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是谢平带着神武卫赶来了。
宋疏遥身子一软,一口气重重地呼了出来,那一瞬间,她失去了所以力气。
神武卫迅速荡平了山林,没有抓到活口,挑开刺客的白色面巾,无一例外,都是满脸刀疤,早就毁了容,分辨不出样子,脸虽辨别不出,尸体却也能说话,通过验尸还是可以看出点端倪,起码能知道凶手之前从事何等职业。
“宋娘子,宋娘子?”
宋疏遥听到有人唤她,才彻底从惊惧中缓过神来,谢平站在她面前,对着她伸出手臂:“我拉你起来。”
“多谢,”宋疏遥惊魂未定地抓住他的手臂,就势站起身,眼神向旁处看去,还不忘了问,“员外可有受伤?长乐公主可还安好?”
“我俩没事,”谢平轻轻把她往前推了一把,“你要问我堂兄吧,他在那呢。”
宋疏遥抬头看去,谢字卿拿着块手帕按在手背上,很块那帕子便被染红了,她匆忙跟谢平道了谢,踉踉跄跄往谢字卿那里走。
谢字卿正在止血,冷不防一只苍白到毫无血色的手搭在他的手臂上,他抬起头,宋疏遥面白如纸,颤声问他:“你受伤了?”
她盯着谢字卿手背上那处刺目的红,伤口太深,血止不住,可他却云淡风轻道:“这算什么伤?你哭什么?”
“害怕,”宋疏遥擦了擦脸上还未风干的泪痕,“我杀人了,我也怕你死了……”
“那一箭很准,你该得今年骑射的魁首,”谢字卿难得认真地夸赞她,“你很勇敢。”
宋疏遥喉间一滞,不回应他的夸奖,反而看向他的伤口:“你这伤要留疤了。”
谢字卿无所谓道:“这是小伤,我入刑部第二年去抓人犯,被人用长刀在肩膀这里捅了个对穿,比这疼多了。”他说着还用手指在肩膀上那个陈年伤口处比划了一下。
宋疏遥愁云惨淡地笑了笑,他很少在审案之外跟她说这么多话,宋疏遥就当他在哄人,伸出手要给他换一块帕子,左手虎口那处崩裂伤落入谢字卿眼里,他不着痕迹道:“你也受伤了?”
“我这个伤也不疼,”宋疏遥笑着晃了晃左手,好像忽然发现什么一样美滋滋道,“咱俩的伤口位置一样,我以后就有一个跟你一样的伤疤了。”
谢字卿垂下眼眸,抱歉道:“没保护好你,但当时谢平只能护送一个人出去。”
说到这件事,宋疏遥的确有点黯然神伤,此前她只在传言里听说过谢字卿和长乐公主相交甚笃,可从未真切感受过,方才,生死时刻的关切是骗不了人的,他看向李婉的眼神,他的焦急,他的孤注一掷,这些东西她从来不曾在谢字卿这里得到过。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谢字卿和李婉相识多久,她和谢字卿又相识多久,根本无法相较。
宋疏遥大大咧咧地笑了笑,仰头认真道:“谢侍郎,你根本不必对我感到抱歉,公主殿下身份尊贵,又是大人的青梅竹马,大人舍命相救本就应当,再说我这不是也没事吗。”
她说着还在原地转了一圈,轻松雀跃地展示自己没事。
“谢侍郎”,“大人”,谢字卿反复咀嚼几遍这两个称谓,怎么想都不像没生气的。
可他却不太在乎,宋疏遥的情绪跟他没有关系,他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应了。
贤王也受了伤,右肩膀被砍了道口子,棉质蟒袍往外飞棉絮,伤口处全是血,可他依旧不见颓色,虎虎生威地指挥神武卫清理尸体,四处打量时目光扫到了谢字卿和宋疏遥,移步过来,满眼欣赏道:“字卿,疏遥,两位方才舍命救本王,今后便是本王的知己了。”
他说得情真意切,好像真有这么回事,宋疏遥却不敢信,毕竟贤王有案底,方才还绵里藏针地针对她,这次虽然看起来不像他自己安排的,可他情绪如此高昂,也不像在干什么好事。
谢字卿混迹官场多年,为人很体面,得体道:“不敢,贤王殿下抬爱。”
贤王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器重的样子。
宋疏遥暗中瘪了瘪嘴,明明这俩人前些日子还风起云涌,此刻倒是都装的很是和谐,你侬我侬的。
再说前些日子谢字卿查的管商的案子,管商背后是大理寺卿徐忠义,徐忠义背后不就正是这位贤王吗,若说谢字卿对贤王没什么想法,她是不信的,可这一场刺杀之后格局又会如何,谁也不好说了。
回到东林时,宴会已散,李岳川封锁了几人在西林遇刺的消息,下令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所有知情人不得透露半点消息,若有风声走漏,杀无赦。
