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傍晚楚岚派人传信,说是南下使团今早押了宸王回京,陛下亲自坐镇三司会审;而江晚璃也亲审言锦仪去了,还被那厮的硬嘴气得犯晕,刘太医强行将人抬出诏狱,扔到了太后殿里。
也就半刻前,谢砚青路过府门,送来一份热乎的手写罪状,请乐华得空时给林烟湄念念;还顺带捎口信,道是南下使团参了寸瑶好几本,这人暂扣宫里听训,一时半刻回不来。
乐华闲来无聊先读了罪状,其上无非是言锦仪的供述:
三十年前,她以为灭杀了瑞丹的谍网,并模仿谍网架构组建了自己的死士以监视朝臣。孰料执棋者反成瑞丹的棋子,南国细作顺理成章借言锦仪的秘密势力遮掩,潜伏大楚多年。
而无论三十年前还是北境战乱时的刺杀,负责调遣杀手的皆是死士团的领头人,即明面上的言党,实际暗中效命南国的细作——渤海都护府的都护。朝廷派了乌瑞北上缉人。
林烟湄曾与此人打过多次照面呢。
依乐华之见,她干巴巴给小鬼念这些,远不及江晚璃亲口讲给小鬼听来得痛快;且她笃定以林烟湄的倔脾气,在知晓江晚璃独自去审案后,绝不会安分等人回家。
那她不如主动送人走,遂只问道:“吃饭还是出门?”
“出门。”
林烟湄抓过外衫拎着,迈大步哐哐走。
乐华一步一顿在后追,也钻进了车内。林烟湄好生意外:“乐姐姐作甚去?”
“找人。”
乐华言简意赅,低眉转了下拐杖把手,“啪”地一声响后,扶手处居然射出一根飞针:“勉强也能保护你。”
林烟湄惊诧望向隐形的机关:“这…是阿姊做出来的?”
“殿下巧思无数。”
乐华赞叹的口吻,就像随口感慨风大一样寻常,神色全无起伏。
林烟湄听着波澜不惊的由衷夸赞,心里莫名不是滋味:
她自问很了解江晚璃,也常常叹服于阿姊五花八门的才艺,可是…怎还有这么多她没接触到的盲区啊,枕边人竟比不上下属吗?
酸涩与自责懊恼交织一处,搞得小鬼情绪低沉,是以途中分外安静,俩人没话聊。
车停于宫门口,乐华下车时一眼瞧见,她要找的人正倚着拴马桩打瞌睡,寡淡的面容悄然绽开笑模样,她故意放轻脚步凑上前。
“云清!”
结果,可恶的小鬼存心冒坏,在进宫前扯着嗓子把楚岚吵醒,撞进某人的白眼,还俏皮扮起鬼脸:“你们回,不用等我。”
乐华“哼!”了好大一声。
楚岚却是笑得酣畅:“哈,湄娘还有心思逗你呢,她可真是心宽体胖啊。”
“别管她,”乐华小幅拨动楚岚的剑鞘:“腿疼,你骑马驮我回府可以么?”
“嗯…”
楚岚若有所思般托腮谈条件:“你说‘清清驮着我?’,我就跟你同骑。”
某刻板不开窍的人纠结须臾,硬着头皮恳求:“我真的腿疼,有劳了,云清。”
话音方落,宫门前守卫们目睹了她们眼中威风赫赫的大将军跳脚如炸毛狮子,边跳高高边叫嚣:“榆木脑袋!榆木脑袋!榆…”
要不是一瘸一拐的乐华牵走了楚岚的宝贝战马,这人估计能在此闹一整夜。
与此同时,进宫的林烟湄方抵达大殿门前,殿内灯火通明,听外间宫人说,太后仍在议政。
林烟湄本想在廊下圈椅里坐着等会儿,孰料手刚摁到椅子,殿门吱呀一声开了。她好奇歪头,竟瞅见了满面疲态的江颂祺。
陛下恰巧与她对视,迈门槛的脚微顿,嘴边勾起勉强的淡笑:“你也来了。”
林烟湄恭谨见礼:“参见陛下,臣来接殿下的。”
“璃儿在挨训,”江颂祺毫不避讳,指着里间低声劝道:“你莫进去,母亲动怒时间不会短,去我殿里小坐片刻?”
