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土豆丝于红霞已经切好了,又细有匀,还用清水过了两遍。
卢美芳负责炒,早上说好她做饭的,要是出尔反尔一下子不干,等一会儿婆婆回来都敢不让她上桌吃饭。
在这个家里婆婆就女王,谁也不敢忤逆她。
不过卢美芳的厨艺实在是一言难尽,土豆丝与其说炒熟了,还不如说炖熟了,出锅时黏黏糊糊一团,还放了不少酱油,瞅着真没什么食欲。
豆腐也给炖稀碎,像哪只鸡给刨的。于红霞在一旁看着,嘴角抽了又抽,早知道还不如直接土豆炖豆腐了,还省事儿。
吃饭时倒没人挑剔,估计都习惯了。不过鱼跟豆腐吃完了,盘子里的土豆丝还剩下一半,最后被李广平给包圆了。
饭后收拾完,正好家里人都在客厅,姜广军把准备好的粮食拎了出来。
“妈,这些大米你收着。”
姜凤淑也没说不要,直接打开袋子看了看,“这米不错。”米粒颗颗饱满,有光泽,闻着还有淡淡的清新味,煮出来的米饭一定很香。
姜广军拿出来有四十斤大米,其中二十斤是他给家里的,不能二姨家送了,自家父母反倒没有,让人知道了肯定说他不孝。
另外二十斤是他们一家的口粮。
“妈,生活费多少?这个月还有七天,您给算算。”
一旁的李昌顺瞪了他一眼,“生活费下个月再说吧。”这是要干什么?丁是丁卯是卯的。
李广成也跟着附和道:“广军,没必要算得这么清楚,你跟弟妹这么多年一直没回来过,只是过年在家吃几天饭有什么好算的?”
他说完看向卢美芳。
卢美芳跟他想的可不一样,她嘴角上扬着,真是意外之喜呀,姜广军他们一家居然带着口粮回来的。
“这事还是让妈做主吧,二弟你们有粮食就拿点出来,没有就算了。”知道有便宜占,卢美芳这会儿特别好说话。
昨天下午她不在家,没听说于红霞病退回城的事,更没看见他们带回来的几大袋粮食,不然早坐不住了,李广成也没跟她说。
“这个月还有七天,你们给五块钱吧,你大哥他们一家四口,一个月给家里二十块钱生活费,你们虽然有五口,可孩子都小,吃用不了多少,也一样给二十吧。”
姜凤淑声音清冷,不带一丝情绪,脸上也没什么表情,看不出她心里是高兴还是在生气。
这个生活费标准不高也不算太低,卢美芳在一旁就没插嘴。
姜广军立马掏出五块钱递过去,“我都结婚了,还拖家带口的,给生活费是应该的。”
姜凤淑接过钱,揣到兜里,“你们知道就好,我跟你爸养你们不容易。”
她跟李昌顺工资高那也是近几年的事,之前养着六个孩子,加上她老娘没有工作,还时不时生病,他们根本没存下多少钱。
加上广成结婚,广军娶媳妇,都花了高价彩礼,嫁妆却没看见多少。
三个女儿除了二女儿都是高中毕业,下乡后每人一个月补贴五块钱,结婚的家里没要彩礼还给了二百块钱嫁妆,是只出不进。
平时的吃喝拉撒还有人情往来,这些仔细算下来也不少钱。
家里还有个女儿没结婚,一个儿子在上学,姜凤淑怎么算都觉得手里的钱不够用,过几年她就要退休了。
现在不多存一些钱,等以后生老病死的,难道要伸手找儿女要钱吗?不说儿女有没有,愿不愿意给,她姜凤淑也拉不下那个脸。
她这人一向要强,能自己解决的事情从来不喜欢麻烦别人,对待儿女也是一样。
很多人都觉得她这样过于冷漠,太不近人情,跟儿女还要算得这么清楚,活的没有一点温度,甚至有些可怜,不过她并不在意,儿女又不能在身边一辈子。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片刻后,还是姜凤淑出声了,她问姜广军,“红霞工作的事怎么样了?”
吃饭时姜广军一句没提,“我二姨正托人给打听着呢。”他下意识的没说实话。
姜凤淑直勾勾的看着他,最后什么也没说,拎着大米转身回屋了。
这臭小子还跟她打马虎眼呢!
李昌顺虎着脸,抬手给了姜广军一巴掌,打在他后背上,“你个混账玩意,少惹你妈生气!”
