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所以只要研究明白了,你就愿意?”他语气沉稳,眼底却藏着火光。
任白芷没搭理他,抬手撑着桌面准备起身。
可她刚一动,李林竹便顺势倾身,将她困在桌案与自己之间。
气氛瞬间变了。
温热的吐息落在她耳畔,他低声道:“再给我几日,我一定能找到最优的制作法子。”
任白芷对上他柔情似水的眼眸,却在内心里泼冷水。
你还能研究出橡胶来?
可鼻尖的药香味让她忍不住发问:“这味道,你又用药了?”
李林竹愣了一下,闻了下自己身上,以为她指的是香料,点头道:“用了一点。”
毕竟吓人的时候搬运了尸体,不想回来身上还有那尸体的味道。
任白芷瘪瘪嘴,说道:“以后咱俩没亲热的计划,就别用了。”
药效那么强,用多了怕伤身。
李林竹不解,却还是乖乖地点点头。
她说计划咱俩亲热诶,这套的研制得加紧了!
*
任白芷接手清风楼的第一个月,改革如疾风骤雨,虽有波折,却无可阻挡。
唯一的阻力,来自高云棠。
清风楼未来的继承人,如她所料,选择袖手旁观。
她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冷眼旁观,看似与一切无关。
她与高掌柜向来不亲。过去尚有母兄调和,父女关系还能勉强维系,而今母兄俱亡,她甚至连一句废话都懒得跟父亲多说。若非清风楼里尚存母兄的心血,她根本不会踏足此地。
而如今,那份心血,也正在被那男人亲手糟蹋。
高掌柜请来任白芷,她心知肚明,无非是想在自己接手前彻底抹去母兄的痕迹。
她不会阻止,但也绝不配合。
于是,她提拔的几个人,成了清风楼改革路上的最大顽石。
账房二把手整日抱着算盘,却从不主动核对收入。
厨房小炒厨子,手下人忙得焦头烂额,他却三天两头“透气”消失。
负责调度伙计的领班,面对人手不足的抱怨装聋作哑,嘴上说着“再想办法”,实际上什么都没做。
他们不挑衅,不对抗,只是冷漠旁观,等着看任白芷如何自陷泥潭。
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
账房内,账册翻动声落定。
伙计小心翼翼地开口:“任大娘子,这样下去可不成,改造改造,活全改在咱们身上了。”
任白芷修长的手指轻叩桌面,声音淡然:“既然他们不愿做事,便不必做了。”
众人一愣,还未反应过来她话中之意,她已抬眸吩咐:“去告诉他们,从今日起,他们不必再来了。”
不听话的兵,不如无兵。
此言一出,整个清风楼顿时死寂。片刻后,炸开了锅。
那几人脸色大变。
他们仗着高云棠的提拔,虽不敢明着对抗,但也从未想过,自己会被这样干脆利落地清扫出局。
楼中众人更是震惊。
毕竟高云棠态度未明,高掌柜又袖手旁观,谁敢动这几位?
“任大娘子,开人这事儿。”有人犹豫道,“高掌柜那边,您要不要通个气?”
任白芷微微一笑,语气淡漠:“通什么气?这三个月,高掌柜给了我完全的权限整改清风楼。”
她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我是来赚钱的,不是养闲人的。”
一锤定音,毫无回旋余地。
消息传到高掌柜那里,他果然没有出面。
高云棠亦未曾说一句话。
她站在二楼栏杆前,居高临下地俯瞰楼下忙碌的人群,神色冷漠,像是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戏。
那些被赶走的人,她甚至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她知道,这时候自己若强行干预,反而会给父亲落下话柄,甚至可能影响自己三个月后顺利接手清风楼。
所以,她什么都不做,继续冷眼旁观。
只是嘴角,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弧度。
“开了这么多人,人手不足,这任白芷,怕不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然而,清风楼的伙计们却松了口气。
“终于走了,这下可算能喘口气了。”
他们心里清楚,那几人不在,虽然短期内人手紧张,但长远来看,至少不会有人再故意拖后腿。
更何况,他们很快发现,任大娘子,从未打无准备之仗。
她早已预料到人手问题,凭借自己收集的汴梁商图数据,清楚知道哪里能找到最合适的人。
再加上手下还有一个泼皮团。
短短几日,清风楼便招募到一批新伙计,个个勤快利索,规矩服从,整个酒楼以惊人的速度焕然一新。
“阻挡我赚钱的东西,都得扫清干净。”
任白芷站在二楼栏边,看着下方繁忙有序的场面,嘴角微微扬起,眼神冷静又自信。
至于后果?