晚间的篝火宴依旧照常举行,宫人正在搭木架子,与此同时,禁军以排查危险的名义全面搜查尧光山。
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谁都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第23章 相拥感觉傻乎乎的,很想使劲捏一捏……
从西林回来,医官已经在待命,简单处理完伤口,几人便被带到李岳川的营帐,李岳川贴身的郑内侍被打发在门外看门,帐内点着静心的佛香。
李岳川阴沉沉地坐在正座,太子在旁侧垂首站着,他虽站得乖巧,神色却并未被李岳川的情绪影响,反而很轻松。
李婉的性情一向暴戾,方才谢平带她逃命时只能将她打晕带回,此刻还在睡着,故而,此时帐中只有这父子二人。
进了帐,几人跪成一片,李岳川看了看贤王的肩膀,触目惊心的伤口上只随便缠了块布,目光闪了闪,抬手道:“别跪着了,都起来吧。”
语毕,宋疏遥,谢字卿,谢平和贤王都起了身。
李岳川一扫众人,神态很疲惫,声音却不怒自威:“谢字卿,宋疏遥,谢平护驾有功,除金银外,还有重赏,待朕想好再拟旨。”
几人齐声道:“叩谢陛下圣恩。”
“庭儿,”李岳川抬了抬眼皮,虚虚地看向贤王,那一刻,神情复杂,猜忌,犹疑,动容,疼爱,变化了几许,才接着道,“短短两月,你两次遇险,上次是前朝余孽,朕无处寻得,这次本该给你个交代,可刺客尽数身亡,又辨不出身份。”
说罢,他叹了口气。
贤王本是春风满面,闻言眉心一沉,他思索片刻,立即明白了李岳川这番话的用意:其一,李岳川知道上次刺杀事件是他自说自话,此刻借机敲打他;其二,李岳川也知道这次刺杀究竟是谁干的,可他不想往下查。
想通这些,贤王似有若无地瞥了旁边云淡风轻的太子一眼,脸上浮起一个笑意,正色道:“父皇忧国忧民,这等小事本就不该让您烦忧,有字卿等好友相护,儿臣并无大碍,眼下大渊正有战事,岂能为追查刺客源头劳民伤财,依儿臣所见,那些刺客应是流寇无疑,否则怎会怕被认出身份自毁容貌,想必是不敢见人。”
太子暗暗冷哼一声,抬起头是却又是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怔忪地看着贤王的伤口。
贤王笑容可掬,继续道:“刺客的尸体已经清点完毕,共有流寇六十人,儿臣请求烧毁这些尸身,以儆效尤,震慑还未敢下手的宵小之辈,敢在圣上头上动土,必是这等挫骨扬灰的下场。”
烧掉尸体就是让李岳川放心,表明自己的立场,这事他不追究。
果然,此话一出李岳川的脸色轻松些许,显出点欣慰来,他轻咳两声,太子立刻上前轻拍他的后背,李
岳川的余光睨了太子一眼,对贤王道:“庭儿,你受苦了,朕定会好好补偿你。”
安抚好贤王,李岳川又沉声道:“太子。”
李恒上前一步:“儿臣在。”
“这场宫宴是你一手操办的,你皇兄却在西林出了事,可见你治下不严,糊涂办事,该当何罪?”
李恒作涕泗横流状跪倒在地:“父皇,千错万错都是儿臣的错,父皇千万保重龙体啊,”他又看向贤王,“皇兄,是臣弟疏忽失职,酿成大错,臣弟自请幽闭东宫,只待皇兄解气。”
他哭得像模像样,可宋疏遥分明捕捉到了他眼底的一丝洋洋得意。
她皱了皱眉,李家的这几个人,除了礼王,好像都不怎么正常。
贤王见太子开始表忠心,也不甘示弱,跪倒在地:“太子殿下何出此言,为兄惭愧。”
“皇兄若原谅臣弟,怎会还唤臣弟为太子啊?”太子拭泪。
贤王把心一横:“二皇弟!”
“皇兄!”
两人跪着抱头痛哭。
宋疏遥一阵耳鸣。
被迫见证完这场父慈子孝,李岳川抬了抬手:“朕累了,退下吧,字卿留下。”
除谢字卿外,几个人叩首谢恩,从帐内鱼贯而出。
宋疏遥惦记着谢字卿的伤,今日一起在鬼门关里走上一遭,更想跟他多说说话,于是出了营帐后没走,就在附近等他出来。
会场周遭点了一圈火把,连成一片的营帐中透出点点火光,中心的篝火旁已经聚了不少爱凑热闹的年轻小辈,几个工部办事的小官提着木桶站到木梯上,把桶中的灯油顺着柴堆倾倒而下。
https:///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宋疏遥身子一软,一口气重重地呼了出来,那一瞬间,她失去了所以力气。
神武卫迅速荡平了山林,没有抓到活口,挑开刺客的白色面巾,无一例外,都是满脸刀疤,早就毁了容,分辨不出样子,脸虽辨别不出,尸体却也能说话,通过验尸还是可以看出点端倪,起码能知道凶手之前从事何等职业。
“宋娘子,宋娘子?”