姜广军疼的直咧嘴,这老爷子下手真黑,“没有,我哪敢呐。”
他刚才给忘了,他妈跟他二姨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每次有什么事人家姐妹俩都会第一时间互相通个气。
他这个外甥再好也得靠边站,还撒谎,他妈能不生气吗?
姜广军不说实话是防着卢美芳,并不是要瞒着父母。
李广成一头雾水,看着他爸揍完广军,兑了盆温水端进房去,也拉着同样不明所以的卢美芳回屋了。
老爷子发火了,赶紧躲远点。
于红霞抿着嘴笑,“姜广军,挨揍的滋味不好受吧?”幸亏皓皓刚才没看见,不然肯定高兴得嘎嘎乐。
姜广军挠挠头,他爸平时不声不响的,发起火来还挺吓人。
而且是几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的照顾他妈,人家夫妻俩永远一条心,他们这些儿女全都是多余的。
第10章 岁月不败美人,你还是那么漂……
客厅左侧卧室里。
姜凤淑倚靠在床头,正在跟李昌顺抱怨,“这个儿子是白生了。”
“白生也办法,他从小跟咱们不亲。”当初是他岳母做主把广军送去曹家养的,他们夫妻不同意也没法子,好在后来回来了。
“行了,别生气了,他瞒着咱们也是担心事情不成。”李昌顺把水盆端过来,“洗洗脚早点睡,累一天了。”
年前结婚的小年轻多,木器厂家具车间订单多,他们今天又加了一个小时班。
姜凤淑脱了袜子,将脚踩进水里,冷着声道:“他以为瞒得住我,他怕是忘了,姜凤贤是我亲姐姐!”
户口和工作的事,她二姐下午特意打电话跟她说的,她刚才不过是随口问问。
混小子居然跟她打马虎眼。
家里六个孩子,顶数广军心思活络,长得也最像她。
姜凤淑喜欢这个儿子,但从来不偏心这个儿子,因为广军和她不亲。也是小时候送去曹家养了十年,孩子回来就不认她了。
姜凤淑觉得,姜广军更像她二姐的儿子,事实上确实如此,这么些年她二姐和二姐夫没少替姜广军操心。
“广军手里钱估计是够用,不够也用不着咱们操心。”
“可毕竟是咱们儿子,买工作真要差一部分钱,咱们做父母的也得借不是。”姜凤淑说的是借,可不是给,她没那么大方。
李昌顺笑了笑,他媳妇这人就是这样,刀子嘴豆腐心,疼孩子也不挂在嘴边上,当然皓皓除外。
“广军不是广成,凡事他心里都有数,别想太多。”
姜凤淑依旧皱着眉,“昌顺,我看他是想要搬出去住。”
“搬出去住?家里有地方,他干什么搬出去?”李昌顺问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用眼睛看出来的,生活费他只说给七天的,下个月的一句没提。”
“兴许要买工作钱不凑手。”
“不能,我可太了解他了,即使下乡了也不会让自己手头拮据。”姜凤淑估摸,姜广军手里能有点钱,买工作肯定够。
“他想搬就搬,没人留他。我就是舍不得皓皓,这才回来几天,我还没亲香够呢。”姜凤淑一脸的落寞。
李昌顺劝道:“又不是看不着了,以后多去看看就是。”
姜凤淑没接话,那能一样吗?不养在身边慢慢就不亲了。
“广英没准要回来呢。”
“她回来干啥?”
