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章
苗讷道:“崔熊应该不至于。”
好聚好散啊,不至于这般小气吧?
“他不会,崔至善呢?崔善孝呢?崔善孝还是御史台的人,随便对你有点儿意见,能让你脱一层皮。”公事归公事,私仇归私仇。谁规定给一个人干活儿就没有矛盾了?
苗讷重要,还是亲外孙重要?
栾信这话有夸大嫌疑,但也确实是在替苗讷考虑。人生漫长,谁知道日后朝中是啥局势?同道中人也有背道而驰的,血脉相连也有同室操戈的,苗讷可以没有杀伐之心,却不能没有自保之力。让苗讷入朝一事,栾信很早就跟沈棠商量了,主上也是赞同的。
苗讷挠了挠散乱的头发。
纠结道:“我再想想。”
说是再想想,其实也没考虑多久。
她好奇栾信想将自己安排去哪。
栾信给了她三处选择。
项招在一旁看得心脏狂跳,这还能选?
苗讷揣着好奇接了过来,看清位置的瞬间,嘴角弧度立马僵住:“这仨鬼地方?”
说是鬼地方都是美化过了。
一上来就给难度,怀疑是有人想整她。
“好地方怎么做出政绩?”
栾信可以给她争取不错的地方,但去了那里只是虚度光阴,四平八稳渡过任期,想要做出亮眼的政绩,在吏部考核拿到高评价几乎没可能,甚至还会因为过于平庸而被下调评价。反倒是这些经济人口都不好的地方,做好了能一鸣惊人,晋升之路更加稳妥。
苗讷既无意崔氏,便只能在仕途走远。
走得更远,更有自由。
选择他人总好过被他人选择。
苗讷想了想,选出个对自己相对有利的。
“此地?”栾信不是很满意。
此地是三个选择中,他最不看好的。
苗讷道:“临郡是同窗。”
“你同窗何时上任的?”
“四年前?”
“四年前上任?那现在早就调走了。”
苗讷笑道:“我知道,但就算调走了,肯定也有留下一些惯用的人,回头让人帮忙牵线搭桥,省了我再去奔波挑选能信任的人。”
还是那句话,官方额员是有限的。
本地府衙有些胥吏不在编,王庭只负责一部分薪俸,剩下的要本地官员自己补足。
苗讷去找同窗借人,不仅能省开支,还能免去人才考核环节,人员到位就能运转。
“话虽如此,也不能过于依赖。”
官员调任,一般都会将心腹带走去下个任地,那些没带走的,不是本地人就是已经扎根本地,或是有其他品德能力瑕疵……这些老油条多了,整个府衙谁说了算还难说。
苗讷要去就要带自己人。
栾信作为老师许诺她五十私属部曲。
苗讷差点被口水呛到。
“万万使不得,无功不受禄。”
“你我也有师徒之情,什么叫无功不受禄?老师给学生的,难道还要学生有功?”
苗讷知道栾信不喜推辞,只能收下。
有个窘迫的问题亟待解决。
“这五十人,怕是养不起……”那些有钱的游侠,基本是富家子弟赶时髦潮流,属于特例,大多数游侠都是口袋空空的主,穷三代啊。栾信送她人,她收得起,养不起。
“送你就是你的人,还要我养?”
栾信回应之快让苗讷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栾信自己都快养不起,这才甩给她的?
应该不会,吏部尚书缺什么都不能缺钱。
栾信也体谅她:“回头跟主上要点。”
苗讷几乎要感动盈泪。
要是这样还养不起——
那只能想办法劫富济贫了。
项招看着二人,一时心生感慨。
莫说师徒了,便是亲生父女也没栾信这般安排周到的。这几日相处下来,她以为栾师生性寡言,如今看来倒也不尽然。正想着,肩头被苗讷拍了一下,她猛地抽回思绪。
“师姐可有吩咐?”
“待你凝聚文心可要来我这儿?读得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她不了解项招,但她了解栾信,更相信对方收徒标准,项招跟自己也算同门师姐妹,不比外人更值得信任?
