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嗯,”唐煦遥边走,问陈苍,“准备得如何了?”
陈苍说:“他们倒是也用心,听说皇上来,先前那些动辄说腰酸腿疼的,也不抱怨了,练得比谁都起劲。”
不等唐煦遥说话,陈苍忽然鄙夷起来:“我看这些人的面孔就甚是生厌,他们也只是新兵,竟心比天高,还指望皇上能因此相中他们,弄到朝廷里做武官?”
唐煦遥干笑两声,背着手:“这说不准,不过史书上,确实有麻雀变凤凰的将军。”
“主帅,您又说笑了,”陈苍更不屑了,“之所以是史书上记载,自然是屈指可数,他们上辈子做了什么,这样的事轮到他们头上,别做梦了。”
唐煦遥听陈苍越说越离谱,齿间“啧”了声:“陈苍,你这样不对,这些士兵今后是要跟你我上沙场的,如此贬低人家怎么好?军心本就难稳,现在从我的副帅,副将开始,想把这八千新兵的军营搅成一锅粥?”
陈苍倏地噤声,唇角抽了抽,只在唐煦遥身侧跟着走。
这军营里,唐煦遥是最年长的,其次是骆青山,年二十五,人还算沉稳。这陈苍二十三,跟江翎瑜差不多大,正是盛气凌人的时候,看不起达官显贵,也看不起平民百姓,恃才放旷,这么一个目中无人的野小子,却只听唐煦遥的话。
唐煦遥常穿的铠甲在自己的营帐中,他先前练完兵就回府,并不从这里住,这下跟江翎瑜搅在一块,更不会在这多停留,回来换好这上百斤的甲胄,再出门时,廖无春来报,皇帝已经快到了,要唐煦遥携陈苍和骆青山两位副将前去迎接。
“臣唐煦遥,恭迎圣上亲临。”唐煦遥是封疆功臣,又是皇亲国戚,身份尊贵,不需要向崇明帝行跪拜礼,只作揖。
“唐爱卿免礼,”崇明帝身披黄绸子斗篷,让廖无春扶着下马,“两位副将也平身。”
“走,”崇明帝说,“带朕去看看,朕的镇国大将军,把新兵练得如何。”
唐煦遥平时军纪严明,管束得狠,新兵挥枪整齐,骑兵上马迅疾,弓箭手不说百步穿杨,这射箭打靶也是十拿九稳的,崇明帝非常满意,临走时叫住唐煦遥,让他到营帐里说话。
唐煦遥想着一会江翎瑜还想看自己穿铠甲的样子,就没换,进了营帐,朝着皇帝作揖:“圣上,您找我。”
“嗯,坐吧,”崇明帝看着唐煦遥搬过椅子坐下,说,“朕接了一批折子,说是真定府出了个命案,惨烈异常,有三日了吧,知府啊,提刑按察司都束手无策,故上禀朕求援。”
唐煦遥默不作声地听着,猜着崇明帝这意思,是要让江翎瑜出山了。
“如此,朕给你们三日期限拾掇行李,第四日,朕备下马车,送你们到真定府去。”
崇明帝思来想去,还是不绕弯子了,直白说:“朕先前说过,不怀疑江家与唐家的忠心,只是你们情爱之事,莫要影响公务,待你们功成回京师,朕赐你与江翎瑜的婚事,可风光大办,到时朕也会送上贺礼。”
唐煦遥早知道皇帝爱给人赐婚,到了如今地步,一点也不意外。
“臣叩谢圣上。”即使唐煦遥知道皇帝爱当媒人,听到他亲口说要让江翎瑜风风光光地嫁给自己,还是欣喜欲狂,披着几百斤的铠甲跪在地上,给皇帝磕了一个响头。
“真是奇怪,”崇明帝皱眉,“朕封你为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你不跪谢朕,赏你星月宝剑,稀世难得的玉腰佩,也不曾见你如此欣喜,现在赐一桩婚给你,你竟破天荒地给朕磕了头?”