“还能干啥,找路子回城呗,家里有个耳报神,你瞅着吧,不出两天广英肯定会得到信儿。”她生的女儿她了解,不是安分的。
广军媳妇回城这事就是根导火索。
家里以后不会安生了。
姜凤淑一直冷眼瞧着,卢美芳的小动作,早上拽着广成嘀嘀咕咕的说了半天话,肯定在打听广军接班的事,怕她给拿钱。
眼皮子浅的玩意,一肚坏水。
李昌顺拧着眉,“广英跟着凑什么热闹,你让她别回来,结婚了就好好跟人家过日子,瞎折腾什么。”
“我不管,有法子她就想,没本事就在乡下呆着吧,反正别指望我。”姜凤淑洗完脚就躺下了。
她过这个年五十了,还跟男人一样干木匠活,要不是手下带两个徒弟,真吃不消,太累了。一个月七十多块钱的工资并不是那么好拿的。
李昌顺倒掉洗脚水,又帮她捏了会儿胳膊腿,她感觉松快了一些,很快便沉睡了过去。李昌顺也躺下了。
两人是少年时期的情意,婚后相濡以沫三十年,李昌顺一直以姜凤淑的意志为主,姜凤淑说不管大女儿的事他也不会多管,免得里外不是人。至于广军要搬出去住,他们多半也是阻止不了的。
卢美芳负责炒,早上说好她做饭的,要是出尔反尔一下子不干,等一会儿婆婆回来都敢不让她上桌吃饭。
在这个家里婆婆就女王,谁也不敢忤逆她。
不过卢美芳的厨艺实在是一言难尽,土豆丝与其说炒熟了,还不如说炖熟了,出锅时黏黏糊糊一团,还放了不少酱油,瞅着真没什么食欲。
豆腐也给炖稀碎,像哪只鸡给刨的。于红霞在一旁看着,嘴角抽了又抽,早知道还不如直接土豆炖豆腐了,还省事儿。
吃饭时倒没人挑剔,估计都习惯了。不过鱼跟豆腐吃完了,盘子里的土豆丝还剩下一半,最后被李广平给包圆了。
饭后收拾完,正好家里人都在客厅,姜广军把准备好的粮食拎了出来。
“妈,这些大米你收着。”
姜凤淑也没说不要,直接打开袋子看了看,“这米不错。”米粒颗颗饱满,有光泽,闻着还有淡淡的清新味,煮出来的米饭一定很香。
姜广军拿出来有四十斤大米,其中二十斤是他给家里的,不能二姨家送了,自家父母反倒没有,让人知道了肯定说他不孝。
另外二十斤是他们一家的口粮。
“妈,生活费多少?这个月还有七天,您给算算。”
一旁的李昌顺瞪了他一眼,“生活费下个月再说吧。”这是要干什么?丁是丁卯是卯的。
李广成也跟着附和道:“广军,没必要算得这么清楚,你跟弟妹这么多年一直没回来过,只是过年在家吃几天饭有什么好算的?”
他说完看向卢美芳。
卢美芳跟他想的可不一样,她嘴角上扬着,真是意外之喜呀,姜广军他们一家居然带着口粮回来的。
“这事还是让妈做主吧,二弟你们有粮食就拿点出来,没有就算了。”知道有便宜占,卢美芳这会儿特别好说话。
昨天下午她不在家,没听说于红霞病退回城的事,更没看见他们带回来的几大袋粮食,不然早坐不住了,李广成也没跟她说。
“这个月还有七天,你们给五块钱吧,你大哥他们一家四口,一个月给家里二十块钱生活费,你们虽然有五口,可孩子都小,吃用不了多少,也一样给二十吧。”
姜凤淑声音清冷,不带一丝情绪,脸上也没什么表情,看不出她心里是高兴还是在生气。
这个生活费标准不高也不算太低,卢美芳在一旁就没插嘴。
姜广军立马掏出五块钱递过去,“我都结婚了,还拖家带口的,给生活费是应该的。”
姜凤淑接过钱,揣到兜里,“你们知道就好,我跟你爸养你们不容易。”
她跟李昌顺工资高那也是近几年的事,之前养着六个孩子,加上她老娘没有工作,还时不时生病,他们根本没存下多少钱。
加上广成结婚,广军娶媳妇,都花了高价彩礼,嫁妆却没看见多少。
三个女儿除了二女儿都是高中毕业,下乡后每人一个月补贴五块钱,结婚的家里没要彩礼还给了二百块钱嫁妆,是只出不进。
平时的吃喝拉撒还有人情往来,这些仔细算下来也不少钱。
家里还有个女儿没结婚,一个儿子在上学,姜凤淑怎么算都觉得手里的钱不够用,过几年她就要退休了。
现在不多存一些钱,等以后生老病死的,难道要伸手找儿女要钱吗?不说儿女有没有,愿不愿意给,她姜凤淑也拉不下那个脸。
她这人一向要强,能自己解决的事情从来不喜欢麻烦别人,对待儿女也是一样。
很多人都觉得她这样过于冷漠,太不近人情,跟儿女还要算得这么清楚,活的没有一点温度,甚至有些可怜,不过她并不在意,儿女又不能在身边一辈子。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片刻后,还是姜凤淑出声了,她问姜广军,“红霞工作的事怎么样了?”
吃饭时姜广军一句没提,“我二姨正托人给打听着呢。”他下意识的没说实话。
姜凤淑直勾勾的看着他,最后什么也没说,拎着大米转身回屋了。
这臭小子还跟她打马虎眼呢!
李昌顺虎着脸,抬手给了姜广军一巴掌,打在他后背上,“你个混账玩意,少惹你妈生气!”
姜广军疼的直咧嘴,这老爷子下手真黑,“没有,我哪敢呐。”
他刚才给忘了,他妈跟他二姨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每次有什么事人家姐妹俩都会第一时间互相通个气。
他这个外甥再好也得靠边站,还撒谎,他妈能不生气吗?
