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陆映川觉得柳忆安呆愣的样子可爱极了,心里顿时开怀,笑道:“你要娶的可是陆府二爷,没点排面是会被人笑话的。你上任没多久,手里积蓄不多,我当然要替你准备。”
“这样不好吧。”
柳忆安想起自己第一次成亲,那时柳家还没落败,一切都是母父为她准备的,彩礼抬了足足有十里长街。
陆映川不以为意,“这有什么,你要是觉得不好,就把俸禄上交给我。”
柳忆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那真是一辈子都还不完了。”
「就是要你还一辈子才好。」陆映川腹语。
一场婚礼需要准备的东西远比柳忆安预想得多,好在陆映川乐此不疲,让柳忆安得以当个甩手掌柜。
为了保证仪式符合正统,陆映川专门去请教了礼部的诸位官员,他将所有的讲究一一记到纸上仔细对照。只有一件事,他想都没想就弃掉了,那就是婚礼前女男至少一周不得相见。
柳忆安见他毅然决然地从纸上划掉那条规定,开口劝道:“既然其她的传统都严格遵从了,这个也干脆照着做吧,反正就一周的时间而已。”
陆映川放下笔,一脸哀怨地问道:“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吗?”
“为何?”
“自然是为了让那些婚前就相识的妻夫在大婚那日多些惊喜,你我都分别多久了,哪里还需要这个过程。”
柳忆安后退一步,双手举在胸前,弯腰施了一礼,打趣道:“陆二爷英明。”
两人互相逗弄了一番,直到都有些口干,放下了手中的活,坐在后院开始饮茶。
午后的阳光穿过枝丫,在石桌上洒下细碎的金光,陆映川端详了边看书边饮茶的柳忆安许久,鼓起勇气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你为什么会答应?”
“大概是为了一句‘平安喜乐,万事顺遂’吧。”
陆映川心中一惊,这不是他多年前在月老庙中写下的话吗?
那时他即将离开竹安县,路遇一对新婚妻夫前往月老庙祈福,听那二人说那月老庙灵得很,心中一动,便跟着一起去了。
那时他还未完全看透自己对柳忆安的心意,看着手中的祈愿牌也不知写些什么好,想了半天,只写下了一句对柳忆安的祝福,然后属上了自己的名字。
结果,离开了竹安县后,这件事却时时挂在了他心上。很多个辗转反侧的夜里,他都在想,既然是为柳忆安祈福,最后属上自己的名字是不是显得刻意了些。后来又路过竹安县时,他也曾想过将自己的名字抹掉,但怎么都找不到那个祈愿牌了。
“你看见我留在月老庙的牌子了?”陆映川拿着茶杯的手开始颤抖,茶水溅了他一身。
柳忆安听出对方声音里的仓皇,便善解人意地没有抬眼,假装自己没有发现他的窘迫,“我想,不该让你再等下去了。”
陆映川干咳一声,将杯中剩下的茶水一饮而尽,“是啊,再等下去,就人比黄花了。”
接着,又用只有他一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还好,总算等到了。”
***
待陆映川回过神来,他才发现自己已将桌上摆放的发饰试了个遍,这些都是将军府里珍藏已久的名贵珠宝,可临到婚前他却总觉得差点意思。
突然,门外响起敲门声。
“映川,我能进来吗?”
是陆映昭的声音。
“姐姐,你今日怎么这么客气。”陆映川打开房门,将人迎了进来,“你往日不是想进就进吗?”
“今时不同往日,你上次那亲结得仓促,我都没什么感觉。这次,才让我觉得你是真的要嫁出去了。”
“姐,我都给你解释很多遍了,和韩翰林那是做戏给外人看的,不是真的成亲。”每次谈起之前和韩嫣然的假成亲,他都有些心虚,“姐姐以后莫要再拿此事逗我了,我怕忆安心里不快。”
“你这就误会柳女君了,她和韩翰林是多年的好友,也知道你和韩翰林是为了找她才做了一场大戏,心里怎么会不
快。你可别用你的小人之心度柳女君之腹。”
话是这么说,可倘若柳忆安真的一丝一毫都不在意,陆映川心里也有点吃味。
可若她在意了,陆映川心里就更委屈了。
陆映昭看他神情纷乱,知道他心里介意此事,便主动聊起了别的:“你看,我给你送来了什么。”
她将手中的金丝楠木做的匣子递了过去,一脸笑意地看陆映川打开。
“点翠头面?”陆映川看着匣子里的摆放的一整套点翠金丝头面,惊讶地抬起头,“这不是母亲留给姐姐你娶亲用的吗?”