那个地方,不在西南地界。
属于康国在中部地区的一块飞地。
飞地管理起来多有不便,随着康国跟西南盟军开打,中部也想要拔除这颗眼中钉。
苗讷选了此地,难度很大,风险很高。
项招迟疑了一瞬,望向栾信。
她想知道,苗讷这话是不是他授意的。
要知道拐上项招,相当于拐了一个绑定的公羊永业。十九等关内侯都过去了,哪怕这尊大佛再怎么摆烂,一块巴掌大的飞地也冒不出将他掀翻的人物。此举心机颇深啊。
事实证明,苗讷纯粹是运气好。
第1314章 吃谁的饭?(上)
运气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
包括好运气以及坏运气。
随着营帐外喧嚣渐响,天色大亮。
栾信用过简单早膳,亲自带苗讷去见沈棠。既然苗讷肯松口入朝,便趁热打铁将此事坐实了,免得再生波澜。请赦封的事情,自己在一旁给苗讷帮腔说情会更加稳妥些。
“希敏终于舍得回来了?”
昨天半夜就收到苗讷归来的消息,着实松了口气。随着戚国先国主薨逝,西南盟军彻底分崩离析,西南大陆局势就彻底乱成一锅粥。苗讷虽有傍身手段,但毕竟是文士而非武者,要是被人围殴做局,也有阴沟翻船的风险。
几天路程,愣是被苗讷拖成两个多月。
沈棠是真怕她出意外了。
兵荒马乱的,想联络都联络不上。
听到沈棠这番夹棒带棍的话,苗讷心虚缩缩脖子:“让主上牵挂,是草民不是。”
她跟沈棠本尊仅数面之缘,但跟化身乌有相处不算少,自然晓得沈棠一贯是吃软不吃硬的。只要不涉及原则,先退一步绝对没错。
“念你劳苦功高,这回就不跟你计较了,记着下不为例。”沈棠也不是真要问责,半真半假警告一回让苗讷长记性就好,“你也不想想你老师你主上得有多担心你……”
偏偏栾信反应还慢。
担心太久了,自己都能憋着自己。
苗讷颇感意外,余光观察栾信的表情。
她此前对项招说自己只算半个同门,栾信算她半个师长,并不是她自己有意疏远,而是真心这么认为。苗氏那些前尘影事让她骨子深处有些自卑,配得感低于平均水准。
当吏部尚书的亲传门生?
真正发自内心的担心?
苗讷不敢奢望,她骨子里一直都以为栾信这份照拂,一部分是因为他对苗淑的遗憾——他与苗淑虽有师徒之名,却未尽教导之责,于是将这份补偿给了苗淑的同族苗讷。
栾信的视线回应也简单:【不然呢?】
儿行千里,哪有父母师长不担心的?
苗讷在外仗义行侠倒是舒心了。
接收到栾信的眼神,苗讷莫名有些如坐针毡、坐立难安,热气从脖颈一路蔓延到大脑天灵盖,透过磨炼深厚的脸皮,浮现出点点羞涩绯红。这样的害羞已多年不曾有了。
“是学生不好,让栾师操心了。”
注意到她更改称呼,栾信唇角弧度上扬。
沈棠不解风情地打断师生之间的温情互动:“西南这边的抵抗已经不足为惧,三月即可扫平全部障碍,希敏往后可有打算?是打算一切照旧,还是入朝帮你老师分忧?”
吏部本就忙得飞起。
西南纳入版图,官员规模至少翻倍。
不敢想届时吏部考核会有多大工作量,即便吏部四司扩员轮轴转,那也要忙得脚不沾地,苗讷要是回来,栾信的压力能大大减少。她的能力一直在野,多少是有些浪费。
不去吏部也可以到沈棠身边。
主秘密侦缉,辅监察士庶。
苗讷心中大为触动,为沈棠对自己的重视与认可:“谢过主上厚爱,只是草民仍觉得自身资历尚浅,入吏部四司不足以服众,还会让栾师蒙羞担上任人唯亲的污名……”
栾信这时候出言帮衬。
免得主上误会苗讷是在推辞。
“臣打算让希敏先去州郡。”
“这样也行,希敏预备去何处?”
沈棠给了苗讷选择权。
这样的待遇几乎算得上顶格。
谁入仕不是绞尽脑汁、削尖脑袋?
王室又不是自家的,哪能想去哪去哪儿?
“不宜西南。”栾信相信主上比他更清楚其中的原因,“袁抚那边不是正合适?”
“你说袁抚郡?”
沈棠从脑海将袁抚相关挖了出来。
没好气道:“哪有你这么给人当老师的?将希敏调去袁抚那边不是让她受罪么?”
