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30节
庐县县令本来还想着偷偷下去找裴杼谈一谈,可是看到他们俩都这般厌恶,一时也懊恼自己不该动摇,他立马道:“我也绝不会自降身份!”
第36章 上门(一更)
梁国官员十日一休, 旬假难得,张县令从前每逢旬假都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小聚,只是今日不同。
这日天还未亮, 张县令便叫人套了马,自己修了胡须, 穿上簇新的衣裳,预备去接他夫人回来家。
张县令目标明确,直奔幽州城。不似裴杼初进城时晕头转向, 张县令大人对这一片可十分熟悉。
只是来了之后他反而不敢认了。这才过了多久,铺子竟然模样大变。名字改了不说, 里面陈设也全都换了, 原先的胭脂水粉全然不见,货架上摆的都是各式各样的香胰子跟香露,还未踏进去,便先闻到了一股清香。铺子里人来人往, 但大多都是女眷,张县令进来之后就显得格格不入。
等了好久, 他才看到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矜持地咳了一声, 准备唤那丫鬟来招待自己。不想对方竟然没瞧见他,反倒冲着一位夫人笑得十分讨好, 直接请对方上了二楼。
张县令暗暗生气,好个没眼色的丫鬟,才出家门几日, 连自己老爷都不认得了?他今儿就在旁边站着,看她们什么时候注意到自己!
其实丫鬟早看到了,只是夫人交代过, 即便老爷来也不必给他什么好脸。加上刚才她迎的那位确实是店里的大主顾,昨儿才订了一批货,今日又要追加,丫鬟满心里惦记着生意,什么老爷什么大人的,统统都得往后靠,少耽误她们赚钱!
张县令愣是被撂在这里足足一个多时辰,原先嚣张的气焰愣是被冷板凳给逼退了。等到了午时,来铺子里买东西、谈生意的客人陆续离开,杨夫人才终于有空接见了他。
吃了这么个下马威,张县令也支棱不起来了,见面后直接委屈地问道:“夫人,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去?”
“没见我如今正忙着?这摊子的事情撂不开手,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去一趟。”
张县令听这意思,竟是回了还要走,立马带些不满出来:“这生意谁做不行?家里才是真离不开你。”
“谁做都行?”杨夫人眉头一挑,整个人锋利十足,完全不似平日在内宅中的温吞贤良,“这店铺是我们一手撑起来的,订单也是我带着人一笔一笔谈下来的,日后安平县赚到了钱,功劳簿上有我一大半。安平县离了你们这些官员倒不了,但是如今这香胰子生意没我们这些女子撑着,还真就不行。”
她不觉得自己就输给衙门里头的那些官员差役了,这些日子她白天跟商贾讨生意,傍晚登门拜访诸位贵夫人,入夜还得准备请帖信笺联络感情,这般呕心沥血才换来了如今赠春坊生意红火。
莫说是她了,就是铺子里面的这些丫鬟、梅燕娘带领的那些女工,哪个没有功劳?裴县令还对她们礼遇有加呢,姓张的反而几句话就想磨灭她们的价值,真是给他脸了!
杨夫人面色陡然一变,唬得张县令都站了起来,提心吊胆地看着对方,他还是不习惯夫人为何变了性子,明明在家时也算贤惠啊……
“多说无益,你赶紧回去,莫在这里耽误我做生意。”
张县令无助地被撂在原地,他也没说什么啊……
隔了一会儿,杨夫人忽然又停住了脚步。
张县令暗含期待,莫不是回心转意了?
