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放心吧嫂子,我看着她们。”至于做饭的事,于红霞并不计较,她刚回来,多干点活没什么。
  再说她已经想好了,等户口的事解决就立马找房子搬出去,不在婆婆眼皮子底下,不跟喜欢斤斤计较的妯娌一个屋檐,抢夺有限的住房空间,就会少很多是非,对孩子教育也有好处。
  她不是那种喜欢忍气吞声的性格,梦里她可没少跟卢美芳吵架。
  于红霞收拾完桌子,洗好碗筷,打扫干净厨房把门锁上了。
  她婆婆刚才走时说了,中午不回来吃饭,在单位食堂吃。
  没错姜凤淑也是木匠,手下还带着两个徒弟,是相当厉害的女师傅。
  相比,李昌顺的木匠手艺要比姜凤淑逊色一些。
  也是姜家老爷子走得早,李昌顺只学了皮毛,后来还是跟姜凤淑学的,不过他没什么天赋,水平一直赶不上自己媳妇。
  所以李昌顺得叫姜凤淑一声师姐,他从来不跟姜凤淑吵架,不仅是性格好,没脾气,更多的是出于尊重。
  姜凤淑有个姐姐叫姜凤贤,男人曹永年在机械厂运输队上班,今年就要退休了。
  前段时间写信,特意提了一句接班的事,不出意外姜广军今年也能回城。
  姜广军两岁时,被姜姥姥抱给结婚多年生不出孩子的姜凤贤夫妻抚养。
  十年后,姜凤贤有了自己的女儿,姜广军又回来了。
  不是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不想再接着养外甥,是曹家老太太一开始就不待见姜广军,有了亲孙女后就时常挑拨生事,姜广军吃了好几次亏。
  姜姥姥知道后跑去跟曹家老太太干了一架,就把姜广军领回来了。
  这些都是姜广军跟于红霞说的,两位老太太年轻时就针尖对麦芒的,后来成了儿女亲家才收敛多了。
  可能是打出感情来了,一个走时把另一个也捎带上,两位老太太先后去世中间没隔上半个月。
  估计她们到了下面也得接着干架,倒是不会太寂寞。
  想到这儿于红霞笑了,看着小叔子从身边跑过去,眼下正值寒假,半大小子在家呆不住,吃完饭出去玩了。
  姜广军在隔间里收拾他们从东北带回的土特产,准备去姨夫家带上。
  也不是什么稀奇东西,就是一些干蘑菇木耳和山野菜,之前他们每年都要寄回来一些。
  “广军,我要跟你一块去二姨家吗?”去的话把孩子们带上,留在家里不行,没人照看。
  “先不用。”姜广军今天没想带她去二姨家,“这两天冷,就不带孩子出门了,等过年时再说。”
  于家也住在机械厂家属院,红霞要去他二姨家,怎么也得回趟娘家,那些人可不好相处。
  于红霞点点头,那个娘家她是一点都不想回去,当年她下乡,家里就没管过,听说她要结婚了反倒找上门来要彩礼,给少了还不行。
  也是她婆婆没让她难堪,姜广军也不计较,还劝她,总归是生养了她一回,只要不过分就给吧。
  于红霞是家里长女,从小不受重视,嫁妆是一点没给她。
  她父母拿着姜家给的三百块钱彩礼,又凑了些钱给她弟弟买了份工作,她弟弟就不用下乡了。
  于红霞知道后心就冷了,结婚后和娘家一直都没来往。
  当初结婚也是她自己决定的,她跟姜广军没下乡之前就认识,只那会儿两人年纪都小,平时接触得不多,并不是太熟悉。
  后来下乡在一个地方插队,接触多了,慢慢才有了感情结了婚。
  开始姜家是不同意的,因为结婚就不好回城了,是姜广军再三坚持才不管了。
  他们能在一起挺不容易的。
  姜广军在那收拾东西,他们回来时带了三个大麻袋包,外加两套行李,还有一些衣物。
  麻袋里是粮食,他担心回来家里粮食不够吃,就把在乡下分的口粮换成大米带了回来,另外还有些粮票。
  “晚上等咱妈回来,拿一袋粮食给她。”
  隔间里窄,除了床,过道只有一米宽,靠墙还放了个大衣柜。
  柜子是那种上下两层的,上层放着他们一家人的衣服,下层空着,正好把粮食放进去。
  不然房间里堆得满满的,没处落脚,孩子只能在床上玩。
  小玲小菊吃完饭回她们家屋了,几个孩子不太熟悉玩不到一
  起。
  欣欣被于红霞抱着,“拿一袋吗?”一袋能有四五十斤。
  姜广军担心上下车人多挤破了,外面用麻袋装着,里面是几个小袋子。
  多亏了有同路的知青帮忙,要不然她跟姜广军可背不回来,下车时,大伯哥骑着三轮车去火车站接的他们。
