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错了还不成,当日不该招惹你的,萧将军。"
"那本将军使顺水推舟,还你个人情——不过,昨日真是你无理取闹,本将军活了十七年了,就没见过你这狡猾的姑娘!"
"那又如何,本小姐已经和你道过歉了,你还要怎么办。"...…
青梅树上传来叽喳声,是两只雀儿在吵闹,闹过后又相互依偎着和好。难免又生情愫,心意相通。
出征那日,正好是燕尔经年。
萧秋的骢马走得很慢,许山晴偷牵住她的衣袂,在萧秋手心塞了红豆,怕她和人群走散。只见萧秋仰首,折一枝浅绿的柳枝,别在许山晴的青丝之上。
柳叶沉了晶莹的露珠,萧秋大红的锦袍也被岚烟吞没。
隔年的烟雨,落在许山晴额前,缀又在她眼角。
小小的山阴,锁住了她的心,堕入无尽的春忆。
一柄油纸伞,路过淅沥湿雨的泥壤。
无人与她擦肩,更无人无心与地交涉,她只默默地,折下一枝柳条,插在青冢的碑旁。
杏雨时,无人知。
琴弦断,多少憾。
第20章
秋霜,凝露,润开了冻砚的墨。
许山晴的信笺,盼来的只有四个字,简洁之中又不失礼貌。
"平安,勿念。"
墨滴,晕开,在纯白的宣纸留下温热的痕迹。
萧秋与她相濡以沫时,好像还在昨日。
接连的喊杀声,凛冬将躲在荒废客栈的两人几乎冻僵。萧秋用破旧的大衣挡了风口,堆了些阴湿的木片,在此地过夜,非死即垂危,对面的女侠,却拿出了燧石,在手中打着。
火苗,在四周昏黑的环境燃起希望。暖光照着对面倾城的容颜。
“这位女侠,萍水相逢,难道你也被天煞盟追杀了?敢问尊姓大名?"萧秋抱拳问道,
"江湖中人,萍水相逢,在下许山晴。浑名'红影娘子',与天煞为世仇。"
"在下萧秋,浑名'玉面书生'因为得罪天煞,他们下了追杀令……”
冬季,长夜漫漫,篝火燃着,可难御严寒。
许山晴解下自己的狐衣把萧秋拽进怀里,素不相识的二人,此刻连在一起,如线牵缱绻。
“ 一起活下去,才有希望。”
彼此的体温相贴,多年未有的踏实感相映。次日,两人湿热的呼吸交缠,冬雪初霁的暖光照在两人脸上。
并肩作战的不仅是刀剑兵戈,还有不撒开的双手。天煞盟最后的大弟子,也被应声砍倒,从悬崖峭壁扔下,粉身碎骨。
后来,许山晴接到特殊任务,没有留下任何风声,在月夜,消失在萧秋的梦里。
等萧秋惊醒,那人在萧秋心里落了场大雪。
两地相隔,渐渐少了通信。曾经落笔千言,如今是寥寥数语。
当铭心的回忆像萧秋身上的伤口蔓延,她只坐在家中,写着她们的话本。时间,会不知不觉中把一切美好都冲刷得淡如水波,缘分像彼纹,越散越远。萧秋在等,等到桃花满眉,等到荷叶风动,等到秋霜残寂,等到痴心熬尽,她才想到故人的话,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第21章
春度一曲,渐渐随笛声,散在洛城。
萧秋从春晓时惊醒,日过正午,闺中空落落地被回忆填满。
就在前月路过迢迢小巷,她与梦中人擦身。
几经辗转才打听到那姑娘叫许山晴,住在东南城隅。
柳丝拂过许山晴倾城的容颜,她携春光而来,转瞬携春光而去。
萧秋在巷口伫立了好久,直到日影从地面拉长,城里起了凉风。
有名的才女,直到看到许山晴,却不免一阵心悸,印下惊鸿一影。
灯前,她想提笔作诗,却吐不出半个句子,一见钟情,是最美好的开始,也是最痛苦的开始。
为了故意撞见她,萧秋故意顺着长长的小溪撑船而来,唱起《关雎》一类的诗歌,袅袅之音,水鸟也盘旋在天空。
许山晴蓦然抬首,眼眸对上萧秋的笑。萧秋正拿着诗集,却不小心要跌到水里。
书本飞出了半圆的弧度,像锦鲤跃出水面。
许山晴下意识地伸手一接,正欲还给萧秋时,但见她驾舟远去划开一池浮萍。
她无奈地笑了笑,把本子攥在手心。
相思与情,莫过于求不得。
吹拉弹唱的喧闹撕裂了幻想。萧秋一天比一天衰颓。
她盘桓在曾经的巷口,把曾经的诗都洒在溪中,凭它们东西而去。
柳,千丝万缕也留不住故人。