杨夫人回头,面无表情道:“回去速速告知裴县令,他要找的京城商贾我已经寻到了,对方手里经营着京城最大的一间胭脂铺,订单自是不会少,可赠春坊那边也得加紧制作,若是手人不够就得赶紧招人,切莫耽误了生意。”
她只负责谈订单,后续交货的重任可就管不了了。
张县令没等到杨夫人松口,反而被指派地明明白白。夫人如今心气儿高了,他也担心自己不照做夫人就不回来了。可惜等到他回安平县时天色已晚,不得不等到第二天才赶往永宁县。
去了之后才发现,永宁县今日仿佛要招待客人。
郑兴成耷拉着脸,十分不痛快招呼众人布置衙门大堂,接待哪一级的官员该用什么样的礼节,再没有人比郑兴成更清楚,他曾经为了讨好幽州官员专门钻研过这些。可惜苦学的东西自己用不上,反而便宜了裴杼。
想到自己近日对王绰嘲讽,郑兴成便一肚子不爽,这打脸的感觉可不好受。下回王绰说话,他还是不要轻易怼的好。不过王绰这厮也是古怪,每每会客都不见他的身影。
在张县令突然上门询问时,郑兴成懒懒地回答,边上的裴杼则喜气洋洋地道:“确实有贵客要来,昨天晚上连夜递了拜帖。”
说完便请张县令入内了,那些是贵客,张县令也不能怠慢,都算是财神,况且人家今儿登门还特意给他带了一个好消息。
听到杨夫人找到了京城的门路,裴杼喜不自胜。第三项任务迟迟完成不了,裴杼也着急,不过好在两个工坊已经开始建了、香胰子香水销路甚广,他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只盼着老天开眼,别再折腾他了。
张县令倒是很好奇,裴杼口中的贵客到底是谁,难道是夫人引荐过来的商贾?也不像啊。
不多时,两辆马车停在县衙门口。
两边都是熟人,看一眼对方的车夫便知道里头坐的是谁。槐县的文县令听到车夫提醒后,脸色便有点微妙,他昨儿傍晚回去就立马准备了帖子,本以为行动已经够快了,没想到对面也不逊色。
对面也是一样心绪复杂,还以为只有他一个人呢,没想到隔壁那位下手也快准狠,甚至昨日还故意做局诓骗他们,好叫他们误以为槐县上下无欲无求。
呵,幸好他没有上当。
可等到下了马车之后,二人又仿佛没事人一样上前寒暄。昨儿言之凿凿表示自己看不上裴杼的和县吴县令就跟失忆了一样:“文兄是来寻裴县令叙旧的?”
文县令矜持点头:“贤弟不也是来叙旧的吗?”
“既都是来叙旧的,那便一起吧。”吴县令面带微笑,与好友携手一道进了永宁县县衙。
永宁县也给足了尊重,裴杼与郑兴成亲自过来迎接,将他们引至正堂,可谓是体贴备至。几人一路说说笑笑,仿佛天生关系就这么融洽。
只是万万没想到,张文卿那个老东西也在这正堂。三人面面相觑,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张县令反应过来贵客是谁后,忽然不客气地笑了一声。啧,当时这俩货嘲笑他的时候可没留情面,怎么,如今看安平县跟着喝上汤了,也便巴巴地过来贴永宁县了?要不要脸?
脸是要的,但是跟赚钱比起来,这点脸面也就可有可无了。况且裴杼还十分给面子,不仅一大早就让郑兴成准备迎客人,如今客人到了也是极力缓和气氛:“二位县令远道而来,永宁县上下都不胜欢喜。今日张县令也在,大家难得聚在一起,正好借此机会联络联络感情。”
说完也不免遗憾:“可惜芮县令不在。”
原本裴杼以为芮县令会最先过来,毕竟三县之中庐县最次些,结果那位反倒一直没有消息。
文、吴二人对望,皆默不作声地抿了一口茶。
有裴杼跟郑兴成在旁说和,即便张县令心中有怨,可表面上依旧过得去。闲话了半日,终归是要切入正题的。
两位县令不愿意再兜弯子,直接问起了窑场一事。这两天他们已经派人打听过了,永宁县的香胰子跟香露卖得实在是好,尤其是那香露,备受富贵人家追捧,即便刘太守有心打压也是压不住。那几个工坊如今是掺和不进去了,可是窑场却还没有动工,整好可以掺一股。
二位急于争先,裴杼却耐心地先同他们说明了一下窑场的构思。这窑场想要建成,难度不低,毕竟真正的紫色瓷器如今是没有的,但方子就在他手上,只要有熟练工且钴土矿备齐,总能成事。等到茄皮紫釉瓷做出来后,也定能风靡一时。
当初裴杼求张县令出钱建工坊时,曾许诺若不赚钱,就当是他们借的,如今亦然。
此话一出,吴县令立马就没有了顾忌,表示自己可以出钱,且和县境内有不少擅长烧瓷器的手艺人,若是裴杼需要,他即刻就能送上门来供裴杼驱使。
文县令稍加思索,忽然道:“既然和县出人,那建造窑场的一应开支就由槐县出吧。和县距永宁县太远,槐县倒是相对近一些,来日窑场可以设在永宁县跟槐县之间,取中间位置,以方便两县的百姓上工。”
吴县令攥紧了桌脚,狗贼,竟然敢算到他头上?!