她可没兴趣管。
三个月后她就要结算走人,哪儿管它洪水滔天。
只是,如今这客流量,还是不够。
她翻开李紫芙整理的菜单,目光落在那些精心编撰的菜品故事上,嘴角忽然扬起一抹笑意。
若清风楼要彻底红,她得再推上一把。
第75章 互助互利
清风楼的招牌菜以家常菜为主, 味道很好,但整体而言与别家差异不大。几款精品糕点倒是特色,只是利润不高, 鲜少有食客会专门为了糕点而来。
清风楼缺少一个标签,一个能够让众人一提到,便会将它与清风楼联系起来的标识。
经过对清风楼每个菜品背后故事的反复思考,任白芷提取出了这个标签——家。
她希望让清风楼成为汴梁人心中“家的味道”。
独自在外的游子, 想念家的味道,可以来清风楼吃自助。
全家有了喜事, 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清风楼。
吃饭,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情感寄托。
要做到这一点,光靠美食不够,还需要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汴梁百姓将家的味道与清风楼联系在一起。
然而, 这属于市场营销的工作,可惜这年头没有专业人士。
任白芷虽然心中有数, 却对营销与文字艺术的理解相对薄弱, 愈发感到无从下手。
这时,她想起了任一多小报最近新签的女作家九九。
任一多对此颇为自豪,九九擅长写温馨感人的故事, 风格细腻,尤其擅长描写家庭亲情,最近在汴梁坊间非常受欢迎。
如果她能帮忙将这些故事写得更感人, 并在连载的故事里时不时植入清风楼的软广, 那就事半功倍了。
前几日,任白芷已拖任一多带口信, 今日九九许诺会将初稿给她过目,所以她在去清风楼之前,先跑了一趟书坊。
“我五贯钱砸下去,就出来这么几句话?”任白芷皱着眉头,反复看着手中几张薄薄的纸,向任一多确认道。
“糖藕桂花蜜,慈母游子心。”任白芷拿着一张纸上的句子念了起来,心中暗自焦虑。
“多好!远在他乡的江南游子最念叨的不就是家里的桂花糖藕么?”任一多却显得很有信心,目光中透露着对九九的欣赏。
“人在,家在,阿哥狮子头便在?”任白芷翻了一张纸,脑海中仍然是一片空白。
“这正是情感的寄托!”任一多满脸欣赏:“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颗完整的狮子头,还要跟你分。”
任白芷听得直翻白眼:“家去千里,莲子羹里?”
是她没有什么艺术天分么?她感到这些句子似乎她都能写出来。
“我要的是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引人入胜的故事!”任白芷再次强调:“这个九九,不会是坑我钱的吧?”
“谁稀罕你那几个臭钱。”任一多却立刻站起来维护九九:“九儿是个独立的女作家,靠这些文字好不容易有个收入,你就不要太难为人了。”
“我,难为人?”任白芷指着自己,不可置信。
“九九说了,最完美的故事,永远是自己脑海里的那个。所以与其写具体的故事,不如用这些引人遐想的句子,效果更好。”任一多解释道,眼中闪烁着对九九的信任。
任白芷越听越觉得自己被骗了,她又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几张纸,问道:“不满意要退钱,找谁去?”
“退什么退啊。”任一多愈发着急:“人家一个女孩子,独身一人,靠着这些文字好不容易有个收入,你就不要太难为人了。”
“你不对劲啊。”任白芷打量了一下任一多:“到底谁是你姐?你咋一个劲替对方说话?”
