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安顺侯府为何找她?
当然是因为大房是原配所出。
继夫人想要借着贾家,给她儿子抢位呢。
这样的事,她都不屑的很,更不要说伯娘他们了。
“我怎么能不管,”赵姨娘急了,“大爷去族学教书,不考官了,宝玉又至今没有下场,你再不说个好点的婆家,以后你弟弟……”
“姨娘,儿子会考官的。”
贾环在旁边打断母亲的话,“三姐姐这边,以后儿子给撑腰。”
大哥的学问好的很。
今年考中进士的先生都说,大哥只要下场,不说一甲,弄个二甲进士及第绝对没问题。
但大哥的脾气……
贾环也觉得大哥教书更安全一点。
至少能长寿。
父亲和嫡母早亡,虽然大伯并未短过他什么,但贾环从小就知道,他的依靠是大哥。
老太太是看不上他的。
只有大哥会关心他读书。
“那安顺侯府不是什么好地方。”
贾环道:“长辈们肯定不会同意的。”
“那……”
赵姨娘看着一双儿女,胸脯起伏了几下,压下火气道:“保龄侯府呢?”
“嫁过去送嫁妆吗?”
探春很无语。
老太太倒是想让她嫁过去。
还是大哥和大姐姐回来,二姐姐又写信回来,一起帮她顶住了。
“姨娘,您就别操我的心了,行吗?”
她娘只认爵位。
也不想想,人家为什么看上她。
虽然探春也不觉得自己哪点比别人差了,但军中从来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我是为谁呀?”
赵姨娘很伤心,她一心为女儿,可女儿不领情,儿子也反对。
“知道您是为我好,但我的婚事,真的不是您想的那般简单。”
探春何尝不为他们二房伤心?
但她也舍不得逼大哥去考官。
二哥宝玉……
因为嫡母当初说的那块玉,二哥都说了,他会考功名,但不是现在,而且就算考了功名,他也不打算进官场。
他想去罗刹国,想去英吉利。
为了去那边,他还和林表姐一起自学了那边的语言。
探春有时候深恨自己不是个男人,她要是个男人,一定早一点替二房考个功名回来,也免得姨娘一天到晚的瞎愁。
不过,不是男人,她也不太想嫁人。
探春其实想跟宫里的宝姐姐似的,也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可惜,生在公侯之家,祖母尚在,伯父伯母慈爱,隔房的大伯母和哥嫂,对她也没说的。
就算想叛逆,她也要考虑他们。
“老太太和大伯他们会替我考虑的,他们也只会为我好。”
老太太虽然有点私心,但对她也是疼爱的。
更何况,还有东府那边。
那次保龄侯府的婚事没成,四妹妹也是出了力呢。
探春听说,她在大伯娘那里哭了一鼻子。
老太太听说四妹妹哭了,在大姐姐再次来家的时候,就说那婚事算了。
这里面大伯娘好像没出面,但探春知道,她也算出了面。
要不然,只凭他们几个小辈没那么顺利的。
这些年,她的银子大都投在闵表哥的生意里,宝姐姐刚开始弄商队的时候,她也跟大家一起投了。这一年年的,资产早就翻了两番。
倒是环儿让姨娘管的产业,还跟当初似的。
虽然每年都有一二百的结余,可姨娘只会存着。
探春当初劝过,奈何姨娘不肯,她也没办法。
如今想要再投,闵表哥早就不缺银子了,宝姐姐在为皇后娘娘办事,更用不着外面的银子。
“行吧行吧,我是管不了你们了。”
赵姨娘很是挫败,她去找老姐妹周姨娘诉苦了,贾环没追,站在那里道:“姐姐别担心家里,还有我呢。”
大哥那里的兰哥儿也不会差。
“再有人提亲,只要你喜欢便好。”
大姐姐嫁的好,时不时的还能回来,大姐夫也把他们当亲弟妹来疼。
二姐姐虽然远嫁了,日子也不会差,俞大人和俞夫人都亲自来信夸了她。
说起来两府四个姐妹,就他姐姐在出身上,要被人挑剔些。
贾环其实更心疼她。
“姨娘胡说,你也在胡说了。”
什么叫她喜欢便好?
她认识谁是谁啊!
“行了行了,我这里不用担心,你去看看姨娘吧!”