林烟湄一愣。
挨训?阿姊好端端怎挨训了?可怜…
陛下主动邀她陪同,是有事问?管它呢,她是真想从陛下嘴里套些话,得去!
次第宫灯照亮弯曲的回廊,二人前后脚迈入寝殿后,宫人急忙掩紧了门,大殿内无一随侍。
林烟湄直觉形势不对:“陛下找臣有事?”
江颂祺落座斟了杯茶抿着:“拐你来当人质。”
林烟湄瞬间凌乱,试图往殿门处倒退。
露怯的小动作逗得江颂祺发笑:“你出不去了,过来坐吧。放心,我无意伤你。唯有拿捏住你,才有一线搏赢母亲的机会,让她准我南下讨伐瑞丹。”
“南下?陛下是…想御驾亲征?”
林烟湄一脸不可思议,连连摇头:“不妥不妥。”
国朝并非没武将可用,况且江颂祺大病一场还没好利索,干瘦干瘦的,哪能上战场?
江颂祺道:“暂驻南疆的安芷递来奏表,言说拉弓仍觉吃力,腿伤也没好全,如此坐镇军营,恐下面的兵将不服,希望朝廷换个主将过去。”
“那就换一人好了。”
林烟湄有啥说啥,大概是上次喝爽了,一点也不畏惧皇帝,状态相当惬意。
江颂祺够茶壶的手微滞几息,而后手腕翻转,摸上一旁的酒壶,哗啦啦斟了满盏,仰头一饮而尽。
“陛下?”林烟湄看迷糊了,伸手想拦阻。
江颂祺抬袖挡了,怅然叹道:
“你我都是权力制衡的产物,理应心境相仿?我在言太傅和太后的斗法中平衡求生,而你母辈的临世,是先帝利用皇族收拢异姓军权的怀柔政策。我们都被裹挟着,身不由己不是么?”
林烟湄讷然:“臣…听不太懂您的意思。”
“午后我去旁听三司会审,许久不出宫了,我觉得京城好陌生啊…就像闻听我生母的满口怨怼,同样觉得我与她形同陌生人,再也看不透她,也无法理解她的想法。”
江颂祺抓着酒壶,手背青筋凸起:“她怪我,怪我没给她踏实和心安,怪我登基把她和妹妹推到了众臣环视的风口浪尖,日夜战战兢兢…好像谋反动因皆在我,都是我的错。”
林烟湄无言以对,也不敢贸然接话。
江颂祺好似并不在意她的回应,只想诉出心头的苦:
“当年太后无子,言太傅逼她过继了我。太后有孕就送我回了王府。怎料那胎竟落了,我又回宫来,直到璃儿出生再被送还、璃儿生病再被接回,像怪物一样被人丢来丢去…
我哭求过宸王别再送我进宫。当初明明是她,劝我做争气的皇嗣给她长脸…到头来,我辛苦周旋于太后、太傅和母族之间,反而成了三面不讨好的罪人,多么可笑。”
酒水吨吨吨灌进喉,憔悴的眼尾飞出斜红,江颂祺抖抖一滴不落的酒壶:
“大胆宫人,又偷倒我的酒!”
“醉酒伤身。”林烟湄伺机近前,掰掉酒壶撇去了一旁:
“人皆有起落,我以孤儿自处过,也曾在恶官治下苟活,反感过‘罪臣余孽’的身世,亦曾怕担不起家仇而自责…可当下的困厄抵不过余生漫长,与其执迷,不如寻了和解之法活下去。
臣不懂政治博弈或朝堂平衡的权术,只会就事论事。宸王谋反、勾连磐宫行刺储君是事实,她搅得南疆民心不安,百姓流离,论迹论心都是错。这些错您若不曾包庇,又何须自苦?