任一多闻言,耳根子一红,有些结巴地说道:“我是说公道话。”
“九儿说了,她下一章回的故事,会将清风楼的玉棋子和桃圈融进故事里。之后每两章都会融一到两个清风楼的主打菜,再兼之短语,达到你想要的宣传效果。”任一多急得面红耳赤,但口齿依旧伶俐。
任白芷没搭理他,抬手撑着桌面准备起身。
可她刚一动,李林竹便顺势倾身,将她困在桌案与自己之间。
气氛瞬间变了。
温热的吐息落在她耳畔,他低声道:“再给我几日,我一定能找到最优的制作法子。”
任白芷对上他柔情似水的眼眸,却在内心里泼冷水。
你还能研究出橡胶来?
可鼻尖的药香味让她忍不住发问:“这味道,你又用药了?”
李林竹愣了一下,闻了下自己身上,以为她指的是香料,点头道:“用了一点。”
毕竟吓人的时候搬运了尸体,不想回来身上还有那尸体的味道。
任白芷瘪瘪嘴,说道:“以后咱俩没亲热的计划,就别用了。”
药效那么强,用多了怕伤身。
李林竹不解,却还是乖乖地点点头。
她说计划咱俩亲热诶,这套的研制得加紧了!
*
任白芷接手清风楼的第一个月,改革如疾风骤雨,虽有波折,却无可阻挡。
唯一的阻力,来自高云棠。
清风楼未来的继承人,如她所料,选择袖手旁观。
她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冷眼旁观,看似与一切无关。
她与高掌柜向来不亲。过去尚有母兄调和,父女关系还能勉强维系,而今母兄俱亡,她甚至连一句废话都懒得跟父亲多说。若非清风楼里尚存母兄的心血,她根本不会踏足此地。
而如今,那份心血,也正在被那男人亲手糟蹋。
高掌柜请来任白芷,她心知肚明,无非是想在自己接手前彻底抹去母兄的痕迹。
她不会阻止,但也绝不配合。
于是,她提拔的几个人,成了清风楼改革路上的最大顽石。
账房二把手整日抱着算盘,却从不主动核对收入。
厨房小炒厨子,手下人忙得焦头烂额,他却三天两头“透气”消失。
负责调度伙计的领班,面对人手不足的抱怨装聋作哑,嘴上说着“再想办法”,实际上什么都没做。
他们不挑衅,不对抗,只是冷漠旁观,等着看任白芷如何自陷泥潭。
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
账房内,账册翻动声落定。
伙计小心翼翼地开口:“任大娘子,这样下去可不成,改造改造,活全改在咱们身上了。”
任白芷修长的手指轻叩桌面,声音淡然:“既然他们不愿做事,便不必做了。”
众人一愣,还未反应过来她话中之意,她已抬眸吩咐:“去告诉他们,从今日起,他们不必再来了。”
不听话的兵,不如无兵。
此言一出,整个清风楼顿时死寂。片刻后,炸开了锅。
那几人脸色大变。
他们仗着高云棠的提拔,虽不敢明着对抗,但也从未想过,自己会被这样干脆利落地清扫出局。
楼中众人更是震惊。
毕竟高云棠态度未明,高掌柜又袖手旁观,谁敢动这几位?
“任大娘子,开人这事儿。”有人犹豫道,“高掌柜那边,您要不要通个气?”
任白芷微微一笑,语气淡漠:“通什么气?这三个月,高掌柜给了我完全的权限整改清风楼。”
她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我是来赚钱的,不是养闲人的。”
一锤定音,毫无回旋余地。
消息传到高掌柜那里,他果然没有出面。
高云棠亦未曾说一句话。
她站在二楼栏杆前,居高临下地俯瞰楼下忙碌的人群,神色冷漠,像是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戏。
那些被赶走的人,她甚至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她知道,这时候自己若强行干预,反而会给父亲落下话柄,甚至可能影响自己三个月后顺利接手清风楼。
所以,她什么都不做,继续冷眼旁观。
只是嘴角,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弧度。
“开了这么多人,人手不足,这任白芷,怕不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然而,清风楼的伙计们却松了口气。
“终于走了,这下可算能喘口气了。”
他们心里清楚,那几人不在,虽然短期内人手紧张,但长远来看,至少不会有人再故意拖后腿。
更何况,他们很快发现,任大娘子,从未打无准备之仗。
她早已预料到人手问题,凭借自己收集的汴梁商图数据,清楚知道哪里能找到最合适的人。
再加上手下还有一个泼皮团。
短短几日,清风楼便招募到一批新伙计,个个勤快利索,规矩服从,整个酒楼以惊人的速度焕然一新。
“阻挡我赚钱的东西,都得扫清干净。”
任白芷站在二楼栏边,看着下方繁忙有序的场面,嘴角微微扬起,眼神冷静又自信。
至于后果?
