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只要她看不到,随便他爱怎么看怎么看。
  ……
  相比起他俩老夫老妻的静态相处模式,几米之后的岐王府马车中,两个小年轻就要活泼许多。
  宋锦一上车就脱了鞋袜,半躺在马车的小塌上,双手垫着脑袋,晃着脚丫,碎碎念念:“你听到了没?就储家那个,黑还是你们搞政治的黑啊……”
  齐铮面带无奈:“跟我可没有关系。”
  朝堂上的事情,齐晔一般都不会瞒着他。
  梁家涉及的势力不少,之前在青郡府可以说元气大伤,但是到底狡兔三窟,一行人逃离他处,不过这一次可以说是连根拔起。
  潜伏二十年的叛乱势力被剿灭,齐晔这段时间每日吃饭都忍不住多吃一碗。
  当然,若没有储邵的事的话,他能再多吃一碗。
  一个顶尖大儒学士闹出这般丑闻,齐晔觉得糟心得很,更糟心的事他竟然完全没有察觉,这次科考还点了储家的小子做探花,这也就算了,这小子身子还这般不争气,领了银子没几天就‘病’死了,浪费他一个科考名额。
  齐晔没少和齐铮吐槽,让他以后引以为戒。
  可是真就只为此吗?
  齐铮不确定,他可没有忘记,宋锦母女俩离开林溪镇的时候,被梁家死士埋伏的事。
  当时,储邵可就在林渊书院,而宋锦正巧也去了那边。
  一个巧合是巧,两个巧合,也不一定了。
  齐铮低下头,轻轻揪了揪腿上散落的乌黑秀发。
  宋锦说话声一顿,抬手就是一巴掌拍了过去,凤眸微睁,凶巴巴:“干什么?”
  齐铮松开手,转而捏住她的脸颊,低声:“冲动。”
  证据,有时候重要,有时候又不那么重要。都城的老狐狸,可不是她家那一位。
  宋锦反手抓住他的手腕就是一嘴,理直气壮:“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齐铮也没有和她算账的意思,过了就过了,总归,她向来只杀该杀之人,不会牵连无辜。
  而该杀的人,死也就死了。
  比起王爷皇子,他的骨子里还是那江湖侠客,更喜快意恩仇。
  齐铮只是提醒她罢了,说过,他继续
  绕着她的秀发,任由她拿自己的手磨牙,然后和她说着梁家的后续。
  “梁王已死,梁家其他人也抓了大半,或许还有散落在外面的人,但是不成气候,影响不了什么。倒是储邵,父王和我说,他会这般,可能是因为他以往和前朝的绥宁公主有过一段往事的缘故,据说破城时候,绥宁公主怀着孩子……”
  至于那孩子是谁的,现在在哪儿,其实也不重要了。
  这个天下,永远是以百姓为根。
  百姓安,则皇室安;百姓乱,则皇室更。
  **
  三月出头,青草遍地。
  金铃山上的金铃花要秋日才开,但是遍地的野花已经冒出了脑袋,漫山遍野地铺开,很是好看。
  现在正是踏春好时节,金铃山上人来人往,生机满满。
  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是金玲山确实是宋商个人私有的,若是他愿意,在山下设了栅栏,就能避免闲杂人等闯入。
  “迟暮老人,少年风华,稚童与狗。”曲茂泽站在最高巅,俯身看着山下往来行人,发自内心的笑,“皆是景致。”
  牛铁兰并肩而站,听到这话,瞥眼看他,神色有些一言难尽。
  所以说,这人当初收养五个样子,就是当狗玩的是吧?
  曲茂泽转头看她,勾唇,指着金铃山,笑道:“喜欢吗?”
  这山,可以说是他一手勾勒打造的,一花一草,一亭一阶,风雅精美,又与周围融为一体,一切恰到好处。
  牛铁兰杏眸莹润,抿了抿嘴,迟疑好一会儿,还是小声道:“你,为何取这名?”
  金铃山金铃树,便是让她不往这方面想也难。
  曲茂泽看着她轻咬唇瓣,低低一笑:“其实吧,本是想效仿江南金陵,附庸风雅一回,却遇到一马虎鬼,记错了字迹,等到发现了,改起来也麻烦,便将错就错,夫人不用多想。”
  牛铁兰点头:“那确实挺巧的。”
  曲茂泽挑眉:“夫人信了?”
  牛铁兰瞪他:“信你满口谎言,胡言乱语。”
  曲茂泽笑了出来,伸手揽住她的肩膀,将人抱入怀中,就这般抵在她的脑袋上,看着山下盎然春意,低声温语。
  “后山还有一片春兰,现在正是开的时候,可要去看看?”