裴杼还在犹豫,其实窑场建在哪儿他倒是无所谓,毕竟那几个工坊已经将永宁县适龄的工人都已经吸纳过去了,再扩建的话还得从外头招人。永宁县人口太少,窑场或近或远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技术跟财政能捏在手里就成。
可吴县令着急啊,谁不希望作坊离自家更近?来日或是招工,或是发展商业,那都是对自家大大有利的。即便和县距离永宁县过远,吴县令也不得不争:“和县可不缺钱,我们不但能出人,连钱也一并出了,绝不会让裴大人费半点心。至于您要的钴土矿,这也好说,我便是出身江南西道,裴县令想要那儿的钴土矿,于我而言易如反掌,要多少我便能取多少。只一点,这窑场得建在和县境内!”
有这样的门路?
裴杼竟然觉得,这样也不是不行。
文县令坐不住了,瞬间锋芒毕露:“钴土矿而已,槐县也能运来,且我在京城有门路,窑场建在槐县,往后生意根本不用愁。”
等等——裴杼抬手劝阻,怎么好端端的突然火药味这么浓了?他今儿是为了讨论作坊,可不是为了吵架的。
吴县令拍案而起:“笑话,难道我便没有门路了?”
“认真比较起来,和县本就不如槐县富裕,这是事实。”
“姓文的,你什么意思?!”
“意思是,这窑场,槐县要定了!”
第37章 闹翻(二更)
一直标榜着情同手足, 原来也不过是装出来的情分啊。本来还有余怒的张县令见他们争得面红耳赤后,心中的那点膈应劲儿忽然就散了。别看这几个县令总是抱团欺负他们,其实他们自己也不见得就瞧得上对方, 虚伪,太虚伪了!
气是不气了, 如今张县令倒是挺警惕的,这俩人为了一个窑场如此不顾颜面,裴县令会不会觉得他们好说话, 以后都只找他们合作了?
张县令目光深沉,这群人还真的是不得不防。
不过, 今日之事, 那位芮县令应该还不知道吧。
裴杼真没空宽慰胡思乱想的张县令了,他被这两位县令吵得头疼,今儿是请他们过来谈生意的,总不好最后闹得一拍两散。
裴杼打断了他们, 三个县各退一步,窑场就建在槐县与和县之间, 裴杼出配方,另外两个县出工、出钱还得给他将钴土矿弄过来。窑场由裴杼派人总管, 一切规章制度比照赠春坊来,日后若有改动, 需得三家共同商议才行。至于利润,永宁县要占四分利,余下两个县城各占三分。再便是招工了, 裴杼也将丑话说在了前头:“赠春坊如何招工的,来日窑场便是如何招工,各县百姓若想进去, 得全凭本事才行。”
“这是自然,我没意见。”吴县令立马应下,他不相信治下百姓会在手艺上输给槐县。
文县令见裴杼肯让出选址,虽然遗憾窑场没有彻底落在自己县城内,但是如今这情况他也不亏。毕竟是他们求着裴杼的,人家都退了,他们若是不退也忒不给面子,日后还怎么合作?他道:“槐县上下也无异议。”
吴县令心中腹诽,好个学人精,自己说一句他就学一句,平时怎么没看出来他这么狗腿?吴县令想了想,又补充道:“只是今日合该将一切都定下,将来窑场也只能由咱们三家共管,不必再让其他人掺合了。”
文县令想到了芮县令,眼神一闪,立马附和:“是这个道理。”
裴杼一言难尽,这会儿又心照不宣起来了?这两人之间的情分还真是难懂,不过一文一武,还挺搭的,若是吴县令姓武,那就更搭了。