“皇上,”唐煦遥还跪着,说话时满眼认真,“臣爱慕江尚书至极,想娶他做夫人,日日厮守。”
崇明帝不懂这断袖将军的心思,但懂他用情至深,于是答应:“放心,朕贵为天子,说出去的话,必然会兑现。”
唐煦遥再拜皇帝,送他出了校场,转而派骆青山到江府送信,可以让江翎瑜来了。
骆青山将口信带到,江翎瑜很高兴,难得主动去穿江玉提前准备的大氅,坐轿子去,这路长,轿夫走得脚底冒火,还是磨了半个时辰,才到了校场门前,正刮北风,扇得轿帘子猎猎作响。
陈苍正在此处跟副官交代些事,见门口停了官轿,下来一个身披大氅的男子,额前碎发随风飘忽,扫在他眼尾,肤白胜雪,五官美得不可方物,看得陈苍心里颤了颤。
“你,干什么的?”这人虽极美,但陈苍要例行公事,上前质问江翎瑜,因为这种地方生人勿近,泄密者死。
“刑部尚书,”美人拿出腰牌,递给陈苍,“江翎瑜。”
“哦,”陈苍礼貌多了,将东西还给他,“尚书大人,您找谁?”
“我找.......”
江翎瑜话说到一半,看唐煦遥身着重甲,手提入鞘的长剑稳步走过来,含笑朝着他伸出手,江翎瑜惊喜万分,失声喊:“简宁!”
好威风的大将军,唐煦遥身高八尺,虎背蜂腰,健硕但不臃肿,四肢和腰身是非常匀称的,江翎瑜实在喜欢,盯着唐煦遥,眼睛都直了。
唐煦遥握住江翎瑜搭上来的素手,攥进掌心里捂着,温声问他:“这一路冷不冷?”
江翎瑜轻扯唇角,笑眼温柔:“我不冷。”
陈苍见两个人如此亲密,怔了,简宁是什么称呼,是唐煦遥的小字吗?
这许多年,陈苍第一次见唐煦遥笑得那么温和,嗓音轻而低沉,怕吵着美人。
那位刑部尚书,真好看啊,陈苍心里悸动,总想多看他几眼。
“这是我麾下副将,称副帅也可以。”
唐煦遥握着美人瘦削的肩,有些粗鲁地一把揽在怀里,搂着他和陈苍说:“这是刑部尚书,我未来的夫人,皇上亲口赐婚的。”
唐煦遥恨陈苍的眼睛总是盯着江翎瑜,迫不及待地宣示主权。
陈苍咬着唇,点点头:“是。”
原来这美人是唐煦遥的,陈苍的心突然被挖走一块似的,空落落,还疼得慌。
“简宁,”江翎瑜的心思全部倾在唐煦遥身上,根本没注意陈苍,握住他灼热的手,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马厩,“你带我骑马好不好?”
“好,”唐煦遥宠溺他,“一会你坐在我前面,我抱着你。”
江翎瑜特别开心,跟着唐煦遥到了马厩牵马,唐煦遥力气奇大,把江翎瑜抱上马,自己坐在他身后,所幸江翎瑜身子瘦薄,两个人能挤一个马鞍。
江翎瑜从未来过这样的地方,也没骑过马,什么都新鲜,东看看西看看,一直缠着唐煦遥问问题。
唐煦遥有数不清的好脾气,柔声逐个回答,单手牵着马绳,另一只手捂住美人的腹部,把大氅牢牢压住,免得他着凉。
这马说乖也不乖,只要唐煦遥在,性子就驯顺,旁人就不行,它也认路,不管去哪都能回到唐府,唐煦遥索性不管它,任着它到处走,去更远些的沙地上找些旱葱做零嘴吃。
此时按夏令时来说,还不到黄昏,但近了冬日,还未到节气,用冬令时还为时过早,申时下刻,太阳已经红得像火,灼亮的圆盘半垂于天际。
一匹壮硕的马,驮着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他怀里护着多谋远虑的美人文臣,落日熔金,将军在心里多说了几遍他爱霖儿,早晨几遍,傍晚又几遍,太阳岁岁年年东升西落,将军岁岁年年都爱霖儿。
江翎瑜要下来,想坐在沙地上,看着太阳落下去,唐煦遥自是百依百顺,陪他下来,找了块干净不潮湿的沙堆坐下。
“煦遥,这里好美啊。”
江翎瑜屈着细瘦的腿,掌心托雪腮,愣愣地看着天际,没发觉风把大氅吹开了,温声说:“以后我们去北直隶,也能看到这样好的落日吗?”
