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圣上如今依旧未曾让贵妃搬宫,不过是两种可能。
  其一,便是圣上并不看重贵妃,才叫其蜗居在这小小的风华阁中,可是如今瞧着像么?
  其二,便是贵妃娘娘很快便要再进一步,为此,不如届时一步到位来的爽快。
  可惜那荣恩公夫人眼睛长在鼻子上,却参不透这层道理。
  端王妃盛栀见荣恩公夫人这般作态,也生出些不悦,张口道:“荣恩公夫人面见贵妃娘娘,却带着面纱,岂非对贵妃娘娘不敬?”
  她身侧,崔妙因秀眉一紧,正要开口,却被荣恩公夫人拍了拍手背。
  “臣妇近来面上起了些疹子,这才戴了面纱。”
  众人皆不着痕迹地离她远了些。
  正在此时,殿门微启,一阵香风袭来。
  “贵妃娘娘到——”
  蕴玉扶着藏珠的手缓缓走至主位坐下,今日她乃是主角,自然是盛装打扮过。
  一袭大红色的贵妃服饰,上以金线绣了凤穿牡丹纹样,钗冠金缕,风华绝代。
  众人皆齐齐起身行礼。
  蕴玉微微颔首,唇边淡淡笑道:“诸位夫人今日为二皇子与二公主百日而来,本宫感念在心,快快请起。”
  方才殿中的争执蕴玉自然听在耳中几分,她目光扫过荣恩公夫人,心中竟生出几分不喜。
  好在她并未将这份不悦放在心上,转眸瞧着端王妃盛栀,笑道:“这位便是端王妃吧,久闻
  大名,今日总算是得见了。”
  端王妃长相极为温婉,着水蓝色冰晶纹大袖襦裙,鬓边斜插了两支素玉簪,眸光盈盈,好看极了。
  闻言,端王妃立即起身行了一礼:“见过贵妃娘娘,贺喜娘娘诞下龙凤之喜,贵体安康,实乃我大盛之福。”
  蕴玉闻言噗嗤一笑:“端王妃过誉了,快快请坐,若是端王知晓王妃受累,只怕要闹上圣上那儿去。”
  她掩唇一笑,众夫人也格外配合,皆夸赞起端王对王妃的盛宠。
  端王妃眉眼一弯,声音极低地笑道:“娘娘果然聪慧明艳,叫臣妇折服。”
  她此番言行,无疑是代表端王向贵妃示好。
  如今后宫中风头最盛者莫过于蕴玉,连端王府都不欲得罪,这贵妃的位置,便更不容轻视了。
  一时间,先前对风华阁有所轻视的几位夫人,皆收敛了面色。
  偏生崔妙因脸色扭曲,眸中嫉火跳动。
  蕴玉抬眸瞅了眼外头的天色,算算也到了时候,便起身吩咐前往太清宫赴宴。
  只是她脚步刚刚提起,便听那位荣恩公夫人道:“贵妃娘娘,臣妇有一事要禀,可否借一步说话?”
  蕴玉蹙眉,抬手示意青梧先带着夫人们过去,自己淡淡瞧着荣恩公夫人那双凤眼:“夫人随本宫来吧。”
  **
  与此同时,乾盛殿。
  裴玄祁含笑坐于御案之上,面前摆着碗温热的汤药。
  青玉中隐隐透出汤药的褐色。
  下方,黄芪伏身拜道:“还请圣上三思,此药...此药一旦喝下,断无可能扭转。”
  裴玄祁勾了勾唇,抬手便端过汤盏一饮而尽。
  苦涩的汤汁瞬间充斥着味蕾,江尘适时递上一盏蜜饯。
  裴玄祁扫过一眼,随手将其挥退。
  “朕记得,你有个孙儿,天资聪颖?”
  黄芪在裴玄祁饮药时便匍匐在地,闻声一颤:“回圣上,臣那嫡长孙黄恒,确承了老臣衣钵。”
  裴玄祁神色淡淡:“朕会命他承袭你皇家衣钵,往后黄氏一族的兴盛,就看你的了。”
  黄芪一抖,连忙跪伏在地。
  裴玄祁当即起身,大步朝太清宫去。
  **
  风华阁
  蕴玉有些不敢置信地盯着对面的女人,拧眉道:“夫人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她身后,藏珠更是瞪大了眼望着荣恩公夫人,就连崔妙因,也被吓在原处一动不动。
  临行前,母亲说过,定会帮她留在圣上身边,可她没说过,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留在圣上身边啊。
  “臣妇说,还请贵妃娘娘替妙因引荐,留其在圣上跟前伺候。”荣恩公夫人一顿,又道:“位分不必太高,便是妃位即可,勉强能配的上妙因的身份。”
  蕴玉听及此,只觉这妇人怕是失心疯了,忍不住道:“本宫听不懂夫人在说什么,也念夫人不懂宫中规矩,此次便不与夫人计较,本宫急着去太清宫赴宴,还请夫人让开。”
  荣恩公夫人横跨一步,挡住蕴玉去路,凝声道:“还请贵妃娘娘万勿着急,听臣妇将话说完再走不迟。”
  她环视一圈:“还请娘娘吩咐这些宫人退下。”
  蕴玉一笑,只觉这荣恩公夫人可笑得近,正要吩咐人将她扔出去,便听荣恩公夫人又道:“此事关系到娘娘的身世,万不可被旁人听见。”
  闻言,蕴玉眸色一沉,骤然转过身来。
  藏珠抿唇,有些惊疑地望着蕴玉。
  便见她沉吟了几瞬,终是挥了挥手,让宫人和崔妙因都去外头候着。
  荣恩公夫人拧眉望着藏珠和白嬷嬷。
  “她们同本宫,无任何秘密。”
  “夫人有何话,现在可以说了。”
  荣恩公夫人伸手,缓缓将自己面上的面纱揭下。
  面纱话落的一瞬间,白嬷嬷便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你是...”
