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但她年纪实在太大了,众人并不敢让她久坐。虞二夫人便和其他姐妹搀扶她坐上轿撵回吉寿苑。
虞兰芝也随表姐妹们过去。
姐妹们略有些羞涩,想亲近又怕唐突,只拿眼不时觑一下,观察几番,赫然发现芝娘还是那个芝娘,从前就没对她们拿过千金架子,如今同陆家定亲,依然亲和可人。
大家就不再拘束,笑笑闹闹玩到了一起。
吉寿苑不多会儿莺歌燕语。
老太君一点也不嫌吵,巴不得她们天天叽叽喳喳。
多有朝气,多么鲜活。
老太君道:“莫要拘束她们,让她们玩。”
虞二夫人应是,坐在祖母附近的榻上,朝各位不停夸奖虞兰芝的亲友抿唇一笑,“哪有那么好,到现在还是个猴儿心性。也就七郎疼她,不满十八岁舍不得娶进门,把她宠得不成样子。”
满嘴的嫌弃,眼里却泛着慈柔的光。
众人会心陪笑,恭维的声音此起彼伏。
沈舟辞坐在石阶上怔怔瞅着虞兰芝,见她走过来,忙起身,对她笑。
虞兰芝板起面孔,大摇大摆越过他。
姐妹们也三三两两路过,恭恭敬敬朝他打招呼,一声接着一声“四哥哥”,喊完头也不回跑去摘梅花。
沈舟辞兀自离开。
虞侍郎下衙回家整理一番,也赶到沈府,朝老太君磕头祝寿,众人更热闹了。开席又吃了一场酒,因次日休沐,这晚虞家二房便歇在了沈府。
歇脚的地方乃虞二夫人出嫁前的住处,几经翻新足足扩建了一倍。
每日专人前来洒扫,以供虞二夫人回娘家落脚。
勤奋又愉快的正月就这样不知不觉翻篇。
来到了崇邺九年的二月,春风如剪,裁绿了树梢。
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春菜咸肉饭和碧绿可人的青团。
虞兰芝想吃榆钱窝窝头,撒一点点盐花和花生油,又香又甜,可是洛京的榆钱每年都要落后早开的牡丹几日才能吃。
月初濛洲那边传来了一封陆宜洲写给她的信。
虞兰芝盯着封面“芝芝卿卿亲启”六个字,想骂一句,又想到阿爹写给阿娘的书信,封面也是如此——筠筠卿卿亲启。
一切似乎又变得合理合法了。
丈夫(未婚夫)这么称呼妻子(未婚妻)天经地义,倘或她以此大做文章,说不定要被陆宜洲讥讽孤陋寡闻,少见多怪。
信纸被叠成了同心方胜的形状,不过难不倒她,略略研究,拆开轻而易举,不多时,就在她手里恢复成澄心堂纸原本的模样。
每次目睹陆宜洲的字,虞兰芝才会下意识想起他是那位前无古人的年轻探花郎,字迹流畅,赏心悦目,却又不同他骄阳般的性格,竟是那么温柔。
她想不出该怎么形容他的笔韵,脑子里闪出了“温柔”二字。
也只有看着这样的字,她才会相信陆宜洲真的中过探花。
一看内容,顿时索然无味。
一个在崇文馆念过书,在几万才子中排名第三,跻身探花的人,从头到尾大白话。
也不是她喜欢文人,好吧,她确实喜欢文人,梁元序那种的,但不管怎么说,陆宜洲就用大白话给她写信,连句酸诗也没有,委实有辱斯文。
怕不是不会写吧他。
这个怀疑不是没有根据的。
因为会试是答题,殿试乃答辩,针对的都是时事政策,妙语连珠固然锦上添花,但要是策答精妙准确,句句说进上面的心坎里,其他方面又没大毛病也不是不可以的……
综上所述,很有可能陆宜洲并不比她强多少。
也就口舌伶俐些,字写的漂亮。
不过他说回京又要推迟,或许二月底,虞兰芝的面色就放晴了大半,心花盛开,又可以一个月不用与他照面了。
整整一个月不会再有人惹她生气,轻薄她,虞兰芝打心底里高兴,放松,也就没注意到心头一个特别微小的不起眼的角落,那里空荡荡。
万万没料初十大早,陆宜洲竟回来了。准确的说初九回的京,初十便登门拜访虞府。
荔枝跑来学话,“付大娘说洲公子先拜见了老太爷,后来就与老爷进了书房,巳初乘马车出府,去哪里就不清楚了,反正灶上的娘子说中午只需准备夫人和您的饭食。”