“北直隶的落日,尤其是山上。”
唐煦遥唇角含笑:“应该比这里好的。”
“哦,说起去北直隶,”唐煦遥将皇帝的话转达江翎瑜,“真定府出案子了,皇帝限你我三日之期收拾行李,第四日就启程。”
“好,”江翎瑜答应得痛快,“有你在,我哪里都愿意去,刀山火海也好。”
“小傻子,”唐煦遥揉揉他软滑厚实的头发,“什么刀山火海,我是要护你平安的。”
唐煦遥不经意间低头看看,发现江翎瑜的大氅竟没并着,脆弱的腰腹露着,慌忙帮他整理好,紧紧地按着:“霖儿,你这大氅吹开了,风这么大,你现在胃疼了吗?”
江翎瑜没什么感觉,摇摇头:“没有。”
唐煦遥心道不好,美人身子哪能经得住凛冽的凉风,忙说:“霖儿,咱们回府去吧,我在这不便给你暖身子。”
江翎瑜不情不愿地起身,拍拍大氅上沾的土:“好吧。”
唐煦遥抱他上马,两个人先回校场,唐煦遥要将铠甲卸下来再回府。
路上还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话赶话,唐煦遥说:“你遇刺那日,我抱你回府,不知道你听见没有,京师百姓是如何说你的。”
陈苍说:“他们倒是也用心,听说皇上来,先前那些动辄说腰酸腿疼的,也不抱怨了,练得比谁都起劲。”
不等唐煦遥说话,陈苍忽然鄙夷起来:“我看这些人的面孔就甚是生厌,他们也只是新兵,竟心比天高,还指望皇上能因此相中他们,弄到朝廷里做武官?”
唐煦遥干笑两声,背着手:“这说不准,不过史书上,确实有麻雀变凤凰的将军。”
“主帅,您又说笑了,”陈苍更不屑了,“之所以是史书上记载,自然是屈指可数,他们上辈子做了什么,这样的事轮到他们头上,别做梦了。”
唐煦遥听陈苍越说越离谱,齿间“啧”了声:“陈苍,你这样不对,这些士兵今后是要跟你我上沙场的,如此贬低人家怎么好?军心本就难稳,现在从我的副帅,副将开始,想把这八千新兵的军营搅成一锅粥?”