她不是不知道栾信的打算。
好聚好散啊,不至于这般小气吧?
“他不会,崔至善呢?崔善孝呢?崔善孝还是御史台的人,随便对你有点儿意见,能让你脱一层皮。”公事归公事,私仇归私仇。谁规定给一个人干活儿就没有矛盾了?
苗讷重要,还是亲外孙重要?
栾信这话有夸大嫌疑,但也确实是在替苗讷考虑。人生漫长,谁知道日后朝中是啥局势?同道中人也有背道而驰的,血脉相连也有同室操戈的,苗讷可以没有杀伐之心,却不能没有自保之力。让苗讷入朝一事,栾信很早就跟沈棠商量了,主上也是赞同的。
苗讷挠了挠散乱的头发。
纠结道:“我再想想。”
说是再想想,其实也没考虑多久。
她好奇栾信想将自己安排去哪。
栾信给了她三处选择。
项招在一旁看得心脏狂跳,这还能选?
苗讷揣着好奇接了过来,看清位置的瞬间,嘴角弧度立马僵住:“这仨鬼地方?”
说是鬼地方都是美化过了。
一上来就给难度,怀疑是有人想整她。
“好地方怎么做出政绩?”
栾信可以给她争取不错的地方,但去了那里只是虚度光阴,四平八稳渡过任期,想要做出亮眼的政绩,在吏部考核拿到高评价几乎没可能,甚至还会因为过于平庸而被下调评价。反倒是这些经济人口都不好的地方,做好了能一鸣惊人,晋升之路更加稳妥。
苗讷既无意崔氏,便只能在仕途走远。
走得更远,更有自由。
选择他人总好过被他人选择。
苗讷想了想,选出个对自己相对有利的。
“此地?”栾信不是很满意。
此地是三个选择中,他最不看好的。
苗讷道:“临郡是同窗。”
“你同窗何时上任的?”
“四年前?”
“四年前上任?那现在早就调走了。”
苗讷笑道:“我知道,但就算调走了,肯定也有留下一些惯用的人,回头让人帮忙牵线搭桥,省了我再去奔波挑选能信任的人。”
还是那句话,官方额员是有限的。
本地府衙有些胥吏不在编,王庭只负责一部分薪俸,剩下的要本地官员自己补足。
苗讷去找同窗借人,不仅能省开支,还能免去人才考核环节,人员到位就能运转。
“话虽如此,也不能过于依赖。”
官员调任,一般都会将心腹带走去下个任地,那些没带走的,不是本地人就是已经扎根本地,或是有其他品德能力瑕疵……这些老油条多了,整个府衙谁说了算还难说。
苗讷要去就要带自己人。
栾信作为老师许诺她五十私属部曲。
苗讷差点被口水呛到。
“万万使不得,无功不受禄。”
“你我也有师徒之情,什么叫无功不受禄?老师给学生的,难道还要学生有功?”
苗讷知道栾信不喜推辞,只能收下。
有个窘迫的问题亟待解决。
“这五十人,怕是养不起……”那些有钱的游侠,基本是富家子弟赶时髦潮流,属于特例,大多数游侠都是口袋空空的主,穷三代啊。栾信送她人,她收得起,养不起。
“送你就是你的人,还要我养?”
栾信回应之快让苗讷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栾信自己都快养不起,这才甩给她的?
应该不会,吏部尚书缺什么都不能缺钱。
栾信也体谅她:“回头跟主上要点。”
苗讷几乎要感动盈泪。
要是这样还养不起——
那只能想办法劫富济贫了。
项招看着二人,一时心生感慨。
莫说师徒了,便是亲生父女也没栾信这般安排周到的。这几日相处下来,她以为栾师生性寡言,如今看来倒也不尽然。正想着,肩头被苗讷拍了一下,她猛地抽回思绪。
“师姐可有吩咐?”
“待你凝聚文心可要来我这儿?读得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她不了解项招,但她了解栾信,更相信对方收徒标准,项招跟自己也算同门师姐妹,不比外人更值得信任?
