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全是我爱吃的。”黄时雨甜甜道,“谢谢阿婆。”
  阿婆曾受过先太太恩惠,又是看着黄时雨长大的,明面儿上不敢做什么,背地里却时常照顾,使她免于饥寒。
  黄时雨坐在厨房靠窗的小桌上,小口小口填饱肚子。
  此时的简珣,早就在丫鬟小厮的伺候下沐浴完更衣,换上家常衣衫前去拜见娘亲。
  简珣的生母程氏年仅三十三,看起来仿若二十六七的女子,清丽脱俗,常年素衣麻服,黛眉轻拢烟愁。
  外表瞧着弱不胜衣,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颇有才名,求娶者趋之若鹜,便是受不了京师的纷扰才回了泽禾老家避世。
  大丫鬟辛夷早在清苑门前守候多时,笑迎迈着方步而来的简珣,福了福身,“少爷,夫人还在东次间待客,请您先随奴婢在西梢间用膳。”
  “有劳辛夷姐姐。”简珣颔首。
  辛夷乃简夫人贴身一等大丫鬟,极有体面,便是简珣也敬她三分的。
  辛夷含笑前面引路,进了西梢间,炕几杯盏碗碟牙箸摆得整整齐齐,令有两个布菜的丫鬟在旁待命。
  十几道简家的家常菜,全是简珣爱吃的,后面还有若干炖汤甜点未上。
  简珣用饭前,问了句,“是京师的客人吗?”
  辛夷低声道:“是安国公府的小姑太太。”
  安国公府乃当世第一簪缨望族简氏嫡系,辛夷口中的小姑太太便是简珣的表姑母,安国公的嫡幼女简欣兰。
  简欣兰的丈夫宋侍郎与简珣之父乃同科进士,至交好友,两家关系亲密无间,当年宋侍郎更是将六岁的简珣抱进自家垂花门,让他挑一个表妹当媳妇。
  六岁的小孩子懂什么,也不知他怎么选的,挑中了宋侍郎的掌上明珠宋鸢。
  两家大人心照不宣,哈哈大笑,当场交换了两个孩子的庚帖。
  宋侍郎揶揄道:“好个小儿,眼光甚是毒辣,把我的眼珠子挑去了。”
  仅有两家自己清楚的娃娃亲在简珣父亲去世后,无人再提。
  原以为此生再也不会见到宋鸢,却不料表姑母带着她来泽禾了,探望母亲。
  那厢东次间里,简珣的表姑母简欣兰,正握着程氏的手,又擦了擦眼角的泪,“好妹妹,自从你搬来泽禾,咱们连见面的机会也少了,原是该早些来看你的,鸢姐儿祖母突发恶疾过身,家里忙成一团,你不会怪姐姐吧。”
  程氏攥了攥简欣兰的手,柔声道:“妹妹不敢,都是有家有口的媳妇,你要操持一大家子,不容易。”
  简欣兰闻言,面色微缓,“也不止我惦记你的,昨儿个娘亲听说我要过来,专门命人挑了好些野参、血燕,你太瘦了,多补补。”
  简欣兰的娘自然是安国公府的老太君。
  大人说话的时候,宋鸢就安安静静端坐下首,仪态秀丽,水眸明亮,偶尔抿唇浅笑。
  不过比简珣小了两个月,已出落的亭亭玉立,仙姿盛颜,将来定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程氏明白宋鸢之貌并非池中之物,亦明白宋家打什么主意,既舍不下才学惊人的简珣,又舍不下京师贵人,始终做不了决断。
  如今来泽禾探望她,便是不想断了往来。
  此行偏还将宋鸢带了过来,这等姿色,又是交换了庚帖的未婚妻,年少的简珣将如何抵抗。
  辛夷笑吟吟进来通禀:少爷到了。
  宋鸢脸一红,想要回避,却被娘亲按下,“自家哥哥怕什么,咱们一家子关起门来不必讲究那些。”
  程氏眉心微蹙,相信辛夷私下早已交代清楚,但亲眼目睹又是另外一回事的。
  她下意识不希望儿子见到宋鸢这个祸水。
  却也不好拂了简欣兰脸面。
  幸而简珣是个争气的,知晓表妹在场,自进门起眼神就没乱瞟,端端正正给长辈行礼。
  倒是宋家母女瞧见简珣的第一眼愣住了。
  第4章 缱绻
  04
  年满十五的男孩,穿珍珠白雾蓝滚边的圆领襕衫,一把细腰系了同色丝绦,神仪明秀。
  虽有些纤瘦,却生得肩宽腿长,个头比过大人。
  一双天然含情目,宛若秋水横,春山拂。
  满屋子女眷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简欣兰回过神,忙让座。
  谁说只有女孩会十八变的,男孩变起来更可怕。
  简珣坐到了相对较远的一张官帽椅,双手自然落在黑漆的扶手上,修长白皙,白到隐隐透出皮肤下的青色脉络。
