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30节
递给二人。
也一脸喜色的凑上前,摸着桌上的铜子儿,小骷髅似的眼睛亮闪闪的。
语气兴奋的道:
“大姐,咱们发财啦!”
两个小的白天在家看着还有十几文钱的钱匣子,还担心的不行。
毕竟,明天就是交房租的日子了。
生怕交不起房租被赶出去。
此刻,这种担忧都不翼而飞。
整个屋里,也就杨蔓娘还能保持淡定。
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甜丝丝的红糖水。
顿时感觉胃里暖暖的。
笑着道:
“唔,一共赚了八百文钱,不过买东西花了一部分,应该还有四百多钱,老二数一数都收起来吧,以后房租家用就从里面拿。”
“是,大姐。”
油灯下。
老二杨士林的快速的穿好铜钱。
收进钱匣子里。
老三杨盼娘将热好的羊肉小葱饼端上桌。
姐弟三人坐在绣墩儿上,围着厨房的小八仙桌。
享受了一顿像样的夕食。
......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却说。
在南熏门的杨蔓娘这里兄妹三个,其乐融融的吃着买回来的羊肉小葱饼,喝着红糖水。
另一边儿的东主朱旭,则带着一腔激情和自家小报的印刷初稿。
也回到了家。
朱旭做事很有效率,也很有魄力。
既然已经决定改变经营策略打广告,他下午签完契约,便打发手下一半的报探和小经纪出去拉广告了。
当然,他自己也没闲着,坐上马车,去特意去拜访了两个和自家身家差不多的老朋友。
大家都是大商人。
明白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所以自然对广告这个新的宣传方式接受度良好。
即使中间需要花一些银子的广告费,也都给的很爽快。
只一下午,就签订了二十多家广告。
客户有卖胭脂水粉的,有卖金银首饰的,开酒楼客栈的,有卖特色点心的,不一而足。
朱旭安排报房的撰稿。
迅速的为各家商户撰写了合适的广告词和商品特色的介绍。
一直忙到天黑,才乘坐自家的马车回来。
因为头一次做这个事情,朱旭还是不放心交给下面的人。
又担心自己一下午签订这么多广告的事情,被旁的小报知道了学了去。
抢走了先机。
所以,便让大掌柜照看着报房。
自己拿了定好的稿子回家。
打算明日一早,起来便去自家城外的印刷坊,组织刊印。
乘着其他小报还没有来得及模仿之前。
先早早的把自家小报的广告推向市场。
赚一波名声。
“爹爹,爹爹你回来啦!”
朱旭的马车一进院子。
便听见自家宝贝女儿朱秋雨的声音。
想来是从外祖母家回来了。
顿时心情愉悦起来。
撩开马车帘子,笑着道:
“怎么样,大半个月不见,囡囡可是想爹爹了?”
“那是自然,爹爹,我这次回来,还特意从外祖父那里给你带了爱喝的羊羔酒呢。”
朱秋雨嘿嘿一笑。
就像一只轻盈快乐的鸟儿。
提着裙摆跑上前挽住朱旭的胳膊。
笑眯眯的撒娇道。
她今天刚满十四岁,是个身形高挑瘦削的小娘子。
鹅蛋脸儿,梳着时尚的簪缨朝天髻,樱桃小口儿,画着时下流行的八字眉。
里面穿着一身儿葱白色的窄袖衫襦儿。
外面是一身儿上好的鹿皮裘。
腰间坠着一个样式极为精巧的纯金小橘子。
显然是一个爱美会打扮的小娘子。
“爹爹,你手里拿的是什么?莫不是咱家的报房要出新报了?先给我瞧瞧吧。”
“唔,那你可不要弄坏了,爹爹明天要用。”
朱旭点了点头。
嘱咐了一句。
便将手里的报纸初稿给了自己女儿。
虽然在没有印刷之前,报纸的初稿都需要保密。
但对于自己的女儿。
一家人却没有这么讲究的。
“爹爹放心吧,女儿会小心的。”
朱秋雨虽然小小年纪,却也是读过不少书的。
当年家里为五个个哥哥请了先生读书识字,她也一并跟着听课。
所以。
往常在家里的时候,也喜欢读各类小报,话本儿打发时间。
偶尔读到有趣的消息,还会分享给自己的闺中密友。
跟自家爹爹保证过后,便带着初稿回了自己的院子。
初稿和正品的排版差不多。
朱秋雨对自家小报的版面很熟悉。
刚一打开,就发现了不同。
“山珍海味真不少,水里游的味道好。咱们这鱼挺神奇,细看还是双眼皮儿。能做菜,能熬汤,煎炒烹炸样样香。咱们这鱼最新鲜,离水还能蹦三天!相国寺西南一里地,李七家正店推出新鲜的黄河鱼烩,物美价廉,先来先得,欢迎各位官人娘子前来品尝!”