探春推弟弟走。
贾环无奈,只能说明儿再来。
探春头疼,站到青花缠枝大缸前,看里面的鱼儿嬉戏。
她烦心的时候,或者用眼过度的时候,都会过来看小鱼玩耍。
“姑娘!”
侍书匆匆过来,“老太太让您过去呢,大奶奶的婶子并两个妹子来了。”
“大嫂已经过去了吗?”
“就是大奶奶陪着过来的。”
探春忙接过小丫环递来的帕子,擦了擦手,就往前院去。
果然,贾母房里已经欢声笑语一片。
探春拜见了长辈,又和李纹、李绮彼此见过,说了半天话,这才带着两姐妹到后罩房安置。
李家婶娘早两年就进京了,如今住在大嫂娘家。
不过,两边因为大嫂也时常走动。
老太太心疼大嫂,又喜欢女孩子,就常留她们在这边住。
几个人彼此都不知道有多熟悉。
“三妹妹,你猜我们今天过来的时候,遇到了谁?”
“谁?”
“薛家叫宝琴的妹妹,她要成婚了。”
“和梅翰林家吗?”
“不是!”
李绮摇头,“梅翰林家一直装着不知道他们进京。”
当初他们是一起坐船进京的。
“宫里的宝大姐姐直接就让薛家大爷和二爷去退了婚,她如今嫁的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听说皇上也点了他进翰林院呢。”
啊?
那可太打脸了。
探春的眼角眉梢忍不住就带了笑。
探春番外(二)
女孩子们到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探春早就看梅家不顺眼了。
因为大伯母邢氏的侄女邢岫烟和薛家二房的薛蝌成亲,宝琴也常跟她嫂子过来。
只是老太太因为薛姨妈和嫡母,不太喜欢,但探春、贾玥跟宝琴都很对脾气,每常她来了,都带她到东府去玩。
听说她交了真真国的女孩子为朋友,人家还给她写了一首诗,连大伯娘都好奇的请过来一看。
既然是朋友,自然希望她好。
梅家一直装聋作哑,不过是欺她没了爹妈,又是商家。
她们姐妹在私下说起时,都很为她不值。
这边,贾玥也正好过来找姐姐玩,她在姐姐们跟前长大,每个姐姐出嫁,都要哭上几天。
如今三姐姐也在说人家了,贾玥就跑得特别勤。
李绮、李纹当然也知道这位小妹妹,彼此见过后,听她们说宝琴,贾玥笑得特别开心,“这事我知道,是宝大姐姐找皇后娘娘给牵的线。”
“这里面还有皇后娘娘的事?”
这一点李绮和李纹倒是不知道,闻言都甚惊奇,“快说说。”
“嘿嘿,三姐姐,不是我不跟你说,我也是才知道不久。”
贾玥抓住姐姐要问罪的手,笑道:“宝大姐姐不是又升官了吗?皇后娘娘问她有什么想要的,她就请娘娘给宝二姐姐说门差不多的亲事。”
她看出来了,宝大姐姐是不想嫁人了。
要不然她给她自己求,也完全可以。
“也是巧了,皇后娘娘正在愁她娘家的族侄陆思博的亲事。”
贾玥的眼睛里闪着别样的光芒,“娘娘原以为,他要被人榜下捉婿,谁知道,别人都被捉了,就他剩下了。”
“哈哈!这个我也听说了。”李纹笑了。
陆大人是皇后娘家族里的。
据说家贫,从小是靠族里资助着长大。
但陆家族里也不富裕,哪怕因为皇后被封了承恩公府,早些年,也因为跟晋王、唐王等走不起礼被人笑话。
最后就差闭府了。
这些年虽然好些了,可他们家低调惯了,也再不跟人随随便便的走亲。
就是原来的几个亲戚,都因为打着皇后娘娘的旗号都被他们家告了。
按理陆大人二十四岁考中进士,也算少年英才,黄榜下他该被豪强捉回家当女婿才是。
可是因为陆家,因为皇后,其他二十多岁没成亲的,都被捉走了,就他剩下了。
“我听我伯父和伯娘说,”李纹道:“那些人都眼瞎了。”
她们姐妹都定了亲,要不然,看伯父的样子,都想把他捉回来。
“嗯,我娘也这样说。”
贾玥大力点头,“皇后娘娘给他们拉了线,成功后还跟我娘说,幸好剩下了,陆大人和宝二姐姐是天作之合。”
当然是因为大房是原配所出。
继夫人想要借着贾家,给她儿子抢位呢。
这样的事,她都不屑的很,更不要说伯娘他们了。
“我怎么能不管,”赵姨娘急了,“大爷去族学教书,不考官了,宝玉又至今没有下场,你再不说个好点的婆家,以后你弟弟……”
“姨娘,儿子会考官的。”
贾环在旁边打断母亲的话,“三姐姐这边,以后儿子给撑腰。”
大哥的学问好的很。
今年考中进士的先生都说,大哥只要下场,不说一甲,弄个二甲进士及第绝对没问题。
但大哥的脾气……
贾环也觉得大哥教书更安全一点。
至少能长寿。
父亲和嫡母早亡,虽然大伯并未短过他什么,但贾环从小就知道,他的依靠是大哥。
老太太是看不上他的。
只有大哥会关心他读书。
“那安顺侯府不是什么好地方。”
贾环道:“长辈们肯定不会同意的。”
“那……”
赵姨娘看着一双儿女,胸脯起伏了几下,压下火气道:“保龄侯府呢?”