宋疏遥听到有人唤她,才彻底从惊惧中缓过神来,谢平站在她面前,对着她伸出手臂:“我拉你起来。”
“多谢,”宋疏遥惊魂未定地抓住他的手臂,就势站起身,眼神向旁处看去,还不忘了问,“员外可有受伤?长乐公主可还安好?”
“我俩没事,”谢平轻轻把她往前推了一把,“你要问我堂兄吧,他在那呢。”
宋疏遥抬头看去,谢字卿拿着块手帕按在手背上,很块那帕子便被染红了,她匆忙跟谢平道了谢,踉踉跄跄往谢字卿那里走。
谢字卿正在止血,冷不防一只苍白到毫无血色的手搭在他的手臂上,他抬起头,宋疏遥面白如纸,颤声问他:“你受伤了?”
她盯着谢字卿手背上那处刺目的红,伤口太深,血止不住,可他却云淡风轻道:“这算什么伤?你哭什么?”
“害怕,”宋疏遥擦了擦脸上还未风干的泪痕,“我杀人了,我也怕你死了……”
“那一箭很准,你该得今年骑射的魁首,”谢字卿难得认真地夸赞她,“你很勇敢。”
宋疏遥喉间一滞,不回应他的夸奖,反而看向他的伤口:“你这伤要留疤了。”
谢字卿无所谓道:“这是小伤,我入刑部第二年去抓人犯,被人用长刀在肩膀这里捅了个对穿,比这疼多了。”他说着还用手指在肩膀上那个陈年伤口处比划了一下。
宋疏遥愁云惨淡地笑了笑,他很少在审案之外跟她说这么多话,宋疏遥就当他在哄人,伸出手要给他换一块帕子,左手虎口那处崩裂伤落入谢字卿眼里,他不着痕迹道:“你也受伤了?”
“我这个伤也不疼,”宋疏遥笑着晃了晃左手,好像忽然发现什么一样美滋滋道,“咱俩的伤口位置一样,我以后就有一个跟你一样的伤疤了。”
谢字卿垂下眼眸,抱歉道:“没保护好你,但当时谢平只能护送一个人出去。”
说到这件事,宋疏遥的确有点黯然神伤,此前她只在传言里听说过谢字卿和长乐公主相交甚笃,可从未真切感受过,方才,生死时刻的关切是骗不了人的,他看向李婉的眼神,他的焦急,他的孤注一掷,这些东西她从来不曾在谢字卿这里得到过。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谢字卿和李婉相识多久,她和谢字卿又相识多久,根本无法相较。
宋疏遥大大咧咧地笑了笑,仰头认真道:“谢侍郎,你根本不必对我感到抱歉,公主殿下身份尊贵,又是大人的青梅竹马,大人舍命相救本就应当,再说我这不是也没事吗。”
她说着还在原地转了一圈,轻松雀跃地展示自己没事。
“谢侍郎”,“大人”,谢字卿反复咀嚼几遍这两个称谓,怎么想都不像没生气的。
可他却不太在乎,宋疏遥的情绪跟他没有关系,他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应了。
贤王也受了伤,右肩膀被砍了道口子,棉质蟒袍往外飞棉絮,伤口处全是血,可他依旧不见颓色,虎虎生威地指挥神武卫清理尸体,四处打量时目光扫到了谢字卿和宋疏遥,移步过来,满眼欣赏道:“字卿,疏遥,两位方才舍命救本王,今后便是本王的知己了。”
他说得情真意切,好像真有这么回事,宋疏遥却不敢信,毕竟贤王有案底,方才还绵里藏针地针对她,这次虽然看起来不像他自己安排的,可他情绪如此高昂,也不像在干什么好事。
谢字卿混迹官场多年,为人很体面,得体道:“不敢,贤王殿下抬爱。”
贤王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器重的样子。
宋疏遥暗中瘪了瘪嘴,明明这俩人前些日子还风起云涌,此刻倒是都装的很是和谐,你侬我侬的。
再说前些日子谢字卿查的管商的案子,管商背后是大理寺卿徐忠义,徐忠义背后不就正是这位贤王吗,若说谢字卿对贤王没什么想法,她是不信的,可这一场刺杀之后格局又会如何,谁也不好说了。
回到东林时,宴会已散,李岳川封锁了几人在西林遇刺的消息,下令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所有知情人不得透露半点消息,若有风声走漏,杀无赦。
晚间的篝火宴依旧照常举行,宫人正在搭木架子,与此同时,禁军以排查危险的名义全面搜查尧光山。