也就是翁婿二人不回家吃饭了。
第29章 第29章他收回失神的目光,抬眸……
虞侍郎和陆宜洲离开没多久,天空飘起淅淅沥沥的春雨,催发阵阵泥土与青草的芬芳。
虞兰芝两手撑住栏杆眺望碧色荷塘,嫩绿蓓蕾亭亭玉立。
虞兰琼疾步经过她,拖腔怪调道:“小心栽水里,也窜稀。”
这个小娘子正值春风得意,与情郎如胶似漆,蜜罐里浸泡着,爱与被爱都强烈的像一团火,所以得意、骄纵,偶尔还带着点轻蔑,虞兰芝习以为常。
但不能纵着她。
“你以后能不能不要用鼻孔看人?”虞兰芝道。
琼娘花容失色,“要死啊,你才用鼻孔看人,真是有辱斯文。”
虞府数一数二的大美人岂容得下一点有污美貌的用词。
虞兰芝得逞地笑。
姐妹俩顶着牛毛细雨避进亭中。
这座位于荷香水榭的自雨亭乃虞府镇府建筑,虽说没有世家豪宅那样的山泉引流,却也匠心独运,自造水车,引水从四檐飞溅而下,宛若银瀑,盛夏时节更是纳凉绝佳之所。
虞兰琼接过婢女递来的描金靶儿镜,一面整理春雨沾湿的发丝,一面对虞兰芝懒洋洋道:“姑母忒不地道,我猜你个小傻子怕还不知今年摘春菜独独没邀你。”
整天就知道念书练字,不晓得的人还以为虞府的娘子要考科举。
虞兰芝真的不傻,一清二楚,但是她说:“不知道。”
果然。
虞兰琼愤愤不平,丢下靶儿镜,“那知道为何没邀你不?”
“不知道。”
“因为今年宋家要去梁家的田庄。”
说完了,没等到虞兰芝的追问。
虞兰琼只好自己接着往下说,“姑母精明着呢,为了不落话柄提前在祖母跟前打招呼。”
依旧木头似的,完全没有追问的意向。
虞兰琼气结,决定靠自己把这事蛐蛐个有始有终。
当时宋夫人是这么对自己的娘亲虞老夫人分说的。
她说这么做全是为了芝娘好。芝娘定了亲本就该避讳郎君,再一个二嫂曾经想与梁家结亲遭拒,让芝娘过去,万一两个孩子遇上多不好看。
虞兰芝道:“姑母说的确实在理。”
不在理祖母也不会答应的。
因
为她是祖母心里“顶顶重要的”,她的体面比姑母还重要。
虞兰琼撇撇嘴,“我就是看不惯她,陈年老黄历的事翻来覆去提。”
她不待见虞兰芝可以,但是外面的人也不待见就是不给她面子,她自然不乐意。
不过这个虞兰芝脸皮真厚,听见自己的糗事竟是纹丝不动,还咬了一口婢女刚摆上桌的糕点。
“她爱提便提呗,我猜她也只敢在祖母跟前过过嘴瘾,出去半个字都不敢说的。”虞兰芝细嚼慢咽道。
“说的也是。”
姑母的话是虞兰琼听壁脚听来的,祖母屋里的壁脚也只有她敢听。
不知道为啥,瞧着虞兰芝有点可怜,仔细想想也确实可怜。
虞兰琼难得发发善心,“摘个破春菜而已,去哪儿不能摘,我就不爱去,我直接告诉姑母我不去,把她皱纹都气出来了哈哈哈。”
“你是为了明儿好与那什么徽郎看杏花吧?”虞兰芝托着腮,“这场雨过后,杏花一定开的特别好。”
被看穿了。
“……”虞兰琼嘴角微抽。
不过“徽郎”两个字彻底打开了她的分享欲,话匣子不要钱似的抖落。
“徽郎为了我,连去外地审案也推了,要知道这个案子审好关系着升迁。”
“你俩还真配。”都是满脑子除了彼此没其他正事的。虞兰芝酸酸地腹诽一句。
这话取悦了虞兰琼,她说的更来劲。
“那当然,我们早就心有灵犀。徽郎为了我此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他阿娘都管不住他的,他只听我的。”
“厉害。”虞兰芝捧场道。
“对付郎君就得以柔克刚,学什么打拳,那是小娘子该做的么?一点小娘子的雅静都没有。你实在是太莽了,那陆七郎才不待见你,照我看他再神乎也是男的,只要你夹着嗓子说话,再稍稍淑女些,保管迷得他七荤八素。”
“说你自己的事,莫要扯我。”
虞兰芝不耐烦听这个,连场也懒得捧了。
这下犯了虞兰琼的忌,热情凉一半,转过身不理她,咕哝一句:“真是个木头,半点趣味也无,怨不得陆七郎在菱洲差点子不回来。我要是他,也不耐烦同你相处。”
