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待到夜幕已深,李将军等人走入彦府,再次走入那间议事厅。
  彦遥依旧是站在耿耀身侧,只是话语间,耿耀脚步移动,自然的让彦遥站到了主位。
  一切都太过自然,其他人只专注听着耿耀说话,看到也不曾多想。
  耿耀问了众人这半年霍沧府和宣武情景,最后直接道:“我打算突袭安王之地。”
  经过半生坎坷的人心跳都止不住的狂跳,最后跟着点头。
  此刻是最好时机,和镇北王相比,安王势弱,此刻二王大军在丹河线争斗厮杀,除非是放弃入主国都,若不然不到万不得已定不会回来。
  只要他们速度够快......
  在众人面前,冯如松像个新兵蛋子,大多时候只听不说。
  此刻他忐忑开口:“我觉得我们若是打安□□河线的安王大军回不回来不一定,但是镇北王大军留守的军队会从后面夹击我们,但是不太确定。”
  耿耀点点头:“这个可能性很大。”
  见得到认同,冯如松放松了些,继续说:“安王大军不会回来,是觉得我们兵弱兵力不够,毕竟外面还有黑齿外族,之前就是勉强防守,就算是大哥你接手了宣武,兵需要一日日练,兵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故而他们会轻视。”
  “再一个,我们都和镇北王和安王打过几年交道,大哥是顾百姓的人,他们都知道,知道大哥不会为了安王而带走宣武防守兵力。”
  “再有,大哥让穆先生和耿武大哥招募兵源,我们对外虽说多有遮掩,但是想来二王已收到了消息。”
  “但是招兵这一事,朝廷都征不动,以前宣旭县征兵两年,只得一百多人,我们这半年招兵,他们定会轻视,再加上只有半年时间,二王不会放在眼里。”
  “他们肯定想不到我们会如此大胆的敢攻安王,但是一旦出手,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找死,就算是镇北王,也不会看着我们坐大。”
  冯如松:“我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
  耿耀夸道:“不错,大差不差。”
  “镇北王不会允许我们坐大,但会想让我们消耗安王留守兵力,前期应当会冷眼旁观,这里有个时间差,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个时间里快速地在安王之地寻得脚跟。”
  “若不然前后夹击,我们只有被包饺子的份。”
  此举是豪赌,就连李将军都说了句胆大妄为。
  出征非头脑一热带人就走的事,耿耀虽被夸过天兵神将,但不把他放眼里的也不少。
  他当总兵之前手下只有一百多号人,去舒梁城更是只带了五千人。
  这次则是不同,从宣武抽调的兵力,加上耿武招募练了半年的兵力,加起来有六万之多。
  这兵力在李将军手中算少的,但对于初领大军登沙场的耿耀来说已是多数。
  这次,和灭江东流寇刘胜不同,现如今才是你来我往的厮杀开端。
  议事厅灯亮到天明,从战场如何布局,如何快速在安王之地撕开口子,找到能背身之处。
  再到后续粮草如何运送,霍沧府和宣武之地如何运转。
  没有底蕴的班子再次露出弊端,可用之人太少,李将军纪隗应等人能力自然没话说。
  可也无法把一个人分成两个人用。
  纪隗应道:“只要此事成,有识之士自来之...”
  耿耀现如今是朝廷臣子,和天下之间还差一个名正言顺,但是此事不急,后面可徐徐图之。
  但需要让人看到他有逐鹿天下的可能。
  耿耀看向纪隗应道:“麻烦纪叔帮我拟一份请罪奏折。”
  纪隗应点头,招兵是朝廷点头的事,只不过瞒了数量多少而已。
  这次出兵来不及等朝廷批文,再一个,朝廷烂的似筛子,奏折没到龙案,那边安王就已布好埋伏兵了。
  彦遥道:“那我再用于贵的名义写份奏折,一同入朝。”他道:“先斩后奏,朝廷原就是惊弓之鸟,这次应当会起疑心。”
  孙洪游道:“不外乎是派监军,强送巡抚。”
  彦遥怕耿耀担心,道:“这些自有我和纪叔孙叔料理,你只管领兵,这些事莫要操心。”
  纪隗应和孙洪游也如此说,让耿耀莫要操心后方之事。
  李将军要守霍沧府走不开,这次耿耀分不得心。
  耿耀嗯了声,只要拿下安王,无惧朝廷也。
  人散后,耿耀牵着彦遥回房,路上道:“此事若是能成,就能把爹娘和耿文纪绍年他们接过来了,另外还有纪叔夫郎。”
  事成,无惧朝廷,事败,就是耿耀尽忠而死,牵连不到耿家人和彦遥。
  彦遥:“嗯我知道的,早就准备着了,确保万无一失。”
  那是耿耀的家人,也是彦遥的家人。
  “于贵还老实吗?”
