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创刊词是邓布利多教授写的。一开始埃尔弗里德没想过动用这么大的人物为她们写赠言,是艾莉西亚在一起回霍格沃茨探究方便流通的壁炉过程中偶遇了校长,对方兴致勃勃地了解她们手里现成的文稿,看样子他似乎对她们的努力挺感动呢。
  毕业后首次返校的另一大事是埃尔找回了伊奈茨的家养小精灵罗布,也许那个年代没有“解放奴隶”的概念,与过去决裂的伊奈茨把罗布安顿在霍格沃茨的校厨房,奴仆天性致使小精灵只会一年又一年等待他们的主人,正如将近二十年流逝罗布仍在等他的小主人,直到此时埃尔弗里德告知他全部实情,他悲恸地大哭起来、泪水顺着他苍老的大鼻子两边倾泻而下,按照继承属性他应继续效忠于主人的孩子、也就是她,但她想到了伏地魔幼年在弗利家的经历、如果这闻风丧胆的恶徒也能算作罗布的主人那会很糟糕。
  验证的方法很简单,她就问了一个问题、他的左手是怎么只剩下一根手指的。
  受命令的制约,他没法说清隐情。
  推断正确。直觉同时告诉埃尔,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她应该替伊奈茨还他自由,思及此她将自己围巾交给他,即便他的反应丝毫不像获得自由、更像是象征耻辱的处刑,这对衰老的小精灵而言如同逐出家门般残酷,她忍住心软的妥协、温和而决绝地说:
  “我不是在惩罚你,罗布,我希望你能帮我,而假如你仍是弗利家族的小精灵,你就做不到只忠诚我了对不对。” 这句阐释让他暂时止住了哭泣,她接着小声问道:“现在,你可以回答我的上一个问题了……”
  他的确能够回答——约莫十多年前的某个深冬夜晚神秘人命令他来找自己,等他一到达就被对方用切割咒取走了一只手的大半,伤口永世不可愈合,疼痛万分的罗布倒在地板,神秘人回来以后莫名非常愤怒、像失败了什么事似地大发雷霆,索命咒差一点就击中了罗布——幸亏他及时幻影移形了,伊奈茨曾嘱咐过他“好好生活”,想来也是一种对生的驱使,让他奇迹地从黑魔王手底下逃脱。
  听罢埃尔却想不明白,她知道伏地魔用家养小精灵当实验品并非新鲜事,但为什么非得是罗布?为什么是取他的肉?为什么失败一次后就放弃?太多疑点。可惜罗布自己也不得而知。
  基于霍格沃茨是整个英格兰最安全的地方,她让罗布“帮的第一个忙”是安心待在这里。
  校长写好了寄语,谦逊地表示请不要介意他的拙文,她们不好意思地一边道谢一边展开一看,剔透的蓝色墨水在羊皮纸上闪闪发亮:
  “以我最诚挚的荣幸感谢每位愿意为真理与幸福奔走冒险的青年。《言论》将会是慰藉及激励我们的共同礼物。有伟大的智者曾言:‘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2’我始终深信不疑,纵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找寻得了快乐,只要永远记得心中的光明。
  ——阿不思·珀西瓦尔·伍尔弗里克·布赖恩·邓布利多”
  这份创刊语措辞精炼而意义深刻,还引用了麻瓜作家的名言,埃尔相信没有比这更好的、充满了希望的开头。
  第一期的八卦轶事专栏记录“某知情人士”偷听到艾弗里新一代继承人与未婚妻的争吵内容,显然他们的“某些行径”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相互背叛,以下是对话的个别摘录……笔者珍妮·艾洛维。
  哇,好有意思。读者想着,翻了一页。
  短篇小说/童话专栏,本故事纯属虚构,望知悉,作者克拉丽丝·泰德。很久很久从前,有一对双胞胎王子,他们为了争夺皇位想各自做出一番事迹令国王刮目相看,大王子决定当一名最英勇善战的领袖,小王子则拿不定主意,他不及哥哥的优秀,性格也温和得颇为软弱,一天他在路边遇到一个讨水喝的乞丐,小王子看这人可怜就将其带回皇宫中当他的侍从之一,不料该青年才华横溢,成为小王子笼络民心出谋划策的骑士,渐渐地小王子深受民众爱戴,嫉妒的大王子偷偷掳走骑士并威胁他转为自己的幕僚,骑士为活命而答应。野心勃勃的大王子听从骑士的建议,请求国王准许自己带领一支军队上战场,在战役中他俘虏大堆士兵并收获大量珍宝,其中被俘的还包括将军身边的御用画家,大王子让他为自己画一幅满意的肖像,否则画家的下场会和别的俘虏一样,结果虽然大王子很喜欢那副肖像、但仍选择杀掉了画家。