“嫁过去送嫁妆吗?”
探春很无语。
老太太倒是想让她嫁过去。
还是大哥和大姐姐回来,二姐姐又写信回来,一起帮她顶住了。
“姨娘,您就别操我的心了,行吗?”
她娘只认爵位。
也不想想,人家为什么看上她。
虽然探春也不觉得自己哪点比别人差了,但军中从来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我是为谁呀?”
赵姨娘很伤心,她一心为女儿,可女儿不领情,儿子也反对。
“知道您是为我好,但我的婚事,真的不是您想的那般简单。”
探春何尝不为他们二房伤心?
但她也舍不得逼大哥去考官。
二哥宝玉……
因为嫡母当初说的那块玉,二哥都说了,他会考功名,但不是现在,而且就算考了功名,他也不打算进官场。
他想去罗刹国,想去英吉利。
为了去那边,他还和林表姐一起自学了那边的语言。
探春有时候深恨自己不是个男人,她要是个男人,一定早一点替二房考个功名回来,也免得姨娘一天到晚的瞎愁。
不过,不是男人,她也不太想嫁人。
探春其实想跟宫里的宝姐姐似的,也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可惜,生在公侯之家,祖母尚在,伯父伯母慈爱,隔房的大伯母和哥嫂,对她也没说的。
就算想叛逆,她也要考虑他们。
“老太太和大伯他们会替我考虑的,他们也只会为我好。”
老太太虽然有点私心,但对她也是疼爱的。
更何况,还有东府那边。
那次保龄侯府的婚事没成,四妹妹也是出了力呢。
探春听说,她在大伯娘那里哭了一鼻子。
老太太听说四妹妹哭了,在大姐姐再次来家的时候,就说那婚事算了。
这里面大伯娘好像没出面,但探春知道,她也算出了面。
要不然,只凭他们几个小辈没那么顺利的。
这些年,她的银子大都投在闵表哥的生意里,宝姐姐刚开始弄商队的时候,她也跟大家一起投了。这一年年的,资产早就翻了两番。
倒是环儿让姨娘管的产业,还跟当初似的。
虽然每年都有一二百的结余,可姨娘只会存着。
探春当初劝过,奈何姨娘不肯,她也没办法。
如今想要再投,闵表哥早就不缺银子了,宝姐姐在为皇后娘娘办事,更用不着外面的银子。
“行吧行吧,我是管不了你们了。”
赵姨娘很是挫败,她去找老姐妹周姨娘诉苦了,贾环没追,站在那里道:“姐姐别担心家里,还有我呢。”
大哥那里的兰哥儿也不会差。
“再有人提亲,只要你喜欢便好。”
大姐姐嫁的好,时不时的还能回来,大姐夫也把他们当亲弟妹来疼。
二姐姐虽然远嫁了,日子也不会差,俞大人和俞夫人都亲自来信夸了她。
说起来两府四个姐妹,就他姐姐在出身上,要被人挑剔些。
贾环其实更心疼她。
“姨娘胡说,你也在胡说了。”
什么叫她喜欢便好?
她认识谁是谁啊!
“行了行了,我这里不用担心,你去看看姨娘吧!”