就算包庇了,也是人之常情。我曾窥见小姨秘会宸王谋事,逃回京后却瞒而未报,小姨也未把我交给宸王杀掉…骨肉亲情有恻隐正常,人非圣贤是会糊涂的。只是事后回想,难免后悔。”
“后悔…”
江颂祺复述着林烟湄的话,无声苦笑了半晌:
“是啊,我若在知晓宸王行刺璃儿时没选择遮掩,而是主动告知太后详查,哪来后面这许多被敌国钻空子挑唆的祸事?”
“朕有罪,既愧对一心想维系和睦的家族,也愧对大楚子民,更欠缺对至亲的关怀问候…所以,朕想赎罪。数十年来林林总总的内乱皆与瑞丹有关,就让朕这罪人去剿罪人,不好么?”
“小湄儿,朕不配这皇位,甚至恨这位置离间了亲情。知晓你祖母和太后的前尘后,朕每每忆起言太傅十余年的教导场景,都会犯恶心。朕是什么,是她手里好用的复仇刀么?”
“陛下别这么说,作恶的是言锦仪,利用仇恨火上浇油的是瑞丹,哪个都不关您的事。”
林烟湄不忍江颂祺过度自责,蛮力拽着泪眼婆娑的人往床上扔:“您醉了,得仔细龙体,歇息吧。”
“你不信朕的承诺,你没信过是不是?”
江颂祺醉醺醺挂在林烟湄身侧,口齿已有些含混:
“太后这半生求稳的棋局没有错。棋盘上乱了几个子无妨,我会重整棋局,接续下完这盘棋,也算无愧先帝、无愧为政初心了。待政局回归先帝期待的正轨,就是你们的天下了。”
“臣信您,您别再自苦了。”
林烟湄摇头苦叹着,把迷糊的陛下塞进了被子。
也就半刻前,谢砚青路过府门,送来一份热乎的手写罪状,请乐华得空时给林烟湄念念;还顺带捎口信,道是南下使团参了寸瑶好几本,这人暂扣宫里听训,一时半刻回不来。
乐华闲来无聊先读了罪状,其上无非是言锦仪的供述:
三十年前,她以为灭杀了瑞丹的谍网,并模仿谍网架构组建了自己的死士以监视朝臣。孰料执棋者反成瑞丹的棋子,南国细作顺理成章借言锦仪的秘密势力遮掩,潜伏大楚多年。
而无论三十年前还是北境战乱时的刺杀,负责调遣杀手的皆是死士团的领头人,即明面上的言党,实际暗中效命南国的细作——渤海都护府的都护。朝廷派了乌瑞北上缉人。
林烟湄曾与此人打过多次照面呢。
依乐华之见,她干巴巴给小鬼念这些,远不及江晚璃亲口讲给小鬼听来得痛快;且她笃定以林烟湄的倔脾气,在知晓江晚璃独自去审案后,绝不会安分等人回家。
那她不如主动送人走,遂只问道:“吃饭还是出门?”
“出门。”
林烟湄抓过外衫拎着,迈大步哐哐走。
乐华一步一顿在后追,也钻进了车内。林烟湄好生意外:“乐姐姐作甚去?”
“找人。”
乐华言简意赅,低眉转了下拐杖把手,“啪”地一声响后,扶手处居然射出一根飞针:“勉强也能保护你。”
林烟湄惊诧望向隐形的机关:“这…是阿姊做出来的?”
“殿下巧思无数。”
乐华赞叹的口吻,就像随口感慨风大一样寻常,神色全无起伏。
林烟湄听着波澜不惊的由衷夸赞,心里莫名不是滋味:
她自问很了解江晚璃,也常常叹服于阿姊五花八门的才艺,可是…怎还有这么多她没接触到的盲区啊,枕边人竟比不上下属吗?
