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鹃已等候良久,走到二人面前福了福身,在中间的位子落座,一双素手细嫩光滑,拣茶,碾茶,筛茶,注以沸水,手轻筅重,指绕腕旋,茶色在碗中渐渐鲜白,茶沫浮于上,经久不散。她又拿湿润的竹签蘸取茶粉作画,兰花毕现。
穆宜华欣喜地鼓掌:“小鹃姐姐的点茶技艺真是越来越精进了。”
吕夫人笑道:“这丫头都嫁人了,就因着你要来,我才把她从夫家喊回来的。”
穆宜华抿了口茶,在嘴里咂摸出味,问道:“早春的雀舌?”
“我知你爱喝雀舌,今年杭州的贡品刚分赐予大臣,就让你给喝了。”吕夫人言语中带着骄纵的嗔怪,“还有这脆薄饼,糖蒸茄,酱佛手,酱香梨子,哪样不是你爱吃的?就为着你这小妮子,阖府上下忙前忙后的。”
穆宜华知吕夫人偏爱她,倚在她身上得了便宜还卖乖地笑着。
“给长青的书塾找好了吗?”
“找好了,是阿南家的书塾。”
吕夫人点点头:“两年前他们家大郎考中了进士被分配在太常寺当职,想来宁家书塾也是好的。何况你又素来与阿南亲厚,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近几日就去送束脩吗?”
“嗯,到京中月余,阖府上下事宜也都打点好了,是该去拜会拜会亲朋了。”
吕夫人放下茶盏,嘱咐道:“听闻这几日宁府有亲戚在,好像不太好相与,你去的时候多加注意。”
“亲戚?”穆宜华在脑海里搜寻一番,“莫不是宁伯伯那在老家经商的二弟?我记得……宁伯伯当初是被继父扫地出门才投得军啊,他们兄弟二人并不亲近。”
“所以才难缠啊,生意垮了,要赔好多银子,儿子女儿都跟来了,听说一个叫宁元赋,一个叫宁之雅,一个要娶一个要嫁,走投无路了,这才腆着脸到汴京来找这个名义上的大哥。”
“在宁府留住多久了?”
“半个月了吧。你说这汴京城多少双眼睛看着呢,那宁肃难道真能不管他弟弟了?宁夫人也无法,只能好酒好菜地招待着。不过有一件事就不好办了,宁夫人此前让我帮着相看适龄闺秀给他们家大郎说媒。本来都看中都官郎中孟秋的嫡长女孟禾了,那姑娘生得漂亮,知书达理,比元庆小五岁,正正好。宁夫人连孟府的拜帖都做好了,可如今堂兄堂姐一来,只能尽数搁置,就怕为他人做嫁衣。你若是去了侯府,若是能开解宁夫人就再好不过了。”
穆宜华点头称是。
吕夫人见她乖巧,上下将她打量,笑着拉起她的手说道:“如今仔细看看你,是真的越发稳重好看了。”
因今日是见熟人长辈,穆宜华并未过多打扮,只挑了件兔绒水绿色合领长衫,里头是橘红花罗缠枝暗纹交领窄袖,下身穿着一条间错绣着簇簇桂花的乳白百迭裙,发髻在头顶绾出一个曲折漂亮的弧形,发底斜簪着一株新折杏花,又有翠玉步摇相衬,虽没有多华丽,但穆宜华长相温和大气,这一身正衬着她端庄。
“宁家的孩子到年纪了,你也到年纪啦!”吕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官家召三大王进京,一是因为联金抗辽胜利,原谅了他当年的鲁莽;二是因为……”吕夫人凑近,低声说道,“三大王今年加冠,皇后娘娘要为他择妃啦。”
穆宜华心神微微一荡,不由地攥紧了袖中的手。
“如今宫中的皇子帝姬们都已长大成人,却只有太子殿下成了家。皇后娘娘本盼着太子妃这胎能生下一个皇孙,可谁承想一月前东宫宠妾冲撞了太子妃,这四个月的身孕就没了。皇后娘娘大怒,幽禁了那宠妾,还训斥了太子殿下。东宫这几日愁云不展,所幸三大王回京,这中宫才稍稍和缓。嫡次子回京,皇后娘娘必定重视,不出一月必会召你们这些待字闺中的闺秀们入宫。届时,不管是为你自己还是为你父亲,你都要好好把握啊。”
第6章
汴京春日将至,穆宜华命人从集市上买了些腊肉与三只羔雁,又准备了一方雕刻山水的砚台与一支狼毫笔,带着穆长青就去了宁府。
因先前就与宁之南通了信,他们家又与宁家素来亲近,穆宜华也没有下拜帖,直接坐着马车来到了宁府后门。
她正想撩帘下车,却见宁府的后门紧闭,大有不见人的架势。穆宜华心下思忖一番,遣了春儿去敲门,过了半晌,那门才微微打开一条缝隙。宁之南的贴身侍女如画挤出半个身子,见是春儿才打开门将她迎进来:“穆娘子在车上吗?”