探春推弟弟走。
贾环无奈,只能说明儿再来。
探春头疼,站到青花缠枝大缸前,看里面的鱼儿嬉戏。
她烦心的时候,或者用眼过度的时候,都会过来看小鱼玩耍。
“姑娘!”
侍书匆匆过来,“老太太让您过去呢,大奶奶的婶子并两个妹子来了。”
“大嫂已经过去了吗?”
“就是大奶奶陪着过来的。”
探春忙接过小丫环递来的帕子,擦了擦手,就往前院去。
果然,贾母房里已经欢声笑语一片。
探春拜见了长辈,又和李纹、李绮彼此见过,说了半天话,这才带着两姐妹到后罩房安置。
李家婶娘早两年就进京了,如今住在大嫂娘家。
不过,两边因为大嫂也时常走动。
老太太心疼大嫂,又喜欢女孩子,就常留她们在这边住。
几个人彼此都不知道有多熟悉。
“三妹妹,你猜我们今天过来的时候,遇到了谁?”
“谁?”
“薛家叫宝琴的妹妹,她要成婚了。”
“和梅翰林家吗?”
“不是!”
李绮摇头,“梅翰林家一直装着不知道他们进京。”
当初他们是一起坐船进京的。
“宫里的宝大姐姐直接就让薛家大爷和二爷去退了婚,她如今嫁的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听说皇上也点了他进翰林院呢。”
啊?
那可太打脸了。
探春的眼角眉梢忍不住就带了笑。
探春番外(二)
女孩子们到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探春早就看梅家不顺眼了。
因为大伯母邢氏的侄女邢岫烟和薛家二房的薛蝌成亲,宝琴也常跟她嫂子过来。
只是老太太因为薛姨妈和嫡母,不太喜欢,但探春、贾玥跟宝琴都很对脾气,每常她来了,都带她到东府去玩。
听说她交了真真国的女孩子为朋友,人家还给她写了一首诗,连大伯娘都好奇的请过来一看。
既然是朋友,自然希望她好。
梅家一直装聋作哑,不过是欺她没了爹妈,又是商家。
她们姐妹在私下说起时,都很为她不值。
这边,贾玥也正好过来找姐姐玩,她在姐姐们跟前长大,每个姐姐出嫁,都要哭上几天。
如今三姐姐也在说人家了,贾玥就跑得特别勤。
李绮、李纹当然也知道这位小妹妹,彼此见过后,听她们说宝琴,贾玥笑得特别开心,“这事我知道,是宝大姐姐找皇后娘娘给牵的线。”
“这里面还有皇后娘娘的事?”
这一点李绮和李纹倒是不知道,闻言都甚惊奇,“快说说。”
“嘿嘿,三姐姐,不是我不跟你说,我也是才知道不久。”
贾玥抓住姐姐要问罪的手,笑道:“宝大姐姐不是又升官了吗?皇后娘娘问她有什么想要的,她就请娘娘给宝二姐姐说门差不多的亲事。”
她看出来了,宝大姐姐是不想嫁人了。
要不然她给她自己求,也完全可以。
“也是巧了,皇后娘娘正在愁她娘家的族侄陆思博的亲事。”
贾玥的眼睛里闪着别样的光芒,“娘娘原以为,他要被人榜下捉婿,谁知道,别人都被捉了,就他剩下了。”
“哈哈!这个我也听说了。”李纹笑了。
陆大人是皇后娘家族里的。
据说家贫,从小是靠族里资助着长大。
但陆家族里也不富裕,哪怕因为皇后被封了承恩公府,早些年,也因为跟晋王、唐王等走不起礼被人笑话。
最后就差闭府了。
这些年虽然好些了,可他们家低调惯了,也再不跟人随随便便的走亲。
就是原来的几个亲戚,都因为打着皇后娘娘的旗号都被他们家告了。
按理陆大人二十四岁考中进士,也算少年英才,黄榜下他该被豪强捉回家当女婿才是。
可是因为陆家,因为皇后,其他二十多岁没成亲的,都被捉走了,就他剩下了。
“我听我伯父和伯娘说,”李纹道:“那些人都眼瞎了。”
她们姐妹都定了亲,要不然,看伯父的样子,都想把他捉回来。
“嗯,我娘也这样说。”
贾玥大力点头,“皇后娘娘给他们拉了线,成功后还跟我娘说,幸好剩下了,陆大人和宝二姐姐是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