战事一天天紧张严峻,大王子询问骑士解决战争的办法,骑士说只有向恶魔出卖自己的灵魂才能拥有绝对的胜利,大王子又问该如何与恶魔签订契约,骑士回答、您将您的心脏和画中人的互换即可。果不其然,大王子战胜了敌人凯旋,国王将皇位交由他继承。在大王子执政期间,他到处发动战争侵略邻国,百姓苦不堪言,反抗的人会被杀死挂在城堡外的旗杆,小王子不忍再目睹这无力的悲剧,他带着最小的妹妹离开了王国,后来,那位骑士也悄然离开,谁都找不着他们了。许多年过去,大王子的子女们相继夭折,他一直没有继承人,在极度的无奈下寻求民间的法师帮助,法师说没有心的人是不会有孩子的,他要将真心换回来才行;大王子又问长生不死的办法,法师说亲手杀死血亲有永恒无法转生的机会,画里的人就能重生。于是大王子杀了尤未逝世的母亲,肖像中的自己果真变得如活人般可以言语,却是一副没有思考能力的空壳,并不能代替衰老的自己处理政要。狂怒的大王子把肖像烧毁,他以为这样自己的心就会重新复原,然而火苗像猛龙扑向了他,把他拉进熊熊燃烧的火炉中,一齐拖入了地狱。故事以小王子与妹妹回到了王国为结局,小王子认为只有自始至终不渴求权力的人才有资格当国家的领导者,因此妹妹成为了女王,她也是整个漫长皇朝以来最明智、亲和、伟大的君主……
  嗯,看来这份报纸还适合留给孩子读睡前故事,怎么订购来着?读者又往后翻一面。
  时事专栏,第一篇《纯血主义真的能统治麻瓜吗?》,作者梅格·普莱特,从动员组织能力等社会视角探讨巫师与麻瓜一旦开战会出现的可能性和后果,全文分析客观、中肯,明眼人清楚没有说错。
  直指敏感主题,恐怕有些危险了啊……读者打消了订购的念头,再翻到末尾。
  时事专栏第二篇《假想全世界是他的奴仆或敌人——探索神秘人强权背后的真实心理机制》,作者玛格丽特·维克多。
  梅林的蕾丝袜,这是可以写的吗?!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分析一个名字都不能提的魔鬼!尽管……不得不承认,写得很严谨,甚至颇有道理……但是,这直言不讳、百无禁忌的言辞风格,可比上面用灵魂换前途的王子可怕多了!
  成年的巫师读者看完这份躺在家里壁炉灰或是被窗台外猫头鹰扔进来的奇怪报纸后、都害怕得匆匆“毁尸灭迹”。
  反倒是学生们不仅读得津津有味,各年级还四处传阅,第一期堪比一记重磅炸弹,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重头戏,特别是后两篇,绝不留情的揭示,令人热血澎湃的笔力,在《预言家日报》充斥不实报道和虚伪言论的衬托下,《言论》才是真正勇于发声的报纸。发行的一连几周,从刚开始仅有寥寥几位高年级阅读、到礼堂早餐时段整条长桌不分年龄与学院都在看,连教授们也略有耳闻。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支持的态度,除格兰芬多一些激进派以外,实际持中立观望看法的是大多数。
  主创们好像要把“身先士卒”的精神贯彻到底,第二期很快出版,作者仍是那几位,《亚克斯利家族目前资产堪忧的实情》,《受诅咒的山谷》,《由历史的战争简述麻瓜发展的底层逻辑》,《巫师界的规训与惩罚4:我们“畏惧”伏地魔的原因》。
  这次已是直呼其名的程度。
  顺带一提,主编很体贴地为新一期报纸设置“阅后自燃”魔法,换言之类似于吼叫信能自动撕毁的功能,免去了有所避忌的读者们费劲的销毁,从第二期起启动翻阅完毕自动消失的服务实在怪贴心的。
  正当人人近期的开场白无外乎“……看没看最新的《言论》”之时,食死徒这边无疑察觉到它的流行,他们采取对策、即一贯“死人不会说话”的思维,扬言追杀作者们,要她们落得可怕的下场。
  以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为首的狂热分子,踊跃向大人请缨追捕创刊者,但意料之外、伏地魔并没有他的手下那样恼怒,更准确来说、是他对这点伎俩很看不上,见到首期邓布利多的致词无不解读为凤凰社的反击方式之一,邓布利多要玩文字游戏,他就拿实质行动证明一切反抗皆是徒劳,这种小事不配让他伤神,就交给属下去干。贝拉特里克斯兴奋地先是吩咐几名擅长搜刮情报的食死徒查清她们的住址,殊不知找根本不存在的人与盲头苍蝇没有实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