“我娶亲八字没一撇呢,还是留给你吧。”
陆映川将匣子推回去,“不行,我不能拿。”
“怎么,你不想让柳女君见到你最好看的模样吗?”陆映昭太了解自己的弟弟,专挑些扎心的话说,“再说,柳女君也曾成过亲吧,不自觉便会拿你和她之前的夫郎比较……”
“好了姐,这套头面我就收下了,你别再说了。”陆映川连忙打断。
陆映昭见他收下,眼角露出欣慰的笑意,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除了这个,我还有一事要同你说。”
今早,太女将她叫进宫里,说起二皇女手下的人马今日有了异动。
自从她们发现二皇女元灼华可能养了一批私兵后,便派人时时盯着她的动静。目前她们还没找到元灼华将私兵藏在了何处,只能随时看着她手下的官兵。
“元灼华在东边的兵马,还有齐将军手下的弓兵,都有动静。”元徽容拿着令旗在地图上比划,“她们分成两路直奔京城,我想你带兵将齐将军的人拦住。”
“好,我什么时候出发?”陆映昭果断应下。
“今晚出发。”
“今晚?可川儿明日就成亲了,不能等婚礼结束再出发吗?”
元徽容沉默半晌,最后摇了摇头。
“抱歉映昭,我也把川儿看作亲弟弟的,如果有的选,我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让你为难。”
陆映昭单膝跪下,“是!臣领命。”
元徽容弯腰将她扶起,“事有轻重缓急,这次就委屈川儿了。我许你们陆家一个承诺,日后你和川儿大可向我提要求,我无有不应。”
“不,”陆映昭神情坚定,“既是裕朝的将军,自当以国事为先,这是陆家人的使命。”
陆映昭将太女交代她的任务转述给了陆映川。
陆映川听她讲完,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我知道了姐姐,你无需挂念我,明日就去做你该做的事情。”
“谢谢川儿。”陆映昭走上前,亲手将一顶金丝发冠戴在了陆映川头上,“离开之前,让我见一眼你身穿嫁衣的模样吧。”
***
翌日清晨,鸡鸣还未起,陆府就已忙了起来。
因陆映昭不在,拜别和出门的过程都轻简了许多,只有一些陆府的远房亲戚象征性地走了下流程,很快就将陆映川送出了门。
柳忆安正在门口等他。
只见她身着红色织金婚服,披着绣着祥云仙鹤的霞帔,好似穿上一身朝霞,端丽无双。头上凤冠垂下的流苏在她的鬓边轻轻晃动,将她的眉眼衬得明艳动人。
陆映川一转过身,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个美得不可方物的仙娥。厅里的长辈是第一次见柳忆安,纷纷夸他好福气,羞得陆映川红了脸。
见到陆映川出门,柳忆安立刻地走上前,扶着他的手,将他带到马前。
这次婚礼,陆映川没有选择乘花轿前往柳府,而是选择了骑马。
不为别的,只因他想和柳忆安在众人的注目之下并肩而行。
街道两旁挤满了想看热闹的百姓,大部分人是来一窥素有“夜叉”之名的陆二爷究竟是何模样,却纷纷惊掉了下巴。
“你说这么貌美的男子是‘活夜叉’?莫不是在诓我吧?”
“你没听说吗,就是他拎着北戎都统的项上人头回京的,这不是‘夜叉’是什么?”