大事说好之后,剩下的便是些琐碎事项,裴杼与他们二人足足商量了一日,期间也有扯皮争议,不过最后也都退让了。主要是心怀鬼胎的人太多,两个县令彼此都较着劲儿;又有张县令在旁时不时挑唆一下,想让裴杼看到还是他们安平县省心;更有郑兴成在极力压榨,既然不是他们出钱,郑兴成恨不得将两个县的钱全部榨干。
如此一日下来,即便事情谈成了,裴杼也是心力交瘁。等送走三位县令后,裴杼彻底瘫坐在椅子上,真的动弹不了一点儿了。
人走之后,王绰才从书房中出来,对裴杼道了一声“恭喜”。
裴杼盖着脑袋:“是该恭喜的,不花一分钱就能把窑场给建好了。”
王绰笑而不语,岂止,将来还能不花一分钱将这两个县变为自己所用呢。
瘫了一会儿,裴杼又不得不挣扎着起来了,这会儿不能睡,他还得去看看两个工坊修建得怎么样了。
走出县衙后,张县令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两人一眼,轻飘飘地上了马车。虽然他也很想留下来好好嘲讽一番这两个,但是回去告密显然更为要紧。
文、吴二人被他看得也不大自在,方才在裴杼面前据理力争,但是如今出来之后冷风一吹,两人又醒过来了神。尤其是文县令,他自诩宰相肚里能撑船,顾忌着他们今后还有合作,尤其是窑场建起来之后甚至交往还会更密,如今将关系闹僵并无半分好处,遂主动开口缓和了气氛:“方才在县衙时略有些失态,只是愚兄也是为了槐县的将来,并不针对谁,还往贤弟勿怪。”
吴县令虽然心里已经记恨上了,但还是跟对方一样扬起了嘴角:“哪里,都是为了各自治下的百姓罢了。”
短短两句话说完,便已相逢一笑泯恩仇,下次聚会,他们仍是无话不谈的兄弟,毕竟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
回去之后,吴县令便赶紧写了一封信,叫人快马加鞭送去江南西道,不管这个钴土矿是什么,都得第一时间找到送给裴杼。与此同时,他又叫人搜集了和县所有做瓷器的手艺人,准备提前送去永宁县,让裴杼先跟他这边的人接触接触。
多年好友,文县令怎能不知道吴县令的为人?他断不会让对方专美于前,于是安排人手,不管和县要做什么,他们只能比和县做得更快、更好,这会儿不争,下场只能跟庐州那个蠢货一样。
两人明争暗斗,一刻也没停,被他们撂下的庐州县令却收到了一封告密的信。
通篇读完后,宛若晴天霹雳。芮县令怎么都没想到,这两人会背着自己跟永宁县掺合到了一块儿去!还为了一丁点儿利益在裴杼这个小辈面前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在吵架之余更联手杜绝了庐县掺股的可能!
他们怎能如此,明明一开始说好了,谁也不会自降身份跟永宁县示好,合着只有他一个人当真了?
不,或许是张文卿蓄意挑拨、这里面另有隐情呢?多年好友,他们从来都是一致对外,这两位应当不会对自己太狠。芮县令还想在试探一番,于是给二人各写了一封信,委婉表示自己回去之后深思一番,觉得跟永宁县合作也不是没有好处,遂特意过来询问他们的意见。
不出意外,两人都在回信中极力劝阻,好赖话都说尽了,让他千万不要白费精力。
芮县令:“……呵。”
他跟永宁县合作就是白费力气,那两人为了永宁县出钱出力就是舍生取义了?
芮县令气得直接将信给撕了,末了又团成团扔到地上跺了两脚,含恨骂道:“我算是看清了这两个无耻小人!”