陈苍倏地噤声,唇角抽了抽,只在唐煦遥身侧跟着走。
这军营里,唐煦遥是最年长的,其次是骆青山,年二十五,人还算沉稳。这陈苍二十三,跟江翎瑜差不多大,正是盛气凌人的时候,看不起达官显贵,也看不起平民百姓,恃才放旷,这么一个目中无人的野小子,却只听唐煦遥的话。
唐煦遥常穿的铠甲在自己的营帐中,他先前练完兵就回府,并不从这里住,这下跟江翎瑜搅在一块,更不会在这多停留,回来换好这上百斤的甲胄,再出门时,廖无春来报,皇帝已经快到了,要唐煦遥携陈苍和骆青山两位副将前去迎接。
“臣唐煦遥,恭迎圣上亲临。”唐煦遥是封疆功臣,又是皇亲国戚,身份尊贵,不需要向崇明帝行跪拜礼,只作揖。
“唐爱卿免礼,”崇明帝身披黄绸子斗篷,让廖无春扶着下马,“两位副将也平身。”
“走,”崇明帝说,“带朕去看看,朕的镇国大将军,把新兵练得如何。”
唐煦遥平时军纪严明,管束得狠,新兵挥枪整齐,骑兵上马迅疾,弓箭手不说百步穿杨,这射箭打靶也是十拿九稳的,崇明帝非常满意,临走时叫住唐煦遥,让他到营帐里说话。
唐煦遥想着一会江翎瑜还想看自己穿铠甲的样子,就没换,进了营帐,朝着皇帝作揖:“圣上,您找我。”
“嗯,坐吧,”崇明帝看着唐煦遥搬过椅子坐下,说,“朕接了一批折子,说是真定府出了个命案,惨烈异常,有三日了吧,知府啊,提刑按察司都束手无策,故上禀朕求援。”
唐煦遥默不作声地听着,猜着崇明帝这意思,是要让江翎瑜出山了。
“如此,朕给你们三日期限拾掇行李,第四日,朕备下马车,送你们到真定府去。”
崇明帝思来想去,还是不绕弯子了,直白说:“朕先前说过,不怀疑江家与唐家的忠心,只是你们情爱之事,莫要影响公务,待你们功成回京师,朕赐你与江翎瑜的婚事,可风光大办,到时朕也会送上贺礼。”
唐煦遥早知道皇帝爱给人赐婚,到了如今地步,一点也不意外。
“臣叩谢圣上。”即使唐煦遥知道皇帝爱当媒人,听到他亲口说要让江翎瑜风风光光地嫁给自己,还是欣喜欲狂,披着几百斤的铠甲跪在地上,给皇帝磕了一个响头。
“真是奇怪,”崇明帝皱眉,“朕封你为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你不跪谢朕,赏你星月宝剑,稀世难得的玉腰佩,也不曾见你如此欣喜,现在赐一桩婚给你,你竟破天荒地给朕磕了头?”
“皇上,”唐煦遥还跪着,说话时满眼认真,“臣爱慕江尚书至极,想娶他做夫人,日日厮守。”
崇明帝不懂这断袖将军的心思,但懂他用情至深,于是答应:“放心,朕贵为天子,说出去的话,必然会兑现。”
唐煦遥再拜皇帝,送他出了校场,转而派骆青山到江府送信,可以让江翎瑜来了。
骆青山将口信带到,江翎瑜很高兴,难得主动去穿江玉提前准备的大氅,坐轿子去,这路长,轿夫走得脚底冒火,还是磨了半个时辰,才到了校场门前,正刮北风,扇得轿帘子猎猎作响。
陈苍正在此处跟副官交代些事,见门口停了官轿,下来一个身披大氅的男子,额前碎发随风飘忽,扫在他眼尾,肤白胜雪,五官美得不可方物,看得陈苍心里颤了颤。
“你,干什么的?”这人虽极美,但陈苍要例行公事,上前质问江翎瑜,因为这种地方生人勿近,泄密者死。
“刑部尚书,”美人拿出腰牌,递给陈苍,“江翎瑜。”
“哦,”陈苍礼貌多了,将东西还给他,“尚书大人,您找谁?”
“我找.......”
江翎瑜话说到一半,看唐煦遥身着重甲,手提入鞘的长剑稳步走过来,含笑朝着他伸出手,江翎瑜惊喜万分,失声喊:“简宁!”
好威风的大将军,唐煦遥身高八尺,虎背蜂腰,健硕但不臃肿,四肢和腰身是非常匀称的,江翎瑜实在喜欢,盯着唐煦遥,眼睛都直了。
唐煦遥握住江翎瑜搭上来的素手,攥进掌心里捂着,温声问他:“这一路冷不冷?”
江翎瑜轻扯唇角,笑眼温柔:“我不冷。”
陈苍见两个人如此亲密,怔了,简宁是什么称呼,是唐煦遥的小字吗?