咦。
顺口溜儿?
这是什么,这鱼烩怎么会上了报?
朱秋雨眉头微蹙。
继续往下看。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旧曹门街北山子茶坊,环境清雅,内设有仙洞、仙桥,仙茶,欢迎各位贵女郎君夜游茶坊,喝茶寻仙!”
寻仙?
这个北山子茶坊,离家不远,朱秋雨和闺蜜去过的。
茶楼装扮成了仙界模样儿,走进茶楼,茶客们要先经过一座“仙桥”,里面则是精心布置过的“仙洞”和“仙宫”,有装扮成道士摸样儿的人给来客讲经,之后,再由装扮好的的侍女奉上仙果仙茶,奏响仙乐。
这样仙气飘飘的茶楼,确实有点儿意思。
不过,总归还是假的,哪里有仙人了。
朱秋雨忍不住撇了撇嘴。
分明就是店家吸引人的噱头嘛!
这会子她倒是明白了报纸上这些东西的意思,就是新的宣传方法,通过小报扩大知名度,吸引客人的手段。
“冰肌削,水沉香透胭脂萼。御街百年老店,王氏染红胭脂金楼,推出新品茉莉栀子胭脂,色薄而清透,恭请贵人赏光试用。”
咦,新品的胭脂?
也一脸喜色的凑上前,摸着桌上的铜子儿,小骷髅似的眼睛亮闪闪的。
语气兴奋的道:
“大姐,咱们发财啦!”
两个小的白天在家看着还有十几文钱的钱匣子,还担心的不行。
毕竟,明天就是交房租的日子了。
生怕交不起房租被赶出去。
此刻,这种担忧都不翼而飞。
整个屋里,也就杨蔓娘还能保持淡定。
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甜丝丝的红糖水。
顿时感觉胃里暖暖的。
笑着道:
“唔,一共赚了八百文钱,不过买东西花了一部分,应该还有四百多钱,老二数一数都收起来吧,以后房租家用就从里面拿。”
“是,大姐。”
油灯下。
老二杨士林的快速的穿好铜钱。
收进钱匣子里。
老三杨盼娘将热好的羊肉小葱饼端上桌。
姐弟三人坐在绣墩儿上,围着厨房的小八仙桌。
享受了一顿像样的夕食。
......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却说。
在南熏门的杨蔓娘这里兄妹三个,其乐融融的吃着买回来的羊肉小葱饼,喝着红糖水。
另一边儿的东主朱旭,则带着一腔激情和自家小报的印刷初稿。
也回到了家。
朱旭做事很有效率,也很有魄力。
既然已经决定改变经营策略打广告,他下午签完契约,便打发手下一半的报探和小经纪出去拉广告了。
当然,他自己也没闲着,坐上马车,去特意去拜访了两个和自家身家差不多的老朋友。
大家都是大商人。
明白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所以自然对广告这个新的宣传方式接受度良好。
即使中间需要花一些银子的广告费,也都给的很爽快。
只一下午,就签订了二十多家广告。
客户有卖胭脂水粉的,有卖金银首饰的,开酒楼客栈的,有卖特色点心的,不一而足。
朱旭安排报房的撰稿。
迅速的为各家商户撰写了合适的广告词和商品特色的介绍。
一直忙到天黑,才乘坐自家的马车回来。
因为头一次做这个事情,朱旭还是不放心交给下面的人。
又担心自己一下午签订这么多广告的事情,被旁的小报知道了学了去。
抢走了先机。
所以,便让大掌柜照看着报房。
自己拿了定好的稿子回家。
打算明日一早,起来便去自家城外的印刷坊,组织刊印。
乘着其他小报还没有来得及模仿之前。
先早早的把自家小报的广告推向市场。
赚一波名声。
“爹爹,爹爹你回来啦!”