“在呢,早些时候与你们家娘子通了信说今儿个来,让留门的。我们来的时候见着后门关着,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呢。”
如画一脸为难地点点头:“也确实……出事儿了。”
穆宜华在马车上见二人神色不对,叫上穆长青下了马车,走进后门道:“你们家二姑娘呢?”
如画叹了口气,转身给穆宜华引路,期间避开了几处住所,穆宜华看这方位,应当是宁二叔那一家子的院门了。
宁之南正在自己的院子里生着闷气,坐在秋千上百无聊赖地把玩着一只粉碧玺鼻烟壶,听见声响抬头看见穆宜华来了,连忙从秋千上跳下,一边喊着:“你可算是来了,我等你好半天了。如画,好好招待穆小郎君,去把元吉叫来陪他玩儿。”一边将她拉进屋子,嘱咐谁也不许进来。
“这是怎么了?我一路过来都觉得你们家怪怪的。何况这时候,你们不都在书塾里读书吗?我故意这个时间来的,等你们课上完,我就带着长青拜师了呢,今日束脩我都带了。”
宁之南重重地躺倒在床上,摇头感慨:“今日怕是不行了。”
“为何?”穆宜华和她一起躺在床上问道。
宁之南转了个身,趴着托着腮,嘟嘟囔囔:“我不是在信里同你说,我们家来了个亲戚嘛。虽说此前爹爹和我这个便宜二叔没什么联系,但至少是门亲戚。我爹被赶出去虽然是因为我二叔,但我爹说那时我二叔也还小,帮不上什么忙,说不上什么话。因此也没说什么便让他们住下了。我娘也跟我说了,只要他们家安安分分地不惹事儿,她肯定会帮他们找新的营生,帮阿雅姐姐找个好人家的。可你知道今天发生什么事儿了吗?”
宁之南一脸难以置信:“我简直,不,不仅仅是我,是我们全家都低估了他们的脸皮。”
穆宜华笑道:“想厚了还是想薄了?”
“岂止想薄了一点点!”宁之南气愤地直接坐了起来,“我阿娘今日请了孟夫人和孟娘子来做客喝茶,表面上说的是朋友间的寻常走动,但是我们两家人都知道是为了什么,不过就是为了防我二叔他们,尤其是我那个二婶!一副乡野市井妇女的模样,见着我们家的东西都要摸上好一阵,还想把我屋里的摆件拿到她女儿屋里去。
“你说他们拿东西也就算了,可今天我二婶不知是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孟娘子要来,竟叫了我那堂哥早课请病假去花园里候着!就等着孟娘子游园时遇着呢!”
穆宜华听这话,心也不禁提起来:“那遇见了吗?”
“遇见了呀!不然我阿娘能气成那个样子?当时我娘正和孟夫人喝茶聊天呢,孟娘子就一个人去园子里放风筝。放到一半,好巧不巧就挂树上了,那可怎么办呀?你看,这又好巧不巧,宁元赋就在那园子的拐角,爬上树就把风筝拿下来了,还臭不要脸地说自己是宁家的大郎。”
“孟娘子认错人了?”