酸涩与自责懊恼交织一处,搞得小鬼情绪低沉,是以途中分外安静,俩人没话聊。
车停于宫门口,乐华下车时一眼瞧见,她要找的人正倚着拴马桩打瞌睡,寡淡的面容悄然绽开笑模样,她故意放轻脚步凑上前。
“云清!”
结果,可恶的小鬼存心冒坏,在进宫前扯着嗓子把楚岚吵醒,撞进某人的白眼,还俏皮扮起鬼脸:“你们回,不用等我。”
乐华“哼!”了好大一声。
楚岚却是笑得酣畅:“哈,湄娘还有心思逗你呢,她可真是心宽体胖啊。”
“别管她,”乐华小幅拨动楚岚的剑鞘:“腿疼,你骑马驮我回府可以么?”
“嗯…”
楚岚若有所思般托腮谈条件:“你说‘清清驮着我?’,我就跟你同骑。”
某刻板不开窍的人纠结须臾,硬着头皮恳求:“我真的腿疼,有劳了,云清。”
话音方落,宫门前守卫们目睹了她们眼中威风赫赫的大将军跳脚如炸毛狮子,边跳高高边叫嚣:“榆木脑袋!榆木脑袋!榆…”
要不是一瘸一拐的乐华牵走了楚岚的宝贝战马,这人估计能在此闹一整夜。
与此同时,进宫的林烟湄方抵达大殿门前,殿内灯火通明,听外间宫人说,太后仍在议政。
林烟湄本想在廊下圈椅里坐着等会儿,孰料手刚摁到椅子,殿门吱呀一声开了。她好奇歪头,竟瞅见了满面疲态的江颂祺。
陛下恰巧与她对视,迈门槛的脚微顿,嘴边勾起勉强的淡笑:“你也来了。”
林烟湄恭谨见礼:“参见陛下,臣来接殿下的。”
“璃儿在挨训,”江颂祺毫不避讳,指着里间低声劝道:“你莫进去,母亲动怒时间不会短,去我殿里小坐片刻?”
林烟湄一愣。
挨训?阿姊好端端怎挨训了?可怜…
陛下主动邀她陪同,是有事问?管它呢,她是真想从陛下嘴里套些话,得去!
次第宫灯照亮弯曲的回廊,二人前后脚迈入寝殿后,宫人急忙掩紧了门,大殿内无一随侍。
林烟湄直觉形势不对:“陛下找臣有事?”
江颂祺落座斟了杯茶抿着:“拐你来当人质。”
林烟湄瞬间凌乱,试图往殿门处倒退。
露怯的小动作逗得江颂祺发笑:“你出不去了,过来坐吧。放心,我无意伤你。唯有拿捏住你,才有一线搏赢母亲的机会,让她准我南下讨伐瑞丹。”
“南下?陛下是…想御驾亲征?”
林烟湄一脸不可思议,连连摇头:“不妥不妥。”
国朝并非没武将可用,况且江颂祺大病一场还没好利索,干瘦干瘦的,哪能上战场?
江颂祺道:“暂驻南疆的安芷递来奏表,言说拉弓仍觉吃力,腿伤也没好全,如此坐镇军营,恐下面的兵将不服,希望朝廷换个主将过去。”
“那就换一人好了。”
林烟湄有啥说啥,大概是上次喝爽了,一点也不畏惧皇帝,状态相当惬意。
江颂祺够茶壶的手微滞几息,而后手腕翻转,摸上一旁的酒壶,哗啦啦斟了满盏,仰头一饮而尽。
“陛下?”林烟湄看迷糊了,伸手想拦阻。
江颂祺抬袖挡了,怅然叹道:
“你我都是权力制衡的产物,理应心境相仿?我在言太傅和太后的斗法中平衡求生,而你母辈的临世,是先帝利用皇族收拢异姓军权的怀柔政策。我们都被裹挟着,身不由己不是么?”