信撕了之后,芮县令望着地上的纸屑又开始后悔,懊恼自己手太快,他就应该将这两封信送去永宁县给裴杼看看,让他知道那两个投奔他的背地里是个什么东西。
第36章 上门(一更)
梁国官员十日一休, 旬假难得,张县令从前每逢旬假都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小聚,只是今日不同。
这日天还未亮, 张县令便叫人套了马,自己修了胡须, 穿上簇新的衣裳,预备去接他夫人回来家。
张县令目标明确,直奔幽州城。不似裴杼初进城时晕头转向, 张县令大人对这一片可十分熟悉。
只是来了之后他反而不敢认了。这才过了多久,铺子竟然模样大变。名字改了不说, 里面陈设也全都换了, 原先的胭脂水粉全然不见,货架上摆的都是各式各样的香胰子跟香露,还未踏进去,便先闻到了一股清香。铺子里人来人往, 但大多都是女眷,张县令进来之后就显得格格不入。
等了好久, 他才看到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矜持地咳了一声, 准备唤那丫鬟来招待自己。不想对方竟然没瞧见他,反倒冲着一位夫人笑得十分讨好, 直接请对方上了二楼。
张县令暗暗生气,好个没眼色的丫鬟,才出家门几日, 连自己老爷都不认得了?他今儿就在旁边站着,看她们什么时候注意到自己!
其实丫鬟早看到了,只是夫人交代过, 即便老爷来也不必给他什么好脸。加上刚才她迎的那位确实是店里的大主顾,昨儿才订了一批货,今日又要追加,丫鬟满心里惦记着生意,什么老爷什么大人的,统统都得往后靠,少耽误她们赚钱!
张县令愣是被撂在这里足足一个多时辰,原先嚣张的气焰愣是被冷板凳给逼退了。等到了午时,来铺子里买东西、谈生意的客人陆续离开,杨夫人才终于有空接见了他。
吃了这么个下马威,张县令也支棱不起来了,见面后直接委屈地问道:“夫人,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去?”
“没见我如今正忙着?这摊子的事情撂不开手,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去一趟。”
张县令听这意思,竟是回了还要走,立马带些不满出来:“这生意谁做不行?家里才是真离不开你。”
“谁做都行?”杨夫人眉头一挑,整个人锋利十足,完全不似平日在内宅中的温吞贤良,“这店铺是我们一手撑起来的,订单也是我带着人一笔一笔谈下来的,日后安平县赚到了钱,功劳簿上有我一大半。安平县离了你们这些官员倒不了,但是如今这香胰子生意没我们这些女子撑着,还真就不行。”
她不觉得自己就输给衙门里头的那些官员差役了,这些日子她白天跟商贾讨生意,傍晚登门拜访诸位贵夫人,入夜还得准备请帖信笺联络感情,这般呕心沥血才换来了如今赠春坊生意红火。
莫说是她了,就是铺子里面的这些丫鬟、梅燕娘带领的那些女工,哪个没有功劳?裴县令还对她们礼遇有加呢,姓张的反而几句话就想磨灭她们的价值,真是给他脸了!
杨夫人面色陡然一变,唬得张县令都站了起来,提心吊胆地看着对方,他还是不习惯夫人为何变了性子,明明在家时也算贤惠啊……
“多说无益,你赶紧回去,莫在这里耽误我做生意。”
张县令无助地被撂在原地,他也没说什么啊……
隔了一会儿,杨夫人忽然又停住了脚步。
张县令暗含期待,莫不是回心转意了?