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谁都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第23章 相拥感觉傻乎乎的,很想使劲捏一捏……
从西林回来,医官已经在待命,简单处理完伤口,几人便被带到李岳川的营帐,李岳川贴身的郑内侍被打发在门外看门,帐内点着静心的佛香。
李岳川阴沉沉地坐在正座,太子在旁侧垂首站着,他虽站得乖巧,神色却并未被李岳川的情绪影响,反而很轻松。
李婉的性情一向暴戾,方才谢平带她逃命时只能将她打晕带回,此刻还在睡着,故而,此时帐中只有这父子二人。
进了帐,几人跪成一片,李岳川看了看贤王的肩膀,触目惊心的伤口上只随便缠了块布,目光闪了闪,抬手道:“别跪着了,都起来吧。”
语毕,宋疏遥,谢字卿,谢平和贤王都起了身。
李岳川一扫众人,神态很疲惫,声音却不怒自威:“谢字卿,宋疏遥,谢平护驾有功,除金银外,还有重赏,待朕想好再拟旨。”
几人齐声道:“叩谢陛下圣恩。”
“庭儿,”李岳川抬了抬眼皮,虚虚地看向贤王,那一刻,神情复杂,猜忌,犹疑,动容,疼爱,变化了几许,才接着道,“短短两月,你两次遇险,上次是前朝余孽,朕无处寻得,这次本该给你个交代,可刺客尽数身亡,又辨不出身份。”
说罢,他叹了口气。
贤王本是春风满面,闻言眉心一沉,他思索片刻,立即明白了李岳川这番话的用意:其一,李岳川知道上次刺杀事件是他自说自话,此刻借机敲打他;其二,李岳川也知道这次刺杀究竟是谁干的,可他不想往下查。
想通这些,贤王似有若无地瞥了旁边云淡风轻的太子一眼,脸上浮起一个笑意,正色道:“父皇忧国忧民,这等小事本就不该让您烦忧,有字卿等好友相护,儿臣并无大碍,眼下大渊正有战事,岂能为追查刺客源头劳民伤财,依儿臣所见,那些刺客应是流寇无疑,否则怎会怕被认出身份自毁容貌,想必是不敢见人。”
太子暗暗冷哼一声,抬起头是却又是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怔忪地看着贤王的伤口。
贤王笑容可掬,继续道:“刺客的尸体已经清点完毕,共有流寇六十人,儿臣请求烧毁这些尸身,以儆效尤,震慑还未敢下手的宵小之辈,敢在圣上头上动土,必是这等挫骨扬灰的下场。”
烧掉尸体就是让李岳川放心,表明自己的立场,这事他不追究。
果然,此话一出李岳川的脸色轻松些许,显出点欣慰来,他轻咳两声,太子立刻上前轻拍他的后背,李
岳川的余光睨了太子一眼,对贤王道:“庭儿,你受苦了,朕定会好好补偿你。”
安抚好贤王,李岳川又沉声道:“太子。”
李恒上前一步:“儿臣在。”
“这场宫宴是你一手操办的,你皇兄却在西林出了事,可见你治下不严,糊涂办事,该当何罪?”
李恒作涕泗横流状跪倒在地:“父皇,千错万错都是儿臣的错,父皇千万保重龙体啊,”他又看向贤王,“皇兄,是臣弟疏忽失职,酿成大错,臣弟自请幽闭东宫,只待皇兄解气。”
他哭得像模像样,可宋疏遥分明捕捉到了他眼底的一丝洋洋得意。
她皱了皱眉,李家的这几个人,除了礼王,好像都不怎么正常。
贤王见太子开始表忠心,也不甘示弱,跪倒在地:“太子殿下何出此言,为兄惭愧。”
“皇兄若原谅臣弟,怎会还唤臣弟为太子啊?”太子拭泪。
贤王把心一横:“二皇弟!”
“皇兄!”
两人跪着抱头痛哭。
宋疏遥一阵耳鸣。
被迫见证完这场父慈子孝,李岳川抬了抬手:“朕累了,退下吧,字卿留下。”
除谢字卿外,几个人叩首谢恩,从帐内鱼贯而出。
宋疏遥惦记着谢字卿的伤,今日一起在鬼门关里走上一遭,更想跟他多说说话,于是出了营帐后没走,就在附近等他出来。
会场周遭点了一圈火把,连成一片的营帐中透出点点火光,中心的篝火旁已经聚了不少爱凑热闹的年轻小辈,几个工部办事的小官提着木桶站到木梯上,把桶中的灯油顺着柴堆倾倒而下。
https:///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