  “嗯,这半年是老实的,省了很多麻烦,若是朝廷派监军巡抚,还是要他出面。”
  于贵是明面上的知府。
  树枝抖落桂花瓣,那香气扑鼻入人心,耿耀俯身吻上彦遥的唇,细细研磨。
  彦遥发上落了桂花金黄,他仰面承受那细腻绵长的温柔,不等耿耀探来就张开了唇齿。
  月光洒在水面,桂花树下的两人沉醉在一吻中,只有秋风瞧得见彦遥口中那被不停吸yun缠绕的嫣红舌尖。
  似世间最美味的盛宴,被身前男人吃了一遍又一遍。
  彦遥不舍他的杀猪郎,可分分合合是他们俩宿命,彦遥只能把自己融入一次一次缠绵恩爱里。
  永庆元年......深秋
  宣武耿耀率六万大军突袭安王,四方震荡,两方厮杀中,镇北军再次强攻霍沧府,留守的李将军早有准备,但他弱强操纵,给耿耀争取时间。
  同一时间,国都皇宫丧钟响,登基还未满一年的永庆帝崩。
  他如蝼蚁一般的活到成年,新婚当年皇兄替他入洞房,他哭都不敢发出声。
  他想人上人,他想图天下,他在玄机谋划下日有长进,可被不停欺辱的怯懦胆小早已长到骨子里。
  他也想过当一个好皇帝,想当一个明君,可有心无才注定是徒劳,最后发现只要高坐皇位最轻松。
  朝臣争吵,最后还是会跪下喊万岁。
  只是,杀兄弑父,宫墙院落空幽,风一吹犹如鬼魅来索命。
  心有鬼魅怎能安生,当长乐公主撞死在永庆帝面前,热血溅了他满脸,那些刻意忽视却忽视不去的惊梀全都袭来。
  永庆帝未曾留下出生子嗣,延平帝血脉唯有年幼的十六皇子。
  永庆暴毙而去,仅三日后宫就传出两个身孕喜讯。
  山河飘荡,已两百年的大景眼看就要分崩离析,朝廷帝位又要争斗。
  内阁大臣王世安浑水摸鱼了一辈子,终了终于大胆了一回,趁一切未乱之前用龙袍裹住十六皇子,把他放在了殿内龙椅上。
  殿外天还泛着鱼白,十六皇子头发未束,他瞧着底下山呼万岁的大臣们,怯懦的眼睛满是惊恐。
  末了,他似是终于发现跪拜他的人不是吃人的老虎。
  他声若蝇蚊:“谁是耿文?”
  第80章
  这话殿内无人听清, 皆屏息再听,十六皇子又问了一遍:“谁是耿文?”
  耿文怔愣后忙出列:“臣耿文拜见皇上。”
  十六皇子身躯矮小,攥着大人龙袍, 小心翼翼道:“阿, 阿姐说,阿姐说你是好官。”
  他生母卑微, 婉妃多有看护, 长乐公主对他好上又好。
  出宫不便, 耿文得了耿耀嘱咐, 平日多有看顾,时不时的托人送些宫外东西进去。
  有长乐公主让人送了单子出来让他帮忙买的, 也有他觉得长乐公主需要, 买了送进去的。
  这些原应当纪绍年去宫内拜会时送去, 只是耿文不放心纪绍年做这些, 怕他得罪人不自知, 也怕他受委屈, 故而花钱寻了门路递东西。
  许是一些小玩意到了十六皇子的手上,许是一些吃食入了十六皇子的口,长乐公主说过耿文,他满朝文武就记得了耿文。
  殿内寂静如荒漠,耿文俯首拜:“臣惶恐。”
  耿文已有二子,才哥儿调皮捣乱, 一子尚在襁褓中, 十六皇子见他如亲人, 凡是问他听他。
  天子一垂眼,耿文才懂得权势之可怕。
  纪家倾巢而出帮他扫清前路,身后姻亲如血液输送, 把耿文送入了内阁,把耿文推到了挟天子可令诸侯的位置。
  国都落了雪,耿文抱着官帽,不急不缓的走在国都长街。
  乞丐蜷缩如死狗,酒楼泔水洒落在白雪上,几个孩儿捧雪食之,只为尝一尝那咸油味。
  耿文驻足街角,看了许久许久。
  圣贤书,入官场,一切为何?
  他一生被庇护,前有耿耀护长大,后有纪县令护官场。
  他这一生,是否也可以做些什么?
  永庆帝死,国都已然化为了一块肥肉,丹河线上安王大军已有溃散之意,镇北军化身为猛虎快要把它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