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萧秋一声不吭,她背对牢墙蜷坐着,目光如刃,看向狱吏们的背影。
  待两人哼着不成调子的曲子走远,她才摸出藏在袖口的残笔,就着石缝里渗下的水渍,在墙面斑驳处写下几行歪斜的字迹。墨汁混着水珠滑落,她义愤填膺地写下辞世诗,浓墨一滴滴地对从墙上滑下,这或许,是她此生的绝笔了。
  不觉间,萧秋身后传来轻柔的脚步声,带着几分熟悉的气息。一具温暖柔软的身躯贴上她的脊背,纤细修长的手指轻轻抬起她的下巴。
  "萧姐姐,我终于找到你了。不过,好巧不巧,偏偏是在这个地方。"
  萧秋惊诧地转过头,只见一位面如桃花的姑娘正笑靥如花地望着她。那笑容如春风化雪,让这阴暗的牢房都仿佛亮堂了几分。她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哪里还有什么灵狐,唯有眼前人眉眼弯弯,眸中倒映着自己略显狼狈的模样。
  "姑娘,我们可曾见过?"萧秋又环视四周,灵狐已然无影无踪。她吃惊得睁大双眼,
  "姑娘莫非是……"
  "嘘,"
  女子把食指轻放在萧秋唇上,见四周无人,舒了一口气,
  "没错,你难道忘了,你救过我?你还给我起了名字,叫许山晴。"
  萧秋听到"许山晴"三个字后,茫然中又顿悟了。
  十四岁的那年,春天的山阴郁郁葱葱的树在书房里摇着影,正在读《吕氏春秋》的萧秋听得屋顶叽哩哐当一阵乱响,一只青色的狐狸从破了洞的顶上掉在萧秋手里。爪腕都是斑驳的血迹。
  鸱鹰在顶上盘旋,萧秋气愤得抄起旁边还有墨汁的砚台跑出门,砸了过去。
  鸱鹰里逃之夭夭了,不过是萧秋白色的衣襟染了墨雨。她将青狐的爪腕悉心处理——血肉模糊的伤口,缠上了一层白纱。不知为何,她经常喜欢看小青狐的双眼,澄净如湖泊。
  此后的日子里,萧秋常将小狐狸抱在膝头,一边读书一边教它识字。阳光透过窗棂,在书页上投下斑驳树影,小狐狸便静静趴在一旁,听着那些平仄韵律,渐渐通晓了人类的语言。她喜欢看萧秋写诗,笔尖在宣纸上游走时,墨香与书香交织的样子。
  书页一篇篇翻过,涂山的小青狐莫名之中对这个女书生产生了别样的情愫。她喜欢看萧秋写诗,每一句都有春天的她们。
  萧秋某日望向会稽山的葳蕤花草,青山绵延万里,于是笔中含情,给小青狐写下"许山晴"三个字。
  傍晚,小青狐忽然听到九尾长姐的声音,她最后看了一眼睡熟的女书生,跳上书桌写下"有期"二字,尽管歪歪扭扭,可还是尽力尽心。
  短短三年,小青狐在涂山轻松幻化成人形,还学会了各种法术。她心里没有一天不惦念萧秋的。
  她决定故地重游。可三年的人间竟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庭院荒芜,杂草丛生。那人也不知所踪,房宅被贴上官府的封条。
  许山晴几乎要把山阴县城翻遍了,直到王太守一日在街上看见没来的及幻化的她,说灵狐是凶悍之物,能吃人,于是把她带到监狱专门借她的刀,扫清障碍。
  她哪里会吃人,只不过趁狱吏们不注意把他们都放了。
  命运难猜,不想在这儿找到了许山晴心心念念的人。
  "我们一起逃出去吧。"许山晴松开萧秋,伸出手。
  “山晴,两袖清风,我一介小书生,怎敢误佳人呢,"萧秋嘴角泛起苦涩的笑,伸出的手又缩了回去,
  "我无财无势,空余几篇陈词滥调,受了冤屈也无人为我鸣不平,我....…我想逃出去,可我一介女子,又能去哪呢?"
  "萧姐姐...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狐妖实在猜不透人的心。
  "我希望有朝一日朝廷能开女试,我一定会当女状元的,和戏文里'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一样,这样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了。"
  "萧姐姐,你可真是和那些书生们一样酸......罢了罢了,我先助你逃出去。”
  萧秋忽然身置金陵,手里拿着一张榜,榜上写的是女试的通知更神奇的是,她的背上竟背着包袱,里面尽是盘缠和笔墨纸码,外加一张小纸条;上面用工整的楷书写着,
  "既然萧姐姐决定如此,那便去奔前程,我相信你。”
  落款带着墨,鞠一把滚烫的月光,萧秋朝着京都进发了。
  半年寒暑,萧秋所见到的人都是美的——撑船的翩翩少年会为她多备一件蓑衣,客栈的老板娘会悄悄在她饭食里多加两块肉,就连街边卖笔墨的老者,也会笑着说"姑娘的字有风骨"。
  秋试既成,翰林院的官员在人群熙攘中宣布名次。
  "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官员故意拉长了调子,所有女书生把心提到嗓子眼。
  "山阴县萧秋。”
  萧秋听到是自己的名字后欣喜若狂,她被人群举起,还未来得及说话,就换上了大红锦袍步入金殿。
  冠冕华服的君王旁,一位女子在旁侍立,她的玉如意一指,手腕的红印被萧秋一眼看穿。
  "父皇,儿臣心悦这状元,不如——招她做个女驸马?"