“就是这样!孟娘子头一遭来我们宁府,哪知道我大哥长什么样,权当这府上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就是我哥了呗!那会儿我刚下学去找我娘呢,就听见孟娘子在那边说遇见了宁家大郎君,说宁家大郎君多好心好意帮她。我看着我娘那个脸色跟冬日里的寒霜一般。我大气儿都不敢喘!”
穆宜华朝门外望望,又问:“那你二叔那边是什么情况?知道宁夫人生气了吗?”
宁之南一脸无奈地点了点头:“他们一家现在龟缩在院子里不敢出来呢,敢做不敢当。”话罢,她还是不解气,略带恼怒地锤了一下枕头,“若他们与我们不相干,我倒也随便他们作去。可他们如今姓宁,又住在我家,他们说的做的处处与我们家挂钩。今日那宁元赋不顾礼数唐突孟娘子,你要孟家如何看我们?”
话音方落,外头的如画敲了敲房门,说道:“二姑娘,老爷和大公子回来了。”
宁之南一个激灵从床上跳下,赶忙上前打开门:“我爹去我娘那儿了没?”
“去了,本来大公子也进去了,愣是被赶了出来。”
宁之南听见这话,脸色一变:“不行,快去颉芳阁。”
几人匆匆来到颉芳阁外,只见一大群丫鬟小厮们站在院门外张望,一个都不敢进去。
宁元庆和宁元吉两兄弟在主屋前跪得笔挺。突然破空一声瓷裂,宁夫人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她大声吼道:“宁肃!老娘我今日就将话撂在这儿了!我蒙扶有你能过,没有你也照样能过!你那么心疼你那便宜二弟,那你就把你们宁家所有的家产给他去,一分也别给你三个孩子留!左右元庆已然中了进士,元吉长大后定也会跟随他哥哥,阿南也是要嫁人的。我们四个离了你都照样过好日子!你守着你们宁家那破亲戚、臭名声,过日子去吧!”
穆宜华欣喜地鼓掌:“小鹃姐姐的点茶技艺真是越来越精进了。”
吕夫人笑道:“这丫头都嫁人了,就因着你要来,我才把她从夫家喊回来的。”
穆宜华抿了口茶,在嘴里咂摸出味,问道:“早春的雀舌?”
“我知你爱喝雀舌,今年杭州的贡品刚分赐予大臣,就让你给喝了。”吕夫人言语中带着骄纵的嗔怪,“还有这脆薄饼,糖蒸茄,酱佛手,酱香梨子,哪样不是你爱吃的?就为着你这小妮子,阖府上下忙前忙后的。”
穆宜华知吕夫人偏爱她,倚在她身上得了便宜还卖乖地笑着。
“给长青的书塾找好了吗?”
“找好了,是阿南家的书塾。”
吕夫人点点头:“两年前他们家大郎考中了进士被分配在太常寺当职,想来宁家书塾也是好的。何况你又素来与阿南亲厚,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近几日就去送束脩吗?”
“嗯,到京中月余,阖府上下事宜也都打点好了,是该去拜会拜会亲朋了。”
吕夫人放下茶盏,嘱咐道:“听闻这几日宁府有亲戚在,好像不太好相与,你去的时候多加注意。”
“亲戚?”穆宜华在脑海里搜寻一番,“莫不是宁伯伯那在老家经商的二弟?我记得……宁伯伯当初是被继父扫地出门才投得军啊,他们兄弟二人并不亲近。”
“所以才难缠啊,生意垮了,要赔好多银子,儿子女儿都跟来了,听说一个叫宁元赋,一个叫宁之雅,一个要娶一个要嫁,走投无路了,这才腆着脸到汴京来找这个名义上的大哥。”
“在宁府留住多久了?”