陆映川听到有人在一旁闲话,一记眼刀投了过去,眸中的寒光吓得那些人立刻噤声。
他不想让柳忆安听见那些闲话,纵是他平日里不介意,在喜欢的人面前总是会难为情。
这次大婚,朝廷里大部分的文官都前来庆贺,武官来得却不多,不过这反而让来宾更自在了些。
见新娘新郎携手前来,柳府的宾客纷纷举起酒杯恭喜,祝福声将两位新人淹没其中。
在众人的注目下,柳忆安和陆映川缓缓走到香案前。
“一拜天地——”
随着礼官一声高喝,两人对着神位齐齐俯身,衣袂交叠。
“二拜高堂——”
柳忆安与陆映川对着桌上摆放的牌位恭敬一拜。
“夫妻对拜——”
两人缓缓转身,四目相对,正欲行礼。
突然,一队身着铠甲的官兵闯进了府里,打断了仪式。
“这样不好吧。”
柳忆安想起自己第一次成亲,那时柳家还没落败,一切都是母父为她准备的,彩礼抬了足足有十里长街。
陆映川不以为意,“这有什么,你要是觉得不好,就把俸禄上交给我。”
柳忆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那真是一辈子都还不完了。”
「就是要你还一辈子才好。」陆映川腹语。
一场婚礼需要准备的东西远比柳忆安预想得多,好在陆映川乐此不疲,让柳忆安得以当个甩手掌柜。
为了保证仪式符合正统,陆映川专门去请教了礼部的诸位官员,他将所有的讲究一一记到纸上仔细对照。只有一件事,他想都没想就弃掉了,那就是婚礼前女男至少一周不得相见。
柳忆安见他毅然决然地从纸上划掉那条规定,开口劝道:“既然其她的传统都严格遵从了,这个也干脆照着做吧,反正就一周的时间而已。”
陆映川放下笔,一脸哀怨地问道:“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吗?”
“为何?”
“自然是为了让那些婚前就相识的妻夫在大婚那日多些惊喜,你我都分别多久了,哪里还需要这个过程。”
柳忆安后退一步,双手举在胸前,弯腰施了一礼,打趣道:“陆二爷英明。”
两人互相逗弄了一番,直到都有些口干,放下了手中的活,坐在后院开始饮茶。
午后的阳光穿过枝丫,在石桌上洒下细碎的金光,陆映川端详了边看书边饮茶的柳忆安许久,鼓起勇气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你为什么会答应?”
“大概是为了一句‘平安喜乐,万事顺遂’吧。”
陆映川心中一惊,这不是他多年前在月老庙中写下的话吗?
那时他即将离开竹安县,路遇一对新婚妻夫前往月老庙祈福,听那二人说那月老庙灵得很,心中一动,便跟着一起去了。
那时他还未完全看透自己对柳忆安的心意,看着手中的祈愿牌也不知写些什么好,想了半天,只写下了一句对柳忆安的祝福,然后属上了自己的名字。
结果,离开了竹安县后,这件事却时时挂在了他心上。很多个辗转反侧的夜里,他都在想,既然是为柳忆安祈福,最后属上自己的名字是不是显得刻意了些。后来又路过竹安县时,他也曾想过将自己的名字抹掉,但怎么都找不到那个祈愿牌了。
“你看见我留在月老庙的牌子了?”陆映川拿着茶杯的手开始颤抖,茶水溅了他一身。
柳忆安听出对方声音里的仓皇,便善解人意地没有抬眼,假装自己没有发现他的窘迫,“我想,不该让你再等下去了。”
陆映川干咳一声,将杯中剩下的茶水一饮而尽,“是啊,再等下去,就人比黄花了。”
接着,又用只有他一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还好,总算等到了。”
***
待陆映川回过神来,他才发现自己已将桌上摆放的发饰试了个遍,这些都是将军府里珍藏已久的名贵珠宝,可临到婚前他却总觉得差点意思。
突然,门外响起敲门声。
“映川,我能进来吗?”
是陆映昭的声音。
“姐姐,你今日怎么这么客气。”陆映川打开房门,将人迎了进来,“你往日不是想进就进吗?”
“今时不同往日,你上次那亲结得仓促,我都没什么感觉。这次,才让我觉得你是真的要嫁出去了。”
“姐,我都给你解释很多遍了,和韩翰林那是做戏给外人看的,不是真的成亲。”每次谈起之前和韩嫣然的假成亲,他都有些心虚,“姐姐以后莫要再拿此事逗我了,我怕忆安心里不快。”
“你这就误会柳女君了,她和韩翰林是多年的好友,也知道你和韩翰林是为了找她才做了一场大戏,心里怎么会不
快。你可别用你的小人之心度柳女君之腹。”
话是这么说,可倘若柳忆安真的一丝一毫都不在意,陆映川心里也有点吃味。
可若她在意了,陆映川心里就更委屈了。
陆映昭看他神情纷乱,知道他心里介意此事,便主动聊起了别的:“你看,我给你送来了什么。”
她将手中的金丝楠木做的匣子递了过去,一脸笑意地看陆映川打开。
“点翠头面?”陆映川看着匣子里的摆放的一整套点翠金丝头面,惊讶地抬起头,“这不是母亲留给姐姐你娶亲用的吗?”
