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是的,毫无疑问“珍妮·艾洛维、克拉丽丝·泰德、梅格·普莱特、玛格丽特·维克多”其实都只是埃尔弗里德和艾莉西亚两个人,自从第一期释出引来热议,邓布利多就提议俩人考虑加入凤凰社,一来能保护她们的安全,二来组织里确实缺少舆论宣传的角色,这时候埃尔才发现原来邓布利多招募社员一向不拘泥于固定的身份地位,内部成员是形形色色的多样化,是她以前误会了它的性质,听完邓布利多的解释才豁然开朗,艾莉西亚也答应得飞快,终于涌现一股归属感、埃尔长久紧绷的神经舒缓了点,接受邓布利多的邀请晚上到总部开会,被重点保护的新成员得被秘密而正式地介绍。
  等会议的时间点一到,邓布利多站在准时到场的重要老成员前和善可亲地宣布他们要欢迎两名敢于以笔为戎的新人,原本听说是《言论》的创作者们这一消息大家已足够期待,当艾莉西亚与埃尔弗里德一先一后进的门,她们都有一丝尴尬、毕竟像认领“干坏事”似地现身在大伙面前,不过众人的反应十分热情且钦佩、他们还真的以为有四个作者呢,莉莉等老朋友们更是惊喜,詹姆不停地夸奖她们可贵的勇气和犀利尖锐的行文,西里斯由衷地感慨那是他看过最好的报纸,他们都真心实意地笑了笑。
  热闹过后,邓布利多严肃地强调食死徒最近越来越卖力调查报刊创办人的真实信息,出了名疯狂的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又是领头人,保密及保护的任务必须被重视起来,《言论》必须办下去。
  短会结束,詹姆借着庆祝好消息的名头想周末在家中开展聚餐,莉莉自然看出他是在仗义地给好兄弟创造机会,但她不认为掺和进去是好事,正想制止他,埃尔却已经很及时地回绝了:
  “谢谢你詹姆,可惜我休息日就要忙着整理稿件……抱歉,以后有空再聚吧。”
  一旁的西里斯还没来得及说什么。
  “噢、噢好,没事。” 詹姆表情复杂地看了下沉默的西里斯,莉莉无奈地拉着埃尔的手接话道:
  “没关系亲爱的,专心忙你的事……” 说罢轻飘飘地朝詹姆投向“回家给我等着”的眼神,詹姆赶紧低下头为自己的擅作主张捏一把汗。
  “那我先走了,晚安。” 埃尔低头亲了亲莉莉的脸颊,再朝西里斯和詹姆挥了挥手,和等在不远处的艾莉西亚踏上回家的道路——创刊后为更高效率地写稿埃尔让艾莉西亚住在了自己家,瓦伦娜给房子施加的保护咒也比较安心。
  “晚安。” 西里斯平静地回应。
  回去的一路上她们异常安静,埃尔弗里德没怎么讲话,一抹淡淡的沉重仿佛笼罩着空气,心思细腻的艾莉西亚旁观了散会的那一幕、她不可能看不出是什么样一回事。
  “……不知道你听没听过,那会儿女生宿舍特流行的一件传闻。” 艾莉西亚想缓解气氛的僵硬,更想哄埃尔开心,主动开口道:“说布莱克长年暗恋波特。”
  埃尔弗里德果然被逗得笑出了声。
  艾莉西亚放松地跟着笑:“我当时真信了!霍格沃茨那么多美女,他只顾黏在波特身边……老实说,正是他对漂亮姑娘们不理不睬、才更吸引人更受欢迎,有个词叫欲罢不能,人的本性是有征服欲的。”
  恰好到了家,埃尔静静地认真听着,像在听教授讲课,还提出了问题:
  “你的意思是,过多的拒绝反而会引起征服欲造成的纠缠吗?”
