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这必是出了大事了,陛下隐而未发。
  桐桐朝他轻轻摇头:无碍!问题不大。
  她安抚了林伯琼,再看向四爷的方向,四爷已经去不远处的茶楼等着去了。
  算了,茶楼的开销挺大的,林家没那么大的经济实力。坐在马车上喝点凉茶也挺好的。
  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
  然后宫里出来人了,只一张榜单,男女混榜。只在名字的后面各自标注着男女。
  桐桐凑过去看,男女一共九十八个考生,但这次的榜单上只有三十八人。
  一场殿试,竟是直接辍落了六十人。
  桐桐一看这数目就懂了。年年都甄选,这必然会出现冗员。小皇帝在提醒呢,官员补充新人没问题,但是官员内部考核也很重要。若是不合格的占位,那就意味着新人补充不进来。
  这数目一出,一片哀嚎之声。
  但没补充进来的人,会觉得是小皇帝的意思吗?他们肯定觉得,是被那么大人们给卡住了咽喉了。因为这些人里同样都是寒门居多。
  复试录取的寒门比例多,殿试淘汰的寒门比例当然多。但这么一折腾之后,大家不这么想了。还是那个问题:阶层固化,下面的人有怨言了。
  而小皇帝正在试图用这种激发两者矛盾的办法,以挟制这些权臣。
  从短期看,这些人是被利用了。可从长远看,或者不用多长远,就只要扛到明年。明年这些被辍落的人都会被小皇帝重新捞起来。
  彼时,双方的感情就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可见,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绝对是学了一些帝王权术的。或者说,这孩子生在皇家,耳融目染的,将怎么驭人当做日常了。
  这榜单上,一个叫黄千蕊的女子位居榜首,其后才是林伯琼,再其次是罗君如。
  前三之后,剩下的没写名次,但最后两个名字没跑,就是:林叔珩、金肆晔。
  桐桐啧啧了两声,然后看了四爷一眼:名落孙山的孙山,人家也是个名人呀!那一届案首是谁没人记住,但最后一名不也人尽皆知吗?
  然后大家都在说这个金肆晔是谁呀,这么幸运。
  一听说是金镇北的儿子,于是,很多人都‘哦’!
  ‘哦’是啥意思呢?就是那个意思,非要大家说明白吗?他爹是金镇北,齐阁老的儿子毁了人家走武将的路子,那不得赔人家一个文官做做呀。
  四爷:“……”真是好孙子!干的好!漂亮!
  桐桐忍俊不禁,看了他一眼,转身走了。想说话不急于一时,考试一结束,紧跟着就会授官。有了差事了,就真的自由了。想什么时候见面就什么时候见面。
  林宪怀看着意气风发的儿子,再看看一脸隐忍笑意的闺女,他并没有双倍的惊喜。若是只叔珩,卡在最后一名考中了。他真的是会欢喜坏的。
  但加上自家儿子,加上自家儿子这么优异的成绩,他愁啊!
  林伯琼跳上马车,“爹,儿子终是不负您的期盼。”
  林宪怀:“……”他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然后真诚的问他:“授官……你有什么想法吗?”
  “爹,儿子没想依靠您。”
  林宪怀:“……”不!你一定得依靠我!我不嫌弃麻烦。但这个话还不好说,他只能婉转的提了,“儿啊,问政院如今形同虚设。可在新明立国之初,问政院不可替代。为父常遗憾,不能做些实事。幸而我儿得中,为父心怀甚慰。你若能入问政院……”
  “问政院……相对清闲,为何不叫叔珩去?她是个姑娘家,别的差事辛苦,正该有个清闲的去处……”
  林宪怀:“……”怎么说呢?“问政院所涉人员杂,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她一个姑娘家,并不方便。并不是人人都知礼守礼!所以,你去合适。至于叔珩嘛,她如何任命,女官之事,为父不好干预。”
  林伯琼信了:“那……儿子听从父亲安排。问政院在当年,太祖太宗尤为重视,它也为天下一统立下过汗马之功。如今,帝祚之危,危若巢卵……问政院倒也不失为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地方。”
  嗯嗯嗯!我儿这么想就对了。
  桐桐:“……”问政院,暂时来说,确实是个能安生呆着的地方。
  人一回来,门口的鞭炮声就响起来了。周围的邻居都是林宪怀的同僚,家里两个孩子都考中了,这是多大的喜事呀。
  贺喜的人络绎不绝,桐桐后半天跟着应酬了半天。
  晚上客人散了,这才安排,哪一天正式宴客。又给写信给老家,给亲自,报这个喜讯。
  尤其是林伯琼的婚事在八月,这一考中,对人家亲家那边也是个交代。
  林家老家在那边,主枝早没人了,而今的都是旁支。说是祖娘娘的娘家,可其实这么多年了,血缘关系还剩多少呢?提出来不过平白惹人笑话而已。
  老家还有老人家,也还有兄弟子侄。
  再加上周碧云的娘家也在老家,人口挺多的。这般的喜事,该通知老家的。
  桐桐不掺和这些事,“爹,娘,我先去睡了。明儿一早我得去书院,把书院的东西带回来。还得去一趟常阁老府上,授官一事,常阁老应该另有安排。”
  周碧云抬手在女儿脸上摸了摸,“本来就不爱笑,如今一做官,你越发不爱笑了。”
  桐桐却笑了,“不是不爱笑了,是这官……做起来,就是不停的在处理事。好事不用处理,用处理全是坏事。我这以后天天跟坏事打交道……娘啊,我笑出来给谁看?”