  第134章 帝后荣恩公夫……
  荣恩公夫人扬了扬高贵的头颅,居高临下道:“我本姓云。”
  云,乃是前朝皇后的姓氏。
  “你是...你是云皇后!”白嬷嬷一惊,双手攥了攥袖口。
  她在宫中伺候多年,当初云皇后在时,她也曾远远瞧过一眼。
  荣恩公...真是好大的胆子,私藏前朝皇后。
  那崔妙因...
  白嬷嬷只觉脊梁一冷,条件反射性地望向蕴玉,娘娘难道是...
  “娘娘...难道是...”
  许是猜到了白嬷嬷心中所想,云氏冷冷一笑:“自然不是,妙因才是我的亲生女儿。”
  “那你同本宫说这些是做什么?”蕴玉眯了眯眸子,直直盯着云氏。
  云氏抬眸:“因为你才是崔家的女儿。”
  “你是什么意思?”蕴玉狠狠抬眸,心中却忽然明白过来。
  她似乎记得,荣恩公的原配夫人,本是姓柳。
  见蕴玉眸色一凝,云氏轻哼一声:“想必你也猜到了,你是崔启铭和柳氏的女儿。”
  “当初先帝攻入建京,崔启铭进宫救我,恰逢我同柳氏都在生产。”
  “柳氏命数已尽,生下你后便撒手人寰。”
  “崔启铭索性便将你们母女二人,同我和妙因掉了包,将我母女二人养在崔府。”
  蕴玉愣愣站在原处,面上如常,只有她自己知晓,眼下脑中一片空白。
  藏珠拉了拉蕴玉的手,刚碰到便觉凉的惊人,忍不住喃喃道:“娘娘...”
  半晌,才听见蕴玉有些嘶哑的嗓音道:“夫人同本宫说这个,是想证明什么?”
  云氏不耐地拧了眉,冲蕴玉吩咐道:“果真是柳氏的女儿,同她一样蠢笨。”
  “崔家犯的,乃是欺君之罪,你是崔家的女儿,自然也逃不了干系,若你不按我说的去做,将妙因哄高兴了,你就不怕这个消息传出去?”
  蕴玉只觉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她气极反笑道:“夫人觉得是崔家窝藏前朝要犯的罪名大,还是本宫竟是崔氏女的罪名大?”
  “再说了,夫人怎么知晓,本宫便是崔家的女儿?”
  “你的胸口上,有一小块红色的胎记。”云氏想也不想便道:“那胎记原本是妙因身上的,崔启铭想要你顶替妙因,于是用烙铁在你胸前也烫了块一样的。”
  蕴玉轻笑出声,原来竟是这样么,真是难为崔启铭,那般紧急的状况下,还能找到东西替她烙下胎记。
  蕴玉在原处站了许久,云氏拧眉道:“你到底听明白没有?”
  她缓了语气又道:“你放心,只要你将妙因哄得高兴,我是不会将此事说出去的。”
  “只是妙因到底身份尊贵,她本是堂堂公主,以后诞下孩子,自然是要继承大统,至于你生的二皇子,且得时时敲打警醒着些。”
  “你...你...你真是放肆!”蕴玉还没说话,藏珠便忍不住道:“你们母女二人身为前朝要犯,不躲在崔家苟且偷生,竟敢招摇到我家娘娘跟前!”
  见蕴玉面色不虞,藏珠下意识便要将人赶出去。
  却见蕴玉轻抬手,忽然扬了扬嗓音:“来人。”
  宫人们齐刷刷涌入,云氏同白嬷嬷等人皆盯着蕴玉。
  蕴玉笑了一声,抬眸望了眼不耐的云氏,又瞧了眼惴惴不安的崔妙因,忽然道:“给本宫将崔妙因拿下!”
  “你敢!”
  蕴玉回眸,冲着被宫人们扭住的云氏道:“还真是多谢夫人,告诉本宫这个消息。”
  说着,她眸色一冷:“将崔妙因胸前的衣裳给本宫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