林烟湄讷然:“臣…听不太懂您的意思。”
“午后我去旁听三司会审,许久不出宫了,我觉得京城好陌生啊…就像闻听我生母的满口怨怼,同样觉得我与她形同陌生人,再也看不透她,也无法理解她的想法。”
江颂祺抓着酒壶,手背青筋凸起:“她怪我,怪我没给她踏实和心安,怪我登基把她和妹妹推到了众臣环视的风口浪尖,日夜战战兢兢…好像谋反动因皆在我,都是我的错。”
林烟湄无言以对,也不敢贸然接话。
江颂祺好似并不在意她的回应,只想诉出心头的苦:
“当年太后无子,言太傅逼她过继了我。太后有孕就送我回了王府。怎料那胎竟落了,我又回宫来,直到璃儿出生再被送还、璃儿生病再被接回,像怪物一样被人丢来丢去…
我哭求过宸王别再送我进宫。当初明明是她,劝我做争气的皇嗣给她长脸…到头来,我辛苦周旋于太后、太傅和母族之间,反而成了三面不讨好的罪人,多么可笑。”
酒水吨吨吨灌进喉,憔悴的眼尾飞出斜红,江颂祺抖抖一滴不落的酒壶:
“大胆宫人,又偷倒我的酒!”
“醉酒伤身。”林烟湄伺机近前,掰掉酒壶撇去了一旁:
“人皆有起落,我以孤儿自处过,也曾在恶官治下苟活,反感过‘罪臣余孽’的身世,亦曾怕担不起家仇而自责…可当下的困厄抵不过余生漫长,与其执迷,不如寻了和解之法活下去。
臣不懂政治博弈或朝堂平衡的权术,只会就事论事。宸王谋反、勾连磐宫行刺储君是事实,她搅得南疆民心不安,百姓流离,论迹论心都是错。这些错您若不曾包庇,又何须自苦?
就算包庇了,也是人之常情。我曾窥见小姨秘会宸王谋事,逃回京后却瞒而未报,小姨也未把我交给宸王杀掉…骨肉亲情有恻隐正常,人非圣贤是会糊涂的。只是事后回想,难免后悔。”
“后悔…”
江颂祺复述着林烟湄的话,无声苦笑了半晌:
“是啊,我若在知晓宸王行刺璃儿时没选择遮掩,而是主动告知太后详查,哪来后面这许多被敌国钻空子挑唆的祸事?”
“朕有罪,既愧对一心想维系和睦的家族,也愧对大楚子民,更欠缺对至亲的关怀问候…所以,朕想赎罪。数十年来林林总总的内乱皆与瑞丹有关,就让朕这罪人去剿罪人,不好么?”
“小湄儿,朕不配这皇位,甚至恨这位置离间了亲情。知晓你祖母和太后的前尘后,朕每每忆起言太傅十余年的教导场景,都会犯恶心。朕是什么,是她手里好用的复仇刀么?”
“陛下别这么说,作恶的是言锦仪,利用仇恨火上浇油的是瑞丹,哪个都不关您的事。”
林烟湄不忍江颂祺过度自责,蛮力拽着泪眼婆娑的人往床上扔:“您醉了,得仔细龙体,歇息吧。”
“你不信朕的承诺,你没信过是不是?”
江颂祺醉醺醺挂在林烟湄身侧,口齿已有些含混:
“太后这半生求稳的棋局没有错。棋盘上乱了几个子无妨,我会重整棋局,接续下完这盘棋,也算无愧先帝、无愧为政初心了。待政局回归先帝期待的正轨,就是你们的天下了。”
“臣信您,您别再自苦了。”
林烟湄摇头苦叹着,把迷糊的陛下塞进了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