虞兰芝也随表姐妹们过去。
姐妹们略有些羞涩,想亲近又怕唐突,只拿眼不时觑一下,观察几番,赫然发现芝娘还是那个芝娘,从前就没对她们拿过千金架子,如今同陆家定亲,依然亲和可人。
大家就不再拘束,笑笑闹闹玩到了一起。
吉寿苑不多会儿莺歌燕语。
老太君一点也不嫌吵,巴不得她们天天叽叽喳喳。
多有朝气,多么鲜活。
老太君道:“莫要拘束她们,让她们玩。”
虞二夫人应是,坐在祖母附近的榻上,朝各位不停夸奖虞兰芝的亲友抿唇一笑,“哪有那么好,到现在还是个猴儿心性。也就七郎疼她,不满十八岁舍不得娶进门,把她宠得不成样子。”
满嘴的嫌弃,眼里却泛着慈柔的光。
众人会心陪笑,恭维的声音此起彼伏。
沈舟辞坐在石阶上怔怔瞅着虞兰芝,见她走过来,忙起身,对她笑。
虞兰芝板起面孔,大摇大摆越过他。
姐妹们也三三两两路过,恭恭敬敬朝他打招呼,一声接着一声“四哥哥”,喊完头也不回跑去摘梅花。
沈舟辞兀自离开。
虞侍郎下衙回家整理一番,也赶到沈府,朝老太君磕头祝寿,众人更热闹了。开席又吃了一场酒,因次日休沐,这晚虞家二房便歇在了沈府。
歇脚的地方乃虞二夫人出嫁前的住处,几经翻新足足扩建了一倍。
每日专人前来洒扫,以供虞二夫人回娘家落脚。
勤奋又愉快的正月就这样不知不觉翻篇。
来到了崇邺九年的二月,春风如剪,裁绿了树梢。
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春菜咸肉饭和碧绿可人的青团。
虞兰芝想吃榆钱窝窝头,撒一点点盐花和花生油,又香又甜,可是洛京的榆钱每年都要落后早开的牡丹几日才能吃。
月初濛洲那边传来了一封陆宜洲写给她的信。
虞兰芝盯着封面“芝芝卿卿亲启”六个字,想骂一句,又想到阿爹写给阿娘的书信,封面也是如此——筠筠卿卿亲启。
一切似乎又变得合理合法了。
丈夫(未婚夫)这么称呼妻子(未婚妻)天经地义,倘或她以此大做文章,说不定要被陆宜洲讥讽孤陋寡闻,少见多怪。
信纸被叠成了同心方胜的形状,不过难不倒她,略略研究,拆开轻而易举,不多时,就在她手里恢复成澄心堂纸原本的模样。
每次目睹陆宜洲的字,虞兰芝才会下意识想起他是那位前无古人的年轻探花郎,字迹流畅,赏心悦目,却又不同他骄阳般的性格,竟是那么温柔。
她想不出该怎么形容他的笔韵,脑子里闪出了“温柔”二字。
也只有看着这样的字,她才会相信陆宜洲真的中过探花。
一看内容,顿时索然无味。
一个在崇文馆念过书,在几万才子中排名第三,跻身探花的人,从头到尾大白话。
也不是她喜欢文人,好吧,她确实喜欢文人,梁元序那种的,但不管怎么说,陆宜洲就用大白话给她写信,连句酸诗也没有,委实有辱斯文。
怕不是不会写吧他。
这个怀疑不是没有根据的。
因为会试是答题,殿试乃答辩,针对的都是时事政策,妙语连珠固然锦上添花,但要是策答精妙准确,句句说进上面的心坎里,其他方面又没大毛病也不是不可以的……
综上所述,很有可能陆宜洲并不比她强多少。
也就口舌伶俐些,字写的漂亮。
不过他说回京又要推迟,或许二月底,虞兰芝的面色就放晴了大半,心花盛开,又可以一个月不用与他照面了。
整整一个月不会再有人惹她生气,轻薄她,虞兰芝打心底里高兴,放松,也就没注意到心头一个特别微小的不起眼的角落,那里空荡荡。
万万没料初十大早,陆宜洲竟回来了。准确的说初九回的京,初十便登门拜访虞府。
荔枝跑来学话,“付大娘说洲公子先拜见了老太爷,后来就与老爷进了书房,巳初乘马车出府,去哪里就不清楚了,反正灶上的娘子说中午只需准备夫人和您的饭食。”
也就是翁婿二人不回家吃饭了。
第29章 第29章他收回失神的目光,抬眸……
虞侍郎和陆宜洲离开没多久,天空飘起淅淅沥沥的春雨,催发阵阵泥土与青草的芬芳。