昨日之梦,是葳蕤的山丘,许山晴对着她,一步一等,却没有转身。
萧秋飞跑着,竭力抓她衣袂的一角,弹指间,又在眼前消失不见。
泪浥鲛绡,小城里困住了一个人,她时常站在巷口,等那某天许山晴如春风唤醒她心中干枯的原野。
一年一年的青春逝去,小城依旧葳蕤,当年的心事被萧秋扼在心口,葬在诗文的春庭深深。
第22章
狼毫小笔,满沾丹青,不慎从萧秋腕上滑落,像蜿蜒的溪流。
许山晴此刻正坐在对面的檀椅上,罗绮相映,明珠点绛。凤冠霞帔,雍容端庄,正午阳光照进窗,显是那么神圣与高贵。
曾经的一颦一笑,萧秋记在心里十年了。可再看到如今的许山晴,严妆掩面,精致得像是个陌生人。
她像一尊完美的雕塑,蛾眉浅画,朱粉深匀,却没有萧秋想要的"情"字。
指节握住的笔,颤巍巍勾勒出许山情的身姿,填上发丝的青。大腿被指甲深陷,血迹在襦裙斑驳中忽隐忽现。
萧秋身后,是肃立的万千愚昧无知的百姓和肥头大耳的乡绅们。
县里大旱已经三年,算命先生卜卦,上奏县令,说是龙王震怒,不肯降雨,需推选神女作为礼物,才可逢凶化吉。除此之外,还要画像,用木盒盛着,一同进献,而且眼神必须有情。
许山晴成了不二人选,人们会将地扔下海去,她的脚踝会戴上银锁链,她会在死后被人们供奉起来,世代香火供奉,和之前的神女们一样。
此刻的她,无悲无喜,像真正的神女,却从不肯再重新垂怜凡人萧秋一眼。
每代神女,都会有画像。
萧秋被他们从人群绑了出来,用刀尖指着她,逼迫着她为许山晴画像,要求她画情。
画中人每寸肌肤勾勒,都曾有萧积摩挲纸间的温度。
萧秋可以画晴,惟独不能画情。
这幅画,也要一同随许山晴沉入海底,一去不复返,一举如剑锋,斩断萧秋微如游丝的念想。
顿笔,惟余沉重如山的叹息,画像,只剩点睛这最后一步了。她兀自站起,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步一步靠近许山晴,伸手想触摸她柔软的唇,却硬生生停在半空,慢慢缩了回去。
许山晴依旧沉默,她口含明珠,不能言语,只是噙着眸中的柔光悄悄摇了摇头。
萧秋脑海中,渐渐拼凑起了她们的回忆。
"萧秋,这城外的花好美啊。"
"你怎么又在写诗啊,让我看看"
"昨天没睡好吗,听你昨天晚上辗转反侧的?"
"萧秋!你又拿我说笑!我才不喜欢你呢!"
"萧秋....我也喜欢你。"
……
是啊,萧秋肉体凡胎,许山晴如今是神女,怎可再与神谈及前缘呢。掌心的画笔,是许山晴赏赐予她的,再不是什么定情信物了。
"珍重,忘秋。"
萧秋掷下了画笔,跪下来作揖。
许山晴的眼睫轻颤,眼角的红被铅粉遮盖。缓缓闭上双眼,微微颔首。
她们都困在了昔日的余温和现在无情的漩涡中。
萧秋捡起画笔,踉跄着颓唐的碎步来到画前,用墨最终落了笔,紧接着一口桃花血喷溅在白色的宣纸上,滴在了画中许山晴的心上,重重倒了下去。
许山晴的泪划开惨白的脂粉,若长虹割裂昏暗的天。
气息奄奄的画师被人们视作不祥,在滩外的悬崖和许山晴一同坠入海底。
萧秋用尽最后的力气撬开许山晴的唇,吐出了那颗宝珠。
唇瓣相贴,至死方休。
泪与海融为一体,随风吹成白色的云。
卷轴裹在木箱中,不知过了几百年,后人将它打捞了上来,却见卷轴上分明的是许山晴的一双秋水脉脉,那是萧秋凝成的情。
第23章
阴暗潮湿的监狱里,腐木与霉菌的气味令人作呕。女书生被粗鲁地扔了进来,她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衫已沾满尘土,腰间的旧布包也破了个口子,露出半卷边角磨损的书卷。
"王大人可真是英明——对于你这种穷书生,打你我们还嫌手疼……幸好——那只灵狐可以派上用场了,把你这酸骨头啃得一干而净!一介女流还想去科考,呸!""为首的狱吏醉醺醺地说完,随手踢翻了墙角的破水桶,污水混着泥渍在地上蜿蜒。
"那本将军使顺水推舟,还你个人情——不过,昨日真是你无理取闹,本将军活了十七年了,就没见过你这狡猾的姑娘!"