  周碧云:“……”你这官当的,好似跟你爹不大一样。
  桐桐只笑却不再言语,“我先去休息了,您和我爹也早些睡。”
  然后人家真走了!
  周碧云看丈夫:“这……何意?”
  “常阁老能成为常阁老,那是一般人吗?心里若只有官位,那如何能以一女子之身,位列朝班?”
  “咱家能出个阁老?”
  林宪怀:“……”我觉得能。
  周碧云叹气:“常阁老这都半辈子过去了,也没成亲。”
  常青莲是没成亲,偌大的府邸出了她和两个仆妇之外,没有别人。
  但宅子里规整的特别好,一脚踏进去,花卉成片,这该是常阁老唯一的消遣吧。
  桐桐被请进去的时候,常青莲上身短袄,下身是极为宽大的裙裤,显得身形干瘦修长。她手持长剑正在耍,一趟一趟再接着一趟。
  等长剑一收,她才拿了帕子擦汗。脸上无脂粉,有些浅浅的皱纹和一些雀斑。身上无一装饰物,头上只一根木簪,将头发挽成一个道髻。
  “恩师!”
  常青莲就笑,“你这一声恩师叫的,我都惭愧。”她说着就往书房走,“进来吧。”
  桐桐跟进去了,顺手给常青莲倒了凉茶递过去。
  常青莲问说,“可是为了授官之事来的?”
  “学生听您的安排。”
  常青莲:“……”这孩子真上道。她接了茶,问说,“还记得你在书院的学考考卷吗?”
  “禁枪?”
  常青莲将杯中的茶喝了,问她:“若叫你去刑部,接手此案,你可敢?”
  求之不得!
  第115章 万里扶摇(14)一更
  吏部的任命折子递到了内阁,内阁五位阁臣,以齐阁老为首。每临大事,必开议事会。
  日常里也是逢五逢十雷打不动的议事会,谁在管辖的范围内遇到不能决之事,都可以拿出来,五个人共同决议。
  吏部的折子到齐阁老手里,齐文超看了一眼,然后教给秘书丞,“誊抄四份。”
  誊抄好的任命名单连同其他要议的事务文书,在议事会之前就放在了每位阁老的案几上了。
  一聚到议事厅,彼此见礼,这就都坐下了。
  常青莲摇着手里的扇子,将最上面的文书打开,是吏部拟定的名单。
  她的视线在名单上一扫,就见给林叔珩的安排任命是:宛平县县尉。
  宛平就在京城左近,县令为七品文官,而县尉为从七品文官。虽是实职,也确实照顾年轻女官,只安排在天子脚下的县里任职。但这却绝对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拟定的。
  吏部拟定名单,要考虑方方面面。一般情况下,阁臣中有人下条子,吏部都会照办的。自己很少动用这样的权利,入阁以来,这是第一次。吏部竟是将自己的意思给驳了。
  齐文超坐在最上首,看了两边四位同僚一眼,“吏部的任命诸位都看了吧,若无异议,就通过了。”
  常青莲当然有异议,吏部驳了她的意思,必是齐文超另有吩咐。
  可你便是另有安排,事先不告知自己,这便是不尊重。今儿要是不言语,改明儿就没有自己说话的份了。
  因此,她直接道:“我有异议。”
  边上的吴越海嘴角一勾,端着茶盏低头喝茶去了,一副不掺和的样子。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