姜广军不说实话是防着卢美芳,并不是要瞒着父母。
李广成一头雾水,看着他爸揍完广军,兑了盆温水端进房去,也拉着同样不明所以的卢美芳回屋了。
老爷子发火了,赶紧躲远点。
于红霞抿着嘴笑,“姜广军,挨揍的滋味不好受吧?”幸亏皓皓刚才没看见,不然肯定高兴得嘎嘎乐。
姜广军挠挠头,他爸平时不声不响的,发起火来还挺吓人。
而且是几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的照顾他妈,人家夫妻俩永远一条心,他们这些儿女全都是多余的。
第10章 岁月不败美人,你还是那么漂……
客厅左侧卧室里。
姜凤淑倚靠在床头,正在跟李昌顺抱怨,“这个儿子是白生了。”
“白生也办法,他从小跟咱们不亲。”当初是他岳母做主把广军送去曹家养的,他们夫妻不同意也没法子,好在后来回来了。
“行了,别生气了,他瞒着咱们也是担心事情不成。”李昌顺把水盆端过来,“洗洗脚早点睡,累一天了。”
年前结婚的小年轻多,木器厂家具车间订单多,他们今天又加了一个小时班。
姜凤淑脱了袜子,将脚踩进水里,冷着声道:“他以为瞒得住我,他怕是忘了,姜凤贤是我亲姐姐!”
户口和工作的事,她二姐下午特意打电话跟她说的,她刚才不过是随口问问。
混小子居然跟她打马虎眼。
家里六个孩子,顶数广军心思活络,长得也最像她。
姜凤淑喜欢这个儿子,但从来不偏心这个儿子,因为广军和她不亲。也是小时候送去曹家养了十年,孩子回来就不认她了。
姜凤淑觉得,姜广军更像她二姐的儿子,事实上确实如此,这么些年她二姐和二姐夫没少替姜广军操心。
“广军手里钱估计是够用,不够也用不着咱们操心。”
“可毕竟是咱们儿子,买工作真要差一部分钱,咱们做父母的也得借不是。”姜凤淑说的是借,可不是给,她没那么大方。
李昌顺笑了笑,他媳妇这人就是这样,刀子嘴豆腐心,疼孩子也不挂在嘴边上,当然皓皓除外。
“广军不是广成,凡事他心里都有数,别想太多。”
姜凤淑依旧皱着眉,“昌顺,我看他是想要搬出去住。”
“搬出去住?家里有地方,他干什么搬出去?”李昌顺问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用眼睛看出来的,生活费他只说给七天的,下个月的一句没提。”
“兴许要买工作钱不凑手。”
“不能,我可太了解他了,即使下乡了也不会让自己手头拮据。”姜凤淑估摸,姜广军手里能有点钱,买工作肯定够。
“他想搬就搬,没人留他。我就是舍不得皓皓,这才回来几天,我还没亲香够呢。”姜凤淑一脸的落寞。
李昌顺劝道:“又不是看不着了,以后多去看看就是。”
姜凤淑没接话,那能一样吗?不养在身边慢慢就不亲了。
“广英没准要回来呢。”
“她回来干啥?”
“还能干啥,找路子回城呗,家里有个耳报神,你瞅着吧,不出两天广英肯定会得到信儿。”她生的女儿她了解,不是安分的。
广军媳妇回城这事就是根导火索。
家里以后不会安生了。
姜凤淑一直冷眼瞧着,卢美芳的小动作,早上拽着广成嘀嘀咕咕的说了半天话,肯定在打听广军接班的事,怕她给拿钱。
眼皮子浅的玩意,一肚坏水。
李昌顺拧着眉,“广英跟着凑什么热闹,你让她别回来,结婚了就好好跟人家过日子,瞎折腾什么。”
“我不管,有法子她就想,没本事就在乡下呆着吧,反正别指望我。”姜凤淑洗完脚就躺下了。
她过这个年五十了,还跟男人一样干木匠活,要不是手下带两个徒弟,真吃不消,太累了。一个月七十多块钱的工资并不是那么好拿的。
李昌顺倒掉洗脚水,又帮她捏了会儿胳膊腿,她感觉松快了一些,很快便沉睡了过去。李昌顺也躺下了。
两人是少年时期的情意,婚后相濡以沫三十年,李昌顺一直以姜凤淑的意志为主,姜凤淑说不管大女儿的事他也不会多管,免得里外不是人。至于广军要搬出去住,他们多半也是阻止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