“半个月了吧。你说这汴京城多少双眼睛看着呢,那宁肃难道真能不管他弟弟了?宁夫人也无法,只能好酒好菜地招待着。不过有一件事就不好办了,宁夫人此前让我帮着相看适龄闺秀给他们家大郎说媒。本来都看中都官郎中孟秋的嫡长女孟禾了,那姑娘生得漂亮,知书达理,比元庆小五岁,正正好。宁夫人连孟府的拜帖都做好了,可如今堂兄堂姐一来,只能尽数搁置,就怕为他人做嫁衣。你若是去了侯府,若是能开解宁夫人就再好不过了。”
穆宜华点头称是。
吕夫人见她乖巧,上下将她打量,笑着拉起她的手说道:“如今仔细看看你,是真的越发稳重好看了。”
因今日是见熟人长辈,穆宜华并未过多打扮,只挑了件兔绒水绿色合领长衫,里头是橘红花罗缠枝暗纹交领窄袖,下身穿着一条间错绣着簇簇桂花的乳白百迭裙,发髻在头顶绾出一个曲折漂亮的弧形,发底斜簪着一株新折杏花,又有翠玉步摇相衬,虽没有多华丽,但穆宜华长相温和大气,这一身正衬着她端庄。
“宁家的孩子到年纪了,你也到年纪啦!”吕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官家召三大王进京,一是因为联金抗辽胜利,原谅了他当年的鲁莽;二是因为……”吕夫人凑近,低声说道,“三大王今年加冠,皇后娘娘要为他择妃啦。”
穆宜华心神微微一荡,不由地攥紧了袖中的手。
“如今宫中的皇子帝姬们都已长大成人,却只有太子殿下成了家。皇后娘娘本盼着太子妃这胎能生下一个皇孙,可谁承想一月前东宫宠妾冲撞了太子妃,这四个月的身孕就没了。皇后娘娘大怒,幽禁了那宠妾,还训斥了太子殿下。东宫这几日愁云不展,所幸三大王回京,这中宫才稍稍和缓。嫡次子回京,皇后娘娘必定重视,不出一月必会召你们这些待字闺中的闺秀们入宫。届时,不管是为你自己还是为你父亲,你都要好好把握啊。”
第6章
汴京春日将至,穆宜华命人从集市上买了些腊肉与三只羔雁,又准备了一方雕刻山水的砚台与一支狼毫笔,带着穆长青就去了宁府。
因先前就与宁之南通了信,他们家又与宁家素来亲近,穆宜华也没有下拜帖,直接坐着马车来到了宁府后门。
她正想撩帘下车,却见宁府的后门紧闭,大有不见人的架势。穆宜华心下思忖一番,遣了春儿去敲门,过了半晌,那门才微微打开一条缝隙。宁之南的贴身侍女如画挤出半个身子,见是春儿才打开门将她迎进来:“穆娘子在车上吗?”
“在呢,早些时候与你们家娘子通了信说今儿个来,让留门的。我们来的时候见着后门关着,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呢。”
如画一脸为难地点点头:“也确实……出事儿了。”
穆宜华在马车上见二人神色不对,叫上穆长青下了马车,走进后门道:“你们家二姑娘呢?”
如画叹了口气,转身给穆宜华引路,期间避开了几处住所,穆宜华看这方位,应当是宁二叔那一家子的院门了。
宁之南正在自己的院子里生着闷气,坐在秋千上百无聊赖地把玩着一只粉碧玺鼻烟壶,听见声响抬头看见穆宜华来了,连忙从秋千上跳下,一边喊着:“你可算是来了,我等你好半天了。如画,好好招待穆小郎君,去把元吉叫来陪他玩儿。”一边将她拉进屋子,嘱咐谁也不许进来。
“这是怎么了?我一路过来都觉得你们家怪怪的。何况这时候,你们不都在书塾里读书吗?我故意这个时间来的,等你们课上完,我就带着长青拜师了呢,今日束脩我都带了。”
宁之南重重地躺倒在床上,摇头感慨:“今日怕是不行了。”
“为何?”穆宜华和她一起躺在床上问道。
宁之南转了个身,趴着托着腮,嘟嘟囔囔:“我不是在信里同你说,我们家来了个亲戚嘛。虽说此前爹爹和我这个便宜二叔没什么联系,但至少是门亲戚。我爹被赶出去虽然是因为我二叔,但我爹说那时我二叔也还小,帮不上什么忙,说不上什么话。因此也没说什么便让他们住下了。我娘也跟我说了,只要他们家安安分分地不惹事儿,她肯定会帮他们找新的营生,帮阿雅姐姐找个好人家的。可你知道今天发生什么事儿了吗?”