  “呃,可以这么理解。” 艾莉西亚沉思着点点头,“尤其是对于叛逆性格的人而言。”
  猫咪跳上桌子钻进她的怀里,瓦伦娜正收拾着工作台的设计稿、问女孩们要不要喝点热巧克力,艾莉西亚起身去厨房帮忙。
  “……我知道下一期该以什么开头了。” 埃尔弗里德蓦地跳转了主题,她微微皱着眉,语气不带半点波澜,灯光渲染下的深色眼眸却神采奕奕,“既然食死徒想取作者的性命想得不得了,那我们就施舍他们这个荣耀……”
  或许不是质朴的文学,却又何尝不能演变为一种“作者之死”呢?3
  一度产生“她们刚才在聊情感话题”的错觉,艾莉西亚不禁怔怔看着打字机边的一张白纸显现出一行行字——
  “ ‘读者的诞生的代价就是作者的死亡。’
  我们无所谓那些狂妄的放言,无所谓那些将会遭受的恐怖,甚至即使面临无法再一期接着一期与你们相见,我们也绝不向黑暗、向谎言妥协。
  因为我们不是其他企图掌控你们思想的报纸,你们对我们言语的破解才是我们创办《言论》的初心。
  因为言语外蕴藏千千万万的深意是由你们所书写。
  我们相信无论是谁来当这个作者、谁来发这一句声都没有关系。
  因为你们同样拥有着话语权,你们既是读者,也是作者。
  最后的最后,献上永远的爱与怀念、予玛格丽特·维克多。
  ——凯尔·维克多,珍妮·艾洛维、克拉丽丝·泰德、梅格·普莱特”
  ……她在制造一个本不存在的“生与死”。
  犹如宣告终结与开启——终结读者被动的接受,开启他们由愤怒激发的共鸣。
  尽管是有赌的成分,但客观来讲她并不会输掉什么。除非是骨子里就与恶为伍的一派,否则每个正常人都肯定会选择相信这段委婉的讣告、这段暗示由“死者”的“亲信”接替其事业的前言。难道食死徒可以对此作出回应“他们真的没有杀掉‘玛格丽特·维克多’、上边写的是假消息!”——恐怖.分子声称自己没杀人,就像邓布利多实际是神秘人帮手一样荒谬得笑掉大牙……再气急败坏,食死徒们也不至于做出这等蠢事。
  而且以她对伏地魔的认知,这样的做法反倒更惹怒不了他——原因?艾莉西亚随口一说却尤为贴切的“叛逆理论”……刚开始埃尔是在对应生活里感情的小麻烦,想着想着就联系上了正题,她总是能将思考的精力耗在正确的地方。
  短短两天,《揭秘罗齐尔家族和特拉弗斯的合作纠纷》、《猎犬之死》、《纯血结合所造成的遗传病危害——治疗师的自述》和《论伏地魔与格林德沃暴力主义理念的异同》四篇终稿敲定,成品被附有魔法的印刷机小帮手叠得整整齐齐,估计如今还如此快乐的只剩魔法本身了吧,瞧它们这副迪士尼公主般哼着歌包装报刊的模样……熬过通宵疲倦得躺倒在沙发的她们不约而同地心想。
  “……我们真要把这一期发表出去?” 艾莉西亚深吸一口气,再次向她确认,肩负重大谎言的不安感消减昔日的果决是人之常情,埃尔弗里德承载着相同的情绪,她盯着标题看了一会儿,才给出简短明了的答案:
  “对。”
  早在创刊准备时期她们就和瓦伦娜一起研究通道速递的魔法,分别改造家里的两只壁炉,客厅连接的总地点是霍格沃茨,由此可衍生出校内不同的小地点投递、譬如公共休息室或宿舍,主卧的壁炉则连接大范围的巫师居住地,通常每份报纸在生成“阅览后自动化灰”魔法前会绑定好收件人住址,等全数整理完毕,它们排排队一卷接着一卷跳进壁炉、从而来到每一个读者的手中。
  这生产流程是三人讨论过统一的点子。虽说魔杖施魔咒完成不少功夫活,做好一期累得要命,重点是零收益,埃尔并不想让艾莉西亚像家养小精灵似的连报酬都没有,可是上次直接给钱时她脸红着拒绝了。
  细想来这的确不太好,后来干脆建议住在自己家,免去衣食住行的开销,只不过显然艾莉西亚不是受得住白吃白住的家伙,她经常半是央求地请母女俩收下以表谢意的小礼物,或者偷偷支付账单——相当于收支扯平、没有获得任何好处……为什么呢?
  在象征“生接替死”的新《言论》发行于周一的大早上,埃尔弗里德问了她这个问题。
  然后犹豫片刻的艾莉西亚娓娓道来她的旧忆。
  对入学选进赫奇帕奇这件事,父母皆是麻瓜又算不上多聪明或胆大的艾莉西亚·克里斯不觉得奇怪,她跟绝大多数普通学生相差无几,从二年级起教授称赞她的论文,在一众要么被拉文克劳截获学术奖项要么被格兰芬多截获魁地奇杯的赫奇帕奇学子中、践行“不管是个人荣耀或集体荣耀,没什么比崇高的品质更可贵”的价值观念是必然的,然而在青春期短暂的野心冲昏头脑阶段、艾莉西亚不希望这种“必然”阻挡她的成功。
  三年级在礼堂上第一次正式看到埃尔弗里德·韦勒克——这在霍格沃茨也许你没见过真人但一定听过的名字——那时被拉文克劳级长和莫名沸腾的欢闹声“推”上台的埃尔,台下的艾莉西亚注视着她、目光不知不觉地呆滞,台上的人像天生笼罩着一种光环:一种不论她怎么试图低调地隐藏,只要站在众人前,那奇妙的、仿若沉淀已久的智慧及意志所形成的气质就会凸显无遗,好比带着几次轮回的记忆出生、浸润着不符合年龄的阅历,整体属于经典的麻瓜世界里崇尚精英教育的中产阶级家庭所培养的小孩样子,并多了几分悲悯的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