虞兰芝两手撑住栏杆眺望碧色荷塘,嫩绿蓓蕾亭亭玉立。
虞兰琼疾步经过她,拖腔怪调道:“小心栽水里,也窜稀。”
这个小娘子正值春风得意,与情郎如胶似漆,蜜罐里浸泡着,爱与被爱都强烈的像一团火,所以得意、骄纵,偶尔还带着点轻蔑,虞兰芝习以为常。
但不能纵着她。
“你以后能不能不要用鼻孔看人?”虞兰芝道。
琼娘花容失色,“要死啊,你才用鼻孔看人,真是有辱斯文。”
虞府数一数二的大美人岂容得下一点有污美貌的用词。
虞兰芝得逞地笑。
姐妹俩顶着牛毛细雨避进亭中。
这座位于荷香水榭的自雨亭乃虞府镇府建筑,虽说没有世家豪宅那样的山泉引流,却也匠心独运,自造水车,引水从四檐飞溅而下,宛若银瀑,盛夏时节更是纳凉绝佳之所。
虞兰琼接过婢女递来的描金靶儿镜,一面整理春雨沾湿的发丝,一面对虞兰芝懒洋洋道:“姑母忒不地道,我猜你个小傻子怕还不知今年摘春菜独独没邀你。”
整天就知道念书练字,不晓得的人还以为虞府的娘子要考科举。
虞兰芝真的不傻,一清二楚,但是她说:“不知道。”
果然。
虞兰琼愤愤不平,丢下靶儿镜,“那知道为何没邀你不?”
“不知道。”
“因为今年宋家要去梁家的田庄。”
说完了,没等到虞兰芝的追问。
虞兰琼只好自己接着往下说,“姑母精明着呢,为了不落话柄提前在祖母跟前打招呼。”
依旧木头似的,完全没有追问的意向。
虞兰琼气结,决定靠自己把这事蛐蛐个有始有终。
当时宋夫人是这么对自己的娘亲虞老夫人分说的。
她说这么做全是为了芝娘好。芝娘定了亲本就该避讳郎君,再一个二嫂曾经想与梁家结亲遭拒,让芝娘过去,万一两个孩子遇上多不好看。
虞兰芝道:“姑母说的确实在理。”
不在理祖母也不会答应的。
因
为她是祖母心里“顶顶重要的”,她的体面比姑母还重要。
虞兰琼撇撇嘴,“我就是看不惯她,陈年老黄历的事翻来覆去提。”
她不待见虞兰芝可以,但是外面的人也不待见就是不给她面子,她自然不乐意。
不过这个虞兰芝脸皮真厚,听见自己的糗事竟是纹丝不动,还咬了一口婢女刚摆上桌的糕点。
“她爱提便提呗,我猜她也只敢在祖母跟前过过嘴瘾,出去半个字都不敢说的。”虞兰芝细嚼慢咽道。
“说的也是。”
姑母的话是虞兰琼听壁脚听来的,祖母屋里的壁脚也只有她敢听。
不知道为啥,瞧着虞兰芝有点可怜,仔细想想也确实可怜。
虞兰琼难得发发善心,“摘个破春菜而已,去哪儿不能摘,我就不爱去,我直接告诉姑母我不去,把她皱纹都气出来了哈哈哈。”
“你是为了明儿好与那什么徽郎看杏花吧?”虞兰芝托着腮,“这场雨过后,杏花一定开的特别好。”
被看穿了。
“……”虞兰琼嘴角微抽。
不过“徽郎”两个字彻底打开了她的分享欲,话匣子不要钱似的抖落。
“徽郎为了我,连去外地审案也推了,要知道这个案子审好关系着升迁。”
“你俩还真配。”都是满脑子除了彼此没其他正事的。虞兰芝酸酸地腹诽一句。
这话取悦了虞兰琼,她说的更来劲。
“那当然,我们早就心有灵犀。徽郎为了我此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他阿娘都管不住他的,他只听我的。”
“厉害。”虞兰芝捧场道。
“对付郎君就得以柔克刚,学什么打拳,那是小娘子该做的么?一点小娘子的雅静都没有。你实在是太莽了,那陆七郎才不待见你,照我看他再神乎也是男的,只要你夹着嗓子说话,再稍稍淑女些,保管迷得他七荤八素。”
“说你自己的事,莫要扯我。”
虞兰芝不耐烦听这个,连场也懒得捧了。
这下犯了虞兰琼的忌,热情凉一半,转过身不理她,咕哝一句:“真是个木头,半点趣味也无,怨不得陆七郎在菱洲差点子不回来。我要是他,也不耐烦同你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