她可没兴趣管。
三个月后她就要结算走人,哪儿管它洪水滔天。
只是,如今这客流量,还是不够。
她翻开李紫芙整理的菜单,目光落在那些精心编撰的菜品故事上,嘴角忽然扬起一抹笑意。
若清风楼要彻底红,她得再推上一把。
第75章 互助互利
清风楼的招牌菜以家常菜为主, 味道很好,但整体而言与别家差异不大。几款精品糕点倒是特色,只是利润不高, 鲜少有食客会专门为了糕点而来。
清风楼缺少一个标签,一个能够让众人一提到,便会将它与清风楼联系起来的标识。
经过对清风楼每个菜品背后故事的反复思考,任白芷提取出了这个标签——家。
她希望让清风楼成为汴梁人心中“家的味道”。
独自在外的游子, 想念家的味道,可以来清风楼吃自助。
全家有了喜事, 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清风楼。
吃饭,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情感寄托。
要做到这一点,光靠美食不够,还需要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汴梁百姓将家的味道与清风楼联系在一起。
然而, 这属于市场营销的工作,可惜这年头没有专业人士。
任白芷虽然心中有数, 却对营销与文字艺术的理解相对薄弱, 愈发感到无从下手。
这时,她想起了任一多小报最近新签的女作家九九。
任一多对此颇为自豪,九九擅长写温馨感人的故事, 风格细腻,尤其擅长描写家庭亲情,最近在汴梁坊间非常受欢迎。
如果她能帮忙将这些故事写得更感人, 并在连载的故事里时不时植入清风楼的软广, 那就事半功倍了。
前几日,任白芷已拖任一多带口信, 今日九九许诺会将初稿给她过目,所以她在去清风楼之前,先跑了一趟书坊。
“我五贯钱砸下去,就出来这么几句话?”任白芷皱着眉头,反复看着手中几张薄薄的纸,向任一多确认道。
“糖藕桂花蜜,慈母游子心。”任白芷拿着一张纸上的句子念了起来,心中暗自焦虑。
“多好!远在他乡的江南游子最念叨的不就是家里的桂花糖藕么?”任一多却显得很有信心,目光中透露着对九九的欣赏。
“人在,家在,阿哥狮子头便在?”任白芷翻了一张纸,脑海中仍然是一片空白。
“这正是情感的寄托!”任一多满脸欣赏:“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颗完整的狮子头,还要跟你分。”
任白芷听得直翻白眼:“家去千里,莲子羹里?”
是她没有什么艺术天分么?她感到这些句子似乎她都能写出来。
“我要的是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引人入胜的故事!”任白芷再次强调:“这个九九,不会是坑我钱的吧?”
“谁稀罕你那几个臭钱。”任一多却立刻站起来维护九九:“九儿是个独立的女作家,靠这些文字好不容易有个收入,你就不要太难为人了。”
“我,难为人?”任白芷指着自己,不可置信。
“九九说了,最完美的故事,永远是自己脑海里的那个。所以与其写具体的故事,不如用这些引人遐想的句子,效果更好。”任一多解释道,眼中闪烁着对九九的信任。
任白芷越听越觉得自己被骗了,她又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几张纸,问道:“不满意要退钱,找谁去?”
“退什么退啊。”任一多愈发着急:“人家一个女孩子,独身一人,靠着这些文字好不容易有个收入,你就不要太难为人了。”
“你不对劲啊。”任白芷打量了一下任一多:“到底谁是你姐?你咋一个劲替对方说话?”
任一多闻言,耳根子一红,有些结巴地说道:“我是说公道话。”
“九儿说了,她下一章回的故事,会将清风楼的玉棋子和桃圈融进故事里。之后每两章都会融一到两个清风楼的主打菜,再兼之短语,达到你想要的宣传效果。”任一多急得面红耳赤,但口齿依旧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