  牛铁兰怔:“你……”
  无需她说完,曲茂泽便知她要说什么,含笑:“去年秋日找人种下的。”
  牛铁兰轻轻咬唇,莹莹杏眸对着他清亮凤眸,心中一片涩然,好一会儿,她点了点头。
  曲茂泽噙着笑,手从她肩上放下,稳稳拦住她纤细的腰肢,就这般转身朝后,去看那一片兰草坡。
  不管是金铃花,还是春日兰,只要她喜欢,便都是最好的。
  他们走过石阶小路,绕过茵茵绿草,踩过一片精心种植的花海,来到另一片兰海。
  白瀑银河,浅流鱼虾,松鼠飞鸟,蜓虫飞蝶。
  春日的绿意之上,各色的兰草迎风飘摇,铺满整个山谷,一片勃勃生机之色。
  一只五彩的蝴蝶风筝从谷底飘起,悬着断掉的筝线,摇摇欲坠。
  夫妻俩迎风而立,静眸欣赏,那春风缠绵,吹动青丝飘摇,吹得心儿软软。
  如果,飞上来的风筝不是牛铁兰的心头好的话。
  如果,兰草堆里没有散落一地碎花残枝的话
  确实如此。
  牛铁兰站在坡上柳叶眉蹙,身形轻晃,轻轻的,伸手捂住了心口,一副弱柳之姿,发出惊天巨吼。
  “小混球你是不是找死……”
  坡下,一路肆意撒欢,玩累了的宋锦躺野生兰花丛里轻闭双眼,嘴上叼着朵兰花,翘着腿轻晃。
  只闻一阵熟悉的怒吼,她一个打滚蹦起,看着被糟蹋大半的花丛,挑起眉头。
  得了,原来不是野生的啊。
  宋锦嚼着花皱着脸,看着那边山坡上拎着裙摆追下来的亲娘,撒腿狂奔,大喊:“娘亲,冷静,冷静。”
  牛铁兰拎着裙角追逐,怒:“冷静你个鬼,给老娘站住,小混球。”
  宋锦:“傻子才站呢。”
  牛铁兰:“宋锦!!!”
  ……
  母女俩穿于绿草繁花,你追我跑。
  齐铮无奈摇头,遂踏着林木寻回风筝,盘腿坐于崖上,免于牵连。
  曲茂泽站于花间,看着母女俩追逐打闹,听着她们银铃笑意,嗔怒吼声,嘴角微扬,挥袖扬袍,蝶影翩翩。
  “金铃花花开秋日,春日兰兰桂齐芳……”
  (正文完)
  第143章 番外一关于太子妃
  “陛下,国无太子而无稳,太子一日不立,江山一日不稳啊。”
  在朝臣们再一次提出这个话题的时候,齐晔这一次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说得对,没太子不稳。
  于是,他家好大儿就从岐王成了太子。
  另外三个王爷,不对,是一个王爷加两个郡王屁都不敢放一个。
  大臣们也早就猜到这个可能,一年多的时间已经够他们适应这个结果了,尤其是这段时间大衍事端不断,岐王也展示了他相应的处理能力,担得起这个位置。
  虽然在读书上,他还差得很远,但是没关系,他们可以慢慢教。
  因此,立太子一事,说得上上下都非常满意,一时之间,君臣和谐,大家欢愉。
  不过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不到两月时间,又有大臣趁机进言:“太子殿后院空无一人,应当早日娶妻,开枝散叶。”
  对此,齐晔没有像立太子一般欢喜,反而蹙着眉头,高深莫测:“太子尚且年幼。”
  进言的大臣:“……太子已及冠一年。”
  无论如何也说不上年幼了。
  其他皇子十五六岁后院就有人了,也都是十八九岁成婚,真等到及冠还是一个人的,也就齐铮这个江湖长大不讲究的太子了。
  大臣继续:“便是您觉得太子年幼不急成婚,但未来太子妃侧妃人选总得先看好吧?太子殿下成婚已晚,现在永安城适龄的贵女不多,再拖两年,女子年华不待啊。”
  永安城女子基本上十四五岁便要相看对象,待十六岁及笄后便开始准备婚事,十七八岁成婚刚好。若及笄后再相看,一番风顺还好,若有个万一,耽搁一两年,后面可就难了。
  尤其是太子妃人选,家世、才华、容貌样样都得有吧?这可是太子妃啊。
  而齐铮回来得晚,上头三个王爷婚事也早已定下,都城家世出众的人家,便是适龄的好女郎并不多了,更别说样样都出挑的好姑娘。
  选拔、订婚、成婚,随随便便又是一年,谁家的姑娘都是花儿,不可能一直等着,现在不趁早还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