“我娶亲八字没一撇呢,还是留给你吧。”
陆映川将匣子推回去,“不行,我不能拿。”
“怎么,你不想让柳女君见到你最好看的模样吗?”陆映昭太了解自己的弟弟,专挑些扎心的话说,“再说,柳女君也曾成过亲吧,不自觉便会拿你和她之前的夫郎比较……”
“好了姐,这套头面我就收下了,你别再说了。”陆映川连忙打断。
陆映昭见他收下,眼角露出欣慰的笑意,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除了这个,我还有一事要同你说。”
今早,太女将她叫进宫里,说起二皇女手下的人马今日有了异动。
自从她们发现二皇女元灼华可能养了一批私兵后,便派人时时盯着她的动静。目前她们还没找到元灼华将私兵藏在了何处,只能随时看着她手下的官兵。
“元灼华在东边的兵马,还有齐将军手下的弓兵,都有动静。”元徽容拿着令旗在地图上比划,“她们分成两路直奔京城,我想你带兵将齐将军的人拦住。”
“好,我什么时候出发?”陆映昭果断应下。
“今晚出发。”
“今晚?可川儿明日就成亲了,不能等婚礼结束再出发吗?”
元徽容沉默半晌,最后摇了摇头。
“抱歉映昭,我也把川儿看作亲弟弟的,如果有的选,我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让你为难。”
陆映昭单膝跪下,“是!臣领命。”
元徽容弯腰将她扶起,“事有轻重缓急,这次就委屈川儿了。我许你们陆家一个承诺,日后你和川儿大可向我提要求,我无有不应。”
“不,”陆映昭神情坚定,“既是裕朝的将军,自当以国事为先,这是陆家人的使命。”
陆映昭将太女交代她的任务转述给了陆映川。
陆映川听她讲完,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我知道了姐姐,你无需挂念我,明日就去做你该做的事情。”
“谢谢川儿。”陆映昭走上前,亲手将一顶金丝发冠戴在了陆映川头上,“离开之前,让我见一眼你身穿嫁衣的模样吧。”
***
翌日清晨,鸡鸣还未起,陆府就已忙了起来。
因陆映昭不在,拜别和出门的过程都轻简了许多,只有一些陆府的远房亲戚象征性地走了下流程,很快就将陆映川送出了门。
柳忆安正在门口等他。
只见她身着红色织金婚服,披着绣着祥云仙鹤的霞帔,好似穿上一身朝霞,端丽无双。头上凤冠垂下的流苏在她的鬓边轻轻晃动,将她的眉眼衬得明艳动人。
陆映川一转过身,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个美得不可方物的仙娥。厅里的长辈是第一次见柳忆安,纷纷夸他好福气,羞得陆映川红了脸。
见到陆映川出门,柳忆安立刻地走上前,扶着他的手,将他带到马前。
这次婚礼,陆映川没有选择乘花轿前往柳府,而是选择了骑马。
不为别的,只因他想和柳忆安在众人的注目之下并肩而行。
街道两旁挤满了想看热闹的百姓,大部分人是来一窥素有“夜叉”之名的陆二爷究竟是何模样,却纷纷惊掉了下巴。
“你说这么貌美的男子是‘活夜叉’?莫不是在诓我吧?”
“你没听说吗,就是他拎着北戎都统的项上人头回京的,这不是‘夜叉’是什么?”
陆映川听到有人在一旁闲话,一记眼刀投了过去,眸中的寒光吓得那些人立刻噤声。
他不想让柳忆安听见那些闲话,纵是他平日里不介意,在喜欢的人面前总是会难为情。
这次大婚,朝廷里大部分的文官都前来庆贺,武官来得却不多,不过这反而让来宾更自在了些。
见新娘新郎携手前来,柳府的宾客纷纷举起酒杯恭喜,祝福声将两位新人淹没其中。
在众人的注目下,柳忆安和陆映川缓缓走到香案前。
“一拜天地——”
随着礼官一声高喝,两人对着神位齐齐俯身,衣袂交叠。
“二拜高堂——”
柳忆安与陆映川对着桌上摆放的牌位恭敬一拜。
“夫妻对拜——”
两人缓缓转身,四目相对,正欲行礼。
突然,一队身着铠甲的官兵闯进了府里,打断了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