杨夫人回头,面无表情道:“回去速速告知裴县令,他要找的京城商贾我已经寻到了,对方手里经营着京城最大的一间胭脂铺,订单自是不会少,可赠春坊那边也得加紧制作,若是手人不够就得赶紧招人,切莫耽误了生意。”
她只负责谈订单,后续交货的重任可就管不了了。
张县令没等到杨夫人松口,反而被指派地明明白白。夫人如今心气儿高了,他也担心自己不照做夫人就不回来了。可惜等到他回安平县时天色已晚,不得不等到第二天才赶往永宁县。
去了之后才发现,永宁县今日仿佛要招待客人。
郑兴成耷拉着脸,十分不痛快招呼众人布置衙门大堂,接待哪一级的官员该用什么样的礼节,再没有人比郑兴成更清楚,他曾经为了讨好幽州官员专门钻研过这些。可惜苦学的东西自己用不上,反而便宜了裴杼。
想到自己近日对王绰嘲讽,郑兴成便一肚子不爽,这打脸的感觉可不好受。下回王绰说话,他还是不要轻易怼的好。不过王绰这厮也是古怪,每每会客都不见他的身影。
在张县令突然上门询问时,郑兴成懒懒地回答,边上的裴杼则喜气洋洋地道:“确实有贵客要来,昨天晚上连夜递了拜帖。”
说完便请张县令入内了,那些是贵客,张县令也不能怠慢,都算是财神,况且人家今儿登门还特意给他带了一个好消息。
听到杨夫人找到了京城的门路,裴杼喜不自胜。第三项任务迟迟完成不了,裴杼也着急,不过好在两个工坊已经开始建了、香胰子香水销路甚广,他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只盼着老天开眼,别再折腾他了。
张县令倒是很好奇,裴杼口中的贵客到底是谁,难道是夫人引荐过来的商贾?也不像啊。
不多时,两辆马车停在县衙门口。
两边都是熟人,看一眼对方的车夫便知道里头坐的是谁。槐县的文县令听到车夫提醒后,脸色便有点微妙,他昨儿傍晚回去就立马准备了帖子,本以为行动已经够快了,没想到对面也不逊色。
对面也是一样心绪复杂,还以为只有他一个人呢,没想到隔壁那位下手也快准狠,甚至昨日还故意做局诓骗他们,好叫他们误以为槐县上下无欲无求。
呵,幸好他没有上当。
可等到下了马车之后,二人又仿佛没事人一样上前寒暄。昨儿言之凿凿表示自己看不上裴杼的和县吴县令就跟失忆了一样:“文兄是来寻裴县令叙旧的?”
文县令矜持点头:“贤弟不也是来叙旧的吗?”
“既都是来叙旧的,那便一起吧。”吴县令面带微笑,与好友携手一道进了永宁县县衙。
永宁县也给足了尊重,裴杼与郑兴成亲自过来迎接,将他们引至正堂,可谓是体贴备至。几人一路说说笑笑,仿佛天生关系就这么融洽。
只是万万没想到,张文卿那个老东西也在这正堂。三人面面相觑,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张县令反应过来贵客是谁后,忽然不客气地笑了一声。啧,当时这俩货嘲笑他的时候可没留情面,怎么,如今看安平县跟着喝上汤了,也便巴巴地过来贴永宁县了?要不要脸?
脸是要的,但是跟赚钱比起来,这点脸面也就可有可无了。况且裴杼还十分给面子,不仅一大早就让郑兴成准备迎客人,如今客人到了也是极力缓和气氛:“二位县令远道而来,永宁县上下都不胜欢喜。今日张县令也在,大家难得聚在一起,正好借此机会联络联络感情。”
说完也不免遗憾:“可惜芮县令不在。”
原本裴杼以为芮县令会最先过来,毕竟三县之中庐县最次些,结果那位反倒一直没有消息。
文、吴二人对望,皆默不作声地抿了一口茶。
有裴杼跟郑兴成在旁说和,即便张县令心中有怨,可表面上依旧过得去。闲话了半日,终归是要切入正题的。
两位县令不愿意再兜弯子,直接问起了窑场一事。这两天他们已经派人打听过了,永宁县的香胰子跟香露卖得实在是好,尤其是那香露,备受富贵人家追捧,即便刘太守有心打压也是压不住。那几个工坊如今是掺和不进去了,可是窑场却还没有动工,整好可以掺一股。
二位急于争先,裴杼却耐心地先同他们说明了一下窑场的构思。这窑场想要建成,难度不低,毕竟真正的紫色瓷器如今是没有的,但方子就在他手上,只要有熟练工且钴土矿备齐,总能成事。等到茄皮紫釉瓷做出来后,也定能风靡一时。
当初裴杼求张县令出钱建工坊时,曾许诺若不赚钱,就当是他们借的,如今亦然。
此话一出,吴县令立马就没有了顾忌,表示自己可以出钱,且和县境内有不少擅长烧瓷器的手艺人,若是裴杼需要,他即刻就能送上门来供裴杼驱使。
文县令稍加思索,忽然道:“既然和县出人,那建造窑场的一应开支就由槐县出吧。和县距永宁县太远,槐县倒是相对近一些,来日窑场可以设在永宁县跟槐县之间,取中间位置,以方便两县的百姓上工。”
吴县令攥紧了桌脚,狗贼,竟然敢算到他头上?!
