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下了马车,石叔见程嘉束那副样子,明显是吃了一惊。不过他本就是个不多话的性子,看过就罢,也不说什么。
  三个人随便找了家小馆子吃过午饭,程嘉束叫石叔把她与杏姑送到了专卖书本文具的街上,约好碰面地点,便各自去了。
  难得来一回京城,石婶给众人交待了一堆东西要买。几个人下午就得赶回去,时间紧张,自然是分头行动为好。
  这条街上的铺子大都是书肆、字画文具类的。程嘉束来回走了两趟,这才选了一家店面不大不小,客源也适中的铺子,她抬头看了眼招牌:“翰祥记书墨斋”。
  她让杏姑在外头等她,自己深吸了口气,踏进门去。
  毕竟是京城,虽然这家店的规模在这条街上只算中等,可比起刘家驿的书肆还是大了许多。
  铺子左边全是各类书籍。经史子集,诗词文赋,游记方志,各自分类陈列。右边则是纸纸与文具。里面顾客大都是男性,不过也有几个女子。程嘉束进来也并不打眼。
  她直接走到掌柜案前,问道:“掌柜的,请问您这里可收话本?”
  掌柜瞧了她一眼,料想是哪家的仆妇。
  写话本这事毕竟不登大雅之堂,有些人自恃身份,不愿出面,叫家里头下人出头也是有的。只是奇怪的是,这家主人怎么叫了个妇人卖书。想必也不是什么大家写的。
  念及此,掌柜便懒懒应道:“收。你且拿来与我看看。”
  程嘉束便解开包袱,把手稿递了过去。
  掌柜接过来一看,封皮上便写着《瀛洲修仙志》。
  哦,修仙?竟是讲寻仙问道之事?
  这个题材倒是少见。掌柜来了兴致,站直了身子,揭开封面便看内容。
  这字也不知道是怎么写的,又细又小,瞧着竟不像是毛笔,似是用硬木棍写得一样。掌柜的瞧着极不习惯,不过是出于好奇,耐着性子看罢了。
  只是看了几页,掌柜的就顾不得嫌弃这字费眼睛,完完全全被这故事吸引住了。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瀛洲的修真大陆。此界之人,凡有灵根者,便可修练术法。
  此间也有诸多大小不一的修真宗门,每年都会到各地遴选有灵根的弟子,以补充新鲜血液,壮大宗门实力。而凡间百姓对此趋之若鹜。
  此文男主自幼便查出有灵根,且资质还不错,本待要到七岁时候,等宗门统一选拔弟子时拜入宗门。孰料一个修真之人路过,误杀了他的父母,而那人并不将凡人的性命放在心上,抛下一袋银子便飘然而去。
  男主父母俱亡,再无依靠。同村一大户,便将男主推下山崖,将他自己资质差的儿子顶替男主的名额入了宗门。
  理所当然地,男主坠崖之后,落入一个山涧,最后得了奇遇,既有灵宝,又有秘藉。然后便是一系死的成长,历练,打脸等过程。
  最后男主手刃仇人,成为修真界第一人。
  这本书只是程嘉束的试水之做,所以情节设定中规中矩,就是寻常升级打怪的爽文套路。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书肆掌柜本是只想翻一翻,却不想一看根本就停不下来。
  虽然字体细小,看得人眼疼,且其中颇多错字,但毕竟无伤大雅,这故事写得也实在是好。掌柜直看了十几页,才猛然意识到人还在跟前等着呢。
  他恋恋不舍放下书,致歉道:“实在是不好意思,竟然看得一时忘记了时间。”
  毕竟是个生意人,掌柜这话刚出口,便意识到这话有些不妥,等下怕是不好再压价了,
  他便尴尬笑笑,问道:“请问这位娘子,这书是何人所作?”
  眼前妇人这打扮一看便是大户人家的仆妇,话本子定然不会是她写的。
  程嘉束微微一笑,道:“书是我家主人所作。但是我家主人做这些只为了消遣,并不想透露姓名。还请掌柜的勿怪。”
  掌柜很是遗憾,道:“尊主人实在是过于谦逊了。能写出此等妙文,想必也非常人。不知此书尊主人欲售价几何?”
  程嘉束张口便道:“二百两银子。”
  掌柜的便苦笑道:“虽说话本确实不错,可这价格也太高了。大娘子可知道一本话本才卖多少钱?”
