目光看去,青芜宫临时搭建的戏台上,身手矫健的少年正在聚精会神操练,有两个少年身手尤为灵活,动作干脆利落,像是有功夫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