裴杼还在犹豫,其实窑场建在哪儿他倒是无所谓,毕竟那几个工坊已经将永宁县适龄的工人都已经吸纳过去了,再扩建的话还得从外头招人。永宁县人口太少,窑场或近或远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技术跟财政能捏在手里就成。
可吴县令着急啊,谁不希望作坊离自家更近?来日或是招工,或是发展商业,那都是对自家大大有利的。即便和县距离永宁县过远,吴县令也不得不争:“和县可不缺钱,我们不但能出人,连钱也一并出了,绝不会让裴大人费半点心。至于您要的钴土矿,这也好说,我便是出身江南西道,裴县令想要那儿的钴土矿,于我而言易如反掌,要多少我便能取多少。只一点,这窑场得建在和县境内!”
有这样的门路?
裴杼竟然觉得,这样也不是不行。
文县令坐不住了,瞬间锋芒毕露:“钴土矿而已,槐县也能运来,且我在京城有门路,窑场建在槐县,往后生意根本不用愁。”
等等——裴杼抬手劝阻,怎么好端端的突然火药味这么浓了?他今儿是为了讨论作坊,可不是为了吵架的。
吴县令拍案而起:“笑话,难道我便没有门路了?”
“认真比较起来,和县本就不如槐县富裕,这是事实。”
“姓文的,你什么意思?!”
“意思是,这窑场,槐县要定了!”
第37章 闹翻(二更)
一直标榜着情同手足, 原来也不过是装出来的情分啊。本来还有余怒的张县令见他们争得面红耳赤后,心中的那点膈应劲儿忽然就散了。别看这几个县令总是抱团欺负他们,其实他们自己也不见得就瞧得上对方, 虚伪,太虚伪了!
气是不气了, 如今张县令倒是挺警惕的,这俩人为了一个窑场如此不顾颜面,裴县令会不会觉得他们好说话, 以后都只找他们合作了?
张县令目光深沉,这群人还真的是不得不防。
不过, 今日之事, 那位芮县令应该还不知道吧。
裴杼真没空宽慰胡思乱想的张县令了,他被这两位县令吵得头疼,今儿是请他们过来谈生意的,总不好最后闹得一拍两散。
裴杼打断了他们, 三个县各退一步,窑场就建在槐县与和县之间, 裴杼出配方,另外两个县出工、出钱还得给他将钴土矿弄过来。窑场由裴杼派人总管, 一切规章制度比照赠春坊来,日后若有改动, 需得三家共同商议才行。至于利润,永宁县要占四分利,余下两个县城各占三分。再便是招工了, 裴杼也将丑话说在了前头:“赠春坊如何招工的,来日窑场便是如何招工,各县百姓若想进去, 得全凭本事才行。”
“这是自然,我没意见。”吴县令立马应下,他不相信治下百姓会在手艺上输给槐县。
文县令见裴杼肯让出选址,虽然遗憾窑场没有彻底落在自己县城内,但是如今这情况他也不亏。毕竟是他们求着裴杼的,人家都退了,他们若是不退也忒不给面子,日后还怎么合作?他道:“槐县上下也无异议。”
吴县令心中腹诽,好个学人精,自己说一句他就学一句,平时怎么没看出来他这么狗腿?吴县令想了想,又补充道:“只是今日合该将一切都定下,将来窑场也只能由咱们三家共管,不必再让其他人掺合了。”
文县令想到了芮县令,眼神一闪,立马附和:“是这个道理。”
裴杼一言难尽,这会儿又心照不宣起来了?这两人之间的情分还真是难懂,不过一文一武,还挺搭的,若是吴县令姓武,那就更搭了。
大事说好之后,剩下的便是些琐碎事项,裴杼与他们二人足足商量了一日,期间也有扯皮争议,不过最后也都退让了。主要是心怀鬼胎的人太多,两个县令彼此都较着劲儿;又有张县令在旁时不时挑唆一下,想让裴杼看到还是他们安平县省心;更有郑兴成在极力压榨,既然不是他们出钱,郑兴成恨不得将两个县的钱全部榨干。