  他指指自己货架上摆的一些话本,道:“这些话本,卖到我家,不过几十两银子一部罢了。娘子报的这个价格,实在超过行价太多。”
  程嘉束笑道:“可掌柜的您看,我家主人这一本书,这字数可是抵得上别人的两本还多了。”
  这倒是不错。时下的话本子字数都不算多,十几万字便是厚厚一本子了。程嘉束这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字数足是别的书两三倍了。字数多,要价自然也高。
  两个人有来有往讲了一番,最终以一百八十两的价格成交。
  只是那掌柜的殷殷嘱咐道:“敝店此前可从未花如此高的价钱买过话本,足可见本店的诚意。尊主人日后若是再有其他大作,可务必得光顾本店啊!”
  程嘉束第一本书能卖出如此高价,也是欣喜。这个时候本就没有什么版权一说,书肆买了话本,全是买断,以后无论再翻录刻印多少,都由人家做主。既是一锤子买卖,自然越高越好。便道:“掌柜的为人爽快,敝主人若日后再有新书,自然还要过来劳烦掌柜的!”
  如此皆大欢喜而去。
  程嘉束捏着手中的银票,感觉心中分外踏实。这可是她来到此处后,靠着自己的能力赚的第一笔钱。
  她早就打听过行情,知道那掌柜所言不虚,通常一部小说的卖价,不过几十两银子而已。有些名气大的,才能卖上一百两银子的高价。自己虽然写的字数多,但自己是新人,没有什么名气,第一部 书,预期也不过是卖个一百两银子。如今价格比自己预想的几乎翻倍,真是感觉格外幸福喜悦。
  程嘉束见天色还早,先是叫上石栓,一起去了钱庄,要把银票兑成银子。只除了八十两银锭外,她拿出四十两换成散碎银子和铜钱,又拿出六十两银子换成了薄薄的金叶子。
  她早就做好了计划:每次挣的银子,大部分作为日常家用,只是还得留一部分出来,作为将来的盘缠。为了携带方便,自然是换成金叶子最好不过,可以缝进衣服里。
  银票虽好,只怕将来去的地方若是过于偏远,兑换不便。故而但凡有银票,便都换成银子或者金叶子。
  三个人从钱庄出来,又寻了地方吃饭,石叔便迟疑道:“夫人,如今我们在别院已经住了一年多了,没有跟老夫人请过安,您看,是不是得去到府里请个安?再说先前侯爷也只给了一年的花用。咱们的月钱也该领了罢?”
  程嘉束知道祈瑱领兵去了西北,不清楚此时他有没有回来。想了想,便问:“请安便不必了。府里头也未必愿意见到我,我去了,反而是生事。不过若你自己过去,知道找谁要月钱?能要得到吗?”
  石叔也不说话了。
  他们几个人在别院里呆了一年多,除了开头出事的时候侯爷来过一两次,之后一年,祈家就跟完全没有他们这几人似地,没有半分消息。便是再傻也知道侯府的态度了。
  但石栓为人老实,觉得进了京城就该跟长辈说一声,不然难免不够恭敬。就算夫人不愿意去侯府,他自己去磕个头,也算替夫人尽到本份了。
  他想了一想,才闷声道:“府里的月钱,向来是周成周管事管着的。夫人在别院的花用倒不清楚,我只寻周管事问下便是。”
  说着他又补了一句:“夫人本就该有月钱的。便是杏姑不算,我们两口子的身契都在府里,月钱也当是府里出。”
  程嘉束便笑了:“我的就算了,没得给自己找事儿。我与杏姑就在这里等着,你既然来了,就去府里请个安磕个头罢。别院的花销什么的,你提一下,给了便是赚到,总之我那里也不会少了你的;便是他们拖着不给,也别红脸生气,不值当。”
  第43章 石栓吃了闭门羹
  石叔石婶在别院,日子过得舒心得很。两口子都是实在人,程嘉束待他们好,他们也诚心实意地替程嘉束着想:她既然是熙宁侯府的正经夫人,便该由侯爷养着,这别院的花费便该侯府出。石栓宁可豁下老脸,去替她要钱。不能叫他们几个叫夫人花嫁妆养着。
  程嘉束不觉得石叔能要到钱。祈瑱若是在京里还好说。他顾及脸面,不会为几个银钱跟她拉扯。可若他不在京里,便不好说了。
  裴夫人对她恨之入骨,都派了人来杀她,怎么可能还给她钱用。便是能要到,只怕也不过百十两银子。自己既然能挣到这钱,一年的花费不成问题了,又何必再让石叔受这冷眼。
  况且她也不想跟熙宁侯府扯上关系,裴夫人恨不得她死在外头永远不回祈家,程嘉束却也是巴不得祈家人把她给忘了。
  只是石栓执意要去,她也不阻拦,只能由着他去。
  石栓吃过饭,整理了衣裳,行个礼便出去了。