"那又如何,本小姐已经和你道过歉了,你还要怎么办。"...…
青梅树上传来叽喳声,是两只雀儿在吵闹,闹过后又相互依偎着和好。难免又生情愫,心意相通。
出征那日,正好是燕尔经年。
萧秋的骢马走得很慢,许山晴偷牵住她的衣袂,在萧秋手心塞了红豆,怕她和人群走散。只见萧秋仰首,折一枝浅绿的柳枝,别在许山晴的青丝之上。
柳叶沉了晶莹的露珠,萧秋大红的锦袍也被岚烟吞没。
隔年的烟雨,落在许山晴额前,缀又在她眼角。
小小的山阴,锁住了她的心,堕入无尽的春忆。
一柄油纸伞,路过淅沥湿雨的泥壤。
无人与她擦肩,更无人无心与地交涉,她只默默地,折下一枝柳条,插在青冢的碑旁。
杏雨时,无人知。
琴弦断,多少憾。
第20章
秋霜,凝露,润开了冻砚的墨。
许山晴的信笺,盼来的只有四个字,简洁之中又不失礼貌。
"平安,勿念。"
墨滴,晕开,在纯白的宣纸留下温热的痕迹。
萧秋与她相濡以沫时,好像还在昨日。
接连的喊杀声,凛冬将躲在荒废客栈的两人几乎冻僵。萧秋用破旧的大衣挡了风口,堆了些阴湿的木片,在此地过夜,非死即垂危,对面的女侠,却拿出了燧石,在手中打着。
火苗,在四周昏黑的环境燃起希望。暖光照着对面倾城的容颜。
“这位女侠,萍水相逢,难道你也被天煞盟追杀了?敢问尊姓大名?"萧秋抱拳问道,
"江湖中人,萍水相逢,在下许山晴。浑名'红影娘子',与天煞为世仇。"
"在下萧秋,浑名'玉面书生'因为得罪天煞,他们下了追杀令……”
冬季,长夜漫漫,篝火燃着,可难御严寒。
许山晴解下自己的狐衣把萧秋拽进怀里,素不相识的二人,此刻连在一起,如线牵缱绻。
“ 一起活下去,才有希望。”
彼此的体温相贴,多年未有的踏实感相映。次日,两人湿热的呼吸交缠,冬雪初霁的暖光照在两人脸上。
并肩作战的不仅是刀剑兵戈,还有不撒开的双手。天煞盟最后的大弟子,也被应声砍倒,从悬崖峭壁扔下,粉身碎骨。
后来,许山晴接到特殊任务,没有留下任何风声,在月夜,消失在萧秋的梦里。
等萧秋惊醒,那人在萧秋心里落了场大雪。
两地相隔,渐渐少了通信。曾经落笔千言,如今是寥寥数语。
当铭心的回忆像萧秋身上的伤口蔓延,她只坐在家中,写着她们的话本。时间,会不知不觉中把一切美好都冲刷得淡如水波,缘分像彼纹,越散越远。萧秋在等,等到桃花满眉,等到荷叶风动,等到秋霜残寂,等到痴心熬尽,她才想到故人的话,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第21章
春度一曲,渐渐随笛声,散在洛城。
萧秋从春晓时惊醒,日过正午,闺中空落落地被回忆填满。
就在前月路过迢迢小巷,她与梦中人擦身。
几经辗转才打听到那姑娘叫许山晴,住在东南城隅。
柳丝拂过许山晴倾城的容颜,她携春光而来,转瞬携春光而去。
萧秋在巷口伫立了好久,直到日影从地面拉长,城里起了凉风。
有名的才女,直到看到许山晴,却不免一阵心悸,印下惊鸿一影。
灯前,她想提笔作诗,却吐不出半个句子,一见钟情,是最美好的开始,也是最痛苦的开始。
为了故意撞见她,萧秋故意顺着长长的小溪撑船而来,唱起《关雎》一类的诗歌,袅袅之音,水鸟也盘旋在天空。
许山晴蓦然抬首,眼眸对上萧秋的笑。萧秋正拿着诗集,却不小心要跌到水里。
书本飞出了半圆的弧度,像锦鲤跃出水面。
许山晴下意识地伸手一接,正欲还给萧秋时,但见她驾舟远去划开一池浮萍。
她无奈地笑了笑,把本子攥在手心。
相思与情,莫过于求不得。
吹拉弹唱的喧闹撕裂了幻想。萧秋一天比一天衰颓。
她盘桓在曾经的巷口,把曾经的诗都洒在溪中,凭它们东西而去。
柳,千丝万缕也留不住故人。
昨日之梦,是葳蕤的山丘,许山晴对着她,一步一等,却没有转身。
萧秋飞跑着,竭力抓她衣袂的一角,弹指间,又在眼前消失不见。