如此一日下来,即便事情谈成了,裴杼也是心力交瘁。等送走三位县令后,裴杼彻底瘫坐在椅子上,真的动弹不了一点儿了。
人走之后,王绰才从书房中出来,对裴杼道了一声“恭喜”。
裴杼盖着脑袋:“是该恭喜的,不花一分钱就能把窑场给建好了。”
王绰笑而不语,岂止,将来还能不花一分钱将这两个县变为自己所用呢。
瘫了一会儿,裴杼又不得不挣扎着起来了,这会儿不能睡,他还得去看看两个工坊修建得怎么样了。
走出县衙后,张县令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两人一眼,轻飘飘地上了马车。虽然他也很想留下来好好嘲讽一番这两个,但是回去告密显然更为要紧。
文、吴二人被他看得也不大自在,方才在裴杼面前据理力争,但是如今出来之后冷风一吹,两人又醒过来了神。尤其是文县令,他自诩宰相肚里能撑船,顾忌着他们今后还有合作,尤其是窑场建起来之后甚至交往还会更密,如今将关系闹僵并无半分好处,遂主动开口缓和了气氛:“方才在县衙时略有些失态,只是愚兄也是为了槐县的将来,并不针对谁,还往贤弟勿怪。”
吴县令虽然心里已经记恨上了,但还是跟对方一样扬起了嘴角:“哪里,都是为了各自治下的百姓罢了。”
短短两句话说完,便已相逢一笑泯恩仇,下次聚会,他们仍是无话不谈的兄弟,毕竟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
回去之后,吴县令便赶紧写了一封信,叫人快马加鞭送去江南西道,不管这个钴土矿是什么,都得第一时间找到送给裴杼。与此同时,他又叫人搜集了和县所有做瓷器的手艺人,准备提前送去永宁县,让裴杼先跟他这边的人接触接触。
多年好友,文县令怎能不知道吴县令的为人?他断不会让对方专美于前,于是安排人手,不管和县要做什么,他们只能比和县做得更快、更好,这会儿不争,下场只能跟庐州那个蠢货一样。
两人明争暗斗,一刻也没停,被他们撂下的庐州县令却收到了一封告密的信。
通篇读完后,宛若晴天霹雳。芮县令怎么都没想到,这两人会背着自己跟永宁县掺合到了一块儿去!还为了一丁点儿利益在裴杼这个小辈面前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在吵架之余更联手杜绝了庐县掺股的可能!
他们怎能如此,明明一开始说好了,谁也不会自降身份跟永宁县示好,合着只有他一个人当真了?
不,或许是张文卿蓄意挑拨、这里面另有隐情呢?多年好友,他们从来都是一致对外,这两位应当不会对自己太狠。芮县令还想在试探一番,于是给二人各写了一封信,委婉表示自己回去之后深思一番,觉得跟永宁县合作也不是没有好处,遂特意过来询问他们的意见。
不出意外,两人都在回信中极力劝阻,好赖话都说尽了,让他千万不要白费精力。
芮县令:“……呵。”
他跟永宁县合作就是白费力气,那两人为了永宁县出钱出力就是舍生取义了?
芮县令气得直接将信给撕了,末了又团成团扔到地上跺了两脚,含恨骂道:“我算是看清了这两个无耻小人!”
信撕了之后,芮县令望着地上的纸屑又开始后悔,懊恼自己手太快,他就应该将这两封信送去永宁县给裴杼看看,让他知道那两个投奔他的背地里是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