这许多年,陈苍第一次见唐煦遥笑得那么温和,嗓音轻而低沉,怕吵着美人。
那位刑部尚书,真好看啊,陈苍心里悸动,总想多看他几眼。
“这是我麾下副将,称副帅也可以。”
唐煦遥握着美人瘦削的肩,有些粗鲁地一把揽在怀里,搂着他和陈苍说:“这是刑部尚书,我未来的夫人,皇上亲口赐婚的。”
唐煦遥恨陈苍的眼睛总是盯着江翎瑜,迫不及待地宣示主权。
陈苍咬着唇,点点头:“是。”
原来这美人是唐煦遥的,陈苍的心突然被挖走一块似的,空落落,还疼得慌。
“简宁,”江翎瑜的心思全部倾在唐煦遥身上,根本没注意陈苍,握住他灼热的手,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马厩,“你带我骑马好不好?”
“好,”唐煦遥宠溺他,“一会你坐在我前面,我抱着你。”
江翎瑜特别开心,跟着唐煦遥到了马厩牵马,唐煦遥力气奇大,把江翎瑜抱上马,自己坐在他身后,所幸江翎瑜身子瘦薄,两个人能挤一个马鞍。
江翎瑜从未来过这样的地方,也没骑过马,什么都新鲜,东看看西看看,一直缠着唐煦遥问问题。
唐煦遥有数不清的好脾气,柔声逐个回答,单手牵着马绳,另一只手捂住美人的腹部,把大氅牢牢压住,免得他着凉。
这马说乖也不乖,只要唐煦遥在,性子就驯顺,旁人就不行,它也认路,不管去哪都能回到唐府,唐煦遥索性不管它,任着它到处走,去更远些的沙地上找些旱葱做零嘴吃。
此时按夏令时来说,还不到黄昏,但近了冬日,还未到节气,用冬令时还为时过早,申时下刻,太阳已经红得像火,灼亮的圆盘半垂于天际。
一匹壮硕的马,驮着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他怀里护着多谋远虑的美人文臣,落日熔金,将军在心里多说了几遍他爱霖儿,早晨几遍,傍晚又几遍,太阳岁岁年年东升西落,将军岁岁年年都爱霖儿。
江翎瑜要下来,想坐在沙地上,看着太阳落下去,唐煦遥自是百依百顺,陪他下来,找了块干净不潮湿的沙堆坐下。
“煦遥,这里好美啊。”
江翎瑜屈着细瘦的腿,掌心托雪腮,愣愣地看着天际,没发觉风把大氅吹开了,温声说:“以后我们去北直隶,也能看到这样好的落日吗?”
“北直隶的落日,尤其是山上。”
唐煦遥唇角含笑:“应该比这里好的。”
“哦,说起去北直隶,”唐煦遥将皇帝的话转达江翎瑜,“真定府出案子了,皇帝限你我三日之期收拾行李,第四日就启程。”
“好,”江翎瑜答应得痛快,“有你在,我哪里都愿意去,刀山火海也好。”
“小傻子,”唐煦遥揉揉他软滑厚实的头发,“什么刀山火海,我是要护你平安的。”
唐煦遥不经意间低头看看,发现江翎瑜的大氅竟没并着,脆弱的腰腹露着,慌忙帮他整理好,紧紧地按着:“霖儿,你这大氅吹开了,风这么大,你现在胃疼了吗?”
江翎瑜没什么感觉,摇摇头:“没有。”
唐煦遥心道不好,美人身子哪能经得住凛冽的凉风,忙说:“霖儿,咱们回府去吧,我在这不便给你暖身子。”
江翎瑜不情不愿地起身,拍拍大氅上沾的土:“好吧。”
唐煦遥抱他上马,两个人先回校场,唐煦遥要将铠甲卸下来再回府。
路上还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话赶话,唐煦遥说:“你遇刺那日,我抱你回府,不知道你听见没有,京师百姓是如何说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