泪浥鲛绡,小城里困住了一个人,她时常站在巷口,等那某天许山晴如春风唤醒她心中干枯的原野。
一年一年的青春逝去,小城依旧葳蕤,当年的心事被萧秋扼在心口,葬在诗文的春庭深深。
第22章
狼毫小笔,满沾丹青,不慎从萧秋腕上滑落,像蜿蜒的溪流。
许山晴此刻正坐在对面的檀椅上,罗绮相映,明珠点绛。凤冠霞帔,雍容端庄,正午阳光照进窗,显是那么神圣与高贵。
曾经的一颦一笑,萧秋记在心里十年了。可再看到如今的许山晴,严妆掩面,精致得像是个陌生人。
她像一尊完美的雕塑,蛾眉浅画,朱粉深匀,却没有萧秋想要的"情"字。
指节握住的笔,颤巍巍勾勒出许山情的身姿,填上发丝的青。大腿被指甲深陷,血迹在襦裙斑驳中忽隐忽现。
萧秋身后,是肃立的万千愚昧无知的百姓和肥头大耳的乡绅们。
县里大旱已经三年,算命先生卜卦,上奏县令,说是龙王震怒,不肯降雨,需推选神女作为礼物,才可逢凶化吉。除此之外,还要画像,用木盒盛着,一同进献,而且眼神必须有情。
许山晴成了不二人选,人们会将地扔下海去,她的脚踝会戴上银锁链,她会在死后被人们供奉起来,世代香火供奉,和之前的神女们一样。
此刻的她,无悲无喜,像真正的神女,却从不肯再重新垂怜凡人萧秋一眼。
每代神女,都会有画像。
萧秋被他们从人群绑了出来,用刀尖指着她,逼迫着她为许山晴画像,要求她画情。
画中人每寸肌肤勾勒,都曾有萧积摩挲纸间的温度。
萧秋可以画晴,惟独不能画情。
这幅画,也要一同随许山晴沉入海底,一去不复返,一举如剑锋,斩断萧秋微如游丝的念想。
顿笔,惟余沉重如山的叹息,画像,只剩点睛这最后一步了。她兀自站起,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步一步靠近许山晴,伸手想触摸她柔软的唇,却硬生生停在半空,慢慢缩了回去。
许山晴依旧沉默,她口含明珠,不能言语,只是噙着眸中的柔光悄悄摇了摇头。
萧秋脑海中,渐渐拼凑起了她们的回忆。
"萧秋,这城外的花好美啊。"
"你怎么又在写诗啊,让我看看"
"昨天没睡好吗,听你昨天晚上辗转反侧的?"
"萧秋!你又拿我说笑!我才不喜欢你呢!"
"萧秋....我也喜欢你。"
……
是啊,萧秋肉体凡胎,许山晴如今是神女,怎可再与神谈及前缘呢。掌心的画笔,是许山晴赏赐予她的,再不是什么定情信物了。
"珍重,忘秋。"
萧秋掷下了画笔,跪下来作揖。
许山晴的眼睫轻颤,眼角的红被铅粉遮盖。缓缓闭上双眼,微微颔首。
她们都困在了昔日的余温和现在无情的漩涡中。
萧秋捡起画笔,踉跄着颓唐的碎步来到画前,用墨最终落了笔,紧接着一口桃花血喷溅在白色的宣纸上,滴在了画中许山晴的心上,重重倒了下去。
许山晴的泪划开惨白的脂粉,若长虹割裂昏暗的天。
气息奄奄的画师被人们视作不祥,在滩外的悬崖和许山晴一同坠入海底。
萧秋用尽最后的力气撬开许山晴的唇,吐出了那颗宝珠。
唇瓣相贴,至死方休。
泪与海融为一体,随风吹成白色的云。
卷轴裹在木箱中,不知过了几百年,后人将它打捞了上来,却见卷轴上分明的是许山晴的一双秋水脉脉,那是萧秋凝成的情。
第23章
阴暗潮湿的监狱里,腐木与霉菌的气味令人作呕。女书生被粗鲁地扔了进来,她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衫已沾满尘土,腰间的旧布包也破了个口子,露出半卷边角磨损的书卷。
"王大人可真是英明——对于你这种穷书生,打你我们还嫌手疼……幸好——那只灵狐可以派上用场了,把你这酸骨头啃得一干而净!一介女流还想去科考,呸!""为首的狱吏醉醺醺地说完,随手踢翻了墙角的破水桶,污水混着泥渍在地上蜿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