  殿上的皇帝哈哈大笑,拉那公主到老龙椅上共坐,好啊,只要你满意就行,父皇没什么意见"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别演了山晴,我还是喜欢你原来的样子。"萧秋拿了红烛放在一边笑道
  "累死我了,你们人类的心啊,我永远猜不透。"许山晴又变回了萧秋熟识的模样。
  "用不着猜了,"萧秋笑着靠近她。她知道旅途的相识,都是许山晴陪在她身边。
  "我的这颗心呀,从一开始就是你的。"
  萧秋掩了红帐,吹灭了红烛,柔柔地把许山晴一推。
  吻痕深浅交叠,如宣纸入墨。
  第24章
  晨光初透雕花窗棂,将铜镜映得泛起柔润的光。许山晴倚着紫檀木榻,鬓边垂落的鸦青发丝被晨露沾湿,在镜中凝成几缕墨色水痕。萧秋握着画笔的手悬在半空,指尖掠过她眉峰时,腕间玉镯与妆奁相碰,发出清泠如泉的声响。
  "昨夜又读了半宿的《女诫》?"萧秋忽然开口,笔锋在眉尾轻轻一挑,
  "眼尾都泛着青,倒像被露水洇湿的墨梅。"
  许山晴正要反驳,腰间忽被她掌心按住,带着春日暖玉的温度,惊得她指尖掐进软垫里。
  画笔的笔尖微凉,顺着眉骨的弧度缓缓游走。许山晴望着镜中重叠的身影,萧秋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鼻梁的弧度恰好掠过她额角。萧秋素日握惯了书卷的手指此刻格外轻柔,指腹偶尔蹭到她眉骨,便有细碎的痒意顺着鬓角爬进心尖。案头博山炉飘来沉水香,混着窗外海棠的甜腻,在两人之间织成一张绵密的网。
  镜中自己的眉峰正被萧秋用拇指轻轻揉开,
  "书页上的'七出之条'都被你指尖压出了印子了。"
  萧秋的笔尖猛地一顿,墨色在眉尾晕开极小的一点,像落了只振翅的蝶。她忽然放下笔,食指腹在她眉峰上反复摩挲,将晕开的墨色慢慢揉进肌肤,触感如同春日溪水漫过鹅卵石。
  "许卿可知,"萧秋的声音混着呼吸拂过她耳垂,"初见你时,你站在垂花门前,鬓边别着半枝白梅,眼睛比檐角冰棱还要亮。"
  她指尖取了胭脂膏,在掌心焐热了才抹上她唇瓣。
  "那时我便想,这世上怎会有女子生得像幅会动的画,连眉尖微蹙都似青山含雾。"
  许山晴只觉唇上一暖,胭脂的栀子香混着她掌心的皂角味涌进鼻端,双颊顿时烧得比镜中折枝海棠还要艳丽。
  妆奁里的犀角梳静静躺着,梳齿间还缠着几根她的发丝。萧秋忽然握住她按在榻上的手,将她指尖送到唇边轻吻,指腹的薄茧擦过唇瓣时,许山晴听见自己心跳加速。
  那些被礼教束缚的晨昏,此刻都化作她指缝间漏下的光。
  "去年重阳,你在登高宴上替我挡住御史千金的刁难。"许山晴望着镜中两人交叠的倒影,萧秋正用银针挑亮烛芯,暖黄的光映得她侧脸如敷金粉,
  "你说'内言不出于阃',却为我在众目睽睽下开口。"烛花"噼啪"炸开,火星溅在纱帐上转瞬即逝,萧秋忽然转身,指尖捏住她下巴,逼得她直视自己眼底翻涌的暗潮。
  "那时我便想,"萧秋的拇指碾过她唇珠,胭脂在唇畔晕开小小的红痕,
  "与其看你被那些腐儒的教条困成金丝雀,不如亲手打碎这鸟笼。"
  话音未落,她忽然低头,鼻尖蹭过许山晴颤抖的睫毛,像蝴蝶收拢翅膀般轻轻覆上她唇。许山晴只觉天地忽然失了颜色,唯有她唇上的温度真实可触,带着松烟墨的清苦与胭脂的甜,在舌尖缠成解不开的结。
  帷帐不知何时被放下,铜镜里的身影渐渐模糊,唯有交叠的剪影在纱幔上晃动。许山晴的指尖插进萧秋衣摆,绣着松纹的锦缎下,是温热的肌肤与急促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