  这样一双手曾于幼时牵着宋鸢在桃树下奔跑。
  宋鸢黯然垂下羽睫。
  简珣落座不到一刻便以功课为由告退。
  退下时朝长辈行的鞠躬之礼,身形恭谨微倾,却亦有潇潇劲松的飒爽。
  宋鸢怔怔望着他的背影,恍如隔世。
  五年未见,简珣变化之大令她措手不及。
  昔年的简珣,就是个娇气包,粉雕玉琢,雌雄莫辨,还特别矮。
  简欣兰与程氏多年未见,虚与半晌,两边都累了,便各自归寝。
  程氏吩咐张妈妈送她们回去休息。
  母女二人暂且客居清苑的雅月轩,地方不大,略显简陋,胜在清雅干净。
  简欣兰唏嘘不已,脑海不期然浮现简珣的身影,那样的气度,那样的姿仪,十二岁就拿下小三元……
  可她又想起了另一个人,当今太后娘娘的遗腹子——肃亲王。
  年纪比最小的皇子还要小一岁,这么一个幼弟,在皇上眼里跟儿子差不多。
  真真是千娇百宠,蜜罐里养大的。
  虽未得见肃亲王,但以太后娘娘之盛容,想必再丑也丑不到哪里的。
  倘若鸢姐儿花神宴入了太后娘娘的眼,此番也怨不得宋家了。
  当然,肃王妃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简珣确实是退而求其次的最佳人选。
  黄秀才晚间在家用膳,瞅了一眼立在黄太太身后布菜的黄时雨,淡淡道:“乡下人家,学什么大户人家那一套,也不嫌矫情。”
  表面说的黄时雨,实则敲打黄太太。
  黄太太也不拿眼瞅他,兀自吃菜。
  黄秀才道:“梅娘,坐下用饭,琥珀伺候太太。”
  黄时雨这才轻轻放下筷箸,坐在靠近阿爹的位置埋首扒拉饭粒。
  三妹却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挑三拣四,惹得黄太太扇了她一巴掌才安静。
  阿爹眼里只有三妹和幼弟,但当不影响三妹和幼弟利益的情况也会多看她几眼的,譬如允许她按时用饭。
  难得今日的黄太太极好说话,虽拉长了脸却也未曾认真刁难。
  因为黄太太有了新的生财路子。
  平昔只顾看黄二丫头不顺眼,又厌恶她小小年纪就有娇姿艳质之势,将来也不知要给哪个大户人家做玩物,然后就灵光一闪。
  黄时雨越长越好看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这模样悉心再养一养,不知要被多少人家求娶。
  赔钱货黄大小姐那么丑都能收到一笔聘礼,那么黄时雨呢?黄太太双目锃亮。
  她是良妾出身,认不得什么上过台面的人,却有个在大户人家做小管事的阿兄。
  这阿兄便是她觉得最厉害的人物,时常接触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和老爷。
  阿兄今日偷偷瞧了黄时雨两眼,对她道:“再养一两年,老爷不喜欢太小的。”
  及笄了一点也不小,衣服宽松人又瘦才瞧不出,实则比同龄女孩大多了。可是阿兄眼一瞪,黄太太只好按住一肚子话头。
  她千算万算没算到黄秀才心里也有了佳婿人选。
  乡下女孩一般从及笄开始议亲,十六岁出嫁。身为亲爹的黄秀才,自然早早开始物色人选。
  在他眼里女婿的人品年纪相貌更重要,当然也得要聘礼,这可是对方能否养得起闺女的依据。
  所以挑中了同乡李富贵。
  比黄时雨大两岁,身强体壮,又是出了名的勤快人,不仅识字还在县里经营食肆,家中富足。
  从选女婿这方面来看,黄秀才倒也算亲爹。
  他甚至避开黄太太,在书房单独询问黄时雨意见。
  黄时雨睁大了眼睛,足足愣了好几瞬,才欢喜道:“我愿意,我愿意!”
  黄毛丫头哪里懂嫁人的深意,但是她懂李富贵是村里很多女孩子向往的人家。
  而且李大哥人真的很好,时常帮助乡邻,扶持弱小,去他家里生活,应该就不会遭责打奚落了。
  黄秀才拍了拍黄时雨瘦削的小肩膀,“此事我会慢慢与你娘商议,现下也就给你透了点风,别在外头抖落了。”
  “嗯。”黄时雨乖巧地点点头。
  次日,黄太太破天荒地没有差遣黄时雨做粗活,反将她召至了跟前。
  “把手伸出来。”黄太太道。
  黄时雨一头雾水,乖乖伸出了双手,嫩如笋芽,十指纤纤,这是一双极美的少女柔荑,可惜掌心略有点儿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