朱旭的马车一进院子。
便听见自家宝贝女儿朱秋雨的声音。
想来是从外祖母家回来了。
顿时心情愉悦起来。
撩开马车帘子,笑着道:
“怎么样,大半个月不见,囡囡可是想爹爹了?”
“那是自然,爹爹,我这次回来,还特意从外祖父那里给你带了爱喝的羊羔酒呢。”
朱秋雨嘿嘿一笑。
就像一只轻盈快乐的鸟儿。
提着裙摆跑上前挽住朱旭的胳膊。
笑眯眯的撒娇道。
她今天刚满十四岁,是个身形高挑瘦削的小娘子。
鹅蛋脸儿,梳着时尚的簪缨朝天髻,樱桃小口儿,画着时下流行的八字眉。
里面穿着一身儿葱白色的窄袖衫襦儿。
外面是一身儿上好的鹿皮裘。
腰间坠着一个样式极为精巧的纯金小橘子。
显然是一个爱美会打扮的小娘子。
“爹爹,你手里拿的是什么?莫不是咱家的报房要出新报了?先给我瞧瞧吧。”
“唔,那你可不要弄坏了,爹爹明天要用。”
朱旭点了点头。
嘱咐了一句。
便将手里的报纸初稿给了自己女儿。
虽然在没有印刷之前,报纸的初稿都需要保密。
但对于自己的女儿。
一家人却没有这么讲究的。
“爹爹放心吧,女儿会小心的。”
朱秋雨虽然小小年纪,却也是读过不少书的。
当年家里为五个个哥哥请了先生读书识字,她也一并跟着听课。
所以。
往常在家里的时候,也喜欢读各类小报,话本儿打发时间。
偶尔读到有趣的消息,还会分享给自己的闺中密友。
跟自家爹爹保证过后,便带着初稿回了自己的院子。
初稿和正品的排版差不多。
朱秋雨对自家小报的版面很熟悉。
刚一打开,就发现了不同。
“山珍海味真不少,水里游的味道好。咱们这鱼挺神奇,细看还是双眼皮儿。能做菜,能熬汤,煎炒烹炸样样香。咱们这鱼最新鲜,离水还能蹦三天!相国寺西南一里地,李七家正店推出新鲜的黄河鱼烩,物美价廉,先来先得,欢迎各位官人娘子前来品尝!”
咦。
顺口溜儿?
这是什么,这鱼烩怎么会上了报?
朱秋雨眉头微蹙。
继续往下看。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旧曹门街北山子茶坊,环境清雅,内设有仙洞、仙桥,仙茶,欢迎各位贵女郎君夜游茶坊,喝茶寻仙!”
寻仙?
这个北山子茶坊,离家不远,朱秋雨和闺蜜去过的。
茶楼装扮成了仙界模样儿,走进茶楼,茶客们要先经过一座“仙桥”,里面则是精心布置过的“仙洞”和“仙宫”,有装扮成道士摸样儿的人给来客讲经,之后,再由装扮好的的侍女奉上仙果仙茶,奏响仙乐。
这样仙气飘飘的茶楼,确实有点儿意思。
不过,总归还是假的,哪里有仙人了。
朱秋雨忍不住撇了撇嘴。
分明就是店家吸引人的噱头嘛!
这会子她倒是明白了报纸上这些东西的意思,就是新的宣传方法,通过小报扩大知名度,吸引客人的手段。
“冰肌削,水沉香透胭脂萼。御街百年老店,王氏染红胭脂金楼,推出新品茉莉栀子胭脂,色薄而清透,恭请贵人赏光试用。”
咦,新品的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