那个地方,不在西南地界。
属于康国在中部地区的一块飞地。
飞地管理起来多有不便,随着康国跟西南盟军开打,中部也想要拔除这颗眼中钉。
苗讷选了此地,难度很大,风险很高。
项招迟疑了一瞬,望向栾信。
她想知道,苗讷这话是不是他授意的。
要知道拐上项招,相当于拐了一个绑定的公羊永业。十九等关内侯都过去了,哪怕这尊大佛再怎么摆烂,一块巴掌大的飞地也冒不出将他掀翻的人物。此举心机颇深啊。
事实证明,苗讷纯粹是运气好。
第1314章 吃谁的饭?(上)
运气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
包括好运气以及坏运气。
随着营帐外喧嚣渐响,天色大亮。
栾信用过简单早膳,亲自带苗讷去见沈棠。既然苗讷肯松口入朝,便趁热打铁将此事坐实了,免得再生波澜。请赦封的事情,自己在一旁给苗讷帮腔说情会更加稳妥些。
“希敏终于舍得回来了?”
昨天半夜就收到苗讷归来的消息,着实松了口气。随着戚国先国主薨逝,西南盟军彻底分崩离析,西南大陆局势就彻底乱成一锅粥。苗讷虽有傍身手段,但毕竟是文士而非武者,要是被人围殴做局,也有阴沟翻船的风险。
几天路程,愣是被苗讷拖成两个多月。
沈棠是真怕她出意外了。
兵荒马乱的,想联络都联络不上。
听到沈棠这番夹棒带棍的话,苗讷心虚缩缩脖子:“让主上牵挂,是草民不是。”
她跟沈棠本尊仅数面之缘,但跟化身乌有相处不算少,自然晓得沈棠一贯是吃软不吃硬的。只要不涉及原则,先退一步绝对没错。
“念你劳苦功高,这回就不跟你计较了,记着下不为例。”沈棠也不是真要问责,半真半假警告一回让苗讷长记性就好,“你也不想想你老师你主上得有多担心你……”
偏偏栾信反应还慢。
担心太久了,自己都能憋着自己。
苗讷颇感意外,余光观察栾信的表情。
她此前对项招说自己只算半个同门,栾信算她半个师长,并不是她自己有意疏远,而是真心这么认为。苗氏那些前尘影事让她骨子深处有些自卑,配得感低于平均水准。
当吏部尚书的亲传门生?
真正发自内心的担心?
苗讷不敢奢望,她骨子里一直都以为栾信这份照拂,一部分是因为他对苗淑的遗憾——他与苗淑虽有师徒之名,却未尽教导之责,于是将这份补偿给了苗淑的同族苗讷。
栾信的视线回应也简单:【不然呢?】
儿行千里,哪有父母师长不担心的?
苗讷在外仗义行侠倒是舒心了。
接收到栾信的眼神,苗讷莫名有些如坐针毡、坐立难安,热气从脖颈一路蔓延到大脑天灵盖,透过磨炼深厚的脸皮,浮现出点点羞涩绯红。这样的害羞已多年不曾有了。
“是学生不好,让栾师操心了。”
注意到她更改称呼,栾信唇角弧度上扬。
沈棠不解风情地打断师生之间的温情互动:“西南这边的抵抗已经不足为惧,三月即可扫平全部障碍,希敏往后可有打算?是打算一切照旧,还是入朝帮你老师分忧?”
吏部本就忙得飞起。
西南纳入版图,官员规模至少翻倍。
不敢想届时吏部考核会有多大工作量,即便吏部四司扩员轮轴转,那也要忙得脚不沾地,苗讷要是回来,栾信的压力能大大减少。她的能力一直在野,多少是有些浪费。
不去吏部也可以到沈棠身边。
主秘密侦缉,辅监察士庶。
苗讷心中大为触动,为沈棠对自己的重视与认可:“谢过主上厚爱,只是草民仍觉得自身资历尚浅,入吏部四司不足以服众,还会让栾师蒙羞担上任人唯亲的污名……”
栾信这时候出言帮衬。
免得主上误会苗讷是在推辞。
“臣打算让希敏先去州郡。”
“这样也行,希敏预备去何处?”
沈棠给了苗讷选择权。
这样的待遇几乎算得上顶格。
谁入仕不是绞尽脑汁、削尖脑袋?
王室又不是自家的,哪能想去哪去哪儿?
“不宜西南。”栾信相信主上比他更清楚其中的原因,“袁抚那边不是正合适?”
“你说袁抚郡?”
沈棠从脑海将袁抚相关挖了出来。
没好气道:“哪有你这么给人当老师的?将希敏调去袁抚那边不是让她受罪么?”
她不是不知道栾信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