宁之南一脸难以置信:“我简直,不,不仅仅是我,是我们全家都低估了他们的脸皮。”
穆宜华笑道:“想厚了还是想薄了?”
“岂止想薄了一点点!”宁之南气愤地直接坐了起来,“我阿娘今日请了孟夫人和孟娘子来做客喝茶,表面上说的是朋友间的寻常走动,但是我们两家人都知道是为了什么,不过就是为了防我二叔他们,尤其是我那个二婶!一副乡野市井妇女的模样,见着我们家的东西都要摸上好一阵,还想把我屋里的摆件拿到她女儿屋里去。
“你说他们拿东西也就算了,可今天我二婶不知是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孟娘子要来,竟叫了我那堂哥早课请病假去花园里候着!就等着孟娘子游园时遇着呢!”
穆宜华听这话,心也不禁提起来:“那遇见了吗?”
“遇见了呀!不然我阿娘能气成那个样子?当时我娘正和孟夫人喝茶聊天呢,孟娘子就一个人去园子里放风筝。放到一半,好巧不巧就挂树上了,那可怎么办呀?你看,这又好巧不巧,宁元赋就在那园子的拐角,爬上树就把风筝拿下来了,还臭不要脸地说自己是宁家的大郎。”
“孟娘子认错人了?”
“就是这样!孟娘子头一遭来我们宁府,哪知道我大哥长什么样,权当这府上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就是我哥了呗!那会儿我刚下学去找我娘呢,就听见孟娘子在那边说遇见了宁家大郎君,说宁家大郎君多好心好意帮她。我看着我娘那个脸色跟冬日里的寒霜一般。我大气儿都不敢喘!”
穆宜华朝门外望望,又问:“那你二叔那边是什么情况?知道宁夫人生气了吗?”
宁之南一脸无奈地点了点头:“他们一家现在龟缩在院子里不敢出来呢,敢做不敢当。”话罢,她还是不解气,略带恼怒地锤了一下枕头,“若他们与我们不相干,我倒也随便他们作去。可他们如今姓宁,又住在我家,他们说的做的处处与我们家挂钩。今日那宁元赋不顾礼数唐突孟娘子,你要孟家如何看我们?”
话音方落,外头的如画敲了敲房门,说道:“二姑娘,老爷和大公子回来了。”
宁之南一个激灵从床上跳下,赶忙上前打开门:“我爹去我娘那儿了没?”
“去了,本来大公子也进去了,愣是被赶了出来。”
宁之南听见这话,脸色一变:“不行,快去颉芳阁。”
几人匆匆来到颉芳阁外,只见一大群丫鬟小厮们站在院门外张望,一个都不敢进去。
宁元庆和宁元吉两兄弟在主屋前跪得笔挺。突然破空一声瓷裂,宁夫人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她大声吼道:“宁肃!老娘我今日就将话撂在这儿了!我蒙扶有你能过,没有你也照样能过!你那么心疼你那便宜二弟,那你就把你们宁家所有的家产给他去,一分也别给你三个孩子留!左右元庆已然中了进士,元吉长大后定也会跟随他哥哥,阿南也是要嫁人的。我们四个离了你都照样过好日子!你守着你们宁家那破亲戚、臭名声,过日子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