  “先拿一袋吧,钱的话看咱妈要多少。”反正他们不会在家里白吃白住,免得给人留话柄,在背地里说长道短的。
  于红霞觉得这样好,可不能像梦里那样,把粮食一次全交出去,有些人吃完一抹嘴就不认账。
  “广军,你给二姨父家多拿些大米,还有那蛇胆酒别忘了。”求人办事,不管求的是谁都不好空着两只手去。
  他们手上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酒还是找人换的。
  姜广军点了点头,装好酒便低头看着于红霞,此时还很年轻,眼角一条皱纹没有,跟他上辈子最后记忆里,那个发间掺夹着白丝,脸色暗黄的女人完全不像是同一个人。
  他媳妇长得漂亮,身材高挑,柳眉杏眼,乌黑浓密的长发编成两只麻花辫,绾在脑后,因为常年上工,脸颊被吹晒的略有一点粗糙,但看着还是那么明艳动人。
  当初下乡去东北,姜广军特意想办法将两人分在一块。
  其实那会儿他就藏了小心思,想着这么漂亮的姑娘可不能便宜了别人。
  也幸亏他下手早,将人护在身边,不然现在说不定是谁媳妇呢。
  第5章 姜广军不想接班了。
  姜广军眸子里带着笑,很快收拾完,小隔间里看着宽敞多了。
  “媳妇,我中午不一定能回来,不用等我吃饭,衣服放着我回来洗,你抽时间补会儿觉。”他媳妇昨晚没睡好,眼睛到现在还肿着。
  姜广军说完,也不等于红霞回应,拎着整理好的袋子出了大杂院。
  昨夜下了好大一场雪,在京市这么大的雪并不常见,似乎是攒了半个冬天,然后一股脑撒下来,路面覆盖了一层,可忙坏了环卫工人。
  姜广军穿着军大衣,走在街上倒不觉得冷,他速度快,一路步行到机械厂家属院也不过用了二十多分钟。
  家属院的房子是用红砖盖起来的筒子楼,厂里职工多,楼群看着很是壮观,一栋接一栋的望不到尽头。
  姜广军二姨家在第四栋的二楼,他小时候在这边住过十年,非常熟悉,很多人也都认识他。
  “哎呀,广军回来啦,啥时回来的?”姜广军一进家属院,就有几位大妈看着他,还跟他打招呼。
  “大妈,我昨天回来的。”姜广军没多说,这位大妈是他二姨家楼上的,嘴碎的很。
  你跟她说点什么,转头就传得人尽皆知,打过招呼之后,姜广军没多停留,直行奔四号楼。
  他身后的几位大妈相互对视了一眼,彼此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来。
  老曹要退休了,姜广军这时候回来,多半是冲着接班来的。
  没看手上拎着那么大一个袋子,里面塞得鼓鼓囊囊的,肯定装了不少好东西。
  就是不知道姜广军这么巴结老曹,最后能不能如愿?
  “这广军几年没回来了?”
  “有三四年了吧?我记得上回瞧见他,还是曹家老太太没之前呢。”
  “好像是,他跟老曹倒是亲厚,一回来就过来串门。”
  “能不亲厚嘛,好吃好喝养了他十年,就是块冰坨子也给捂化了!你们搬来的晚不知道,当年……”
  随着姜广军走远,身后的声音也渐渐消失了,当年的事不是什么秘密,这家属院里很多人都知道。
  姜广军被抱过来那会还小,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曹家亲生的。
  别人说他也不相信,后来被姥姥带回去他难过了好久,经常跑回来。
  大了以后没几年就下乡了,所以对大杂院那个家的归属感并不强。
  姜广军爬上二楼,来到楼梯左侧第二家,敲了两下门。
  知道他回来肯定会过来,曹永年没去上班,姜凤贤也请了假,都在家等着,听见动静立马开了门。
  “二姨,二姨父。”带着一身寒气的姜广军进了屋,先换上拖鞋。
  屋里铺着红漆的木制地板,干净得能照出人影子来。
  这房子只有三十平,好在人口少,住着还算宽松。
  “广军,你怎么没把红霞跟孩子们一块带过来?”姜凤贤见他一个人来的,便问了句。
  她个子不像妹妹姜凤淑那么高,身形也有些圆润,因为家里生活条件好,没吃过什么苦,五十多岁了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年轻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